香港王冬勝支持立法
A. 王冬勝的人物履歷
王冬勝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畢業,取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及碩士、市場及財務學碩士學位。1980年加入花旗銀行出任副財務總監,1987年任北亞洲區營業、服務及銷售總監,1997年加入渣打銀行(香港),出任個人銀行業務主管,2002年升為董事,後再獲升為大中華區總裁。2004年底渣打銀行裁員,引來社會批評,王冬勝在風波後辭職。2005年4月1日加入匯豐,獲委任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執行董事及匯豐集團總經理,負責香港及中國內地業務。王冬勝亦曾任香港銀行公會主席。王冬勝已婚,有兩名子女。
B. 四部委發布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26條
昨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 《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
《意見》要點
關注
研究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
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
進一步便利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為已購買港澳地區保險產品的內地居民提供理賠、續保、退保等跨境資金匯兌服務。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港澳銀行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及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
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
支持創投基金的跨境資本流動,便利科技創新行業收入的跨境匯兌。
支持從事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指珠三角九市銀行,不含上述銀行在港澳開設的分支機構,下同)開立個人外匯結算賬戶,並憑相關單證辦理結購匯。
貿易
支持從事市場采購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的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指珠三角九市銀行,不含上述銀行在港澳開設的分支機構,下同)開立個人外匯結算賬戶,並憑相關單證辦理結購匯。
研究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促進跨境貿易、投融資結算便利化。開展港澳居民代理見證開立個人Ⅱ、Ⅲ類銀行結算賬戶試點,優化銀行賬戶開戶服務。
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開展本外幣合一的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
進一步便利跨國企業集團在境內外成員之間進行本外幣資金餘缺調劑和歸集,在資金池內實現本外幣按需兌換,對跨境資金池業務實行宏觀審慎管理。
支持港澳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逐步擴大粵港澳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推動人民幣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便利流通和兌換。
金融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在宏觀審慎框架下,向港澳地區的機構或項目發放跨境貸款。支持港澳銀行在內地的分支機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貸款服務。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按規定在開展跨境融資、跨境擔保、跨境資產轉讓等業務時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符合條件的財務公司、證券經營機構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有序開展結售匯業務,為客戶辦理即期結售匯業務和人民幣與外匯衍生品業務。
鼓勵外資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投資入股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
進一步便利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為已購買港澳地區保險產品的內地居民提供理賠、續保、退保等跨境資金匯兌服務。鼓勵港澳地區人民幣保險資金迴流。
研究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支持廣東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在香港、澳門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及其他綠色金融產品。
投資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企業辦理直接投資、外債和境外上市等資本項目跨境人民幣資金境內支付使用時,憑企業提交的收付款指令直接辦理。
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港澳銀行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及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
支持粵港澳三地機構合作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納入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統計。
允許港澳機構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參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基金)。
支持粵港澳三地機構共同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基金,支持保險資金、銀行理財資金按規定參與相關基金。
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在內地發行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和債務融資工具。
允許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非投資性企業資本項目收入或結匯所得人民幣資金用於符合生產經營目標的境內股權投資。
各方解讀
企業
李楚源:這樣的支持政策可謂是「及時雨」
廣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央行等四部委提出加大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力度,讓我們感到十分振奮,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支持政策可謂是「及時雨」。
李楚源表示,廣葯集團一直都在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去年經過大半年的調研籌備,廣葯集團國際總部已經於今年1月3日正式落戶澳門,舉行了廣葯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成立揭牌儀式,接下來需要積極引進具體的合作項目,實現粵澳醫葯健康產業的深層次合作。
李楚源還表示,廣葯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是廣葯集團與南粵集團、澳門當地企業合資成立的,這既是粵港澳的產業合作,也是資本合作,接下來將重點引進科研項目、醫葯物流項目、大健康產品銷售等。現在央行等部委提出加大金融支持服務實體經濟,促進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特別提出為粵港澳大灣區現代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有助於項目的加快落地。這一新政策紅利也為我們克服疫情影響,加大重大項目推進力度提振了信心。政策中還有不少旨在打破粵港澳不同金融體系,建立互認互通機制及綠色通道的措施,相信會幫助企業跨越一些合作的障礙,為企業減負增能。
許曉東:金融支持是目前各行各業迫切需要的
立白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許曉東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非常接地氣!通過制定一系列切實可行的金融政策和方案,能夠有效地推動大灣區各行各業的發展,為發展注入活力。特別是在今年整個大環境發展比較緊張的情況,通過金融支持的方式助力,也是目前各行各業迫切需要的。
「對於長期紮根實體經濟領域的立白集團來說,《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的推出,提振了我們發展的信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總原則的第一條就是『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堅持金融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這可以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投融資困難等問題,極大地優化了粵港澳地區實體產業的金融資源,為實體產業發展助力。」許曉東進一步指出。
