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無

道德經中無

發布時間: 2025-07-10 15:20:56

A. 道德經中的無和有怎麼理解

道德經中的無和有理解如下:

無是指道的本體虛空無物。無是表示一種虛無的狀態,沒有或不存在,也可以說是無極混元狀態,無聲無色、無形無象。有是指道孕育生化萬物的功能。有表示萬物皆是由道所生,是萬物的源頭與歸宿,天地生在大道之後,所以無是天地之始。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道德經》八十一章,是道經的最後一章,也是全書的總結。這一章中,老子通過一系列的哲學思想、辯證思想和邏輯推理,闡述了道的本質和特徵,以及修身、治國、用兵等方面的道理。

B. 《道德經》中,「無」字出現了300多次,「無」有什麼含義

“無”字的含義是不刻意的去做,不做多餘的事情以及步驟,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違背自然法則,都要以遵守自然法則為前提來行事。老子生活的時代還要早於孔子百餘年的,有一種不太切合實際的說法是,老子是一支來自印度的傳教士的團體。所以,他的行動在常人看來很難理解。根據一些非正式的記載,印度人的長相都是形象各異,和正常人的長相區別很大,感覺就像是年邁的老人一樣,所以也就有了老子是老者的這層含義。

C. 道德經中的「有」和「無」是同出於玄的嗎

寶寶DL02X :你好。
天地開始的時候,沒有實物。沒有形象。這種情形可以稱之為【無】。這就是【專道】的本體屬、宇宙的本源。當【道】產生、創生的作用,萬物就隨之而生。可稱之為【有】。這就是【道】的作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如果可以用語言來表述,那它就不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言詞來命名,那它就不是【常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混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源的命名。
因此,常從【無】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遠,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在老子的思想體系裡,【道】當然是最重要的了。

熱點內容
二宮法官 發布:2025-10-14 00:27:30 瀏覽:53
東莞市臨時工勞動法 發布:2025-10-14 00:25:16 瀏覽:761
律師慣用手段 發布:2025-10-14 00:06:54 瀏覽:219
法碩法學書目 發布:2025-10-14 00:04:27 瀏覽:820
婚姻法里夫妻分居多長時間算離婚 發布:2025-10-14 00:04:07 瀏覽:569
婚姻法男方叫女方爺爺公公 發布:2025-10-14 00:03:11 瀏覽:810
遵守黨的法規制度 發布:2025-10-14 00:01:38 瀏覽:303
婚姻法改年齡 發布:2025-10-13 23:34:41 瀏覽:895
南京國民政府婚姻法 發布:2025-10-13 23:31:14 瀏覽:258
鳳陽法律咨詢律師 發布:2025-10-13 23:27:18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