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長卷
1. 楊華道人的經書閣你們去過嗎,怎麼樣
書法作品是我們源遠流長的藝術形式,眾多的書法名家留下了無數的名篇,而《道德經》是我國道教最重要的經典書籍,而這兩者的完美結合,會是怎麼樣的書法精品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道德經》書法精品,這就是由經書閣收藏的,由楊華道人抒寫《道德經》的書法藝術,經書閣收集整理大量楊華道人《道德經》書法作品,都用硃砂抄寫小楷長卷,達500餘部。
經書閣收藏了大量的書法名篇,特別著名的就是眾多的《道德經》全篇作品,包括其中的名句。這些書法作品不但可以讓我們感受到書法的魅力,更可以增長智慧,靜心養氣,意義非凡。
據了解,《道德經》語義深廣,配合經書閣的書法名篇,讓人受用無窮,這是我們需要用一生來研讀的經典,是需要用一生來感悟的經書,其中的一字一句,,一撇一捺,都散發出中華文化的根與魂,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部屬於自己的《道德經》。
我們在欣賞過《道德經》後,都收獲很大,每個人的境遇不同,積累不同,所以收獲和感悟也不一樣。道德經是我們先人給大家留下的,最寶貴的財富,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幸事,是我們中國傳統的哲學集大成者,價值觀決定了我們每個人走的道路,經歷都不一樣,但從《道德經》中,一句一言的意義,都可以由我們自己去體悟,去力證,大家都可以享受到實證的喜悅,感覺到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
《道德經》是古代先賢老子留給我們的財富,每次讀《道德經》,看不同的字體風格,傳達不同的語境,讓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面對的事情、境遇,對社會所發生的各種事情,都能有所思考和感悟,我們每個人的所做行為,就是我們所思所想的外在體現,不斷研讀《道德經》,是重塑自我,改變和補全自我,十分有效的一種方式,對自己的升華和教育,對自己認知的升級,讓自己從目光短淺到深遠,狹窄的胸懷變得寬廣,從細微處改變自我,升級自我,迭代自我。
以上就是經書閣所收藏的《道德經》書畫作品,非凡的意義所在,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益的。
2. 李欽善媒體關注:
著名青年書法家李欽善的章草《道德經》百米長卷捐贈老子文化基金
3月29日,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收到一份特別的捐贈:著名青年書法家李欽善的章草《道德經》百米長卷。此長卷由書畫權威部門專家評估,價值至少在200萬元左右。李欽善,字簡約,號春野居士,河南鄲城人,大學文化,曾任洛陽經濟開發區人事局副局長、招商局、監察局局長、洛陽弘文館館長、洛陽道教書畫院執行院長。
為了創作《道德經》百米長卷,李欽善利用春節放假的間隙,把自己關在荒郊野外的工作室,拒絕走親訪友,拒絕迎來送往,靜下心來,幾乎用了整整一個春節的時間,揮就了章草老子《道德經》100米長卷。業內專家介紹,章草萌於秦,興於西漢,盛於東漢,而能夠揮寫百米長卷的大家,除了李欽善外,再無二人。李欽善的章草作品通會之際,打破勢為筆遏的狹促體勢,以範本為依據,加入更多的主觀審美意識,不過分注重字形的得失而求神似,表達古樸、沉著,充分體現了古今章草的氣息和脈絡,是章草美的本質和根源。
欽善先生的書法藝術追求方正,筆刀沉健大氣,奇崛的氣勢,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樸拙之中貫注著濃郁的情趣。其書法作品中表現的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溫良敦厚的家教、「立象盡意」的藝術表達、中庸和諧的審美理想,使其藝術品格和高尚人格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他的書法藝術既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同時又具有個性張揚的現代審美精神。行雲流水般的行草中顯出其充盈的才情和瀟灑的氣質,點畫精到,出規入矩,且又揮灑自如。
為了繼承和發展大逸的章草,李欽善在大自然中凈化心靈,獲取神韻,升華境界。他曾驅車到甘肅的敦煌、嘉峪關、蘭州、湖北荊門、陝西、山西等地學習,從名山勝水中尋師造化,在明月清風中感悟真情。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審美和情操,從而激發豐富的創造力和藝術靈感。他的書法藝術在三十多年的筆墨耕耘中,終於采擷到豐碩的果實,並在全國書法大賽中屢獲殊榮。但他從來不願提及,更不以「家」自居,始終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勉、自勵。
李欽善的章草《道德經》百米長卷,將作為老子文化基金的大禮,在聯合國65周年時專送聯合國參加聯合國舉辦的全球性書畫大展。
3. 當代第一行書——記國學大師駱飈書法長卷《道德經》(下)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當代第一行書道德經!
