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關於道德綁架

關於道德綁架

發布時間: 2020-12-27 08:37:33

① 關於道德綁架你的看法是什麼

個人很討厭道德綁架了,怎麼做是我的事,就是不想按照別人的意願生活。我不是特立獨行,是因為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苦衷。

② 關於道德綁架問題

這是道德綁架?這明明就是當事兒人的責任好不好。先不說誰的事兒引起的架,人勸架你把人打骨折了不怪你,怪你對手?還是怪他勸架?你就是說出個大天來也是你的不對!

③ 道德綁架的案例有什麼

一 、劉福成為了籌錢給女兒治病而向國內六位富豪求助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不久,被求助的富豪中有兩位表示願意捐助。

二 、網友呼籲大獎得主捐錢。廣東省電白縣18歲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蔡家已花掉10多萬元,負債累累。如果徹底康復,蔡燕梅必須換腎,手術費用逾20萬元。

網友「冰塵」大膽建言:「我們找出買彩票中了獎的彩民,讓其捐獻25萬,挽救一條生命……」巧的是,電白縣就有一名彩民中得雙色球兩注頭獎,總獎金高達1200多萬元。

數個網友戴著口罩和鴨舌帽,來到投注站,手拉「救救蔡燕梅吧!伸出援助之手,讓18歲的生命延續」的求助橫幅,呼籲當地剛中了1200萬元的大獎得主捐資救人。

三 、中國男孩洪戰輝作客央視新聞會客廳,接受了記者李小萌的專訪。洪戰輝在節目中重點談了自己成名後的煩惱。

其中,最讓洪戰輝迷惑不解的是,自從被評為2005年感動中國人物之後,他先後在全國各地做了近150場報告,而這些報告全部是免費的。洪戰輝說他想過要收出場費,可是又不敢收。

洪戰輝的煩惱是其他眾多道德偶像精神世界的縮影。它帶給了我們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到底需要樹立什麼樣的的道德偶像?一個被社會推崇為道德偶像的人,究竟該如何做一個主體的人?特別是在社會商業規則和公眾道德訴求面前,道德偶像們該如何作出自己的選擇?

四、 2006年9月,為了籌集孩子「神經幹細胞移植」所需的4萬元手術費,一位母親向王菲、李亞鵬夫婦發出求助信,這封信刊登在了報紙上。

五、 2006年3月,北京地鐵車廂里,一個身披袈裟的男子扮成「唐僧」,號召乘客轉告李宇春、徐靜蕾等名人向一個患白血病的孩子獻愛心,得到媒體廣泛報道。

(3)關於道德綁架擴展閱讀

道德綁架的實質是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結果一般是做了的也少有自豪感,不做的則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忐忑不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社會是經常發生的。

比如半強迫性的捐款、本不該進行的道歉等等。道德綁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為在強調群體和統一價值觀的社會中,輿論具有足以殺人的功能。

因而就出現了不自願的捐款和滿含委屈的道歉。中國是一個道德社會,在我們的社會中,人們對道德力量的恐懼有時候甚於對法的力量的恐懼。應該說具有西方現代文化理念的人,與傳統的道德社會是格格不入的。

我們每一個人的確會經常遭遇並難以承受許多道德的綁架,然而,這也不是說道德社會就一無是處,如果你適應了,還會去依靠它。

而具體到某一事件,比如范美忠事件,又不能說公眾對他或對教師群體進行了道德綁架。在任何時候,教師保護學生的利益,都屬於公眾正常的期待,也屬於相關法規的正常要求。

以道德綁架的方式迫使某人就範,動機崇高,手段錯誤,每每尷尬收場。同樣,用法規來綁架道德,硬性要求乘客如何,也犯了類似的錯誤。

並且,這種錯誤比單純的道德綁架性質上更惡劣。用權力意志,強奸了另外一些人的自由意志,盡管後者的自由意志可能是不道德的。

法規綁架道德,解決不了道德危機。現代社會的道德狀況固然不容樂觀。我們的社會道德取向,站在了兩個極端:從極端的無私道德取向一步跨越到了極端自我道德的取向的邊緣,缺少中和的地帶。

④ 有哪些常見的道德綁架

在最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非常普遍化社會問題,比如生活當中常常會出現一些關於道德綁架的事件,總有一些人會莫名其妙的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指責他人的做法,遭遇這種事的人真的會覺得非常的不爽。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生活之中有哪些常常出現的有關道德綁架的事件。
第三種便是有錢人被迫捐錢。有人會心生這樣的想法:認為那些有錢人應該將錢捐給貧苦之人,他們會認為有錢人捐款是應該的,反正他們有那麼多錢。這種事情常常發生在很多的名人的身上,他們會因為捐款捐得少而被網上那些無所事事的鍵盤俠們指責,賺那麼多錢,捐款的時候為何不多捐一點。捐款獻愛心本是發揚了中國的傳統美德之事,捐款不是個人獻愛心的行為么?本屬個人意願的事情,怎就偏偏就成了對他人品德丈量的尺寸呢!

