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德
❶ 講道德的名言
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卻不須由外表表現出來而仍感滿足的人。——帕拉圖
只有那不論公私都以道德為上、一心要做出高貴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喬叟
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的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狄德羅
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羅素
優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洛克
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陶行知
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林肯
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加爾多斯
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加爾多斯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毛澤東
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魯迅
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並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鳩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於理智的生活。——朱光潛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培根
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行。——培根
誰能從道德敗壞的地方脫出來,還保持潔白,便是有了最偉大的功德。——顯克微支
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潔凈的。——契訶夫
人類最大的幸福就在於每天能談談道德方面的事情。無靈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價值。——蘇格拉底
人而無德,生而何益。——法國諺語
人的美德的榮譽比他財富的名譽不知大多少倍。豈不見多少人在錢財上一貧如洗,但在美德上卻是富豪呢?——達·芬奇
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貝多芬
名譽和美德是心靈的裝飾,要沒有它,那肉體雖然真美,也不應該認為美。——塞萬提斯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培根
道德准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蘇霍姆林斯基
道德應當成為科學的指路明燈。——布夫勒
道德行為訓練,不是通過語言影響,而是讓兒童練習良好道德行為,克服懶惰、輕率、不守紀律、頹廢等不良行為。——誇美紐斯
道德衰亡,誠亡國滅種之根基。——章炳麟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普盧塔克
道德是一種獲得——如同音樂,如同外國語,如同虔誠撲克和癱瘓——沒有人生來就擁有道德。——馬克吐溫
❷ 講道德的人和不講道德的人對這個社會有什麼影響
一個人不講道德抄對社會的危害也許不大,一個講道德的人對社會的貢獻也許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是這樣的兩個集體,就不一樣了!
講道德的人在維持一個社會的道德規范,讓社會在道德里發展,不講道德的人是在打破這種規范,破壞社會的正常運行和發展!
但是有一點,不是所有的道德都是對的哦,道德是要與時俱進的,有時候確實應該打破過時的道德觀念的約束!
現代中國社會的主流道德還是封建社會傳承下來的,所以需要不斷的與時俱進與改進才行噢!
一個社會在有利的道德的規范下,會和諧,會很健康的發展的,所以好的道德,應該大家發揚和傳承才行!
❸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講道德,有品行的人
1、講道德、有品行,就是做人要實,光明磊落。對於黨員來說,就是要忠誠老實、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一要做老實人。共產黨人做老實人,就是要忠實地面對黨、面對組織、面對人民、面對同志。二要說老實話。說老實話,就是成績不誇大,缺點不縮小,錯誤不隱瞞,堅持真理、尊重事實,切實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統一。三要干老實事。廣大黨員要抱著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以大局為重、以發展為要、以民生為大,對工作盡力,對崗位盡責,對事業盡心,崇實干、用實勁、求實效,以求真務實的作風贏得群眾的真心擁戴。
2、講道德、有品行,要從慎初、慎小,從小事做起。黨員的作風養成,要從日常處著手,從點滴中做起,從小事上破題,從細節上加分。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帶頭恪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自覺遠離低級趣味,堅決抵制歪風邪氣。要把加強道德修養作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立德、修德、踐德,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守住做人、處事、交友的底線。
3、有品行,就是重視培養自己高尚的道德和操守。品行主要依靠個人道德的修養和錘煉,它沒有相應的法紀約束。首先,我們要尊重自己的父母。父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們生我們養我們對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總是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給與我們支持和幫助。做到孝順父母,關心父母,這樣對於我們自身品行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做事負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做任何一件事的時候都要仔細慎重,同樣也要對事負責,不要因為怕犯錯就不敢於承擔責任,這樣只會學會臨陣脫逃,膽小怕事的,勇於承擔、勇於負責是很重要的。再次,做事成熟穩重。莫要因為一些小事而顯得浮躁慌亂,不要讓他人看著顯得我們很慌亂,首先要學會冷靜的思考,冷靜頭腦對於處理事情是很重要的。最後,建立自己的理想,腳踏實地。很多人在我們的眼裡是很幼稚或者很令人生厭的,最主要的是缺少道德修養或文化水平,當然還有價值觀或人生觀的差別。想要做一個有品行有修養的人,既要有文化和道德修養,又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樹立人生目標,之後腳踏實地的去做,這樣才是積極的人生,有意義的人生。
4、講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對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注重道德修養,追求高尚情操,重視家風建設,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和生活方式,始終做到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切實做生活上的正派人。
