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對錢

道德經中對錢

發布時間: 2023-06-02 10:52:51

1. 《道德經》中人生10條「不爭」大智慧,個個精闢

1

人生一切的痛苦都來源一個字,那就是「爭」,說白了那都是自找的。爭世俗名利,爭地位,爭職權……為什麼會痛苦呢?那就是爭而不得,越爭越得不到,越爭失敗的越快,因為都不合乎道。

古有一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不知描繪了多少人的一生,切記,人生的意義並不是為了追名逐利,為了金錢而開脫。同樣,鳥的人生全部意義也不是為了覓食,物質而開脫。

那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不要去問別人,你要去問那個創造人的東西,我也不知道,凡是想從外界得到的答案都是虛的東西,假的。

同樣,那鳥的人生意義是什麼?不要去問鳥,你要去問那個創造鳥的東西。

那創造人的東西和創造鳥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沒錯,那便是道。

人性的慾望就像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無底洞,因此世間的大多數人都被自身慾望纏身,所以,他們永遠也不會接近「道」,很難看透事物的本質與規律,以及真相,也無法得道。

因為「 道」的法則就是無欲無為

而人生一切的幸福,大智都來源於兩個字,那就是「靜」和恆。

同樣, 人生的一切失敗都來源於兩個字,那就是貪和傲。

你看生活中,很多人還是分的比較清楚,哦,這個是你,那個是我的,那個是ta的,這個屬於我,那個屬於你,那個屬於ta,好像什麼東西都要分你的我的他(她)的……

其實,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你的或屬於我的,或屬於他(她)的,除了人的本體。因為 人來到這個世界時什麼也沒有帶來,同樣走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

唯一能留下的就是在世間修行過程中悟出來的東西 ,可能是文字,可能是思想等都是內在精神層面上的。而外在物質層面一樣都帶不走。

你會發現,自古以來,人都會在為了一官半職,甚至為金錢,為名與利而爭來爭去,也就是外在。

金錢的本質是貨幣,用於做物質交換的介質。

金錢永遠是工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旦金錢變成了目的,那人就會徹底淪為金錢的奴隸,被金錢操控。

如果一個人的所有價值可以和金錢劃等號,那基本涼涼了,只停留在物質交換層面。記得,人的一切價值都只停留在精神層面的,至於物質層面的,那都是一個附屬品,當一個人的精神層面達到一種高的境界,那這種附屬品有或者沒有都無所謂了,也就是有也不礙事,沒有也不礙事。

所以, 真正的富人不是擁有多少物質財富,而恰恰是超出金錢,物質之外的東西帶來的富足,也就是一個人內在的東西,可能是思想,可能是品德等,被稱為人的精神價值資產。

而大多數人恰恰相反,一生都在忙忙碌碌追求物質層面上的東西,卻捨不得花時間提升精神價值層面的資產。

所以, 當一個人在不斷提升與積累自身精神價值層面東西時,那ta也會越來越值錢。而且人的精神價值層面永遠要大於物質價值層面。

聖人一般都主張 平靜如水,講究不爭 ,就像四季變化,萬物復甦那樣讓它自然的進行,也就是說 核心是向內求,說的內在的生命智慧 ,因此被道家稱為「聖人」。

所以, 人要向內求,做個聖人;像外求,做個王者,這就是內聖外王的智慧。

2

事物發展中的對立統一規律自始至終都存在,因此,在自然,事物發展過程中符合對立統一規律的東西,不要去爭,靜下來順其自然就好。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什麼意思?

當所有人都知道美的定義之後,也就知道了惡;當所有人知道善的時候,也就知道了不善。因此,有和無,也就是實和虛相伴而行,難和易相輔相成,長和短通過外形比較而凸顯,高與低相互依靠而存在,聲音與音調相互協調,前與後相互追隨,這是恆定不變的,自古都是這樣。正因為是這樣,所以聖人一般做事是把自己調整到一種「無為」的境界,採用沒有語言的教育方式,讓萬事萬物自然的生長與發展,而不去干預,也就是不去爭。可以給萬物生命但不據為己有,也不因養育萬物而覺得高尚,幫助萬物實現其自身價值與成就也不邀功驕傲。因此,只有一個人真正做到有功德但是不顯擺功德,這些功德與福祿才不會消散,來成就ta自己。

因此,安安靜靜下來,有恆的去做你的事情,不要去干預萬事萬物的發展與變化,也不要動不動去跟別人爭對錯,爭是非。爭也沒有用,不是說你爭了,你就能贏了,相反,你會輸的更慘。

當所有人都還不知道什麼是對的時候,也就不知道什麼是錯。當所有人都還不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也就不知道什麼是不善。

如此以來,看來很難實現,那怎麼辦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靜觀其變,不去爭,好好沉下心做你的事,盡量能做到極致就做到極致,不要去干預,讓一切萬事萬物自然的發展與變化。

3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什麼意思呢?

不要推崇品德高尚有才華的人,就可以讓人不去追名逐利,也不要把珍貴稀有的寶貝拿出來顯擺與看重,就可以讓人避免想要佔為己有而變盜賊,更不要把一些誘惑人貪婪與貪念的事物展現出來給人看,這樣可以讓人心思不被擾亂。

因此, 一個人想要達到自我管理的最高境界的方式是:追求內在的成長,身心靈的健康,照顧好自身身體,淡化自身的慾望之門,強身健體,人的內在在不斷成長,總有一天會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

同時,也不要把你珍貴稀有的東西拿出來給別人看,否則會適得其反。還記得西遊記中那段唐僧在與黑熊怪的那集電視劇嗎?如果不是孫悟空喜歡顯擺,把寶貝袈裟拿出來給那個和尚看,那個和尚也不會起歹心,偷袈裟,最後落得一個自食其果,何必呢。

所以, 不要去跟別人比,跟別人爭,追名奪利,攀比物質上東西,你要時刻跟自己比,向內求,修心修身。在物質上無欲無求,在追求內在成長上迫切渴望,無為就會成就你的有為。

4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什麼意思?

