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道德案例
㈠ 道德綁架的案例有什麼
一 、劉福成為了籌錢給女兒治病而向國內六位富豪求助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不久,被求助的富豪中有兩位表示願意捐助。
二 、網友呼籲大獎得主捐錢。廣東省電白縣18歲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蔡家已花掉10多萬元,負債累累。如果徹底康復,蔡燕梅必須換腎,手術費用逾20萬元。
網友「冰塵」大膽建言:「我們找出買彩票中了獎的彩民,讓其捐獻25萬,挽救一條生命……」巧的是,電白縣就有一名彩民中得雙色球兩注頭獎,總獎金高達1200多萬元。
數個網友戴著口罩和鴨舌帽,來到投注站,手拉「救救蔡燕梅吧!伸出援助之手,讓18歲的生命延續」的求助橫幅,呼籲當地剛中了1200萬元的大獎得主捐資救人。
三 、中國男孩洪戰輝作客央視新聞會客廳,接受了記者李小萌的專訪。洪戰輝在節目中重點談了自己成名後的煩惱。
其中,最讓洪戰輝迷惑不解的是,自從被評為2005年感動中國人物之後,他先後在全國各地做了近150場報告,而這些報告全部是免費的。洪戰輝說他想過要收出場費,可是又不敢收。
洪戰輝的煩惱是其他眾多道德偶像精神世界的縮影。它帶給了我們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到底需要樹立什麼樣的的道德偶像?一個被社會推崇為道德偶像的人,究竟該如何做一個主體的人?特別是在社會商業規則和公眾道德訴求面前,道德偶像們該如何作出自己的選擇?
四、 2006年9月,為了籌集孩子「神經幹細胞移植」所需的4萬元手術費,一位母親向王菲、李亞鵬夫婦發出求助信,這封信刊登在了報紙上。
五、 2006年3月,北京地鐵車廂里,一個身披袈裟的男子扮成「唐僧」,號召乘客轉告李宇春、徐靜蕾等名人向一個患白血病的孩子獻愛心,得到媒體廣泛報道。
(1)經典道德案例擴展閱讀
道德綁架的實質是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結果一般是做了的也少有自豪感,不做的則會在一段時間內感到忐忑不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社會是經常發生的。
比如半強迫性的捐款、本不該進行的道歉等等。道德綁架之所以容易得手,是因為在強調群體和統一價值觀的社會中,輿論具有足以殺人的功能。
因而就出現了不自願的捐款和滿含委屈的道歉。中國是一個道德社會,在我們的社會中,人們對道德力量的恐懼有時候甚於對法的力量的恐懼。應該說具有西方現代文化理念的人,與傳統的道德社會是格格不入的。
我們每一個人的確會經常遭遇並難以承受許多道德的綁架,然而,這也不是說道德社會就一無是處,如果你適應了,還會去依靠它。
而具體到某一事件,比如范美忠事件,又不能說公眾對他或對教師群體進行了道德綁架。在任何時候,教師保護學生的利益,都屬於公眾正常的期待,也屬於相關法規的正常要求。
以道德綁架的方式迫使某人就範,動機崇高,手段錯誤,每每尷尬收場。同樣,用法規來綁架道德,硬性要求乘客如何,也犯了類似的錯誤。
並且,這種錯誤比單純的道德綁架性質上更惡劣。用權力意志,強奸了另外一些人的自由意志,盡管後者的自由意志可能是不道德的。
法規綁架道德,解決不了道德危機。現代社會的道德狀況固然不容樂觀。我們的社會道德取向,站在了兩個極端:從極端的無私道德取向一步跨越到了極端自我道德的取向的邊緣,缺少中和的地帶。
㈡ 找5個關於道德或法律的案例小故事!急急急!
