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

發布時間: 2021-01-10 13:56:11

⑴ 如何加強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教育

醫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行業,醫德醫風的好壞,醫療服務態度和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和千家萬戶的幸福。從服務意識、服務行為、服務質量三個方面論述加強醫務工作者職業道德教育的問題。

⑵ 身為一名醫療工作者如何遵守道德與法律規范1200字

寫作方法

1、確定中心,寫出深意。我們要著於挖掘所寫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反復思考,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於從普通的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條理要清楚。根據所述時間選擇合理的順序來安排材料。

4、詳略得當,突出重點。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體現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這部分要詳寫,次要內容可略寫或不寫,主次分明,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例文:醫療工作者遵守道德與法律規范

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健全,公民法制觀念也不斷增強,要求我們必須做到尊重患者的權利,保障患者的合法權益。患者來醫院就醫,可享有下列權利:生命健康權、知情權、安全權、隱私權、求償權、受尊重權、獲取知識權、選擇權、監督權。

2002年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明確了護理記錄是病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患者可以復印或復制的內容之一。在患者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加強護理人員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法律意識已迫在眉捷,所以應盡快使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

能主動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護患雙方的合法權益,依靠法律維護醫院的正當權利。護理人員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在新的醫療法律法規出台後,要組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學透,並能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去。

醫護人員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照其行為規范,依法行醫,治病救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把尊重和保護患者的權利視為自己的義務和責任,使患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同時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隨著《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施行,我國醫療事故處理的法律制度建設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醫護人員應認真學習醫療衛生法律法規,並遵照其行為規范依法行醫,在尊重和保護患者的權益的同時也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使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作為人民健康的衛士,我們必須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才能持續改進護理質量,才能使護理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滿足患者日益增長和渴望得到的高質量的就醫和服務需求。

護理患者是每位護理人員的天職,以病人為中心實施人性化服務,要求每位護理人員時時處處以法律為依據,規范自己的工作行為,把法律意識貫穿於每項護理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護理工作是一項特殊的服務工作,面對人這一特殊服務對象。

任何的疏忽和閃失都會給患者帶來無法挽回和不可彌補的損失。如有的護士上班干私事、不盡心或擅離崗位,沒有及時觀察到病情變化使患者失去了搶救治療的機會,造成患者殘疾或死亡,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也使自己終生感到內疚和自責。

因此,作為一名護士一定要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具有高度的認識和責任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加強職業道德的學習,遵守職業道德和醫療護理工作的規章制度及技術規范,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服務好每一位患者,既要保護好自身的利益,更要保護和尊重患者的權利。

增強法律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護理人員應學習相關法律知識,規范其醫療護理行為,特別是對《醫療機構病歷書寫基本規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傳染病防治法》等,通過學習使護理人員了解條例、法規、規范中的內容。

使其認識到護理記錄是重要的法律文書,因記錄缺陷,在糾紛和事故中就必將承擔法律責任,堅決取消只要做了就行、沒必要研究護理記錄如何書寫的錯誤意識。加強法制觀念的教育首先應從學校抓起,在教學內容中加入相關法律法規的課程。

明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潛在性法律問題,積極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護患雙方合法權益和依靠法律維護醫院正當權利;其次,加強醫務人員的法律知識教育,對已發生的醫療糾紛,應組織醫務人員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吸取教訓,加以防範,杜絕糾紛的再發生。

⑶ 一名醫護工作者如何遵守職業道德與法律規范 論述800字

寫作點撥:首先可以寫寫醫護人員的主要職責是什麼,工作期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面對病人的態度,其次寫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主要是什麼,我們應該如何去遵守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最後進行小結即可,例文如下:

護士職業道德,就是通過對護士職業道德原則、護士職業道德規范的認識和體驗,使護士人員在
意識中形成穩定的、能區別護士職業行為中的善良與丑惡、誠實與虛偽等方面的內心信念。

從而將內
心信念運用於工作實踐,在工作實踐中自覺調節個人的行為;並依照護士職業道德原則進行自我教育、
自我改造、自我鍛煉、自我提高的活動。

1、護士職業道德修養的含義

護士職業道德修養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護士人員根據護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和具體要求進行的
反省、檢查、自我評價、自我剖析;二是護士人員在護理崗位上形成的舉止、風貌、儀表、情操以及應
達到的境界。

因此,護士職業道德修養是通過對護士職業道德原則、規范的認識和體驗,使護士人員
形成穩定的、能區別職業行為中的善良與丑惡、高尚與卑鄙、誠實與虛偽等方面的內心信念,並將內
心信念運用於工作實踐,在實踐中自覺調節護士個人的行為。

使之符合護士職業道德的一般要求和特
殊要求。無論在有人或無人監督的情況下都能自覺地按照護士職業道德原則、規范行事;自覺接受道德
教育。

2、護士職業道德修養的內容

護士職業道德原則和護士職業道德規范,既是護士職業道德的內容,也是護士職業道德修養內
容。

如果把全部道德現象看成一個網,那麼,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就是這個網上的綱和經緯線。而職
業道德便是網上的紐結,連接著道德原則與道德規范的要求。