指的是品德修養高,時常做著利他的事情卻不張揚的人就像那河裡的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又生在眾人不願意居住的地方,因此,如果人的境界和水的境界一樣,那就接近於道了。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倘若人能居住在地勢低的地方,內心就跟水一樣清澈平靜,廣闊,與人打交道要有仁愛之心,說話誠實,在處理事情時善於發揮自身的優勢來解決問題,在行動時能善於把握時機和有利條件與因素。那這種不與萬物相互爭的心態與境界就是善水的境界,自然不會遭到別人的不滿。

所以, 保持善水滋潤萬物而不爭的心態,面對任何變化平靜冷靜下來分析,去做利他利己的事情也不要過於張揚,只管去做就好了,與人打交道,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看似很牛逼的視角,而是切換到一種低的維度,無為的境界去交心。

同時也要有 仁愛之心,畢竟有仁愛之心之人方為勇。 你看你的母親看似柔弱,慈愛,看到孩子哭,可能會心軟,但是當有壞人欺負她的兒女時,你的母親就會勇敢的去保護自己的孩子,這就是母親的慈愛的力量。

所以, 人要保持善水的境界為人修身,也要有善水的心態去處世修心。

5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視,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什麼意思呢?

說的是當人受到外界的干擾與打擊感到壓抑時,人反而剛正不阿去與之對抗很容易適得其反,而是懂得彎腰,懂的忍讓,不要去硬碰硬,這樣你才能保全自己,恥辱,委屈的背後才是成全;那些總是坑坑窪窪的地方可以積水,東西過於陳舊更容易更新;目標選擇少一點,更能專注做好,容易完成和收獲更多;追求的越多越容易被很多選擇的目標迷惑,看不清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最終也就一無所獲。

因此, 人要堅持「道」的原則,成為萬事萬物的道德模範;不去炫耀自己的人反而更容易被別人看到;不以自己為中心,自以為是的人反而更容易得道而收獲成就;不誇誇其談,吹捧的人,反而更容易實現卓越,建功立業;不清高自傲的人,反而能抵達更高更深的層次與地位,並且長久。

當你不在和ta人相爭時,那這個世界也就沒有人和你相爭。 人前富貴,人後受罪,恥辱,委屈的背後才是成全,千萬要記得,這是道的根本行為。

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先採取界定,不要想著找捷徑,或者找別人求助,求人不如求己。先自己主動去吃苦,去嘗試解決,然後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宗,找到時機採取恰當行動,或者避開,繞道而行,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這就是一種哲學的辯證思維,可進可退,可攻可守,退則是進,舍才是得,屈則能伸,謙卑則是彰顯,不爭才是爭取。

所以, 當人處於萬事萬物的變化之中時,要辯證的對待,知進退,明得失,伸與屈,爭與不爭,而見機行事。

6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什麼意思呢?

大道是普遍存在的,能左能右。萬物要依靠大道而生存卻不推辭,而大道雖然成就萬物但不把萬物據為己有。大道普惠萬物但卻沒有主宰萬物,因此大道沒有一點自私自利之心,大道很渺小,這種胸懷非常偉大,因為道始終不以自己為中心,所以才能成全自己的偉大。

所以, 為人處世也是一樣的,當人沒有了私慾,自私自利之心,不爭,不取的時候,萬物會反過來去主動成就ta。

7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及求生之厚。

什麼意思呢?

說的是人出世而生,最後入土為安,那些長壽之人,大約佔十分之三;短命的人,也大約佔十分之三;活著的人卻在死亡的地方行動的人,也佔十分之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那些過於追求長生而養護自己生命的人,以至於過分追求過多奢侈的物質享受,從而糟蹋並消磨了自己本來長久的生命。

所以,老子認為,死亡分兩種。一個是因為想要養護生命而貪圖享樂導致營養過剩,縮短生命。一個是走進了凶險的死亡之地導致傷亡。那些人一旦為了養護生命,過上更奢侈的物質享受生活而去爭奪利益,是不符合道的思想的。

道的思想是不爭,平靜,無為,你不爭就不會過盛,無為就會遠離死亡,危險的境地,這就是人生最好的養生方式,養生之道。

8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什麼意思呢?

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眾多溪流匯聚的地方,是因為它善於將自己處在低下的位置。

所以, 人也一樣,要有謙卑和包容,兼收並蓄,包容萬事萬物,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無欲則剛的胸懷和坦盪,只有這樣才能成就更加強大的自己,把自己推向更高的層次。

因為 ta什麼都不爭,那天下也就沒有人能和ta爭奪什麼,反而都會成全ta。

9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什麼意思?

善於領導的人,不輕易動用武力,善於作戰的人不會隨便惱羞成怒,善於戰勝敵人的人,不會輕易與別人交戰,善於識人,用人的人,對待他人總是保持著謙和謙卑的態度。這就是不與萬物相爭的德性,也是所謂「善於識人用人」的能力,這就是符合天道的做法,是自古以來最高的法則。

所以,優秀的領導者不會用武力解決問題,武力雖然具有威懾力,但是不能服人心,善於做事解決問題,不斷奮斗的人一般情緒都很穩定,不會拿別人或外界事物出氣,要麼摔碗,掀桌子,打女人等,這都是無能懦弱的表現。

而善於制服困難的人,不會輕易直接上手去面對問題,而是間接性找出解決問題的根源,誘敵入深,去破解難題。同時,在識人用人時,不要把自己放在高高至上的位置,而是切換到一種低下的維度去交談,永遠保持謙虛低調的態度,萬不可存在傲慢與偏見。

能做到以上四點,你就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一個強悍的行動者,一個有頭腦的策略者,一個優秀的識人,用人的管理者。

10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什麼意思呢?

