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無

道德經中無

發布時間: 2025-07-10 15:20:56

A. 道德經中的無和有怎麼理解

道德經中的無和有理解如下:

無是指道的本體虛空無物。無是表示一種虛無的狀態,沒有或不存在,也可以說是無極混元狀態,無聲無色、無形無象。有是指道孕育生化萬物的功能。有表示萬物皆是由道所生,是萬物的源頭與歸宿,天地生在大道之後,所以無是天地之始。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道德經》八十一章,是道經的最後一章,也是全書的總結。這一章中,老子通過一系列的哲學思想、辯證思想和邏輯推理,闡述了道的本質和特徵,以及修身、治國、用兵等方面的道理。

B. 《道德經》中,「無」字出現了300多次,「無」有什麼含義

“無”字的含義是不刻意的去做,不做多餘的事情以及步驟,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違背自然法則,都要以遵守自然法則為前提來行事。老子生活的時代還要早於孔子百餘年的,有一種不太切合實際的說法是,老子是一支來自印度的傳教士的團體。所以,他的行動在常人看來很難理解。根據一些非正式的記載,印度人的長相都是形象各異,和正常人的長相區別很大,感覺就像是年邁的老人一樣,所以也就有了老子是老者的這層含義。

C. 道德經中的「有」和「無」是同出於玄的嗎

寶寶DL02X :你好。
天地開始的時候,沒有實物。沒有形象。這種情形可以稱之為【無】。這就是【專道】的本體屬、宇宙的本源。當【道】產生、創生的作用,萬物就隨之而生。可稱之為【有】。這就是【道】的作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如果可以用語言來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言詞來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源的命名。
因此,常從【無】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遠,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在老子的思想體系裡,【道】當然是最重要的了。

熱點內容
經濟法和行政法的連系 發布:2025-07-10 22:18:57 瀏覽:877
河南省公墓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0 22:14:31 瀏覽:574
國際經濟法司考真題單選 發布:2025-07-10 22:12:56 瀏覽:141
勞動法高級管理人員 發布:2025-07-10 22:09:31 瀏覽:436
四維彩超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7-10 21:57:45 瀏覽:748
政府組織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0 21:56:50 瀏覽:825
南京六合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10 21:47:18 瀏覽:83
洛陽市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10 21:45:12 瀏覽:1000
中華人艮共和國勞動法 發布:2025-07-10 21:36:25 瀏覽:560
基層法律服務所法人變更流程 發布:2025-07-10 21:25:20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