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學習知
① 如何學習書法
如何開始學習書法
經常有朋友問書法如何入門,一些基礎問題回答如下:
1、我現在才開始練字,會不會太晚了?
永遠不晚,書法不像體操跳水,需要從小練起的童子功。
相反,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對美的判斷和定義也會越來越高明,開始寫字的年紀越大,進步就會越快。有些老人家,退休了才開始練字,水平突飛猛進讓人驚異,正是這個原因。
2、練多久才能成為書法家?
如果想寫一手讓人稱贊的好看的字,能堅持一年半載不間斷的練習就可辦到。
但想成為書法藝術家的話,絕不是三五年的問題,很多人練了一輩子的字,也差強人意。
現在號稱書法家的人很多,但大多數只是一些手藝或精或粗的工匠。
中國歷史上,很少有專門以書法家名世的人,那些大家,都是貴族、官吏或者學者,書法從來就不是一種職業。
書法寫到最後,技巧其實是很次要的,個人的氣質學養內涵,往往決定了高下。
因此,就算時至今日,以書法家為職業依舊是不切現實的。
5、練字需要老師嗎?
這個問題,我必須沉痛地回答你,如果你不是天分過人,你是需要一個好老師的。
這個問題我走過好多年的彎路。
練習書法的核心問題,其實不是字的間架結構,而是用筆。很多硬筆字寫得很漂亮的人,用毛筆寫起來就慘不忍睹,其根源就是不懂用筆。
趙孟頫說:「結體因時而變,用筆千古不易。」這個用筆就是中國正統書法體系裡的最精
髓的地方,也是書法里最難的部分。
幾千年來,中國書法一直被籠罩在二王體系下(王羲之、王獻之),這個二王體系裡用筆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中鋒用筆,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其實超難的問題,大家練下去自有感受。
所謂用筆,簡單點說就是,這個字帖裡面,這一筆是怎麼寫出來的,裡面有多少動作,用什麼樣的速度,運筆時毛筆的形狀應該什麼樣子,這一筆與下一筆之間,毛筆在空中又做了什麼樣的運動。
這個問題不解決,你臨帖永遠臨不像。但是古時又沒有實時監控,所以我們沒法知道古人是怎麼用筆的,只能通過他最後寫下的筆跡來進行猜測。
因此現在練書法的人雖然多,但用筆基本都是靠猜的。
如果你天分夠高,那麼可能你會猜得比大多數人都准,也就不需要什麼老師。
但像我這種自以為天分高其實天分低的人很多,結果猜了好多年都發現沒猜對。
後來我在微博上認識了老師,他臨的蘭亭序讓我覺得驚異,於是找時間專門長途跋涉去拜訪他,看他寫了三四行字,雖然只是短短一兩個小時,就解決了我疑問了很多年問題。
不需要總是跟在老師身邊,帶著疑問,有時一會就能解決你的所有疑問。
但是,如果你一無所知,想老師教會你全套本領。那麼再好的老師,也只能悲催地看著你無語凝噎。
更大的問題是,現在的書法家已經和中醫、武術等國術差不多,盜世欺名者眾,騙酒騙飯
騙色的居多,很多人其實一輩子都在錯誤的道路上前進(個人觀點)。
所以,遇到一個正確的老師不容易,你可以多請教不同的人,但也別輕易信服任何一個人(包括我)。
畢竟,書法最後還是要靠你自己練的。
② 書法學習中的注意事項
學習書法要注意
1.選帖
書法是一門藝術科學,學習書法不能不借鑒前人的經驗。有這個借鑒和沒有這個借鑒是大不相同的。這里存在文野、高低之分。會寫字不等於掌握了書法藝術,只有熟練地掌握了書法藝術的技法和知識,才能從一般實用出發的寫字,提高到以觀賞為主的書法藝術創作。掌握書法技法,存在由不會到熟練,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
學習書法要繼承前人的經驗,首先要選好臨寫的範本,即選帖。選帖即是拜古人為師。
我國歷代優秀書法家的書法藝術的高度成就,也是在學習前人的書法藝術的基礎上發展來的。他們通過長期的實踐,在結體運筆上形成自己的一套規律,創作出自己的獨特風格,受人喜愛,使他們的作品千古不朽,成為後人學習書法入門的楷模。後學者掌握了他們這套寫字的規律,為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打好基礎,從事書法藝術就能登堂入室了。