勇於進取會容易走向死亡,勇於謙讓平和會容易保住生存。天地的規律,在於不爭奪的一方善於取勝,不言語,不說話的一方善於給到回應,不召喚的反而自動會來,要坦然與謀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萬事萬物都逃不過「道」的法眼和網路,萬事萬物都在「道」的這張大網之下,有規律的運行,而違反道的規律那些事物只是暫時看起來成立,最終都會消亡。

人要清心寡慾,不需要為自己積聚財物,都應該盡可能去幫助他人,讓自己獲得滿足感,這樣就接近道了,就像「道」能夠利而不害,人也應當「為而不爭」。這樣你或許得到的更多。這就是專精,利他,不爭的思想要點,也是人做事最高的准則。

這就是: 萬事萬物,順道者昌,逆道者亡。

11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什麼意思呢?

真實的話往往不好聽,華麗的語言詞藻往往不是發自肺腑的真話。心地善良的不喜歡巧言善辯,而喜歡巧言善辯的人往往心存不善。有真知灼見的人未必博學多才,博學多才的人未必擁有真正的大智慧。聖人從來不自私自利的積累財物,而是講財物拿出來幫助他人或者與人分享,這樣反而更容易變得富有,給他人給予的越多,或許你得到越多。世間的自然法則是對萬物有利而無害,聖人的法則則是幫助每一個人而不是與他人相爭。

因此,自古以來,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 ,說真話的人,往往都不受人待見,人們卻偏偏對那些溜須拍馬的好話迷的團團轉。做一個與人不爭,不強詞奪理的心地善良的人,去付出,給予的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

最後, 做人做事都要按其道而行之,與人不爭,與事不爭,與萬事萬物不爭,靜觀其變,見機行事。

萬變不離其宗,萬事萬物不離其道 ,共勉之。

2.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第六十章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1、道生化萬物,德蓄養萬物,讓萬物生長和學習,讓萬物長成和繁榮,養育和保護萬物。世間萬物都尊重道而珍愛德,是一種自然的表現。孕化萬物而不擁有,成就萬物而不居功,引導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道德。

        2、道為本,生萬物。德為表,養萬物。「道德」二字,一不為宣揚什麼高尚情操,二不是掩蓋虛偽做作,而是與每個人的人生息息相關。「道」通俗的講是 蘊含於萬事萬物中,並左右萬事萬物演變發展的客觀規律。「德」則是人們根據掌握的客觀規律,在行為上的具體體現。正所謂「內悟道,而外顯德」。與高高在上的高尚情操有所區別,與掩蓋卑鄙下作的遮羞布不可同日而語。既不可高舉「道德」大旗頤氣指使他人,也不可站在自以為是的「道德」制高點鄙視別人。真正的道德,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道德經》第五十二章

          1、道是本體,看不見也摸不著,真正地發揮作用,得有德這個用體,幫助讓我們清楚地認識道、感受到道,享用道的無限妙用,進而「守道」,守住根本,一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人感受外事外物的器官稱為「兌」,如眼睛看,耳朵聽,嘴巴吃,鼻子聞……好看的、好吃的、好聽的和好聞的,不停地向外追求,心中有太多的慾望和雜念干擾,使心靈受到束縛,無法回歸清凈自然的大道中去,一如關在狹窄的空間,看到的是一小片天空,無法了解世界的全部,無法看清萬物的起始。

        3、從事物的客觀立場來觀察世界的本質,不以自身的感受和觀點來認識和判斷世界,否則就會極端片面,主觀盲目,產生自負的心理,招來了不少的災禍,站在事物的立場去看待事物,就像站在山頂看山谷一樣。

《道德經》第五十三章

        1、大道平坦又一望無際,如若不持久,容易喪失信心,或急功近利。本章「大道甚夷」,14章「視之不見名曰夷」,「夷」既有平坦之義,又有看不見之義,找捷徑抄近道近乎近乎人情,卻非天道。作為旗幟標桿的統治者做示範榜樣作用,具體實踐實施時,要把方問,盯緊目標,大道雖像蛇蟲爬行一樣彎彎曲曲,也無所畏懼。

        2、統治者修建宮殿,朝政腐敗;連年征戰,田地荒蕪;國庫空虛,民不聊生;君王生活奢侈,耀武揚威,搜刮財富,這就是老子說的強盜行為,非道哉。一如世俗之人,內心荒蕪,肚裡空虛,外表花枝招展,珠光寶氣,貪圖口腹之慾,追求過多財富,裝飾外表換取別人的尊敬,掩蓋內心的空虛,這是脫離大道的表現,非道哉。

《道德經》第五十四章

          1、善建者,就是善道貴德,守住生命的原則,保住精神的輜重,穩固人生的根基,心中有確定性之光,始終如一,終生不離,面對現實困惑與不確定時,不至於迷失、動搖或停滯不前。

        2、建德就是修德,修身。修德,是敬天、敬人、敬事的開始。修德是建立自我與為人處世的出發點。個人趨向本真完善;家庭蔭余興旺;鄉里民風淳樸;邦國泰民安;天下德廣博而豐厚;代代綿延,成其久遠,子孫以祭祀不絕。

      3、設身處地去理解別人,約束自己不壓制別人。我們通常都會不自覺地試著改變別的東西,而不是改變我們自己。我們都會試著讓自己以外的東西變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讓我們自己變得恰如其分。但是如果你自己不是恰如其分的話,也就不可能讓任何東西恰如其分。

        3、我們應由內而外的順序,設身處地,推己及人。每個人都並非那麼與眾不同,個性也並非那麼密不透風。觀察、認識、理解他人,是與人合作的基礎,也有助於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自己。指責、評價他人,甚或想去改變他人,自覺或不自覺的,就站在了道德制高點上,強化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本性,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放大了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匱乏用「觀」來代替指責與評價,在「觀」中建立與他人的共情能力,在理解的基礎上合作共處、相依相存。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1、初生的嬰兒之所以生命力強大,就是因為他還處於無為的狀態之中。這種狀態是身體里的中和之氣充足的象徵,老子稱這種狀態為理想的生存狀態。這種狀態並不是任何人都能擁有的,只有潛心修煉大道,使自己的行為合乎大道,才能到達最佳。

