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現實道德主義

現實道德主義

發布時間: 2021-01-08 21:31:58

A. 哲學上道德現實主義和道德反現實主義分別指什麼

哲學上道理知道德的現實主義和道德反現實主義

B. 國家是道德理念的現實什麼主義

我從政治理論(或者說政治哲學:這種區分在這里並不重要)的兩種粗略模式開始我的討論,這里所謂政治理論探討的是道德與政治實踐之關系。一種是制定模式(enactment model)。按照這種模式,政治理論系統地表達原則、概念、理想和價值;而政治(至少就理論對它的期望而言)則試圖通過勸導、權力的運用以及諸如此類的手段在政治行動中把它們表達出來。這種區分並不必然是人和人之間的一種區分(雖然通常是這樣)。而且,有一種可以被雙方共享的處於中間地帶的活動:這種活動根據環境形成關於原則和價值的特定觀念,並設計出有可能表達那些觀念的綱領。

一種蘊含制定模式的理論範式就是功利主義。除了採取那種聲譽掃地的「看不見的手」的形式(在這種情況下,除了放任自流並讓別人放任自流,政治就一無作為),功利主義也呈現出了對於通常蘊含在制定模式中的全景式觀點(panoptical view)的一種非常明確的看法,這種全景式觀點是指:這種理論對於社會的觀點是一種審視和改善的觀點。

不妨對比一下制定模式與結構模式(structural model)。按照結構模式,理論(只)確定在權力條件下共存的道德條件,在這種條件下,權力才能公正地行使。羅爾斯的理論是這種理論的典範。鑒於應用差別原則所帶來的後果,《正義論》(以下寫作TJ)中的理論也包含著某些政治行動目的,雖然即使在那種情況下,它也較少採取一種綱領的形式,而更多地是採取一種必要的結構的形式。在《政治自由主義》(以下寫作PL)以及導致此書之寫作的著述中,這個方面表現得不太顯著了。[1]這是因為羅爾斯希望在以下兩種觀念之間做出比《正義論》所允許的更明確的區分:一是權力被正當地行使的社會(秩序良好的社會)的觀念,一是滿足自由主義對社會正義之抱負的社會的觀念。(這種區分也許還蘊含著各種其他的區分:人權/政治權利/社會權利等等)

這兩種模式之間的差別無疑是重要的。但我現在關注的是它們的共同點,它們所表徵的是道德對於政治的優先性。在制定模式下,政治是道德的工具;在結構模式下,道德提供對於正當的政治行為的約束(在《正義論》中是相當嚴厲的約束)。在兩種情形中,政治理論就像是應用的道德。

C. 國際關系理論現實主義代表人是誰

在國際關系理論各個學派中,現實主義代表人物最多。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愛德華·H·卡爾、萊茵霍爾德·尼布爾、漢斯·摩根索、喬治·凱南、亨利·基辛格,等等。
1、卡爾
卡爾是英國歷史學家、國際關系理論家。正是從卡爾開始,國際關系理論的研究重點從理想主義轉向現實主義。是他首先指出理想主義的弊端,提出現實主義的國際關系理論,因而也被譽為「政治現實主義的奠基人」。卡爾最具影響的著作《二十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系研究導論》,代表了卡爾主要的國際關系理論。卡爾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他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流行的理想主義思想做了系統的總結和有力的批判。
第二,卡爾對國際關系理論研究學科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三,卡爾對國際政治中國家利益提出了獨特的見解。
第四,卡爾國際關系理論的最大特點是講權力,重視權力。
第五,在道德與權力之間的關繫上,卡爾重權力而輕道德。
2、摩根索
漢斯·摩根索是公認的最著名的國際關系理論家。作為最優秀、最權威的現實主義學派代表人物,他的理論學說博大精深,他的學術影響深刻廣遠,是「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奠基之父」。摩根索的扛鼎之作《國家間政治》,是當代國際關系學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其核心的內容是摩根索提出的現實主義六原則。這六項原則已被國際學術界認為最完整、最根本的國際關系原則:
第一,政治現實主義認為,與一般社會一樣,政治受到根植於人性的客觀法則所支配,現實主義相信政治法則的客觀性。為使社會不斷完善,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社會賴以生存的法則。
第二,以權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是政治現實主義研究國際政治的主要標志性特徵,它使國際政治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
第三,任何政治均受以權力界定利益的概念的支配,這是現實主義區別於其它流派的根本點。權力意指人支配人的力量,涵蓋所有社會關系,權力是政治的目的。利益是判斷和主導政治行為的永恆標准,利益是政治的實質。
第四,政治現實主義意識到政治行為的道德意義,個人和國家都必須依據普遍的道德原則來判斷任何政治行為。事實上,採取成功的政治行為本身就是基於國家生存的道德原則。
第五,政治現實主義強調,普遍的道德原則與某一特定國家的道德要求不可混為一談,後者與各國國家利益的差異有關。
第六,政治現實主義強調權力政治范疇的獨立性,堅持以權力界定利益,因此政治現實主義與其它學派的區別是真實的,是深刻的。