因此,選帖很重要。選好帖,就要恭恭敬敬地學,學得惟妙惟肖,即稱為「入帖」了。有人怕學像了就跳不出來了,產生疑慮,其實是不必要的。正如明代倪蘇門在《書法論》中所說:「必須取古之大家一人為宗主,門庭一定,腳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務使筆筆肖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種嫡派,縱有譽我、謗我,我自不為之動。」如果朝三暮四,就會影響基本功的練習。到了確實掌握了一家書法的規律,字字寫來確是「此種嫡派」,那時候你的基本功力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礎,對書法的結體和筆法都有一定的認識和研究。通過實踐,在提高對書法藝術認識的基礎上,然後多找幾家書帖,臨習研究,知其長處和短處,加上其他文學藝術修養的提高,通過不斷地實踐和探索,就能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這也就是「出帖」了。這是一生所 追求的事。
2. 姿勢和執筆
在開始練習書法寫字時,要重視姿勢正確,養成良好的習慣。寫字姿勢正確與否,不但和寫好字關系密切,而且也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許多人的腰背及頸椎視力疾病,許多就是因為不在意自己的站姿和坐姿所引起的。寫字不僅靠手指、手腕的運動,寫大字時還會牽動全身,特別是腰部。傳《衛夫人筆陣圖》說:「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寫大字的一點一畫,都涉及指、腕、肘、肩、腰以及全身各部位的作用。因此,正確的姿勢,能使這些部位密切配合和偕同動作,使毛筆能順利的運行,寫出剛柔拙巧的各種筆畫,保證字的部位和行的垂直。如果養成歪頭寫字的習慣,寫出的字就會部位不正,一字部位不妥,一行就寫不直,如是一幅作品就不能令人滿意了。如果坐著寫字時,將胸緊壓在桌子上,則會妨礙呼吸,長期下去就會影響健康。
3.筆法
書法作品的神韻和情調主要通過筆法和結構、章法來表現,筆法和結構是書法創作的主要技法。
筆法是用筆的方法,也稱用筆或運筆,是指筆在紙上如何運行,寫出點畫的方法。
結構也稱間架或結體,即點畫的搭配構成。
筆法和結構的關系究竟如何?是先學筆法還是先學結構呢?古人都認為書法中首先是筆法,如傳王羲之撰《筆勢論》說:「夫書不平直,不用調端,先須用筆」。唐張懷瓘的《用筆十法》中說:「夫書第一用筆」。元趙孟頫說:「學書以用筆為先」。
③ 如何學習書法
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許多自學書法的人都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不知道學那種書體,不知道學那種字體,不知道學那種字帖。
絕大多數人和我都認為初學者要以楷書為基礎,但也有人認為應從隸書學起。楷書結構的排列正好是中間階段。它是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如果把楷書寫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筆法即是隸書。將書寫得簡便流動一些即是行書,行書再寫得簡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從隸書開始,就難以掌握楷書的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要比隸書豐富復雜。可見,練好楷書基本功可以作為練寫各體的基礎。
有了楷書的功底,掌握了楷書的間架結構和筆法,再寫魏碑、隸書和行書、草書。乃至篆書,就可以事半功倍。楷書又可以使魏碑、隸書的結體筆法得以豐富和變化,如諸遂良的楷書;楷書滲人行書、草書筆法可以增加靈動,如趙孟頫的某些楷書碑字。
有些初學者急於練習行書、草書,由於沒有楷書的基本功力,雖然寫得「龍飛鳳舞」,但沒有字型的基本規矩和點劃的基本功力,結果事倍功半,走了彎路
楷書練習最好的方法就是臨貼,不管是誰的字帖都不會讓人覺得簡單,如果有誰的比較簡單,恐怕早已經是書法初始練習唯一的了。其實臨哪本貼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碑貼,顏、歐、柳、趙都可以,但在購買碑貼的時候盡量購買質量較好的字貼。
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練好毛筆字,選正確毛筆是很關鍵的。
毛筆的種類很多,在初次學習時,希望你選用「兼毫」的湖筆。因為兼毫的湖筆,筆芯硬,易於掌握,對你以後的學習很重要,我說一下為什麼不使用」羊毫「和」狼豪「,因為前者很軟不易於掌握,後者很硬適合畫寫意。