        2、人在赤子階段,無知無欲無求,不會傷害任何事物,也不會遭到任何事物的傷害,處於安全之中。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們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識,產生了私慾,甚至變得貪婪,如果不加以節制,就會患得患失。事物發展到強壯階段,它不能遵守赤子的和氣之道,就會漸漸走向衰亡,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個度,要適可而止。

        3、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人的身上都有缺點,如果我們不能糾正自己的缺點,不剋制自己的慾望,就會變得驕縱、暴躁起來,而唯獨缺少了與生俱來的和氣。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1、內在修道,外在修德。對內管住五官,抵制誘惑,魚躍龍門,潛龍在海,保持本色。對他人不講親疏,不求厲害,不分貴賤,用發展眼光看人識人,也許此時是學霸以後會是人渣,也許此時是學渣以後會是CEO。

        2、大家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出身,或教育良好,或經濟富有,或關系復雜,或自卑內斂,大家也應該和光同塵,不做另類,不格格不入。

        3、謹慎擇友。要和勝己者,盛德者,有趣味者,能吃虧者,能直言者,志趣廣大者,惠在當厄者,體人者做朋友;不與志不同者,諛人者,顛倒是非者,落井下石者,好佔便宜者,德薄者,忘恩負義者做朋友。

《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1、治國、用兵、取天下的政治主張。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2、奇正雙修,奇正相生。就如我們現在的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高考的改革不再分文理科,更趨向於綜合性,甚至不乏藝術修養。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都很重要。就像我們日常生活,既需兼顧工作業務,還要搞好業餘生活,事業固然重要,家庭還要照顧好,也得有良好的社會關系。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1、福禍相依,相伏,相變。「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如《駱駝祥子》。福禍是一對矛盾,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可以相互轉化,我們要做到顧此顧彼,還有知己知彼。

        2、君子如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以玉比德,玉有「九德」:仁,知,義,行,潔,勇,精,容,辭。謙謙君子猶如「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就是為人處世要外圓內方,有稜角懂得迂迴,直率又不放肆,光芒內斂又不張揚炫耀。

《道德經》第五十九章

      1、嗇術之益。就如雷鋒所說「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自多,自見,自誇,自耀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嗇」是指節約精力,少浪費才華,做正事,做大事。這個吝嗇不是吝嗇錢財物,而是吝嗇精氣神,把精力用在刀刃上,不浪費體能和才華。

《道德經》第六十章

      1、廚事喻國是。治國之術要抓大放小,管理天下,治理百姓不多擾,百姓自生自化,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相信人民群眾的力量,妖異鬼怪、神人、聖人都不會傷人,才能天坤地寧,和平共處。

3. 道德經第三篇譯文

第三章
[原文]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譯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

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才就不會不太平了。

(3)道德經中對錢擴展閱讀:

評析:

老子闡述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老子所說的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不非為。他認為,體現「道」的「聖人」,要治理百姓,就應當不尊尚賢才異能,以使人民不要爭奪權位功名利祿。

前面說到,先秦時代關於選賢用能的學說已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各諸侯國爭用賢才也形成必然的趨勢。老子在這種背景下,敢於提出「不尚賢」的觀點,與百家諸子形成對立,似乎不合時宜。不過,在老子的觀點中,不包含貶低人才,否定人才的意思。

而是說,統治者不要給賢才過分優越的地位、權勢和功名,以免使「賢才」成為一種誘惑,引起人們紛紛爭權奪利。

在本章里,老子透露出他的人生哲學的出發點,他既不講人性善,也不講人性惡,而是說人性本來是純潔素樸的,猶如一張白紙。如果社會出現尚賢的風氣,人們對此當然不會視而不見,肯定會挑動起人們的佔有欲、追逐欲,從而導致天下大亂。

倘若不使人們看到可以貪圖的東西,那麼人們就可以保持「無知無欲」的純潔本性。不使人們貪欲,並不是要剝奪人們的生存權利,而是要盡可能地「實其腹」、「強其骨」,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溫飽,身體健壯可以自保自養;

此外要「虛其心」、「弱其志」,使百姓們沒有盜取利祿之心,沒有爭強好勝之志,這樣做,就順應了自然規律,就做到了無為而治。這一章與前章相呼應,從社會的角度,使人人都回歸純潔的、無知無欲的自然本性。這樣以自然規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老子的「無為」思想和學說,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這規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縱,也不受人的主觀意志支配,而是客觀的、自然的。這種觀點對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觀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觀念,起到一定的破壞作用。

4. 道德經第一章:滴水藏海,如果你懂,就可以透視全世界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本文第一章,首先提出老子《道德經》的「道」與「名」兩個關鍵名詞,也是連串貫通全書八十一章脈絡的線索。而且也是千古以來,研究老子學術的爭端之所在。

——《老子他說》南懷瑾

要讀懂這第一章,後面那些章節就都好明白了,無非都是為說明第一章而服務的。這章會讓人想到福爾摩斯,此人的破案思維也許接近道家人的標准了。一葉知秋,從一滴水就可以看明白整個海洋。推及到從事各行各業的人,如果能做到善於從任何一點推導到所有,那就是真明白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之境界了。道家的人都是超級明白的人,對萬事萬物的規律都摸得透透的,因為他早已深入研究透徹了解了事物的所有規律。比如你做股票,從一個行業的股票起伏就能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看明白了每一個亮神騷動的股票後面的玄機,那麼錢財對你而言就是如取囊中之物了。悟道有多難啊,但是話又說回來,你去看福爾摩斯探案的過程分析,又會發現,其實每一個分解的過程也並非那麼難,甚至都是極其簡單的現象,可是普通人就是發現不了。這又印證了大道至簡的說法。妙就妙在這里,道這東西,你掌握了其中的奧妙,那就是信手拈來的隨心所欲,可是,如果依然在迷糊中,那就是痛苦煩惱如影隨形。

