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化思維

道德化思維

發布時間: 2021-01-08 19:35:12

A. 結合「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思考如何積極吸收借鑒古今中外的一切優秀道德成果

1、要大力弘揚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大力弘揚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

2、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立足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同時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豐厚滋養,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之需。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結合時代實踐特點,科學地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抵制歷史文化虛無主義,抵制復古主義。

3、堅持交流互鑒、開放包容。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取長補短、擇善而從,既不簡單拿來,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明成果,積極參與世界文化的對話交流,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也就是說,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1)道德化思維擴展閱讀

意見強調把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滋養文藝創作、融入生產生活,並提出了一系列相關重點任務和措施,如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加強國民禮儀教育,推進戲曲、書法、高雅藝術、傳統體育等進校園,實施傳統戲曲振興工程、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動漫創作工程、中華老字型大小保護發展工程、

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將傳統文化標志性元素納入城鎮化建設、城市規劃設計、城市公共空間,加強對傳統歷法、節氣、生肖和飲食、醫葯等的研究闡釋、活態利用,實施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計劃,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傳統體育,培育符合現代人需求的傳統休閑文化,支持中華醫葯、中華烹飪、

中華武術、中華典籍、中國文物、中國園林、中國節日等代表性項目走出去,積極宣傳推介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通過這些有力措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產生活各方面,轉化為不可或缺的日常組成部分,形成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局面,在全社會形成參與守護、傳播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環境。

B. 什麼是「自我主義者」

根據自我中心主義的基本原則,「自我中心」,在倫理學方面與個人主義相似,與利己主義和享樂主義更接近。但更重要的區別在於,自我中心主義代表激進的自私思想。

在一切除了自己都被視為虛假的情況下,「我」只受「我」的思想支配,因此道德在此是「我」的本性對「我」的思想的約束,而這一切都是可變的。

簡單來說,自我中心主義主張完全自由,隨心所欲,沒有倫理約束,一切決定根據「我」的意願。

由於「我」有不同層面的定義,因此自我中心主義亦有不同的定義。

主觀自我中心主義

這里的中心是「我」的思想。 這種自我中心主義認同我思故我在的觀點,是典型和較平緩的自我中心主義。

客觀自我中心主義

這里的中心仍是「我」,但不是「我」的思想,更注重「真實」的我。客觀自我中心主義否定通用定義的「我」,認為「我」亦是虛假的。

客觀自我中心主義認為,思想的「我」存在,不代表存在的「我」存在。所以句子應改寫為,「我思故這個思想的我存在。」,或者「我思故我的思想存在。」

(2)道德化思維擴展閱讀:

自我中心主義與孤獨是孿生概念。唯有自我孤立的人才能徹底孤獨。絕對的自我中心主義在形式上等同於絕對的自由,即不對他人的理性負責。

所以,永遠不可能有絕對的符合所有人的自由感在現實中出現,除非所有人都成為的絕對的自我中心主義者。但對道德的尊重有在某種意義上緩解了這之間的緊張感。

C. 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包括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倫理道德等。

1、思維方式:

西方人注重思辯理性分析實證,剖析整體再加以綜合;在西方哲人看來,只有思辯性的東西才是最真實、最完善、最美好的。

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不是通過歸納推理,演繹推導,而是基於事實,憑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性加以識別、理解和進行整體判斷。與直觀的思維方式相聯系,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方式是「體知」而不是「認知」。

2、價值取向:

西方人注重以自我為中心,重個人、重競爭;西方人的價值觀認為,個人是人類社會的基點。每個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質量都取決於自己的能力,有個人才有社會整體,個人高於社會整體。中國人注重群體、社會、和諧。 中國人的價值觀,強調群體意識,社會意識,個人利益應當服從社會整體利益,只有整個社會得到發展,個大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3、倫理道德:

西方人注重個人放任,創新發展,張揚榮譽;西方人崇尚個人奮斗,尤其為個人取得成就而自豪,從不掩飾自己的自信心、榮譽感和獲得成就後的狂喜;西方文化鼓勵個人開拓創新,做一番前人未做過的,傑出超凡的事業;西方人的家庭觀念比較淡漠。中國人注重謙虛謹慎,不偏不倚。 中國文化在個人取得成就時,不主張炫耀個人榮譽,而是提倡謙虛謹慎,反對「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在人際關繫上,中國傳統的文化則要求人們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維護現狀,保持和諧。

