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把依法治國

把依法治國

發布時間: 2020-12-28 09:54:02

⑴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

沒有法律和道德約束的社會將是一個無政府狀態下的混亂社會,什麼主義都不可能搞好的。不僅是中國,就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只要國家政府存在一天,就必須抓好道德和法律。

⑵ 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 )貫徹到依法治國的全過程

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的專全過程。黨的領導是屬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在我國政治生活中,黨是居於領導地位的。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2)把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在我國,管理國家和社會各項事務,包括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必須毫不動搖地始終堅持黨的領導。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正確發展方向,依法治國也才能有可靠的政治保證和思想基礎。

沒有黨的堅強領導,就不可能把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也就不可能形成統一意志,不僅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無從談起,而且勢必出現一盤散沙甚至動盪不安的局面。

⑶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建立什麼,真正做到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今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這個局開得好不好,關乎我們黨執政興國、人民幸福安康、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百年大計,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的整體戰略布局,關乎治國理政的法治基本方式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國的開局,關鍵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各項戰略部署。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緊緊抓住依法治權、依法治官這個關鍵,切實把權力關進法律和制度的籠子里。權力腐敗是法治的天敵,權力濫用是對法治的侵蝕和破壞。我們應當在深入開展制度反腐、法治反腐的同時,進一步推進反腐治權,從源頭上完善監督制約權力的法治體系和法律機制,用制度和法律管人、管權。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緊緊抓住尊重保障人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這個根本,切實堅持法治建設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法治是人民利益和幸福的保護神。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要維護和保障人民利益,讓每一個人享受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公平正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應當在保障民生和社會立法方面有大動作,在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方面有大舉措,在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方面有大成效,在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方面有新局面。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這些「關鍵少數」肩負著帶領人民群眾把依法治國各項部署落到實處的重任,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徹底否定人治,切實實行法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場中國共產黨發動和領導的深刻革命。法治革命的對象,是人治傳統作風、人治體制機制和極少數固守人治做法的領導幹部。如果領導幹部中的極少數不能認清形勢,不能積極投入依法治國的事業,甚至依然抱「權大於法」之殘、守「領導人意志就是法」之缺,就會成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障礙,必然要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緊緊抓住堅持黨的領導這個核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堅持黨的領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各方面。各級黨委應當切實負起依法治國的領導之責、推進之責、協調之責、監督之責,不斷推進地方、部門和行業的法治發展。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緊緊依靠人民這個主體。在我國,依法治國不是依法治民。人民不是依法治國的客體(對象),而是依法治國的主體。依法治國是人民自己意志之追求,人民自己利益之保障,人民自己權利之維護,人民自己幸福之依託。因此,每一個公民不僅有尊重法治權威、維護法治秩序、恪守法律規范的義務,而且有參與依法治國進程、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責任。

⑷ 把什麼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

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並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4)把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領導機構:中國共產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

負責全面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作為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

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研究全面依法治國重大事項、重大問題,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協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等。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司法部。

⑸ 依法治國是在幾幾年被寫入憲法的

1999年3月15日,「依法治國」被正式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內全國人民代容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這也是我國1982年憲法的第三個修正案。在這個修正案中,一個非常重大的改變,就是把「依法治國」正式寫入了憲法,其第十三條修正案規定:「憲法第五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而把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目標轉變為國家的政治目標,或者更准確地說,轉變為國家的憲政目標。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性決定,從此,從治理國家的模式上說,告別了我國數千年的人治模型。

⑹ 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在()

應當選 D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1994年《中共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市場回經濟體制的決定》答,法制建設首次作為獨立主要問題提出,包括理發、執法、司法、法律監督等。
(2)199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方略的提出;
(3)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治國的基本方略。
(4)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3條修正案在憲法第5條增加一款,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依法治國的治國方略上升為一項基本的法律原則。這預示著:中國將依靠政府的推進,輔之以社會(民間)的力量,走向法制現代化(法治化)的道路。

⑺ 什麼時候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沒能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提出來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也不是一下子就輕而易舉地提出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際上,這一基本方略的提出,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可以十分肯定地說,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伴隨著黨和國家對執政規律認識的逐步深化,相應地,對法制建設的重視也是空前的。

「過去我們曾經對法制建設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強調不夠,經過十年內亂,大家頭腦比較清醒了,認識到像『文化大革命』中那樣無法無天是要吃苦頭的,決不能再讓它重演。」正是基於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和對經驗教訓的認真汲取,我們黨和國家作出了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決定。

(7)把依法治國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更加重視發揮依法治國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視通過全面依法治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專門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

提出並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把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提到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高度。我們必須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斷把法治中國建設推向前進。

⑻ 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什麼貫徹到依法治國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應該把黨的領導和人民當家作主,貫徹到依法治國當中去。

熱點內容
婚姻法普法ppt 發布:2025-07-11 05:50:49 瀏覽:423
尼克拉斯盧曼法社會學 發布:2025-07-11 05:48:42 瀏覽:720
司法查流水 發布:2025-07-11 05:35:48 瀏覽:797
行政法院集中管轄 發布:2025-07-11 05:27:41 瀏覽:754
宗教制定法規和規章 發布:2025-07-11 05:27:33 瀏覽:344
食品生產主體虛假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1 05:27:33 瀏覽:661
社會與法頻道提供線索 發布:2025-07-11 05:17:43 瀏覽:998
道德經有和無 發布:2025-07-11 05:14:04 瀏覽:151
河南省不動產實施條例 發布:2025-07-11 04:46:11 瀏覽:531
是名道德 發布:2025-07-11 04:46:09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