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反思
A.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有哪些具體規定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一、依法執教。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四、嚴謹治學。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五、團結協作。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六、尊重家長。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訓斥、指責學生家長。
七、廉潔從教。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八、為人師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1)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反思擴展閱讀:
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1、權利
《教師法》第七條對教師的基本權利作了明確的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2、義務
《教師法》第八條對教師義務作了規定,共有六個方面:
(一) 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二) 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三) 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 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五)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六)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
B.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心得
教育部2008年9月1日的通知要求,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8.31」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師德素質和專業水平,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對1997年國家教委和全國教育工會聯合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進行了修訂,現予印發,並就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認識新時期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繫到中小學德育工作狀況和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繫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對於確保黨的事業後繼有人和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長期以來,廣大教師教書育人,敬業奉獻,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教師隊伍中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範人物。在今年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區廣大教師奮不顧身地保護學生,表現了崇高的師德精神。在新形勢下修訂並重新印發《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對於激勵和引導廣大教師向全國教育系統的模範教師,特別是抗震救災英模教師學習,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自覺規范思想行為和職業行為,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全面准確地理解的基本內容
《規范》的基本內容繼承了我國的優秀師德傳統,並充分反映了新形勢下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對中小學教師應有的道德品質和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規范》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起指導作用,是調節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教師與國家、教師與社會相互關系的基本行為准則。《規范》不是對教師的全部道德行為和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學校的其他各項規章制度。《規范》的許多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相關條文的具體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在學習貫徹時應注意和教育法規的學習結合進行。
三、認真做好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系統工會和中小學校要高度重視,並認真組織好《規范》的學習宣傳。要通過開展主題學習、研討會、座談會等形式多樣和扎實有效的教育活動,組織廣大教師深入學習和貫徹《規范》,幫助廣大教師全面了解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統一思想認識,規范職業行為,全面提高師德素養,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環境。學校領導要言傳身教,率先垂範。
2.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系統工會和學校要把貫徹實施《規范》列入師德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實施辦法和工作計劃。要將學習《規范》的內容和要求列入教師的繼續教育計劃,把教師貫徹落實《規范》的情況列為教師崗位責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檢查。
C. 如何踐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作為一名老師,思考怎樣能夠成為一名好老師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認為「好」字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實力踐行教師的職業道德規范。

5.如今社會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知識更新也非常迅速,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接受新思想,獲得新知識,才能將最新、最准確的信息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學習,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特別是素質教育、基礎教育、創新教育改革方面的理論等。只有這樣,教師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起到對學生身教示範的作用。
D.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
(一)「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並擁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中小學教師的愛國守法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教師要做到將愛國守法統一於整個教育活動中,除了自己模範地愛國守法外,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在這方面能夠分辨是非。
教師也要做到依法執教,首先必須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遵守社會秩序,恪守社會公德;其次,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領會有關教育、教師和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把依法執教這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聯系起來,完整地理解依法執教的全部內涵。
(二)「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教師愛崗敬業就是要把教書育人作為終身職業,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獻給學生和教育事業,做好本職工作,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時間抓牢。具體要求是:第一,教師要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志存高遠。第二,教師要甘為人梯,樂於奉獻。第三,教師對待工作要勤勤懇懇,高度負責。第四,教師不能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所謂關愛學生,簡而言之,就是關心愛護學生,這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身為人師的基本素質之一。關愛學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關愛學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仁愛心,關愛學生有利於增強教師的感召力。在關愛學生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平等公正地愛學生;第二,關愛的同時要嚴慈相濟;第三,關愛的體現是為學生著想。關愛學生就要處處替學生著想,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這樣的關愛才算是落到了實處;第四,關愛的大忌是體罰心罰。
(四)「教書育人」——教師天職