(3)道德化思維擴展閱讀:

差異互補

東西方文化從現象上看,顯然有很大差異,從本質上看,東方屬於整體文化,而西方是個體文化。但東西方文化的互補和融合也是一個漫長的漸進的過程。

欲實現全球經濟一體化,許多社會基本條件有待醞釀成熟,承認東西方文化差異,使東西方文化互補和融合便是重要一條。

東西方文化的互補和融合是實現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文化基礎。文化格格不入的國家之間很難實現經濟一體化。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需要東西方文化的互補和融合,同時,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互補和融合。這是由於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是互動的。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過程。正是由於東西方文化的相互促進、互相推動、使人類逐步向和諧世界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東方文化 網路:西方文化

D. 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是()。 A.宗教 B.道德 C.藝術思維方式追求的美 D.禮儀

是 禮儀 你看孔子 就能知道
詩書禮樂是中國封建傳統教化的基礎,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即是孔子關於如何學習《詩》、《禮》、《樂》的過程。

E. 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文化、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是什麼比如:中國傳統文化的生活方式:男耕女織

這個題太有深度~具體答下來很難完結~說一點奌認識吧~文化是思想的一種具體體現~先秦可考的已不完善~但儒的傳承是根源,倫理情操為重中之重~

F. 沒有語病的是 A.生態文明對人們思維方式的變革、倫理道德觀念的變化和科學生活方式的形成等都具有

A . B D一定是不對的 就在這白眼與青睞之間,他們體味著人間的溫暖 白眼沒溫暖 d明顯錯誤

G. 自己思想很骯臟怎麼辦

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理解自身的陰暗,是對付他人陰暗一面的最好方法。
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
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思想的動搖並非正確與錯誤之間左右不定,而是一種理智與非理智之間徘徊。
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的跡象,是因為沒到那個時間點。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如果沒有悲傷與之平衡,「快樂」這個詞將失去意義。
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全然地接受自己。

你越是聰明,你的單純就越愚笨。最聰明的也是在單純處最愚笨的。想要拯救自身免於時代精神的聰明,我們不能靠增加自己的聰明,反而要接受那竭力反對這聰明智慧的,也就是單純。
但我們也不能沉溺於單純,故意讓自己變成傻子,而是要成為聰明的傻子。……聰明徵服世界,單純卻征服靈魂。事情都是相對的,亦是有度的。
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變成你的「命運」。
你生命的前半輩子或許屬於別人,活在別人的認為里。那把後半輩子還給你自己,去追隨你內在的聲音。
神瞎了一隻眼,聾了一隻耳,秩序亂作一團。你們要對這殘廢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別高估了自己的完美。

「只有撇開對外物的追求,才能達到靈魂的所在。若他找不到靈魂,他將陷入空虛的恐懼,而這恐懼將揮舞長鞭,驅使他絕望盲目地追求空洞的世事。他將受無盡的渴求愚弄,在心靈之路上迷失自己,再也找不著靈魂。」
在生命中,最微不足道但有意義的事物,也比最偉大但無意義的事物更有價值。
你的理由沒集中在事物的善良之上,而是集中到了虛榮上。你不受人性所僱傭,而是受到你自身的利益所支配,你不為事情的完成而奮斗,而是去爭取普遍認可和如何保存自己的優勢。
我們拒絕承認,一切更美好的東西都是以某種更大的代價而換來。
內容來自互聯網

H. 道德素質不足有哪些

1 -他們富有同情心:道德高尚的人情商也高。他們從多個角度去了解事物,包括所有的直接和間接涉眾。他們首先努力去理解他人而不是被理解。他們有很強的觀察、聆聽和分析技巧,能深切了解事物的本質。這種品質使他們鶴立雞群,從而贏得他人的信任;因此,人們都願意敞開心扉與他們分享自己的問題並尋求他們的支持。

2 -他們寬容大度:寬容大度需要一顆勇敢的心。有道德的人不會長時間心懷怨恨。他們都傾向於時時與他人和平共處,因此撕破臉面的吵鬧與他們無緣。他們與這種毛病不沾邊,他們對事寬容大度讓生活不受影響。