所以對護士人員來講,不僅要熟知網上
的綱和經緯線,還要守好網上的紐結,更要不斷加強自身的護士職業道德修養,使之成為一名職業道
德高尚的護理工作人員。

3、職業義務

護士職業客觀地要求護士人員承擔起本職工作對所服務對象的道德使命與職責,並在對道德使命
和職責、任務的深刻利體驗中,產生一種職業義務感。護士職業道德義務和社會義務不同,並不是所
有社會義務都是道德義務,只有被護士人員無私的、自願地接受。

並同自己在工作中對社會、患者等
的個人道德責任感有機地融合起來的社會義務,才能真正成為護士職業道德義務。

護士首先應當遵守
法律、法規和診療技術規范的規定;其次護士應當尊重、關心、愛護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

護士職業
道德修養的目的,就在於提高護士人員對本職工作社會責任的認識,使護士人員具有強烈的職業道德
義務感,能做到沒有他人監督、沒有要求獲得某種報酬的情況下,都能很好地履行自己應盡的職業道
德義務。

(3)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可選摘抄內容:

在護士職業道德修養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是一個具有優秀職業道德品質的護士人員的重要特徵。

護士人員天天和病人打交道,提供耐心、細心、親利力的優質服務是護十人員的職責;經常學習有關的
法規、制度和先進的護理質量規范要求,不斷地提升護理質量的規范標准,是護士人員走向國際化的
行為標准:從點滴做起,從細微處著手,是護士人員養成職業榮譽感的良好品質保證。

在工作中,時
時嚴於律己,把握好是非界限,自覺地運用各種制度約束自己的言行,不僅做到自己遵紀守法,還能
督促單位其他醫護人員遵紀守法,共同捍衛法律的尊嚴和人格的尊嚴,確保護士護理質量。

護士職業是一個平凡而又特殊的職業,她融入了護士人員更多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情
感。護士職業道德修養是道德品質修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護士人員在護理工作崗位上對自己的
思想品質、思想意識方面的自我鍛煉和自我改造,以及要達到的一種道德境界。

⑷ 醫務人員應遵循哪些職業道德行為規范

醫德規范如下:

1、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

2、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3、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4、 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5、 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

6、 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關系。

7、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醫務人員可分為醫療機構、預防機構的醫務人員(母嬰保健法實施細則規定保健機構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故已不存在保健機構的醫務人員)。

只有醫療機構或依法處於醫療機構地位的其他機構的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過失致人身體損害的,才可構成醫療事故。預防機構的醫務人員從事本機構業務范圍的活動,不是醫療活動,不能成為醫療糾紛的主體。

(4)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醫生的特徵:

全人類性

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是為人類的健康服務,因此,醫務行業職業道德具有全人類性。這是醫務行業職業道德的最基本特徵,是人道主義的重要體現。

嚴肅性

醫生對病人的診斷及葯品的質量都關系著人民的健康,因此,醫務人員對病人做診斷、開葯方,發放、出售葯品都必須認真、嚴肅,否則,將給人民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平等性

醫務人員職業道德要求從業者對患者一律平等,一視同仁,無論患者職務高低,何種身份都必須平等對待。平等性是醫務行業職業道德的顯著特點。

⑸ 外地來滬看病乘客突發疾病,得到工作人員及時救助,如何評價這些工作人員

很多人在患病之時都會想要到更加有權威的醫院進行治療,當然,由於自己疾病的原因或許也會在其中受到一定的影響,例如很多乘客都會在看病的途中讓自己突發疾病,當然能夠及時得到工作人員的救治,也會讓更多的人感覺到暖心。每一個工作人員進行的及時救助是為了能夠讓更多的社會人士看到自己在社會上並不是不受的關注的。同時,這些工作人員認為自己是這樣的義務存在,能夠幫助每一個乘客能夠幫助每一個人在社會上得到更好的幫助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個人的努力在社會上都是能夠呈現的,當然每一個人的付出也都是會收到回報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只是付出了一份微小的力量,在很多時候都能夠收到更好的回復。每一個人的付出或許對於自己來說是微小的,但是對於受幫助的人來說卻是十分強大的,能夠幫助到他們是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工作人員的存在也是為了能夠幫助更多的人在突發情況之下能夠展現出自己的力量。工作人員都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付出自己最大的成就。

⑹ 如何提升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水平 人民網

首先,要加大醫德醫風教育力度,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第二,進一步健全醫德醫風考評內機制容;第三,加強醫院管理,規范醫療行為;第四,嚴禁個別醫務人員利
用醫患關系;第五,切實改善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第六,建立能讓更多的醫德高尚的普通醫務人員受惠的獎勵制度;第七,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⑺ 作為一名醫學工作者應該具備哪些職業道德在工作中應處理好哪些關系那個關系重要 如何處理好這個關系