教書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書育人指的是學校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過程中,以教育內容為載體,強健學生的體質,傳授給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向上的人格。這就要求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五)「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倡導「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教師言傳身教,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對教師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六)「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倡導「終身學習」就是要求教師做終身學習的表率。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離你那,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用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E.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讀後感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讀後感]
大榭第一小學
胡昭龍
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出台,是非常及時的,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願望,《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讀後感。我作為一名教師,在讀完這一規范之後也有很深的感觸。社會、家長把關切的目光放在了我們的身上,那我們就要努力的對得起這份關切以及自身的責任。那麼怎樣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呢?又或者說怎樣才能使自己更優秀呢?怎樣才是真正的關愛孩子們呢?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008年修訂)》給了我們很好的詮釋。
教師肩負的是雙重任務,教書、育人。育人質量的高低,決定於教師。特別是現在社會,有的學生酷愛文化課鑽研;有的學生愛好體育;有的學生善於藝術,學生各有所長,以分數論「英雄」早以欠妥。所以我們要揚長避短,不斷進步,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形成良好的心理環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促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以達到教育的培養目標。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緊密結合教師職業的特點,對師德問題展開了充分的討論。其中有一個章節講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師德——教師對學生的愛。但是,
「愛生」並不容易。在我的日常教學、教育工作中,會時常碰到學生犯了個小錯誤,需要老師去正確引導、耐心指正的時候,有時,教師一個粗暴的動作,甚至一個責備的眼神,盡管不是刻意的,盡管也是愛學生,卻能在師生之間隔起一道心靈的屏障,這對老師來說實在是一種失敗的教育。那麼,在工作中,我們又該如何正確關愛每一個學生呢?讀過《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後,我認為應該抓住以下幾個方面教育的機智。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關愛學生,首行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哲學家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尊重學生。任何一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從本質上熱愛學生,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示範地位,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待每一位學生,使師生關系平等,激發學生的自我肯定意識。教師對學生的愛並不只是責任或義務的產物。教師之所以愛學生,不是因為他想要這么做,更不是因為他應該這樣做,而是當師生通過接觸、了解和不斷交流之後,出自內心深處的一種悅納學生的內心體驗,是心甘情願的付出,是一種想到學生的存在就產生的預約或關切、關注。
在級教學工作,要多化時間和工夫在小朋友身上,多和他們講話,交流,多一點笑容,多一點關愛,去扶植這些祖國的幼苗,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既能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只有師生關系的融洽,才能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班級氣氛就會融洽,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讀後感《《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讀後感》。
二、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
據了解,上一次修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還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11年。在新形勢下,需要進一步提高教師質量,體現具體的時代精神,所以需要對規范進行修訂。在新規范中首次增加了「保護學生安全」內容。這也正是教育人文的體現,沒有安全何談教育。正因為如此在近段時間的出現了這樣一些現象。我覺得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如在不少學校,都有著這樣的一些行為。學校與每位教師簽訂《安全自護責任書》。在家長會上,把安全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和家長交流、溝通,家校聯合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又如開學第一課《讓知識守護生命》,通過電視這個媒介,讓學生在面對火災、地震等危險時懂得自救,自護,懂得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自己,提高應急防護自救能力等。
為了普及安全常識,強化未成年人安全意識,不斷積累集體疏散經驗,構建和諧、平安校園。幾乎每個學校都堅持學生防地震、防火災緊急疏散演練。進一步強化了廣大師生在遭遇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時自我保護和防範意識,同時也再次訓練了師生們對此類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
關愛學生,不僅要創設安全的環境,還因及時的了解孩子的身體健康情況,要及時的作出相應的正確的處理。這樣孩子才能學的放心,家長也能放心。
三讓批評教育成為真正的一種關心,
關愛學生。就不能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懲戒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學生犯了錯誤應小以懲誡,但還是以教育為主,教師的心底是要愛學生的。
批評其實是一種關心、愛護的表現。「恨鐵不成鋼」便是最好的解釋。我們教師經常要面對做錯事的學生,那麼如何進行教育呢?其實,如果一味地劈頭蓋臉地對他們進行指責,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特別是小學生,尤其不能這樣,他們需要的是諄諄善誘,及時的引導。批評學生,要注意一事一批,學生犯了錯,要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不要輕易地將學生以往的錯誤聯系起來。批評學生,要對事不對人,無論是優秀的學生,還是經常出錯的學生,我們都要一視同仁,批評學生,評語要准確,恰如其分,同時還可以對他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藉此來鼓勵他及時改正缺點,使優點更多,讓他們懂得老師會更喜歡他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樂於接受時,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他曾處理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學生打死了一隻麻雀,為教育學生,他責令學生找到鳥巢,見一個鳥巢裡面幾只雛雀嗷嗷待哺。蘇霍姆林斯基不無憂傷地說:「它們失去了媽媽,現在誰也無法救活它們了。」這情景使這個學生非常懊悔,二十年後,他對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當年您嚴厲批評我,那麼這么多年來我就不會自己懲罰自己。」可見自我教育是批評達到的最高境界,藝術的批評是教師奉獻給學生的一份財富。
總之,學習了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徵求意見稿)》,讓我明白了從自身出發,作為教師,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要身兼重擔,以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從孩子出發,那就必須,愛孩子從關注孩子的安全、尊重孩子人格開始!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F. 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評語怎麼寫
一、做到了來嚴於律己,自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語言文明,待人禮貌,舉止端莊,衣著朴實,儀容整潔)使自己在思想、學習、勞動、生活等多方面做學生的表率,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教師是學生的榜樣,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必須言傳身教相結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始終把師德放在第一位,對學生熱心、耐心、貼心,不歧視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發現學生進步之後,及時表揚,激發學生的榮譽感,並且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因為我深知「身教重於言教」,「為人師表」是多麼重要。
