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經典解析

道德經經典解析

發布時間: 2022-11-29 17:19:02

①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解讀

老子的《道德經》博大精深,其中第八十一章,也就是最後一章,淺顯易懂而充滿哲理。

第八十一章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著不知。

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用現代漢語表達,大概意思就是:

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

友好的人不辯解,辯解的人不友好。

智慧的人不博學,博學的人不智慧。

聖人不心存佔有,

他時時考慮他人,自己反而擁有了;

他處處給予他人,自己反而越多了。

自然的規律是讓天下萬物得到好處而不去傷害他們。

聖人遵循的原則是盡力為民做事而不與民爭。

我們在網路這章的譯文時,​其實也有很多種版本。其中對於「善」、「辯」、「博」幾個字,也有著不同的解釋。其中,「善」,含義為善良,友好,擅長等,解釋為「友好」,更為貼切,如來著不善。「辯」,解釋為辯解,爭辯。「知」通「智」,智慧。「博」,多,博學。

漢字每個字都有不同釋義,這就讓每個句子有了不同的理解,同時也讓漢字更有魅力。理解成「善良的人不爭辯」,「知道的人不賣弄」也是挺好的,沒有對錯之分,自己喜歡就好。




我們在理解第八十一章的時候,可以收獲以下幾個道理:

1、 聖人討厭花言巧語,喜歡最質朴的語言

老子推崇最質朴的事物,包括言語。話不用說的「好聽」,事情也不用過於「辯解」。

孔子也一樣,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可見,兩大聖人,都是討厭花言巧語的人。

所以,不會說話不要緊,尤其沒有必要追求言語的動聽。有智慧的人,都會透過語言的表面,去看本質的東西。

說動聽情話的那個人,不見得是真得愛你的那個人;拍馬屁吹捧你的人,不是真正友好的人。聽好話,喜歡被吹捧,本身就是人性的弱點,鑽研人性弱點的人,不見得是「善」(友好、善良)人了。




2、 事業有專攻,專注才會有收獲。

人類歷史上真正的智者,都是專注某一領域的人,在這個領域里,不斷突破人類認知的極限。正是因為很多這樣的智者,才使得人類的智慧文明不斷突破邊界。

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在自己的領域里,專注專業,才能有所成就。學問是這樣,事業更是這樣。

所以,不要認為自己知道了一些事物而沾沾自喜,更不能因為別人不知道這個事物而瞧不起人家。真正有智慧的人,並不博學;看起來知道很多的人,多為泛泛之輩,不是真正的智者。

莊子在《內篇養生主》里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已而為之者,殆而已矣」,也是對老子的「智者不博」的進一步闡釋和回應。






3、 成就他人,就是最好的成就自己

老子道德經講究「無為」,什麼事情都不要刻意去做,順其自然就好,例如聖人的「為而不爭」,君王的「無為而治」。同時老子也提倡利他不為己,就是最好的為己。」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孔子在論語/雍也第六中也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意思是幫助他人有所建樹,自己必然也會有建樹;幫助他人通達,自己必然也會通達。

做生意更是這樣。自己想賺錢,就一定要讓合作夥伴或客戶賺到錢;客戶賺到錢了,生意才能長久,自己自然就可以賺到錢了。

原來老子和孔子是一夥的,他們早就提倡「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了。只是很多年之後我們都忘記了。我們甚至曲解了「人不為我天誅地滅」的原本含義了。



(道德經博大精深,本人末學陋識,只是把自己的理解整理一下。一方面為了加深印記,也願拋磚引玉。或親人朋友有緣看到,因此有所啟發,便也是一件確幸的事情。陳耀明2019年3月18日)

② 《道德經》第十四章賞析

《道德經》的第十四章太奇妙了,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都是非常的深奧、神奇。直到現在,我們都不知道老子當時是怎麼寫出來這么博大精深的這一章文字。我們先來閱讀一下本章原文。

[原文]

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章的內容,我們也可以分為幾個層次來進行解析。

一、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這一層的意思是: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這三者的形狀無從追究,它們原本就渾然而為一。用現代人的科學觀點來理解這一層的意思是非常好理解的,比如說科學上某些頻段的聲波和光波,電磁波,等等,用我們的肉眼那看不見它,用我們的耳朵聽不到它,用我們的手也摸不到它,但是它確實存在著,我們可以用現代的科技儀器測到它,在老子的時代提出了這三個概念,確實就是非常不容易、了不起。