D. 現實主義, 古典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建構主義,絕對道德(急需)的定義

現實主義,一般說,復凡是在形象中能制最充分地表現現實生活的典型特徵的,都叫做現實主義作品.就西歐說,現實主義是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這一特定歷史時期形成的一種文藝思潮和創作方法,也是西歐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以及確立政治統治時期出現的一種文學現象
古典現實主義,主要形式以民歌和古典詩歌為基礎,又追求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
新現實主義,是抵抗運動的產物,反映了這一運動的理想和要求。它是一群經過反法西斯斗爭洗禮的進步作家、藝術家的組合,以爭取社會進步、民主、平等為思想旗幟,以忠實地反映歷史的真實和面臨的現實為
藝術綱領。
建構主義,個體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
絕對道德,指如果一個行為是好的,那麼在同一情境下,這個行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好的;相反,如果一個行為是壞的,在同一情境下,這個行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壞的

E. 現實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的區別是什麼

現實主義者通常是指國際關系學中現實主義學派的支持者。
①它必須首先考慮主要均衡力量的需求,其次才能考慮次要均衡力量的需求,總體均勢的重要性必須優先於任何局部的或特殊的均勢。{40}為了維持總體均勢或大國間均勢,大國總是以犧牲小國利益為代價。均勢原則的邏輯矛盾之
②在均勢體系下,各國實際上都不以力量均勢為目標,而以取得自己的強權優勢為目標,而且總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強權,這勢必與均勢的內在趨向維持現狀,即維持現存的強權分配發生矛盾,其結果必然要引起大國間的沖突和戰爭。所以,均勢不能作為指導國際關系的原則,也不能當作對外政策的目標、原則,更不能將其絕對化、理想化為一種維持國際秩序的模式。當然這並非說均勢在當今就毫無作用了,已經過時了。均勢是存在利益沖突的強權政治的產物,在當前國際政治中現實利益沖突還大量存在,強權政治仍充斥現實世界的今天,均勢作為一種遏制霸權、反對霸權的手段仍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利用均勢來維護國家利益仍不失為一項可以選擇的政策。

理想主義者指善於運用直覺去認識世界,運用情感去對世界作出判斷的人。理想主義是高於現實並能調校現實的一種思想傾向,碰到適合的環境,它也可能轉化為一場社會運動。
1.「理想主義者」型的人感興趣的是事物的意義、關系和可能性,並基於其個人的價值觀念做出決定。這是一類關心個人成長和如何理解他人與自我的人。
2.「理想主義者」做人的原則是:「真實地面對自己」,是四種類型中精神上最具哲理性的人。「理想主義者」樂於接受新的思想,善於容納他人。
3.「理想主義者」好像永遠在尋找生存的意義。他們非常崇尚人與人之間和各種關系中的真實和正直,容易將別人理想化。許多「理想主義者」本能地喜歡幫助別人成長和進步。「理想主義者」是很好的傳播者,被人們認為是促進積極變化的催化劑。
4.他們天生能夠理解別人的情感,關心他們在生活、工作中碰到的人們(如同事、病人或客戶、雇員)的需要。
5.對於「理想主義者」型的人而言,一份好的工作應該是對他們個人很有意義的工作,而不是簡單的常規工作或只是一種謀生手段。「理想主義者」崇尚和諧,不願意在一種競爭激烈或四分五裂的環境中發展。他們喜歡民主、能夠激勵各種層次的人們高度參與的組織。他們會被那些促進人性價值的組織或那些允許他們幫助別人完成工作的職業所吸引。

F. 運用唯物史觀主義基本原理結合我國社會現實談談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之間的關系

關系
經濟發展為道德進步奠定物質基礎
道德進步有利於為經濟發展提供指導

G. 理想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的區別在於

在英文里,理想主義與唯心主義是一個詞,都是idealism。這個詞屬於哲學范疇,意思是
說,對人而言,思想精神是第一位的,是至高無上的。我在這里討論的理想主義,雖然與
哲學意義上的唯心主義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有密切關聯。這里首先談理想主義的定義,或
者說關於理想的三個特徵。

第一,理想不是現實。理想主義的詞根是idea,是觀念。ism是至上的意思,就成了「主
義」。如果去掉表示「至上」的後綴詞尾 –ism,就是idea,就是觀念。觀念不是現實,
理想不是現實,這是關於理想的第一個特徵。