醫師應是道德高尚的人 "醫乃仁術",道德是醫學的本質特徵,是醫療衛生工作的目的。 醫務工作者在社會生活中擔負著維護人們健康,預防、診治疾病的任務。醫學工作的特殊性質要求醫師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效果不但與醫療技術、醫療設備直接相關,而且與醫師的職業道德直接相關。歷代醫家都認為,道德高尚是醫師角色的重要特徵,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醫生。 自古以來,重視人的生命是醫學界的美德。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在《素問》篇中就指出:"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他還指出了"大醫精誠"的思想,認為一個好的醫師,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素質:對醫術的"精"和對患者的"誠"。只有具備"精"和"誠"兩個基本的素質,才能成為"大醫",才能成為"仁者",即醫術精湛、醫德高的醫家。 我國古代醫生擇徒甚嚴,曾明確提出"非其人勿教"。晉代楊泉指出:"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在西方,則有學醫期滿,按希波克拉底誓言宣誓的傳統。 醫師角色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與醫師良好的職業道德直接相關的。林巧稚、趙雪芳、王忠誠、吳登雲等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醫師既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代表,也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榜樣。

⑻ 醫護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包括哪些方面

慎獨啊啥的...挺多

⑼ 醫務工作者職業道德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衛生系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改善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特製定醫德規范及實施辦法(以下簡稱醫德規范)。第二條 醫德,即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是醫務人員與病人、社會以及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總和。醫德規范是指導醫務人員進行醫療活動的思想和行為准則。第三條醫德規范如下。(一)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二)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 (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 (四) 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 (五) 為病人保守醫密,實行保護性醫療,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六) 互學互尊,團結協作。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關系。(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第四條 為使本規范切實得到貫徹落實,必須堅持進行一醫德教育,加強醫德醫風建設,認真進行醫德考核與評價。第五條 各醫療單位都必須把醫德教育和醫德醫風建設作為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作為衡量和評價一個單位工作好壞的重要標准。第六條 醫德教育應以正面教育為主,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效,長期堅持不懈。要實行醫院新成員的上崗前教育,使之形成制度。未經上崗前培訓不得上崗。第七條 各醫療單位都應建立醫德考核與評價制度,制定醫德考核標准及考核辦法,定期或者隨時進行考核,並建立醫德考核檔案。第八條 醫德考核與評價方法可分為自我評價、社會評價、科室考核和上級考核。特別要注重社會評價,經常聽取患者和社會各界的意見,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第九條 對醫務人員醫德考核結果,要作為應聘、提薪、晉升以及評選先進工作者的首要條件。第十條 實行獎優罰劣。對嚴格遵守醫德現范、醫德高尚的個人,應予表彰和獎勵。對於不認真遵守醫德規范者,應進行批評教育。對於嚴重違反醫德規范,經教育不改者,應分別情況給予處分。第十一條 本規范適用於全國各級各類醫院、診斷的醫務人員,色括醫生、護士、醫技科室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也要參照本規范的精神執行。第十二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和各醫療單位可遵照本規范精神和要求,制定醫德規范實施細則及具體辦法。第十三條 本規范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⑽ 身為一名醫療工作者,如何遵守職業道德與法律規范

醫德規范如下:

1、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總是為了病人著想,盡一切可能為病人減輕痛苦。

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權利,不分國籍、性別、職業、地位和財產狀況,平等對待病人。

3、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對病人同情、關心、體貼。

4、誠實和誠實。自覺遵守法律,不利用醫生謀取私利。

5、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實施保護性醫療,不泄露患者隱私和秘密。

6、互相學習,互相尊重,互相合作。正確處理同事之間的關系。

7、嚴謹求實,銳意進取,學醫,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

醫務人員可分為醫療機構和預防機構(《婦幼保健法實施細則》要求醫療機構必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因此醫療機構中不存在醫務人員)。

只有醫療機構或其他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依法在醫療活動中造成身體傷害的過失,才能構成醫療事故。預防機構的醫務人員從事的是機構業務范圍內的活動,而不是醫療活動,不能成為醫療糾紛的主體。

(10)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擴展閱讀:

人類性

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服務人類健康是醫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因此,醫療行業的職業道德具有普遍性。這是醫學職業道德最基本的特徵,也是人道主義的重要體現。

嚴重性

醫生對病人的診斷和葯品質量關繫到人們的健康。因此,醫務人員必須認真對待診斷、開葯、配葯工作。否則,人們將遭受不可挽回的後果。

平等性

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要求平等對待所有病人,不論其地位或地位如何。平等是醫學職業道德的突出特徵。

參考資料:網路-醫務工作者職業道德

熱點內容
北京法學招聘 發布:2025-05-07 01:00:19 瀏覽:575
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設立 發布:2025-05-07 00:40:21 瀏覽:320
保留司法救濟 發布:2025-05-07 00:35:37 瀏覽:694
勞動法實質要件的作用 發布:2025-05-06 23:59:30 瀏覽:217
管理的道德是 發布:2025-05-06 23:59:29 瀏覽:154
孫鵬法學家 發布:2025-05-06 23:33:35 瀏覽:479
勞動合同法監督案例 發布:2025-05-06 23:31:36 瀏覽:834
司法所歸鎮 發布:2025-05-06 23:23:36 瀏覽:531
合同法的撤銷 發布:2025-05-06 23:23:27 瀏覽:523
法醫法院 發布:2025-05-06 23:08:46 瀏覽: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