二、做到了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從不體罰學生,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既是學生的老師,又成為了學生值得信任的朋友。
三、在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覺悟的同時,加強教育教學專業理論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業務水平。認真參加科組教研活動,和同事一起學習和探討專業知識以及教學的新觀念、新思想,並把這些新的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去。
四、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熱愛學校,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從不遲到或者早退,有時候生病了也能堅持上好課。我盡量做到嚴於律己,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與同事團結協作,顧全大局。
G. 如何理解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深刻內涵及重要作用
一、愛國守法是師德教育的基礎。這一條中要求教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教師只有認識到、體驗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崇高,意識到自己身上肩負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從而樹立獻身教育的堅定的信念,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處處為事業著想,嘔心瀝血,矢志不渝的為培養一代新人而默默的奉獻自己的一生。
二、愛崗敬業是師德修養的出發點。它要求教師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教師要深刻的認識到教師愛崗敬業是教師對待本質工作的基本品質,是教師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職業的神聖使命,從而發自內心地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並且願意為自己從事的職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做出貢獻。教師把祖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連接起來的人格與智慧的橋梁,教師的勞動鋪就了一條學生的成才之路。總之,時代對教師寄予厚望,對教師賦予重任,教師要以國家和社會的大業為己任,珍視自己所承擔的職責,愛崗敬業,樂於為之奉獻自己的寶貴年華。
三、關愛學生是師德修養的靈魂。它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另外要求教師既充分的尊重學生,又必須約束自己的行為,以防傷害學生心靈。
四、教書育人是師德修養的核心。它要求教師遵循道德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指標。真正的素質教育首先應該是尊重人的教育,是愛人的教育,這就是教師的本質——教書育人。
五、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它要求教師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注重身教重於言教。為人師表作為一種教師職業德性的基本內涵,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道德內容,最突出的就是體現了教師對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熏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無小事,事事見真理。
六、終身學習是師德修養的時代要求。它要求教師尊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教師應不斷學習提高素質。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承擔著人類思想文化的傳播、新生一代的培養、各種社會所需要人才的造就等艱巨任務。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那麼,我們首先要回顧教師職業的根本職責是教書育人。這就要求我們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因此,我們要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的給自己充電,在實踐中不斷進取,刻苦鑽研,勇於創新,精益求精,不斷提高,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如果我們只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在時代不斷發展的條件下,就會逐漸被社會所淘汰。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不斷的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以奉獻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待本職工作,做到愛崗、敬業、團結、向上。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每一位得到發展的學生都會給社會更大的貢獻,會使社會的前進的步伐走得更快。
二、「終身學習是師德修養的時代要求」,你是如何理解的?請舉一個自己的數學教育與教研的實例來說明。
新的教育觀念認為,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紀的教師必須道德高尚,知識淵博,具備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有終身學習和創新教育能力。終身學習是一種知識更新、知識創新的要求。終身學習的主導思想就是要求每個人必須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種機會,去更新、深化和進一步充實最初獲得的知識,使自己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在深刻認識教育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作用的基礎上,必須把終身學習看作是教師的一種社會責任,一種人自身發展的需求。如果一名教師只滿足現狀,沒有及時的跟上時代的步伐去為自己「充電」,那麼,他(她)將是一個教師戰線上的時代落伍者。作為一個專業教育者,教師應具有不斷地專業化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這既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教育不斷改革對教師的必然要求。在現代終身教育的改革中,教師的學習首先是作為一種終身學習的形式而進行的,教師自身首先應該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我成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有可能為孩子的一生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自工作以來每天全部精力用在班級管理上和在教教科書上。到家已經很累了,總覺得沒時間學習。多年來自己的教學技能提高的不快,已有的知識落後了,更談不上教研工作。因此工作成績平平。學了《終身學習是師德修養的時代要求》,我豁然開朗,耳目一新。讓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多了一盞指明燈。我深刻的認識到,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自身道德修養,並且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才能不會被時代的浪潮淘汰,成為永遠走在時代前列的弄潮兒。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
一、不斷地做好教學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是 「 經驗 + 反思 = 成長 」。 反思強化人的創造性、激勵個人成長願望、有益於傳授主要知識和培養課堂技能,養成了很好的專業氣質。以高標准進行反思性教學逐漸形成敏銳的專業判斷力,使更加專業化。這就要求我要克服一次性學習的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精神,使每一堂課的教學都成為我反思和提高的機會,在今後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努力學習,通過大量的自主學習,不斷積累、碰撞、總結、反思,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優秀教師。
二、積極參加教研交流;個人的教學觀點僅停留在個人的層面上,客觀上就會影響到我教學方法和水平的深刻性,影響到個人的進步。我常與數學組同伴交流,這樣豐富了我數學教學的內涵,擴張了教學的效果,修正教學的偏差,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因此,我常在教研組中與同伴對話交流,再將學習到的東西重返教學活動中去,再進行實踐,結果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觀摩名師課堂; 在有時間的情況下,我常在網上聽名師的課或外出聽課,雖然非常緊張和辛苦,但「苦」中有「甜」,受益良多!名師們嫻熟的教學技巧、充滿智慧的課堂,讓我羨慕,值得我學習,他們的數學素養、人格魅力,對數學教學的執著、認真,更值得我學習。聚焦課堂,走近名師,提升自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才能適應當今的教學要求,才能更好的教好學生。
四、做終身學習的楷模。學習是發展之本、提高之策、進步之源、成事之基。在學習化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將是終身學習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發展的指導者,促進者,更應當學會學習,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具有「活水源」,這個 「活水源」就來源於不斷的學習。只有教師學會讀書,才能教會學生學會讀書;只有教師的知識不斷更新,才能使學生的知識不斷更新;只有教師學會終身學習,才能教會學生學會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