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比喻,如果你能再想想,還能想到無窮的比喻。比如全人類是由每一個個體的人組成的,有句話說,你與你想認識的人中間只隔了幾個人而已。這就是說,一個人其實推導上去可以和世界發生無窮的關聯,追溯上去,每個關聯都是一條道路,你與整個人類都有著無數可能的鏈接,每一個人都是組成全體的一分子,全體也由每一個個體組合而成,這就是滴水藏海,通過對我個模鍵塌體的判斷,可以追溯到全體,全體中每一個個體又都是獨特的,你不能說你就是這個全體,但是你也是全體的一個表相。這是一個近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說法。

對第一個道有很多解說,這里引用《老子他說》中南懷瑾先生對道的解說。他總結傳統古書對道的解說大致有三種。1、道是道路的道。2、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則、規律、以及實際的規矩,學理或理論上不可變的原則性的道。3、道是形而上的道。但他並沒有明確給出第一句兩個「道」字明確的字面解說。他追求的是把道德經真正弄到理事通達的境界,不執著在一字一句,一家一言,只讓我們記住老子說的「道常無為」、「道常無名」、以及「道法自然」的觀念,這是高人的說辭。

但我們低人還是執著名相的,先說一個名相,萬一有人真悟道了,從一個名相也可以通達到全體了,盲人摸象,你首先還是要摸呀,連摸都不摸,不是更沒戲唱嗎?

在對諸多相關版本著作研究後,本章的結論是這樣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三個道中,第一個道是指道的本體,第二個道是道的用,第三個道是恆道。怎麼解釋呢?其實道體是體現在用上的,找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這個身體不就是是一架精密的儀器嗎,能將食物轉化成能量,將廢物轉成大小便,這不就是道體之用嗎?就是道的一種功能的體現。所以我們都是日用而不知,時刻生活在道中,但你說得清楚這個道體嗎?你說你的身體哪一部分不是道的體用呢?說鼻子呢,是又不是,說嘴巴呢也是也不是,萬物都是道生的,你怎麼來形容這個道呢?所以不能用一種固定的講法來說清楚「道」。但是道也不是不可說,就看你的修為如何了,你說人道也可以,商道也行,鳥道狗道都是道嗎,就看你自己的修為本事了,你能體悟到這個道是怎樣,智慧到哪個境界,你就可以說出怎樣的道來。但是,道體並不是只能用一種固定的說辭來講解的。由此看來,你眼中的道是道,我眼中的也是,但是真正的恆道,可就是最高明的人運用之妙了,這是道家的思維。

「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其實是對名相的破解,也就是對人自心創造出來的概念和定義的一種破解。比如你的名字可以取得千變萬化,這個名字只是代表你這個個體的一個符號而已,你有一個名字,一個身份證,一個學號,都是代表你的一個名相,但是都不能反映真正的你,這些名相都是非恆的,不是命名你這個人的固定不變的名。萬事萬物都是我們自心定義的名相,不是恆名,不要被名相所欺騙,很多人都活在自己的概念中,在虛妄不實的名相中終其一生。如果要真正了解一個人一件事,我們要學會看破名相旦圓,透過名相看清楚本質。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段話是《老子他說》的版本。但突然發現帛書版的句讀對於「有」和「無」這兩個相對概念與「同出而異名」的解釋更為契合。摘錄如下: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體是玄之又玄的,一動的結果就是同時產生了兩種狀態,老子定義為「有」和」無「,有了」有「,同時也有」無「的狀態,比如畫了一個圓,沒畫之前是混沌一片,包括了無數可能,一旦有了這個圓,就自然有了邊界,圈內你可以定義是有,圈外定義無,也可以圈內定義無,圈外定義有,總之,這兩個概念都是人為定義道的作用的狀態,那麼你們怎麼從這些外用體會道體的妙用呢。那就是要觀察有無兩者的邊界作用,體會到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掌握運用好道的運用法則,那就是陰陽家,謀略家,太極高手,無論何種名相的身份,都是得道高人了。

道家的思維是求真的思維,破除各種名相直指本體的思維做事模式,需要大家共同研究修之於身,其德乃真。所以,大家繼續奮斗吧!

5. 《道德經》第一章的兩句話是什麼

《道德經》第一章【第一句、第二句】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於是就有了丑。)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於是就有了惡。)
《酷說老子》第二章(1):同樣是做好事:孔子為什麼罵子貢而贊子路?

