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救火的道德

救火的道德

發布時間: 2021-01-10 11:26:20

㈠ 救火英雄賴寧犧牲時,年僅15歲,父母中年喪子現在過得怎樣

引言

在金庸的江湖故事裡,最為聞名的英雄當屬"北喬峰,南慕容",在"撿到一分錢,要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面"的歌詞里,我們要學習的英雄榜樣是"北雷鋒,南賴寧"。

一個人在不觸及法律的前提下,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一件事情,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任何一個人,選擇過一種自己想過的任何一種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都有著自己的生活節奏,我們不必說服或者強迫任何一個人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我們是他人世界裡的旁觀者,也是自己世界裡的主導者。

英雄是一個很偉大的詞,也是一個很沉重的詞。他們總是在特定的環境里出現,那種環境是危險。哪裡有危險他們就會出現在哪裡,他們好像無所畏懼,沒有什麼可以打敗他們。他們在危險來臨時出現,又在危險結束時消失。

失去生命,所有的痛苦都會由最親最愛的人承受,是為人所知了,是被表揚了,是被授予了勛章,那又能怎樣呢,生命會重來嗎?不會。家人能忍受得了你離開的痛苦嗎?不能。在這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世界裡,會被遺忘嗎?我不知道,我只是希望在這往後的日子裡,所見所聞,所遇所做,都可量力而行,且無愧於行,共勉。

㈡ 救火體現什麼道德品質

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哈~

㈢ 某大學生不畏危險兩次奮不顧身去滅火,體現了哪些道德行為能力

大學生不畏危險兩次奮不顧身去滅火,體現了見義勇為的道德行為能力。版

見義勇為是權指個人不顧自身安危通過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或者搶險、救災、救人等方式保護國家、集體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的一種行為。

見義勇為所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公民為保護本人生命、財產安全而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行為,不能認定為見義勇為。

(3)救火的道德擴展閱讀:

見義勇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遭受正在進行的侵害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與危害行為或者自然災害進行斗爭的行為。

見義勇為的主體是非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自然人。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主體,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義務時,不能成為見義勇為的主體。

㈣ 當代大學生英勇救火 體現了什麼道德行為能力養成

體現了當代的雷鋒精神吧!救民於水深火熱之間吧!大概是。 樂於幫助。無私奉獻 。

熱點內容
民法李建偉視頻 發布:2025-08-15 14:04:42 瀏覽:230
陝西勞動法五險一金 發布:2025-08-15 14:02:37 瀏覽:475
華政行政訴訟法專業 發布:2025-08-15 13:45:41 瀏覽:824
代理人承擔的法律責任6 發布:2025-08-15 13:16:33 瀏覽:371
古代人的立法 發布:2025-08-15 13:11:31 瀏覽:163
適航管理條例23部 發布:2025-08-15 13:10:43 瀏覽:392
經濟法民主原則 發布:2025-08-15 13:00:40 瀏覽:159
泰州弘泰律師 發布:2025-08-15 12:48:36 瀏覽:751
軟體公司的法律環境 發布:2025-08-15 12:34:09 瀏覽:228
闡述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2:29:11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