5、道德建設,貴在養成,需要終身學習和修養。每個黨員都要上好道德修養這一人生必修課,注重道德實踐,行善積德。修德是一項基本功。要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頭恪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養成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要把道德要求轉化為日常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方式,「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把個人興趣、愛好、慾望等一言一行,嚴格納入時代的道德范疇之中,真正樹立高尚的品格,切實做到嚴以修德、以德立身,坦坦盪盪做人、老老實實幹事,多一些襟懷坦盪、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點浩然正氣、少一點私心雜念,守住人格尊嚴、守住做人的底線。
❹ 「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是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講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情味的國家。一個干凈的國家
這是一句不對的話。當成雞湯讀一讀還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奉為人生箴言就太可笑了。
首先,這是不是胡適說的,還有待商榷。《四十自述》等介紹胡適的書中並無記載,題主可以自己去翻翻相關的書看。
再者,這句話本身就講不通。
先說後半句話。後者的話,容易被人認為道德是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其實很多人都會把「道德」和「偽道德」混為一談,認為拿輿論去壓制別人就是講道德的後果。錯了,道德是律己的,而不是律人的。至於道德綁架就更是偽道德了,因為發出這個命令的人是通過不顧及別人利益的方式去讓別人無條件服從自己,本質上也是違反道德的。拿道德大棒去打壓別人是偽道德,不是真道德。很多人恐怕連真道德和偽道德都分不清吧……
至於如果人人都只講道德的話,那些真正有道德的人總歸還是不會干壞事,但大部分人道德水平沒那麼高。而且講道德不代表遵守道德,只是口嗨一下而已。那些道德水平一般的人通過口嗨來提升自身優越感,以至於他們會以「道德王子」的身份自居,行為越發不檢點。另外,道德無法懲罰作惡的人,所以說一個壞頭蛆在沒有硬性約束的情況下會越發無底線,而道德水平一般的人也會因此而墮落,但真正道德高尚的人是不會受影響的。
所以說,後半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
至於前半句話的話,那就完全是胡謅八扯了。
道德和規則的最大區別在於,規則是死的,道德是活的。規則是比較被動的,道德是有自發性的。如果人人都只講規則不講道德,人們頂多做到不做壞事,僅僅不做越雷池的事情就足矣了。但不做壞事就意味著做好事嗎?道德的自發性和主動性是規則所不能替代的。規則不會讓你去幫助別人,不會讓你去關心別人,也不會讓你放下歧視和偏見……
綜上所述,這句話就是胡謅八扯。後半句有一定的道理,告訴人們規則的重要性,但卻沒有告訴人們要區分開「真道德」和「偽道德」。前半句就沒什麼價值了。
這種話當成一句雞湯讀一讀,尚且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但如果把這句話當成張口就來的人生箴言,那就太可笑了。只可惜啊,如果有名人的名義附體的話,狗屁都是香的,讓人趨之若鶩。很多人崇拜這類「名人名言」,也許只是一種附庸風雅的舉措,或者拿來主義式的吸收;再或者說,哪怕出了錯,名人的名號也能讓他們心安理得。
❺ 為什麼講道德
因為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道德屬於倫理學范疇,其題材是人的活動或實踐,其目的是人的幸福。
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例如,在對待恐懼時,有三種選擇,魯莽,勇敢和怯懦。
勇敢這種選擇就被認為是合乎道德的,而另外兩種選擇就被認為是違反道德的,所以說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但是,一隻燕子帶不來春天,一次良好選擇也不能成就道德,所以還要多加一個限定,即養成習慣。綜上所述,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
(5)講道德擴展閱讀
在中文中,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一種良好的選擇,德是一種素養或習慣。二者合起來就構成它的定義,即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其中習慣是它的種,良好的選擇是它的屬差。
道德定律與自然定律或邏輯定律不同,它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確定的定律,這是由於道德定律對應的題材本身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所以也有人因此懷疑道德定律是否存在。
一個有教養的人只尋求與題材的確定度相匹配的定律,對於道德定律不可強求其確定度,關於道德的知識只要有助於我們的活動或實踐也就足夠了。另外,知道了什麼是良好的選擇並不能使我們成為道德的,重點在於實踐,即習慣的養成。
❻ 做人不要講道德
道德還是要講的,要給自己積福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人在做天在看。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❼ 人為什麼要講道德
說來話長。我們生活在一個道德的世界裡。我們總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區分為「好的」或「壞的」,總是藉助「善」與「惡」的視角來評價和理解這個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情形。道德的存在,幫助我們建立起較為穩定的人際關系、較為合理的倫理秩序,以及較為長遠的社會預期。就是人類數千年甚至數萬年來的生活狀態。
幾乎所有的倫理學家都曾直接或間接地回答過這個問題,幾乎每一位對生活有所經歷和思考的普通人也會給出自己的答案。然而,這個問題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當我們如此提問的時候,內心其實已經生出了另一個與之相關的問題:「人可不可以不講道德?」
提出後面這個問題並不會讓人感到愉快,但它卻必須得到嚴肅認真的對待。這不僅因為兩個問題其實「一體兩面」,更是因為它們共同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事實,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會環境中的人們的反思和選擇的產物。人類並非天生完美,更談不上是一種始終向善的生物。資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糾纏,往往會影響我們,使我們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識和原則,也依然不能按照這些知識和原則所提出的道德要求來行動。所以,我們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個道德的世界中。我們賴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們具體實施的道德活動,實質上,全是我們在「講道德」與「不講道德」的兩可之間經過權衡、反思而選擇了前者的後果。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動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於自由意志和自由選擇的產物。相應的,「講道德」成為人這種生靈不僅顯著而且引以為豪的標志,也正是因為它構成了對人性本質的展示和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