二、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這一層用現代文說出來的意思就是:它的上面既不顯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顯得陰暗晦澀,無頭無緒、延綿不絕卻又不可稱名,一切運動都又回復到無形無象的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這幾句話我們不妨用現代宇宙論來理解它,就好像是老子看到了無窮無盡的宇宙的形象,老子是怎樣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無從知道,至少一點他的形象確實很像現在我們所觀察到的宇宙的形象,我們不得不佩服老子的超前而深邃的思想。

三、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這兩句話用現代文說出來就是: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律。我們縱觀道家的思想觀點,許多都是從天道引申到人道,從這一點來說,這句話就好理解多了,那就是:「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在這一章之中,我們看到了老子博大精深的智慧,那就是天道人道合一,古今合一,貫穿古今的思想。在這里,老子把我們的思想引向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之中,有形和無形的宇宙之中,讓我們認識了道的無形和無限,反過來又可以運用在我們有形和有限的人世之中,以便讓我們悟道、得道、行道。

③ 道德經課題: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道德經,我們該如何解讀

道德經課題: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道德經,我們該從以下方面解讀:

  1. 他們的判斷力超乎常內人,對事情觀容察得很透徹,只根據現在所發生的一些事,常常就能夠正確地預測將來事情會如何演變。

  2. 他們能夠接納自己、接納別人,也能接受所處的環境。無論在順境或逆境之中,他們能安之若命,處之泰然。雖然他們不見得喜歡現狀,但他們會先接受這個不完美的現實(不會抱怨為何只有半杯水),然後負起責任改善現狀。

  3. 他們單純、自然而無偽。他們對名利沒有強烈的需求,因而不會戴上面具,企圖討好別人。有一句話說:「偉大的人永遠是單純的。」我相信,偉人的腦子里滿有智慧,但常保一顆單純善良的心。

  4. 他們對人生懷有使命感,因而常把精力用來解決與眾人有關的問題。他們也較不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單顧自己的事.

  5. 他們享受獨居的喜悅,也能享受群居的快樂。他們喜歡有獨處的時間來面對自己、充實自己。

  6. 他們不依靠別人滿足自己安全感的需要。他們像是個滿溢的福杯,喜樂有餘,常常願意與人分享自己,卻不太需要向別人收取什麼。

  7. 他們懂得欣賞簡單的事物,能從一粒細砂想見天堂,他們像天真好奇的小孩一般,能不斷地從最平常的生活經驗中找到新的樂趣,從平凡之中領略人生的美。

④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解析

    每次讀到第三十三章,都覺得,這一章很勵志!因而總是心潮澎湃!

    第三十三章原文是這樣的___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這句話很好理解。和《孫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異曲同工之妙。戰爭且不說了,生活中,這句話也很實用。每天我們都要和人打交道。這就必須要了解對方,知道其喜好愛憎,知道其性格特徵,這樣,相處過程中,就會很容易投其所好、善利用其長處規避其短處,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所以,知人是很智慧的,是必須的。但做到「自知」卻不容易,因為人很難看見自己,人往往犯一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錯誤,往往「當局者迷」,所以老子說「自知者明」,也就是說,了解別人是智慧的,但是了解自己才叫做「高明」。所以,生活中,我們要多學會「置身事外」來看問題,或者說多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這樣,才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全方位地看見自己。說到底,就是老子在前面所說的:「不自見,故明。」即,當你不只是看見自己的時候,不固執己見的時候,你才更明白,更高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這句話,還是更強調後者。意思是:戰勝別人算是是有力量的,但是戰勝自己才算真正的強大。實事上,人們往往不是敗給了對手,而是敗給了自己。遇到困難退縮、失敗了一蹶不振、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等等,都是無法戰勝自己的體現。世界上那些成功的人,都是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都不放棄的人。愛迪生經過數百次的實驗才發明了點燈。曾國藩屢敗屢戰才打敗了洪秀全,消滅了「太平軍」,他戰勝的其實是自己。所以,自勝者強!屢敗屢戰,戰勝自己才算真的正強大!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當擁有了一定的財富後,懂得知足,知止,這樣的人心靈一定是富有的;難行能行能夠堅持盡力而為的人才是有志氣的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古代勵志的典範,被後世人代代相傳!貝多芬扼住了命運的咽喉才創造了音樂的奇跡!這些都是強行者的表率!