3 -他們總是願意幫助他人:道德高尚的人總想助人為樂,無論他們與陷入困境的人關系怎樣。他們採取糾正、預防或暗示性行動來幫助解決問題。糾正方法確保採取一些特定行動來解決問題。預防方法則保證這些特定問題不會再次出現。他們使用預防性方法找到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從而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避免此類事件的頻繁發生。他們利用暗示方法引導他人採取一些特定行為來避免落入悲慘的局面。

4 -他們屬於內向型的人:有道德的人絕不是超級敏感或外向型個性。他們擁有冷靜的頭腦和溫柔的心腸。他們避免情緒波動頻繁,力求培養一種持續和穩定的個性。他們有禮有節對待無理言行。他們知道如何化解強硬和嚴厲的話語,並保持輕聲細語。他們知道如何處理尷尬的局面。他們有很高的憤怒管理技能,這進一步增強其內向型人格魅力。

5 -他們不多管閑事:很多人都有一種壞習慣——對他人生活非常好奇。這種習慣使他們喋喋不休,過多議論他人,傳播謠言並在社會上散布未經任何驗證的虛假新聞。與這些人不同的是,有道德的人從不過分干涉別人的生活:他們不多管閑事。有道德的人們理解人身攻擊無疑是一樁大罪,所以他們不關心謠言,只專注於水晶般清晰的事項;他們避免偷窺他人的隱私。

6 -他們個性靈活,適應性強:智者說,大丈夫能屈能伸。有道德的人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他們根據情況自我調整。他們不會一意孤行。他們的連續思維過程使他們能夠輕易改變主意,從而在不讓他人感到壓抑的情況下改善局面。他們從不固執,無論情況有多艱難,都表現出靈活的姿態。

7 -他們不苛求指責他人:太多的批評是一些社會和專業問題的根源。有道德的人不會動輒批評他人。即使他們需要譴責或批評某件事,他們也是採取一種積極的方法去接觸相關的人員並提出建議,既不傷害任何人,同時又能有效地傳達信息。

I. 結合「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思考如何積極吸收借鑒古今中外的一切優秀道德成果

1、要堅定文化自信,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度認同、倍加珍惜、大力弘揚。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是為了把它當作古董擺設,也不能食古不化,而是要發揚光大,推動其全方位融入國民教育、道德建設、文化創造和生產生活,使其更好地服務現實。

我們要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之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2、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文化虛無主義。千百年來凝聚、積淀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融入中華民族血脈的精神基因,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精神支撐。唯有始終植根於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新時代的文化之樹才能根深葉茂。

3、吸收外來,為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提供養料和活力。實現文化繁榮發展,既需要不忘本來、植根塑魂,也需要吸收外來、交流互鑒。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要善於融通國外各種有益的思想文化資源,大膽吸收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為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源源不斷地提供養料和活力。

(9)道德化思維擴展閱讀:

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精髓,堅決摒棄心胸狹隘的排外主義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義,以兼收並蓄、海納百川的大國氣度,了解並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殊性,開放自信地與之交流、交融和互鑒、互補,避免文明沖突,實現文明和睦。

在中外文化溝通交流中,我們要保持對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熱衷於「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絕對是沒有前途的。

我們要始終堅持自身文化的主體地位,自信而有原則地吸收他人之長,不盲目選擇,更不搞全盤西化。對待外來文化,要立足國情進行中國化,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外來文化中優秀的、有生命力的要素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成為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熱點內容
鹿城法院王 發布:2025-05-01 20:57:03 瀏覽:576
遼大經濟法研究生課表 發布:2025-05-01 20:53:54 瀏覽:738
勞動法實施案例 發布:2025-05-01 20:52:32 瀏覽:88
內蒙集寧律師 發布:2025-05-01 20:45:08 瀏覽:260
深圳新三板律師 發布:2025-05-01 20:45:08 瀏覽:695
2016行政法學年會 發布:2025-05-01 20:40:56 瀏覽:147
道德經以靈 發布:2025-05-01 20:30:10 瀏覽:770
道德風險低 發布:2025-05-01 20:25:21 瀏覽:479
記條例的方法 發布:2025-05-01 20:18:52 瀏覽:948
公司沒收宿舍東西觸犯了哪條法律 發布:2025-05-01 20:13:55 瀏覽: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