前者是書聖王羲之的峰巔之作,後者是當代國學大師駱飈的經典奉獻。前者文章與書法皆謂大美,後者文章與書法同現玄妙。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文學與書法的結晶,駱飈的道德經是哲學與書法的升華。書聖在蘭亭序里有言,後之視今亦如今之視昔。當下,駱飈用超絕古今的文化能量,果然書寫了一段人們仰觀道德經長卷,亦如痴迷蘭亭序的書法審美傳奇!
道德經經過駱飈的書法詮釋,把影響中國哲學數千年的道家精髓,用外在的線條表達「有名」,用筆墨背後的節奏表達「無名」,把「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的哲學判斷,創作成為文化的「玄妙」,這是亘古未見的藝術創新,也是一位哲學家、書法家可以傳承並弘揚道之精神的功勛!讀他的道德經書法長卷,事實上就是在不斷接受道的啟迪,可以因書法追尋道的精神。這既是他深研道德經的文化成就,也是用書法形式弘揚道學的文化功勛。唯有國學大師與書法大賢的雙重身份,才可以把書法道德經長卷寫得上善若水!
老子以水喻道,駱飈行筆若水!起筆落筆深諳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的道理,用書法的柔性揭示弱之勝強的本質,暗示無有入於無間的屬性,從始至終都是筆之寓道的遂心信手!這正是他的書法越看越有滋味,越讀越覺玄機的重要原因。上善若水,駱飈書法長卷道德經完美地呈現著居善地、心善淵、與善天、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情景感,成為人們修身養性的正能量源泉,也是可以通過書法貼近道與德的最佳讀本!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法新經典,還是中國哲學通過書法呈現精神力量的文化瑰寶!只是看到影印本,已經是經遇玉花、聞得瓊蕊的吸引力。原本真品觀一遍,勝讀十年書!這正是駱飈大師富有人格力量、擁有文化魅力,可以聚天下向道者而教化之的重要原因!道德經書法長卷,是三無齋、聚賢堂的鎮館臻寶,是駱派藝術的文化統領。當然,也是當代文化有大師、傳統文化可以古今相續的卓越證明!
當代書法之所以出現「文化虛無化」「精神庸俗化」「哲學空殼化」的種種流弊,是因為書法家沒有深厚的文化積淀、缺少精神歷練、毫無哲學才華,以至於書法創作被嚴重貶低到「寫字以下」的水準,甚至書法連「好好寫字」的名份都沒有了,莫要再說藝術。駱飈大師同時兼具國學、政經、哲學、書法、繪畫、歷史等多層面的高格修養,寫下當代第一行書有磐石般的修養根基,所以他能讓書法承載起文化弘道的重任,為當代書法帶來這樣一件孤標塵外的神品!
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峰 2022年2月5日
4. 田滋茂的長卷《道德經》
田滋茂最為得意的作品是72米隸書長卷《道德經》。雖然在這次展覽上,觀眾無緣見到。但從田滋茂帶來的影像資料上,記者一睹了這幅歷時大半年時間方完成的鴻篇巨制的真容,果然氣勢不凡。
為了這個作品,田滋茂可謂嘔心瀝血,他從去 年冬天開始至今 年7月間,除了上班,節假日,一律閉門謝客。今 年春節期間更是連電話也不接聽,過完年後打開手機,一下子蹦出260多條拜年短訊。市面上買不到幾十米長的宣紙,他就專門跑到浙江訂做,寫壞的毛筆和用盡的黑墨不計其數。
田滋茂說,以書法藝術的形式對《道德經》進行再創作,是因為他從《道德經》中,領悟到了能夠為我們時代所用的精粹,其與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流意識有深刻的內在聯系。
於是,他從現存的18個版本中,選擇了中華書局的版本,「這個版本的解釋最符合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一部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經》中,講「和」的地方不下30處,這與「和諧社會」的「和」在思想基礎上不謀而合。
不難發現,田滋茂的作品件件緊扣「弘揚中華國學,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這是一個獨特的主題,以此融入書法作品並公開展出,目 前在全國僅此一家。
5. 很喜歡趙孟頫的楷書道德經,每天都看,不知道用鋼筆臨摹行不行,求指點。
趙孟fu的楷書「筆畫圓潤,風格秀麗」,很適合用鋼筆寫。
趙的手書長卷《道德經》是其經典的字帖,對後世影響很大,完全可以用鋼筆練習的。
練習的時候要盡量寫的像,一遍又一遍的寫,直到與原帖的字型寫的充分的相似,然後默寫,如果也達到與臨寫一樣的程度,說明你寫的過關了。
《道德經》五千言,很長的。練鋼筆書法要下苦功夫的。很多教硬筆書法的地方都說「速成」、「七天練好鋼筆字」等等口號,其實全是胡說八道的,千萬別信,這是違反學習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