1、解救奴隸
魯國曾經制定一條規則,如本國人在外國能贖回一名魯國奴隸,魯國將報銷費用且有獎勵。這個制度解救了許多在外的魯國奴隸。
一名道德高尚者解救回一名魯國奴隸後,向魯國國君提出不要報銷費用且不要獎金。國君向孔子提出在全國學習此人,孔子說絕對不可。
國君急問為何?孔子說:如果將此人樹為榜樣,以後有國人在外國遇到魯國奴隸該如何辦呢?花錢贖回奴隸回國後,如向國君報銷費用領取獎金,則道德不夠高尚可能受人鄙視。
大部分人也不會自己負擔全部費用去做此事,最後的結果是可能導致無人再在國外救贖奴隸。
因此不可能要求人人道德高尚,只有人人能遵守規則將是社會治理的最高境界。
5、許武教弟
漢朝時候,有個姓許名武的,他父親是早已死了,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叫許晏,一個叫許普的,年紀都還很小。
許武每每在耕田的時候,叫他兩個弟弟立在旁邊看著,晚上許武自己教他兩個弟弟讀書。如若弟弟不聽他的教訓,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廟里告罪。
後來許武舉了孝廉,但是他因為兩個弟弟都還沒有名望,就把家產分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廣大的房屋,所有壞的統統給了弟弟。所以當時社會上的人,都稱許他的兩個弟弟,反而看輕許武了。
等到兩個弟弟都得了選舉,他就會合了宗族和親戚們,哭著說明當時要給他弟弟顯揚名聲的緣故,並且把所有的家產,都讓給了兩個弟弟。
㈢ 法律與道德沖突的經典案例
道德要求:醫生應當救死扶傷;人的生命勝於一切。
沖突案例一:
婦產科醫生面臨病人大出血不止的緊急情況,主動獻血以救助病人。然而,雲南省衛生廳法監處認定東川區人民醫院私自采血屬於違法行為,並對醫院作出了6萬元的經濟處罰。
沖突案例二:
2007年11月21日,一名懷孕9個月的女子因呼吸困難與同居男子肖志軍一同前往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孕婦及胎兒均生命垂危,但由於肖志軍拒絕在手術單上簽字,醫院未能實施手術,最終導致孕婦及胎兒不幸身亡。
註:此案的事實部分存在爭議,但其影響力巨大,可作為典型案例。法律規定來源於《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33條,規定醫療機構在施行手術、特殊檢查或特殊治療時,必須取得患者的同意,並應當獲得家屬或關系人的同意並簽字。若無法取得患者意見,且無家屬或關系人在場,或遇到其他特殊情況,主治醫師應提出醫療處置方案,並在獲得醫療機構負責人或被授權負責人員的批准後實施。
㈣ 道德綁架的案例
1、劉福成為了籌錢給女兒治病而向國內六位富豪求助的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不久,被求助的富豪中有兩位表示願意捐助。
2、網友呼籲大獎得主捐錢。廣東省電白縣18歲女孩蔡燕梅患有尿毒症。蔡家已花掉10多萬元,負債累累。如果徹底康復,蔡燕梅必須換腎,手術費用逾20萬元。
3 、2006年9月,為了籌集孩子「神經幹細胞移植」所需的4萬元手術費,一位母親向王菲、李亞鵬夫婦發出求助信,這封信刊登在了報紙上。
4、2006年3月,北京地鐵車廂里,一個身披袈裟的男子扮成「唐僧」,號召乘客轉告李宇春、徐靜蕾等名人向一個患白血病的孩子獻愛心,得到媒體廣泛報道。
5、這回輪到了人氣正旺的美女明星范冰冰。也許是明星們的財富太惹火,每每有窮困的老百姓通過媒體向明星們求助,而明星恰好又無甚反應時,總免不了一陣輿論的狂轟猛炸。
(4)經典道德案例擴展閱讀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然而道德一旦「越位」,就容易形成「道德綁架」。
所謂「道德綁架」,就是用聖人的標准去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強加道德義務,倘若有人未能執行這樣的標准,便會被冠以「缺德」的惡名。
美德是用來弘揚的,絕非拿來強迫的。韓愈在《原毀》中就寫到:「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聖人望於人,吾未見其尊也。」由此可見,自覺讓座是相互之間的尊重與信任。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道德或許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它介於神性和動物性之間,既引導你一心向善,又限制你惡到沒邊。然而,許多事情不止有是與非、黑與白,世界上存在著大量的「灰色地帶」,因為人性這么復雜的東西,只能見仁見智。
但無論如何,公序良俗都必須保證在自由權利的框架內運作,切莫讓道德的鎖鏈拴住了理性寬容的脖子。
㈤ 需要一個中國企業道德行為的案例,要完整詳細,謝謝。
1. 1985年,張瑞敏在了解到朋友購買的冰箱存在問題時,決定對庫存的冰箱進行全面檢查。結果發現,有76台冰箱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2. 張瑞敏召集員工討論如何處理這些有缺陷的冰箱。盡管有人建議以較低價格處理給員工,但張瑞敏卻有不同的看法。
3. 張瑞敏強調,如果允許這些有問題的冰箱出售,就等於默認了員工未來生產更多類似不合格產品的行為。因此,他決定將這些冰箱全部銷毀,並由責任者親自砸毀。
4. 張瑞敏的第一錘砸毀了第一台冰箱,許多員工在砸毀冰箱的過程中感動落淚。這一行為表明了他對質量的堅定承諾。
5.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張瑞敏領導了一系列會議,討論的中心是如何提高產品質量。
6. 三年後,海爾集團贏得了我國冰箱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這是對海爾人努力提高產品質量的肯定。
7. 張瑞敏指出,過去將產品分為不同等級,優質產品出口,次品留給國內市場的做法是錯誤的。這種心態助長了自卑和不負責任的態度。
8. 張瑞敏宣布,海爾的產品將不再分等級,有缺陷的產品將被視為廢品。這一決定體現了他對質量和企業形象的嚴格要求。
㈥ 違反社會道德的例子
違反社會道德的例子:
⑴故宮西側城牆外的草坪中有一棵古樹,很好攀爬,不時有遊客越過草坪,爬到樹上去留影。草坪上還有許多遊客席地而坐,身邊滿是報紙和塑料袋。
⑵遊客最愛在西洋樓文物上刻畫。圓明園內文物遺址眾多,大多都是斷壁殘垣。在一座曾被毀得只剩下半截的石橋上,一名10歲左右的小男孩正拿著一塊石頭在橋上刻字。
⑶南京小伙小葛騎車經過南京和燕路時,看到一中年女子被經過的一輛車撞倒在地,小葛趕緊下車要扶該女子,路過的李大爺勸:「小夥子你別扶,我沒有車我來扶不要緊」,但小葛稱年輕人看到總要去扶,就將其扶起,卻被女子咬定是肇事者。
社會道德:集體主義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社會,
人民當家作主,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體主義成為調節三者利益關系的重要原則。要把集體主義精神滲入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層面,