之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因買了兩部華為手機,就遭遇了無良人的辱罵與詛咒,說其不愛國。這本是一件尋常的小事,為何有的人卻用道德卻綁架別人,處處針對別人的言行,你在指責別人的同時,有沒有想過真的是為了維護所謂的道德么,你的做法是否合情合理呢?


⑤ 道德綁架的名言

1、身材高大,就跟地位的高貴一樣,顯然是好事兒;然而,假使靈魂是卑劣,那就不見得有什麼好處。——出處《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是2009年1月希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伊·安·克雷洛夫。該書收集了克雷洛夫一生創作的203篇寓言,這些寓言反映的內容主要有三類:揭露沙皇、反映剝削、反映現象。

2、充實的思想不在於言語的富麗,它引以自傲的是內容,不是虛飾。——出處《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是2010年5月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原著作者是莎士比亞,改寫者是李慧,鄭元明。

3、愛國主義也和其它道德感與信念一樣,使人趨於高尚,使他愈來愈能了解並愛好真正美麗的東西,從對於美麗東西的知覺中體驗到快樂,並且用盡一切方法使美麗的東西體現在行動中。——出處凱洛夫

伊·安·凱洛夫(N.A.Kaiipob,1893-1978),原蘇聯著名教育家,四、五十年代蘇維埃教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主編的《教育學》一書曾對我國產生過很大影響。


(5)關於道德綁架擴展閱讀:

舉例說明「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補充內容:其實不是聖人的標准,聖人也不一定掏錢救助所有有困難的人,應該說用是超乎人類和說話人自己的標准,去要求別人,如果做不到,就算是他眼中不道德的行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於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個軍人捨身救人,否則就要譴責,這就是道德綁架;要求一個富人掏錢支持希望工程,這盡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不掏就要譴責,這也是道德綁架,因為這並非他的道德義務;要求一個人代表團體去隨機抽獎,如果抽不到就是損害了團體利益就要受譴責,這同樣是道德綁架。「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的邏輯混亂。

⑥ 什麼叫做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對於「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

  1. 觀點一(保守主義):但是,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准、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判斷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衛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那些把什麼都稱之為「道德綁架」的人,等於連這樣的道德底線和道德義務都要取消。

  2. 觀點二(自由主義):「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與精神發展,並進而形成群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於並高於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范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紮根於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線」 一詞本身概念極其模糊,哪怕一個人跨越了「道德底線」,但凡他的行為還在法律范疇允許之內,其行為就可以被接納和理解。僅有對逾越法律底線的行為,社會才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其行為為「錯誤」。但在一般情況下用「個人道德標准」或是毫無明確定性的所謂的「社會道德標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線論」對沒有違背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對「不給老弱病殘讓座」進行批判),從根本上即是「道德綁架」。所以,正因為「道德」本身並不存在「義務」屬性,「道德義務」一詞犯了邏輯上的錯誤,本身不應存在。

拓展資料

所謂的「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於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個軍人捨身救人,否則就要譴責,這就是道德綁架;要求一個富人掏錢支持希望工程,這盡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不掏就要譴責,這也是道德綁架,因為這並非他的道德義務;要求一個人代表團體去隨機抽獎,如果抽不到就是損害了團體利益就要受譴責,這同樣是道德綁架。「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邏輯的混亂。網頁鏈接

⑦ 關於道德綁架

這算什麼?
這算侵權案件而不是什麼道德綁架
無論什麼原因
你侵犯了他人的健版康權利
那麼你至權少要承擔民事責任
我國民法對於民事責任承擔有明確的規定
適用於你的是
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
這個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談不上什麼道德綁架,這是你作為一個人要承擔的責任

⑧ 關於「道德綁架」的名言有哪些

名言如下。復

1、身材高制大,就跟地位的高貴一樣,顯然是好事兒;然而,假使靈魂是卑劣,那就不見得有什麼好處。——《克雷洛夫寓言》

2、充實的思想不在於言語的富麗,它引以自傲的是內容,不是虛飾。——《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三國志》

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拓展資料

道德綁架,是指人們以道德的名義,利用過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標准要求、脅迫或攻擊別人並左右其行為的一種現象。

對於「道德綁架」的理解,社會觀點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分別代表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

⑨ 道德綁架到底是什麼

一別人認為我應該做的事我沒有做就會受到他們的譴責,這就是所謂的道德綁架。

熱點內容
名詞解釋法治理念 發布:2025-05-02 02:31:55 瀏覽:984
司法拍賣塑料 發布:2025-05-02 02:31:52 瀏覽:879
違反勞動合同法辭職的損失 發布:2025-05-02 02:30:22 瀏覽:855
三亞市城郊法院 發布:2025-05-02 02:26:00 瀏覽:398
認識依法治企 發布:2025-05-02 02:22:53 瀏覽:542
中國刑事訴訟法290條 發布:2025-05-02 02:17:54 瀏覽:612
民事訴訟法第171 發布:2025-05-02 02:02:06 瀏覽:625
法律碩士選擇01還是F1 發布:2025-05-02 01:47:53 瀏覽:30
勞動法無故裁人是以合同 發布:2025-05-02 01:47:50 瀏覽:425
編篡民法典是黨的 發布:2025-05-02 01:36:04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