1、
從古到今,學術界眾口一詞,信誓旦旦地說老子這兩句話講的是:
「美」與「丑」,「善」與「惡」。
其實這種看法疑點重重,早就應該被立案調查。可惜,晉代最早為老子這兩句原文翻案的王弼,一直孤掌難鳴,無人響應。我的聲援,可能會得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然而,似乎有一位哲人說過:
有些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抓捕不到的真相,總是樂意向那百分之一的人自首。
2、
其實,按照老子的原意:
「美」,是喜歡的意思。
「惡」,是厭惡的意思。
「善」,是贊成的意思。
「不善」,是反對的意思。
所以,老子要表達的是:
「喜好」與「厭惡」,「贊成」與「反對」。而不是「美」與「丑」,「善」與「惡」。
3、
先說「美」與「惡」:
比如我們看到美女,美之。「美」即是喜歡的意思。
比如我們看到惡人,惡之。「惡」即是厭惡的意思。
證據呢?有三個。
【第一個證據】:
《道德經》第二十章曰: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
既然「唯與阿」(聽話與呵斥),都是動詞,那麼美與惡也必定都是動詞。所以「美」就表示喜歡,「惡」就表示厭惡。
4、
【第二個證據】:
王弼在《老子注》中說:
「美者,人心之所進樂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喜怒也。」
古代「解讀老子第一人」的王弼明確表示:
美惡就是喜怒,也就是喜歡與厭惡。
5、
【第三個證據】:
河南人應該都知道,在河南問一個人高不高興就會說:
你心情美不美呀?
這里的「美」,既是「歡喜」的意思。而老子李耳的故鄉,正在河南周口市。順帶一提,明代小說《金瓶梅》一書中也經常用「美意」代表「歡喜」①,說不定作者也是河南人。
那麼,以上三個證據足以證明:
「美」,即是喜歡;「惡」,就是厭惡。
6、
再說「善」與「不善」,為什麼是贊成與反對的意思呢?也有兩個證據。
【第一個證據】:
王弼《老子注》曰:
善不善,猶是非也。
所以王弼明確表示:
善,即是,即贊成;不善,即非,即反對。
7、
【第二個證據】:
《韓非子•八奸》里有一句話:
「群臣百姓之所善,則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則君不善之。」
這兩句與老子原話的語法和格式幾乎一致,但韓非子的語意很明顯:
善,即是贊成;不善,即是反對。
意思是:
群臣和老百姓所喜歡的,則君主也要喜歡;不是群臣和老百姓所喜歡的,則君主也要不喜歡。
8、
當然,王弼的理解雖然是正確的。但是他的解釋太含蓄,語意朦朧,彷彿一名待字閨中的靦腆少女。「千呼萬喚始出來」,最終還要「猶抱琵琶半遮面」使人如同霧里看花,隙中窺月,無法看到廬山的真面。
那麼,老子的這兩句話究竟該如何翻譯呢?綜合以上所有的觀點,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合理的解釋應該是:
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所喜歡的,是美,這是令人厭惡的;都知道自己所贊成的,是善,這是需要反對的。
老子這一句話是想說明:
世人所喜歡所贊成的許多東西,表面上是美的善的。但這種所謂的「美和善」,如果從本質上體悟,也可能是令人厭惡和反對的。
這是為什麼呢?聽一個故事就明白了:
春秋時期,魯國有一條法令:
「凡是將本國流落在外的奴隸花錢贖出來的人,回國後政府一律報銷贖金。」
所以當時有許多魯國人都紛紛在外替奴隸贖身,當時孔子有一名學生叫子貢,出差的時候順路贖了幾個奴隸。但子貢道德高尚,視錢如糞,回國後懶得去報銷。於是一夜爆紅,成為了全民偶像。
只有孔子一個人破口大罵:
「自今以往,魯國人恐怕沒有人在贖奴隸了!」②
9、
為什麼?因為子貢的行為太難效仿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
喜歡歸喜歡,贊成歸贊成。但是讓我花自己的錢,去挽救別人的人生——對不起,做不到!
於是他們只能對子貢高山仰止:
既然泰山這么高,那我就不上去了。還是瞻仰一下,止步吧!
後來,贖奴隸找政府報銷的人開始被眾人嘲笑。再後來,就沒有人再去替奴隸贖身了。完美的印證了孔子的預言。也就是說:
世人所喜歡和贊成的子貢之義舉,表面上看是美的、善的。其實,貽害無窮,是令人厭惡和需要反對的。
因此老子才會感嘆: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參考資料】:
1、《金瓶梅•第七十九回: 西門慶貪欲喪命 吳月娘失偶生兒》
2、《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篇》
作者:紫俠狼,《酷說老子》作者,90後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6. 道德經,留錢做什麼

「甘其食,美其服」,《道德經》還是主張吃好穿好的,只是反對過度縱欲而已。
《道德經》不是反對賺錢,而是支持賺錢,只是《道德經》認為貪多反而得不到,適可而止,就可以得到應得的,「多則惑,少則得」。
「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這些不過是對於過度縱欲而言的,五音都聽到耳聾了,那還是好事嗎?「貨與身孰親」?誠然,追求財產是對的,但是你的身體健康比財產更重要,所以,追求財產不應當有違於健康。
「多藏必厚亡」、「甚愛必大費」,這是在幫你計算得失,不要為了追求一樣東西,失去了更多的東西。其實,目的還是得到,為的是得到最多。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就是怕守不住呀,在這個問題上計算得失呀,不是叫你什麼都不要呀,他的重點是要守得住,而不是不要。