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關系,提倡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當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反對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和損公肥私、損人利己,把個人的理想與奮斗融入廣大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奮斗之中。
㈦ 職業道德的著名案例有哪些
有關職業道德的案例如下:
1、蔣敏,女,羌族,1980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2001年10月參加公安工作,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監督室民警,三級警司。在此次抗震救災斗爭中,蔣敏在驚悉母親、女兒等10名親人不幸遇難的噩耗後,強忍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毅然堅守工作崗位,日夜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
因連續奮戰勞累過度,蔣敏身體極度虛弱,多次昏倒在搶險救援現場。充分體現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政治本色和「忠誠可靠、秉公執法、英勇善戰、紀律嚴明、無私奉獻」的新時期人民警察精神。
2、北京晨報的一則報道說:一公共汽車司機要行車途中突發心臟病猝死,臨死前他用最後一絲力氣踩住了剎車,保證了車上二十多個人的安全。然後他趴在方向盤上離開了人世。
他生命的最後舉動,說明在他心裡,時刻想到的是要對乘客的安全負責,他雖然是一個普通人,卻體現出高尚的人格和職業道德。
3、孔子既注重禮貌,又很強調要有真情實感。他很富有同情心。本來孔子好唱歌,但是遇到人家辦喪事的時候,這一天他就不再唱歌了。在死了親屬的人旁邊吃飯,他不曾吃飽過。他看見盲人、穿孝服的人,即使對方年輕,也一定站起來;路上碰到的也趕快迎上前去。
一天,有位盲人樂師來見孔子,孔子趕緊迎上去。樂師走到台階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台階」。當走到席子邊的時候,孔子就告訴他:「這是席子」。等樂師坐下以後。
孔子又向他一一介紹屋子裡的人,說:「某某坐在這里,某某坐在那裡」。送走樂師以後,學生子張便問道:「這樣不是太麻煩嗎?」孔子回答說:「接待盲人就應該這樣」。
有一次馬棚失火,孔子趕緊問:「傷著人了嗎?」並不問傷沒傷馬。孔子的一個學生因事被捕,進了監獄。孔子並沒有嫌棄他,認為「他雖然進了監獄,但並不是他的罪過」,還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㈧ 社會道德缺失案例_社會道德案例分析
自古以來,我國對於道德問題就予以高度重視,道德也逐步發展成為了社會 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道德缺失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社會道德缺失案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社會道德缺失案例篇1
李昌奎,雲南省巧家縣茂租鄉鸚哥村村民,2009年5月16日,將同村的19歲女子擊昏後強奸,之後將此女子與其3歲的弟弟一同殺害,極其兇殘。2010年7月15日一審判決:因犯故意殺人罪判處其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犯強奸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死刑,並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民事賠償家屬損失3萬元。2011年3月4日,二審結果為故意殺人罪、強奸罪判處李昌奎死刑,緩期二年執行。2011年8月22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昭通市開庭,撤銷原二審死緩判決,改判李昌奎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社會道德缺失案例篇2
2011年10月13日,2歲的小悅悅(本名王悅)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相繼被兩車碾壓,7分鍾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陳賢妹上前施以援手,引發網友廣泛熱議。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在零時32分離世。2011年10月23日,廣東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發地點悼念"小悅悅" ,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2011年10月29日,沒有追悼會和告別儀式,小悅悅遺體在廣州市殯儀館火化,骨灰將被帶回山東老家。
2012年9月5日,肇事司機胡軍被判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社會道德缺失案例篇3
2010年10月,西安音樂學院學生葯家鑫將張妙撞倒並連刺數刀致受害人死亡的事件引發輿論熱議;10月23日,葯家鑫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公安機關投案。2011年4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葯家鑫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賠償被害人家人經濟損失費;葯家鑫隨後提起上訴。2011年5月,二審判決宣布維持原判;2011年6月7日,葯家鑫被依法執行注射死刑。2012年2月,受害人家屬起訴葯家要求兌現微博上所說的20萬元捐贈。
社會道德缺失案例篇4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門廣場一公交站台等83路車。人來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鑒定後構成8級傷殘,醫葯費花了不少。老太指認撞人者是剛下車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賠13萬多元。
彭宇表示無辜。他說,當天早晨3輛公交車同時靠站,老太要去趕第3輛車,而自己從第2輛車的後門下來。"一下車,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趕忙去扶她了,不一會兒,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動過來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說謝謝,後來大家一起將她送到醫院。"彭宇繼續說,接下來,事情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老太及其家屬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 社會道德缺失案例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