    以上三句話,不難看出老子強調的都是後者。他是告訴人們一定要加強自我的修養和歷練,讓人們砥礪前行!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再來說說這最後一句。這一句,老子把對人們的期望推向了新的高度,生命長長久久的高度!

  他告訴人們,不要失去了根本。他說,一個不喪失自身處所的人才能持久,肉體死了精神永存才算長壽,這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長壽體」。

  我黨成立初期,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路線,建立了井岡山、鄂豫皖、贛南、閩西等革命根據地,這就是老子所說的「所」也叫「處所」,正是這些根據地的建立,我們黨和部隊有了自己的立錐之地,才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有了如今百年基業!這是「不失其所者久」的寫照。

    「死而不亡者壽」,老子、孔子、釋迦牟尼等聖賢,他們已遠去兩千多年了,但是,《道德經》、《論語》已及《金剛經》、《心經》等經典至今為人們學習並踐行,他們是「死而不亡者壽」的典範,他們肉體雖死,但其精神永存!

    這一章,幾句話,意思很好理解。但深入學習和領悟老子的用意真的很不容易。老子反復強調,實則是要人們「自知」、「自勝」、「有志」,通過這些修為,走向生命的巔峰,為人類,為世界無我、無私地奉獻和創造,這樣才算沒有失去做人的根本,這樣的人才會「永存」,才會「死而不亡」精神永存!

    當今,誰會是這樣的人被歷史銘記呢?

⑤ 《道德經》十六章賞析

這一章是《道德經》的精華所在,許多人常常用虛、靜來概括老子的核心主張,就是從這一章出來的。這一章能不能全面的概括《道德經》我們倒可以不去深究?但至少可以看出大家都非常重視這一段的內容在《道德經》全文中的地位,這是一定的。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原文。

[原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這一章很長,下面我們分成幾個層次來進行解析。

一、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這幾句的意思是: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從而考察其循環往復的道理(規律)。

啟示:這一層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要有極其謙虛的空杯心態,摒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善於學習外界的智慧,就能夠看清楚萬事萬物紛繁復雜的規律。

二、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這一層的意思是:那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於生命。復歸於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律就叫做聰明,不認識自然規律而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凶。

啟示:萬事萬物都有它的規律,我們一個人的任務就是認識規律,遵循規律,趨利避害,這個人就很聰明;不遵循規律,背道而馳,逆天而行,就會產生災禍。

三、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這層的意思是: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啟示:這一段文字用了一種修辭手法,叫做頂針,頂針的修辭手法就像一條鏈子,一環扣著一環,也象徵著自然之道的相互聯系的關系。我們認識了這種相互聯系的關系,也就能很好地認識自然規律,一個人才能做到有寬廣的胸懷,大公無私的精神,顧全大局的思想,遵道而行的意志,替天行道的使命感。這樣的聖人就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也就會永遠被人們記住,死而不亡,與天地同壽,即「道乃久,沒身不殆」。

⑥ 你是怎樣解讀《道德經》的

頂天立地,道德經,這本書,就這四個字

⑦ 道德經 名句 解析

先聲明一下 《道德經》的解析很多有爭議,還需自己甄別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真實可信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說,巧說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得到好處,而不傷害它們。聖人的行為准則是,做什麼事都不跟別人爭奪。

道德經很深奧,不是兩句就說得清楚的 建議買書看

⑧ 道德經解讀: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這話出自《道德經》第63章,它的原文如下:

【原文】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大小多少。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今譯】

以無為的態度去作為,以不攪擾的方式去做事,以恬淡無味當作味。

大生於小,多起於少。處理困難要從容易的入手,實現遠大要從細微的入手;天下的難事,必定從容易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定從細微的做起。所以有道的人始終不自以為大,因此能成就大的事情。

輕易允諾的一定會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會遭遇更多的困難。所以聖人總把事情看得艱難,因此終究沒有困難。

【我讀經典】

立身處世應依客觀情狀而為之,不宜主觀強制地妄為,以恬淡的心境去體味周圍的一切事物。

大生於小,多起於少。處理艱難的事情,須先從細易處著手。面臨細易的事情,卻不可輕心。就像有句話叫「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所以有道的人始終不自以為大,因此能成就大的事情。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有人這樣認為,說話的「說」字,是「言」字旁加個兌現的「兌」,能兌現的話我們再去講,不能兌現的話,不要輕易許諾。