7. 《道德經》第九章 持而盈之

《道德經》第九章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全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驕:馬高六尺為驕,比喻像野馬一樣飛揚跋扈的樣子。
咎:是災的意思,災難的災。
老子用了比喻「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從軍隊、財富、權利、成就等方面來具體說明「滿而盈之」的道理。
錢財太多守不住,富貴而驕又是自己找災難,那麼,怎麼才能保富呢,我今天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篇文章《保富法》
作者聶雲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國藩的外孫,舊上海首任商會會長。他從自家的經歷和在上海所見所聞的富人家庭的變遷,來談富裕人家的持久發達之道。
文章中寫到,
俗話說:發財不難,保財最難。我住在上海五十餘年,看見發財的人很多,發財以後,有不到五年、十年就敗家的,有二三十年即敗的,有四五十年敗完了的。我記得與先父往來的多數有錢人,有的做官,有的從商,都是煊赫一時的,現在已經多數凋零,家事沒落了。有的是因為子孫嫖賭不務正業而揮霍一空;有的是連子孫都無影無蹤了。大約算來,四五十年前的有錢人,現在家產沒有全敗的,子孫能讀書、務正業、上進的,百家之中,實在是難得一兩家了。
然而當時不肯發財、不為子孫積錢的幾家,他們的子孫反而多優秀顯達。最明顯的,是曾文正公,他的地位最高,權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時候只有兩萬兩銀子;除鄉間的老屋外,也沒有其他田產。
《大學》上說:「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孟子》說:「為富不仁,為仁不富。」
因為貪財與不貪財,關系著別人的利益和幸福;所以發財便能造罪,不貪財方能造福。世人都以為積錢多買些田地房產,便能夠使子孫有飯吃,過得幸福,所以拚命想發財。今天看看上述幾十家的事實,積錢多的,反而使得子孫沒飯吃,甚至連子孫都滅絕了;不肯取巧發財的,子孫反而能夠有飯吃,而且有興旺的氣象。平常人又以為不積些錢,恐怕子孫會立刻窮困;但是從歷史的事實、社會的經驗看來,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顧己,不留一錢的人,子孫一定會發達。
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在他做窮秀才的時候,他就心繫天下。後來做了宰相,便把俸祿全部拿出來扶弱助貧。他買了蘇州的南園作為自己的住宅,風水先生和他說:「這個屋的風水很好,後代會出大官。」他想,這屋子既然會發達顯貴,不如當作學堂,讓全城在這里上學,可使更多的人都發達顯貴。他將房子捐出來,作為學堂。
後來,他自己的四個兒子都發達顯貴,作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個個都是道德崇高的楷模。他的兒子們曾經請求他在京城購買一所花園宅子,以便退休養老,他卻說:「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園林甚多,而園主人自己又不能時常游園,那麼誰還會不準我游呢!何必非要自己有花園才能享樂呢?」
范仲淹的幾個兒子,平日在家都是穿著粗布素衣。范公出將入相幾十年,所得的俸錢,也都作了布施救濟之用,所以家用極為節儉,死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照普通人的心理,以為這樣太不替子孫打算了,誰知道這才是替子孫打算最好的法子。不單是四個兒子都作了公卿,而且能繼承他父親的思想,舍財救濟眾人。所以,范家的曾孫輩也極為發達,傳到了數十代的子孫,直到現在,已經是八百年了,蘇州的范墳一帶,仍然有很多范氏的後人,並且還時常出優秀的子孫後代。世人若是想替子孫打算,想留飯積福給子孫,就請按照範文正公的存心行事,才是最好的方法。