許曉東還表示,《意見》對幫助粵港澳大灣區企業進行業務全球化拓展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比如說,目前有些企業在擴展海外市場時,面臨著跨境投資、融資、支付結算、風險保障等困難,而這些在《綱要》中都有相應的落地措施。這些措施同時整合了粵港澳三地的金融資源優勢,讓企業能放心地拓展跨境業務,提升海外品牌影響力,對企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專家學者
申明浩:「互聯互通」是核心關鍵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互聯互通」是本次《意見》發布的核心關鍵詞。這將是大灣區、中國乃至全球的資金互聯互通又一大舉措。事實上,對於大灣區建設本身而言,互聯互通就是一大重要任務。在疫情的關口,《意見》發布將對提振經濟、復甦市場有重大的刺激作用。尤其像跨境貸款、跨境理財投資等措施,港澳居民可以共享大灣區的產品,可以投資內地的金融產品、享受政策福利以及參與其他的一些項目;內地的居民也可以享受港澳地區繁榮的經濟金融市場,這些實際上對於提振經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未來大灣區將建設成統一市場、經濟進一步一體化、綜合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深圳的創新創業中心與廣州作為灣區的樞紐中心,以及製造業城市作為製造的基礎中心這樣的一系列互補優勢,對於發揮協同作用也是有重大的好處。
韋立堅:大灣區發展和彎道超車的東風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大數據中心主任韋立堅向南都記者表示,《意見》的出台在當前全球疫情沖擊的嚴峻經濟金融形勢下,給了粵港澳大灣區破局發展和彎道超車的東風。《意見》提出了大灣區金融發展的三個重要指向。一是重點推動互聯互通,在金融方面率先破解大灣區一體化中的壁壘。二是重點發力人民幣國際化。三是發展特色金融,包括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都是目前大灣區在金融業方面有優勢並能在國際競爭中彎道超車的重點方向。
林江:讓大灣區成為制度創新試驗區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系教授林江向南都記者表示,政府非常重視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之中香港的作用。這個《意見》的推出說明了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對金融支持和金融基建領域所起到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的重視。當然,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這些產品的成效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和深化。最後,相關的建設意見非常具體,包括推動跨境徵信合作,為灣區提供徵信服務等。《意見》的出台,是希望灣區城市能夠積極圍繞這些對於國家新基建、新金融發展影響至關重要的領域先行先試,從而讓大灣區成為國家在現代服務業創新領域率先做出垂範的制度創新試驗區。
何飛:探索理財產品互聯互通
《意見》第9條提到,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港澳銀行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及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對此,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跨境理財通之前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中提到過,本次《意見》做了進一步細化,明確提出要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其背後有探索理財產品互聯互通的意圖,即既允許內地居民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產品,也允許港澳居民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產品。當然,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出台操作細則,比如購買相關理財產品的前提有哪些,是否需要港澳銀行在內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內地銀行在港澳設立分支機構,或者是否要通過在線平台實現理財產品互聯互通等。
金融機構
郁寶玉:我們感到十分振奮
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總經理郁寶玉對南都記者表示,「央行等部委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大灣區建設的力度,我們感到十分振奮」。太保廣東分公司一直致力於在保險領域深耕,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未來,太保廣東分公司將繼續發揮優勢核心能力,重點對接粵、港、澳三地財產保險業務,探索跨境財產保險業務先行先試的創新模式。
宋躍升:為業界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恆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行長宋躍升表示:「十分歡迎《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的出台,為業界提供更多發展機遇。我們期望有關措施可以盡快落實,為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客戶帶來更優質的服務和體驗。」
王冬勝:協助客戶把握各項金融措施帶來的機遇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先生表示:「匯豐歡迎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相信能夠進一步促進內地金融市場開放、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國際化、跨境金融互聯互通以及綠色金融的發展」。他還指出:「大灣區的總人口達到7000萬、本地生產總值總計超過1.5萬億美元,規模可以媲美紐約、舊金山及東京等著名灣區。作為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在推動大灣區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擔當重要角色。香港和珠三角地區是匯豐業務發展的戰略重點,我們期待參與大灣區的建設,並協助客戶把握各項金融措施帶來的機遇。」
C. 香港喇沙書院的著名校友
王賜豪, BBS, JP - 同珍集團主席
施祖祥- 前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
蘇澤光 - 前電訊盈科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現任香港電影發展委員會主席
梁偉文(林夕) - 香港著名填詞人
倫永亮 - 香港著名作曲家
黃湛森(黃沾) - 香港樂壇泰斗
白先勇 - 台灣著名中文文學作家
董啟章 - 中文文學作家
許冠文- 香港影星及創作人
陳欣健- 香港導演協會副主席
吳榮奎- 前運輸局局長,現任公務員敘用委員會主席
梁志健(森美) - 香港著名電台節目主持人
李振藩(李小龍) - 世界著名武術家及功夫影星
孫耀威- 香港男歌手
藍奕邦 - 香港男歌手及創作人
曾俊華 -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
王冬勝 -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鄭明訓 - 前領匯主席
鄭柏林 - 息影童星
王賜豪, BBS, JP - 同珍集團主席
蒙民偉 - 信興集團主席兼董事長,慈善家
趙榮德 - 前喇沙書院副校長,現任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電視節目《我們都是父母》客席主持,英語學習書作者
蔡堅- 香港醫學會會長
羅志力 - 香港律師會會長
黃嘉純 - 香港律師會副會長
陳祖澤- 九龍巴士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文耀-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行政總裁
D. 匯豐銀行是英國的銀行,但為什麼叫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呢
HSBC全稱就是hk-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td,1865年建立於香港.香港上海銀行是直譯,匯豐是其中文名
E. 肖金明是香港匯豐銀行行長嗎
香港匯豐銀行,全名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是滙豐集團的成員。「行長」是中資銀行的職位稱呼,匯豐銀行是傳統英資公司,不稱「行長」,只有「行政總裁」。滙豐集團的控股公司董事會主席是Douglas Jardine Flint(漢名「范智廉」),行政總裁是Stuart Gulliver(漢名「歐智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董事會主席由歐智華兼任,行政總裁兼副主席是香港人王冬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