現在流行一段話:「感情不是說說而已,一個人靠不靠譜,不是聽他說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了什麼,諾不輕許,許必為之」。古話也講「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所以,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一定會遭遇更多的困難。

「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聖人不輕視任何一件事,總把事情看得艱難,因此終究沒有困難。「難之」是一種慎重的態度,謹密周思,細心而為。無論行事求學,這都是不移的至理。

(該篇內容屬於「我讀《道德經》」專欄系列文章之一,如果對文化經典感興趣,可進入個人主頁閱讀更多)

⑨ 《道德經》解讀

      各位讀者,好久不見了最近在看一本新書叫做《白說》,讀到了寫老子道德經寫說的一張,感覺到了與我們所接觸到社會當中很多問題,以及職場的規則,不謀而合。

文中有多個觀點讓我感觸頗深。

      當天下人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並不作為潮流,那麼這種美就可能會變成一種丑,就這樣對於女同胞來說,滿大街都穿紅裙子的時候,你再穿紅裙子就會覺得很尷尬,這就是所謂的撞衫。同樣對於無私即為大私也是一樣,當我們將無私也變為是一種自私的時候。我們對於公益活動的得失,就會感受到豁然開朗。因為供應對我們來說,雖然沒有物質上的回報,但是卻有很大的精神回報。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也一樣,一生舍己為人,沒有孩子,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基本無任何資產。一生為民,一世為國。在外人看來這是一種無私。但其實周總理的所作所為正是印證了那個觀點,無私即為大私。他將追求人民的幸福,國家的強大,作為他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作為他的私心。而今天當我們在提到總理一詞的時候。都會想到周總理。

      雖然上文有提到國家領導級人物,那我們接下來也談談老子對領導的看法。

      老子認為領導分為4個層面,第1種領導,下屬知道領導的存在,但是領導基本上不會對他們進行任何的指示或指令。下屬都非常自覺的進行工作和目標達成。第2種領導,下屬願意親近及接近他們。第3種領導下屬,因為位置領導的存在而努力的工作。第4種領導下屬天天背地裡唾罵他。

      這讓我不禁想到我曾經接觸過的各級領導。今天我所在的公司,不管是總經理還是總監,與員工的關系非常的親近,大家之間的稱呼從來沒有級別之分。即便是我們稱呼總經理,也是直接叫名字。這樣的氛圍,和諧而又積極,公司不提倡加班,但是許多員工都自覺加班。每到晚上9點的時候,依然可以看到公司80%以上的員工還在繼續工作。即便是到了晚上12點,公司依然燈火通明。這並不是因為公司的規則。而是員工的自覺。

      相比之下我想到了我之前的公司。管理的方式趨向於軍事化。不管是叫經理還是高經還是總監,都必須要帶上職稱稱呼。即便沒有職稱稱呼,也得要叫個什麼哥什麼姐。加班更是硬性條件。更加重要的是本屬於人工的休息時間也被拿來作為激勵,只有達成了相應的目標才能換取休息時間。所以導致原本是雙休的公司變成了只能是單休,甚至是無休。每當到放假的時候,員工都不願意自學加班,因為選擇在公司持續工作,大多數是因為畏懼領導的存在。兩者相比,高下利見。

      讓員工畏懼的領導,反而很難激發員工工作的自覺性。而讓員工親近的領導,反而會讓員工更願意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

      以上是關於「飄風不終朝,驟而不終日」的解釋。這讓我不禁聯想到我最近的工作情況。5月份我以Kpi完成率滿分300%。拿下東莞新客戶維護部門第一。作為東莞新客維護部門第一個完成率300%,真正做到了前無古人。一時掌聲不斷,禮品不斷,贊美不斷。可謂人生一下子走到了巔峰。

        但正應了那句話。「飄風不終朝,驟而不終日」,很快我就從第一的位置跌了下來,變成了倒數第一。6月月初根本沒法跑起來,根本的原因來自於專業性。尤其是對於廣告優化的專業性。逐漸我開始能理解,為什麼公司的一些前輩會告訴我,這一切都很正常,作為乙方的廣告優化師就要習慣大起大落。而這樣的大起大落也讓我逐漸能適應。