元朝的耶律楚材
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軍事多數是由他來決策,因為成吉思汗好殺,他善於說話,能夠勸諫成吉思汗不要屠殺。他卻是藉此而救全了無數的百姓。
後來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元朝第一代皇帝,耶律楚材也是他的軍師,涮羊肉就是忽必烈發明的,據說忽必烈率軍遠征,嫌伙食太差,想吃清燉羊肉,廚子殺了羊,剔出肉來正准備燉,敵軍突然襲擊,廚子情急之下,就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開水鍋里胡亂攪一下撈上來,放點配料端上去給忽必烈吃,忽必烈肚子正餓得咕咕叫,吃完就披掛上陣了,等他打了勝仗回來,又想起那天廚子給他做的羊肉片,他就再讓廚子做一次,並說味道太淡,應該多放些配料,文武大臣吃了,都豎起大拇指,忽必烈高興,就給這道新菜賜名叫「涮羊肉」。
耶律楚材身為宰相,卻是布衣蔬食,生活儉朴。他是個大佛學家,利慾心極為淡泊。在攻破燕京的時候,諸位將領都到府庫里爭奪財寶,而他卻只吩咐將庫存的大黃數十擔,送到他的營中。不久,就發生了瘟疫,他用大黃治療疫病,獲得了很大的效果。他也是毫無積蓄,但是他的子孫,數代做宰相的卻有十三人之多。這也是一個不肯積蓄私錢,而子孫反而享大發達的證據。
再說清朝的林則徐,他是反對英國侵略以致於引發鴉片戰爭的偉人。他如果想發財,當時弄個幾百萬是很容易的事情。他認為鴉片貽害人民非常嚴重,所以,不怕用激烈的手段燒毀了鴉片兩萬箱。後來,英國人攻廣東,一年攻不進,以後攻陷了寧波、鎮江。
清朝不得已,就將林文忠公革職充軍,向英國人謝罪談和。林公死了以後,也是毫無積蓄,但是他的子孫數代都是書香不斷,曾孫輩中尚有進士、舉人,至今日仍然存在顯達者。數年前故世的最高法院院長林翔,也是其中的一人,而且道德亦非常的崇高。這又是一個不肯發財,而子孫反而大發達的證據。
再看與林公同一個時候發大財的人,我可以舉幾個例子:就是廣東的伍氏及潘氏、孔氏,都是鴉片場里發大財至數百千萬銀兩的。書畫家大都知道,凡是海內有名的古字畫碑帖,多數都蓋有伍氏、潘氏、孔氏的圖章,也就是表明了此物曾經在這三家收藏過,可見得他們的豪富。但是幾十年後,這些珍貴的物品,又已經流落到別家了。他們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到別家作妝飾、木器了。他們的後人,一個聞達的也沒有。這三家的主人,總算是精明能幹,才會發這樣的大財。當時的林文忠公,有財卻不肯發,反而弄到自己被革職辦罪,總算太笨了吧!然而至數十年以後,看看他們的子孫,就知道林文忠公是世間最有智慧的人,伍氏、潘氏、孔氏,卻是最愚笨的人了。
總而言之,保富的方法,必須要有智慧的眼光,也就是要有遼遠的見識與宏大的心量。
《中庸》說:「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譬如穿著錦綉的衣服,卻要加上罩衫,不願意使錦衣露到外面。這是表明了君子的修養,不務虛名,以避免產生負面的影響,此種人更為社會所敬重。這些見解,都是與世俗之見相反的。換句話說,違背了情感慾望,以求合乎理智,這種話,多數人是不入耳的,或者以為這是講天文學,不能懂。然而社會上也有不少具有慧眼的人,當然是會贊許的。
天道是什麼呢?《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陰陽,不是虛玄的,一一都有事實可以作為依據。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由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虛,一消一長。從這個道理推及到人事,也是如此。例如說人事的一盛一衰,一苦一樂,一憂一喜,一治一亂等等。但是天時的陰陽,有一定的標准,是萬古不變的;而人事的盛衰,則是隨著人心的動向,變化無常。這種無常的變化,乃是依著天道一陰一陽有一定的標准牽發而來的。我們試說如下:
比如說一個人若是喜歡驕傲,就一定會有忽然倒架子的時候到來;一個人若是喜歡懶惰安逸,就一定會有極困苦的日子到來;一個人若是喜歡吝嗇貪錢,就一定會有嫖賭浪費之子孫替他破敗;一個人若是喜歡機巧計算,就一定會有糊塗愚笨的子孫被人欺騙。這些變幻的人事,有智慧的人,自然會留心看得出來,曉得與日月起落、寒暑往來的道理是一樣的。天道是個太極圖,半邊是黑的,半邊是白的,中間有一個界限;過了這個界限,陰陽失去了平衡,就要起變化了。這叫做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換句話說,就是盛極必衰,消極必長。天道一陰一陽的平衡,就是中道,又稱中和;
《中庸》上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世間的人事若是失去了平和,就會引起天道的變化;就像戰爭及飢荒等等的大劫數,都是由於人事的不公平、人心的不中和而引起的。
天道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就是過分的,要受到制裁;吃虧的,要受到補益。中國的聖哲,儒家、佛家、老莊的垂訓,都是反復的叮嚀,說明這個道理。《易經》上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禍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又說:「惟天福善禍淫。」淫字的對面就是善。善字的意義甚為廣泛,若是要確切的說明,眾善都含有謙德的意義,都是以謙德為基本。《易經》是說明天道的書,乾坤兩卦是總說天道的大意,乾卦說:「能利天下,而不言所利」,這就是謙德的意義;坤卦說:「坤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不敢成也。」這句的解說,是才華不露,功名不居,就是不務名,不誇功,也是謙德的意義。《金剛經》說,度盡眾生,自覺未度。又說,布施濟眾,不覺有施。這是世界最高的道德,也包含了謙德在內。
我們對面的一切人、一切物,就是天,隨處都是有天理存在其中的。除此以外,更沒有別的天理可以表現。
那麼我們對別人做事、說話,起念頭、表示臉色,都要格外地小心注意。雖然他們或是愚笨,或是怯懦,或是老弱、孤兒、寡婦,無人幫助;我們若是欺凌了他們,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我自己或我的子孫,也會同樣的愚懦孤寡,被人欺凌。反過來說,若是我們對於這些無力可憐的人,心存慈愍,並且設法幫助他們,後來我也會得別人的幫助,而我的子孫則永遠不會愚懦孤寡,被人欺凌了。這種天理循環的感應果報,有智慧眼光的人,自然能在社會上一家一家的人事上來觀察,更可以在歷史上一個一個善惡的人的結果中來證明。這也是社會科學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聶雲台先生又說到他的七世祖樂山公舍己利人的事跡,他說:兩百年來,我家多代子孫,都受到他的福德庇佑,可以作為《保富法》這篇文章非常適當的佐證資料。這雖然只是一家人的私事,但是樂山公的善行事跡,曾經刊載於《府縣志》這本書中,而且又為當時的社會賢達所推崇重視;祖先數代的積善事跡,也有歷史資料可以考證,堪稱足以取信於社會大眾;正好是《保富法》的證據,所以將它作為《保富法》的下篇,我想應該會得到讀者們的認同。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敘述,目的就是要證明「仁者以財發身」,而不是「以身發財」的大道理,實在是有其深遠的含義呀!這里我們所應該注意的重點是:雖然是數代的清貧,而卻換得了後代子孫的發達啊!與那些多留財產以害子孫,助長子孫的驕奢淫逸,使得子孫陷於墮落的,兩者相互比較,實在是有天壤之別呀!曾文正公曾給自己所居住的房子一個稱呼,叫做「求闕齋」,並且還寫了篇文章記述。他的用意即是在持滿戒溢,要居安思危啊!因為這個世間,並無十全十美的事物,「豐於此者,必缺於彼」,所以若想得到精神上圓滿,最好先在物質上要常有些欠缺。所謂精神上圓滿的意思,是指父母都健在,家庭和睦,子孫賢達有智慧,並享有天倫之樂,道義之樂等。物質者,是指衣服飲食、車馬房屋,權勢財富,一切的享用等。曾文正公常用這個道理來教家人,說家計不宜太寬裕,這個與常人的見解恰恰是相反的。文正公又常說:古人有「花未全開月未圓」的話,這乃是智者的境界;因為花全開了,則表示快將凋謝了;月已圓時,轉瞬間即要缺了呀!所謂「盛極必衰,樂極生悲」,自古到今,從社會現象中去觀察,這些話都沒有。
保富法的故事分享完了,給我得到的啟示是,讓我重新加深認識了一句話「小勝靠智,大勝靠德」,我以為的智是小聰明,投機取巧,我以為的德就是做人誠實,不吹牛,不欺騙別人,做事公平公正,有這樣的品德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了。
今天讀了范仲淹、耶律楚材、林則徐以及聶先生的七世祖樂山公等先賢的事跡,才明白真正的德是那麼的宏大高遠,能匡扶濟世、庇佑後代子孫,能讓歷史銘記,精神永存!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申訴復查規定 發布:2024-05-05 23:52:36 瀏覽:159
小區保安打人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5 20:45:55 瀏覽:314
行政立法的特殊原則有哪三個 發布:2024-05-05 20:25:44 瀏覽:815
假冒專利罪應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05-05 20:13:56 瀏覽:703
觀看法律知識講壇有感 發布:2024-05-05 19:38:52 瀏覽:695
法學要學數學嗎 發布:2024-05-05 18:54:41 瀏覽:855
徐珊琴律師 發布:2024-05-05 17:44:57 瀏覽:380
什麼樣的調解書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05-05 15:03:16 瀏覽:185
贊成難民法 發布:2024-05-05 14:46:28 瀏覽:740
公司違反勞動法怎麼寫辭職書 發布:2024-05-05 13:30:10 瀏覽: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