第二,理想意味著善良完美的觀念,是大公無私的集體主義精神。因為是perfect idea,
所以是ideal。如果不是完美善良的觀念,而是一般的idea,就很難「至上」,很難成為
「主義」。所以,idealism是ideal加上後綴-ism,不是普通的idea加-ism。公元前5世紀
的柏拉圖是古希臘世界裡最著名的唯心主義者,他的著作集中討論「善」,即「good」。
從11世紀到18世紀,歐洲流行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的核心內容是絕對精神,是a
bsolute。Absolute的含義與柏拉圖的good幾乎是一樣的,即完美的善良,絕對的善,也
就是孔子講的「至善」。在那個時代,唯心主義者是這樣證明上帝存在的:因為上帝完美
無私,所以上帝存在。如果上帝不存在,怎麼會有完美無私這種觀念呢?在那個時代,善
良完美為「真」,代表「真理」,就是perfect。

「理想」就是ideal,不是關於個人私生活的,而是完美的道德觀念,是大公無私。誇父
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都是在為他人做自己生命之內無法完成的事。誇父、精衛、
愚公的作為是利他的。他們被後人傳頌千年,因為他們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
命的完美。

Idealism通常都攻擊私有觀念,攻擊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柏拉圖窮其一生,鼓吹「理想
國」。理想國是個道德國家,沒有私有制。比柏拉圖早生一百二十多年的孔子也有這樣的
思想。他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
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
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
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對孔子而言,天下歸大眾公有乃是「大道」。大道之下的社會,選擇道德能乾的人來領導
,講求人之間的信用與社會和睦。在天下無私財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不以血
親關系為意。因此,老者能頤養天年,壯者能人盡其才,幼者能學有所長,殘疾者能生活
無憂。從此,世上再無怨女曠夫。人們開發自然資源,不是為聚斂私財,為的是物盡其用
。人們努力工作,不是為了自家,而是出自道德。在這樣的社會,不會有竊財越貨之盜,
叛亂戕仁之徒。當此外出無需閉門的時代就是「大同社會」了。大同社會就是大道,是最
大的道理。這種理念顯然是遙遠的。但孔子這段話,被譜寫成歌曲,傳唱至今。這理想是
完美的,所以是永恆的。這理想到了馬克思的時代,成就了一場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運動
死了,但那偉大理念不會死,因為那理想是善良完美的。所以,理想是道德的、完美無私
的,與今日所說的「真善美」相類。理想是道德的,是無私地去為社會做貢獻。這是關於
理想的第二個特徵。

第三,既然是完美的道德觀念,理想就不大可能成為現實。實現了的理想,就不是理想了
,新的苦惱就出現了。所以,理想是很難實現的觀念,經常是窮盡一生的努力也無法實現
的完美觀念。正因為其道德上的完美,就難以實現,至少不是在個人有生之年能享有的。
理想是很難實現的觀念,經常是窮盡一生的努力也無法實現的觀念。這是關於理想的第三
個特徵。

概括起來,理想有三個特徵。第一,理想不是現實;第二,理想是完美善良,是大公無私
;第三,理想是難以實現的,盡畢生的努力也難實現。

我們今天處在一個現實主義的時代,是理性時代,不是浪漫時代。「理性」指的是「對代
價的敏感性」,是accounting,是算得失帳,是盤算個人的付出和個人的收益。對今人而
言,神不存在,上帝不存在,天堂不存在。既然生命不過百年,生命內的物質享受就是一
切。所以,個人的物質得失最重要,理想是不重要的。

H. 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結合我國社會現實談談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之間的關系

我國社會現實談談經濟發展與道德進步

I. 辨析題: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提倡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是不現實的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能動的反映,有什內么樣的社會存在必容然會有什麼養的社會意識。
2、社會意識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社會意識的形成受到歷史文化、傳統習俗等不同的國情或地區具體情況的影響,所以說,社會意識相對於社會存在來講,可能存在一定的滯後性或超前性。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提倡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是立足於長遠,是以共產主義這一最高理想和最終奮斗目標來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為之奮斗。

J. 在古典現實主義中,漢斯摩根索對國際政治中的道德問題怎樣認識

國際政治的最終目標不論是什麼,但權力總是其最直接的目標。爭取權力的斗爭版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權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否認的經驗事實.
翻譯:國際政治不論是搶麵包還是爭蛋糕,能夠奪取所有食物才是最直接的目標。奪取食物,需要的時間和儲存食物的地方肯定會有的,這是經驗事實。
簡單點說就是弱肉強食咯。

熱點內容
寵物用品前台接待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2 04:55:23 瀏覽:943
劉金臣律師 發布:2025-05-02 04:55:21 瀏覽:106
婦女聯合會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5-02 04:53:56 瀏覽:191
天林律師 發布:2025-05-02 04:52:28 瀏覽:531
銀行保險櫃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02 04:51:49 瀏覽:311
刑事訴訟法第101條 發布:2025-05-02 04:51:40 瀏覽:335
擴大被盜價值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5-02 04:31:51 瀏覽:109
我國有權制定行政法規的主體是什麼 發布:2025-05-02 04:18:06 瀏覽:652
公司與公司借款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2 04:13:55 瀏覽:885
經濟法多少分及格 發布:2025-05-02 04:13:20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