      「得意時,一日看盡長安花,失意時,潦倒新停濁酒杯」的心境。也讓我在這次失憶當中看到了自己極大的弱點,缺乏廣告優化及賬戶診斷,視頻文案攥寫和設計的能力及專業性。

        我開始能理解,為什麼經濟學當中有一種成本叫做沉沒成本。當公司運轉一切順利,財務報表非常好看的時候,往往會導致我們看不到潛在的風險以及我們自身的不足。而這個風險及不足,其實就是沉沒成本。而發現這其中的成本並且做出相應的改變,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簡單來說就是想要獲取更多的利益,首先學會付出。這個呢,是關於人際交往方面的觀點。

        如果從個人的成長角度來看,也有兩全觀點。想要成功必先付出自己的努力。這是第1層觀點。第2層的意思是我們想要不斷的保持進步,首先然後先學會空杯心態。正如四字成語,杯滿則溢,當我們在一個方面做的十分出色的時候,就需要學會將其放空,重新開始。因為如果我們繼續讓自己沉浸於其實所有榮譽於一身的狀態,那說明我們離失敗也不遠了。當我們趕上特別得意的時候,往往是我們最有可能失敗的時候。

        所以當我回想起我這兩個月的經歷,我不得不感嘆這場失敗來得很快,也很及時。因為當我在最得意的時候,看到了我自己的不足,從而讓我擁有了重新開始的意識。

        在道德經當中有一句話叫以正治國,以奇用兵。簡單來說就是治理國家要正打仗用兵要齊,如果我們治理國家很奇,天天琢磨著怎麼算計老百姓,打仗用兵很正,提前把戰略部署都告訴別人,很快我們就會被滅了。

        那麼到了現在我們如何去理解這8個字呢?其實就是做人要正,做事要奇。這教育我們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足夠聰明,出奇制勝。

        中國的生產關系。到了很關鍵的階段,我們即將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那麼創造的背後又需要多少的解放呢?我們常常講自主創新,很多人把關注點放在創新上面,設立各種獎項,各種促進的激勵。但是我們都忽略到了另外兩個詞,那就是自主。畢竟每一個科學家應該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願去研究和製作相應的產品,而不是聽處長或聽局長的,因為這樣子是沒有辦法達到更好的創新。

        天下所有人是一定是從簡單開始,大事都是從細節開始,所以聖人從來不認為自己在做什麼大事,但是他最後成為聖人。

        喜歡輕易承諾的人一定常常失信於人,凡事都以為簡單的,最後一定會遇到很多挑戰過不去。

        這一句話它反映了社會當中存在的兩種人是第1種,人生的規劃非常的清晰,公司的規劃也非常的清晰,但是落到實處的執行,卻唯唯諾諾。最終一事無成。

        第2種,人生並沒有非常清晰的規劃,但是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腳踏實地,非常認真對待。大到領導交代的事情,小到每一個工作細節及生活細節。最終這樣的人都會比較成功。

        正如很多人認為改革開放的成功來自於鄧小平有著超級遠見,能夠看清幾十年後發展的中國,但我認為這不是真的。改革初始時強調摸著石頭過河,誰都喜歡有遠見,誰都喜歡有長期的規劃,但是按照當時的國情,這可能嗎?鄧小平同志,他真正的遠見是知道不能做什麼,應該解放什麼,同時順應人性,這是他偉大的地方。

        所以不管於國還是於己,都是從小事慢慢做起,最終成就大事。

⑩ 閱讀解析《道德經》第十八章

《道德經》第十八章 大道廢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①;六親②不和,有孝慈;國家

昏亂,有忠臣。

①偽:偽詐、虛偽。

②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亦有其他說法。

大「道」廢棄了,於是就有了「仁義」。智慧出現了,於是就有了奸詐虛偽。父子、兄弟、夫妻「六親」不和睦了,於是就有了孝慈。國家混亂了,於是就有了忠臣。

老子對於儒家空談「仁義」是很有看法的。他認為,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如果按照儒家所說的那樣恢復周禮,反倒會出現混亂的局面。林語堂曾說:「仁的本義應當是他(即人)的純乎本然的狀態。」「仁」講究的是,人與人之間要互相了解、互相諒解,所謂「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更要遵循「已所不欲,毋施於人」的原則。

孟子認為:「仁,人心也。」又說:「惻隱之心,仁也。」這都明確表明,「仁」是一種心態。而「仁」的對象,則是人本身。《呂氏春秋》就有這樣的說法:「仁於他物,不仁於人不得為仁。不仁於他物,獨仁於人,猶若為仁。仁也者,仁乎其類也。」

《孟子·梁惠王上》提出了「君子遠庖廚」的命題:

有一天,齊宣王看見有人牽著牛在殿下走過,就問他牽牛去干什麼,那人說准備宰了它祭鍾。齊宣王看到那頭牛嚇得哆哆嗦嗦直發抖,心有不忍,就讓那人將牛放了,宰只羊來祭鍾。此事傳開後,有人使說齊宣王吝嗇,捨不得大牛才換了只小羊。齊宣王自己也搞不清楚,宰牛和宰羊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宰牛自己會於心不忍,宰羊自己卻一點也不在意。

齊宣王見到孟子時,便將這件事向他請教。孟子回答:「這是仁的表現,因為大王看到牛而沒有看到羊。君子對於禽獸,看到它活著,就不忍心看到它死去;曾見過它生龍活虎的樣子,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遠庖廚。」

孟子「君子遠庖廚」的命題,受到後人的批評:君子既要吃動物的肉,就難免要殺生,卻又假裝仁慈不忍殺生;不忍殺生也罷了,卻僅僅是「遠庖廚」,眼不見為凈,然後再心安理得地吃動物的肉。這是不是假仁假義呢?孟子認為不是。因為「遠庖廚」是不忍,肉要吃,不忍之心也要有。不忍不是對動物的不忍,而是自己心中的不忍。齊宣王親眼目睹牛哆哆嗦嗦的樣子,所以不忍心殺它;他沒有見到羊,自然就對羊沒什麼惻隱之心了。

「仁義」的對象是人,但並不能對任何人都講「仁義』。韓非就曾批評周文王,不管具體情況亂講「仁義」。

據說周文王曾請求以洛西和赤壤的千里之地獻給紂王,條件是請紂王廢除炮烙之刑,結果周文王此舉大得人心。孔子對周文王的這一做法也十分贊賞,認為請求廢除炮烙之刑是仁,以千里之地換取天下之心是智。但韓非卻有相反的看法,認為周文王非常不智。因為紂王之所以憎恨文王,就是他太得人心。而文王不知趣地再以請求廢除炮烙之刑來收買人心,就更會引起封王的疑心和反感。可以這樣說,文王之所以逃脫不了被囚的厄運,正是由於他不懂得紂王已不想讓他再行仁義了。

行「仁義」最不考慮對象、情境等條件的,就是宋襄公了。

春秋時,宋襄公也曾爭霸中原。有一次,他和楚成王在亂水打起仗來。當時,宋軍兵力弱,但已經列好陣勢;楚軍人馬多,但還沒有全部渡過河。宋襄公的弟弟目夷建議,趁楚軍渡河一半相互不能接應之際,趕快發動進攻,宋襄公不採納。楚軍剛渡過河,還沒有布好陣勢時,目夷又提議立刻進攻,宋襄公還是不同意。直到楚軍擺好了陣勢,宋襄公才命令進攻,結果寡不敵眾,大敗而回,他的大腿也受了傷。

回國後,宋國上下都埋怨宋襄公。他卻宣稱:「仁義的君子不使對方受困於危難之時,不攻擊還沒列好隊形的敵軍。」這真是「蠢豬式的仁義道德」!不顧場合、不分對象、不計利害地侈談「仁義」,其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所以說,「仁」必須與「智』相結合,才能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仁」並非僅僅是寬厚,更不是懦弱,有時甚至應該表現為大智大勇。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就是勇於肩負道義的仁人志士本色。

我想,老子說的「大『道』廢,有仁義」,既是對「無為而治」的大「道」被廢棄的惋惜,也是對沒有真正的「仁義」的失望吧。

熱點內容
民法典動遷 發布:2024-05-04 19:58:22 瀏覽:567
刑事事訴訟法全文 發布:2024-05-04 19:49:23 瀏覽:60
注會經濟法有幾道大題 發布:2024-05-04 17:49:19 瀏覽:640
社會與法河北邢台 發布:2024-05-04 15:26:45 瀏覽:823
中國第一部有關公司的法律是 發布:2024-05-04 15:26:43 瀏覽:456
經濟法概論第二版2017 發布:2024-05-04 12:59:35 瀏覽:983
縣級立法權 發布:2024-05-04 12:59:20 瀏覽:728
程遠律師6 發布:2024-05-04 08:15:25 瀏覽:380
法治投訴電話 發布:2024-05-04 05:22:16 瀏覽:647
簡答刑法的原則 發布:2024-05-04 03:36:56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