在選擇筆峰時,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長短,因為筆鋒太長不易於掌握,但筆鋒長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適合寫」草書「一氣呵成」,筆鋒長可以保證墨的夠用,反之,筆鋒短適合寫楷書,易於掌握。
選筆時也要顧及臨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體大小方面,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有點「殺雞用牛刀了」。
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選帖的基礎上,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
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漢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毛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你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練字姿勢:
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
④ 如何學好書法
初學者必須長期的抄臨摹碑帖和襲不停的練習,本人自學書法多年,講下自己的心得。首先正確的坐姿、持筆為前提,練時建議從筆畫和部首開始練習,因為漢字都是由不同的部首和筆畫組成的,所以寫一個漂亮的字主要看字的結構,結構框架搭好了,你的字自然就漂亮了。注意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練到知道該如何寫才行。推薦幾本書給你《顏真卿多寶塔碑》,《晉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適合小楷,歐體(歐陽修),柳體(柳公權),初學者應從楷書學起,為以後的行書,隸書,草書打好基礎。購書時最好選擇碑帖,學習原著。平時可以多看看其他名家的碑帖,取長補短,持之以恆到了有一定的功底建議再買一本《書法章法技法》,這是很重要的。
寫一手漂亮的字必須有好的筆,筆桿要直,毛要軟硬並兼,也叫兼毫,你也可以先使用狼毫和羊毫。
記住不要太過心急求成,心平氣和、心無雜念很重要。記得要勤加練習。
⑤ 零基礎的人如何學習書法
第一步:選一支自己順手的鋼筆或中性筆。
有的朋友說,鋼筆容易出鋒,有筆鋒的感覺,這樣才寫出的有味道。
1.根據筆尖的形狀可分為以下三種:
小尖、包尖、明尖,個人建議用小尖和包尖,容易表現筆鋒和線條,有利於筆尖的保護,又耐用。
第二步:選硬筆字帖
有了一隻合適的鋼筆後,我們就要開始選一個範本,開始臨習。
選字帖非常重要,這是起點方向。如果剛開始字帖選錯了,後面的功夫就白費。
良心推薦:楷書首選盧中南、田英章、荊霄鵬等人的字帖。
在這里強調一下,很多朋友想練字,一上來就找一本字帖來寫,直接描紅練字,這樣是不對的。
練字,一定要從根源抓起。練好基本功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開始下一步了。
第三步,我們要練筆畫
萬丈高樓平地起,所打好基礎非常重要。選一本有基本筆畫講解的字帖,如果你把筆畫寫好了,就會為後來的練字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果你寫不好筆畫,以後隔一段時間不寫字了,生疏了,就又不會寫了。
這一步非常關鍵,這里著重講一下。
握筆一定要穩,指實掌虛。要注意輕重緩急,節奏感。需要注意觀察,慢慢體會。
1. 橫畫
橫畫要寫平穩,但不一定是水平的,一般左低右高。起筆稍重、行筆向右較輕,收筆略向右按一下。
要領:下筆出鋒要快,快—重—輕—頓
2.豎畫
豎畫要寫垂直,因為豎畫在一個字中往往起著關鍵的支撐作用,豎不垂直,則字不正。豎有垂露豎和懸針豎之分。
垂露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垂直向下較輕,收筆稍重。
懸針豎的寫法,下筆稍重,行筆要快向下,迅速出鋒。
3.點畫
在—個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樣重要,是一個字的精神體現。點畫有右點和左點之分。右點。輕下筆,由輕到重向右下行筆,稍按後即收筆,不能重描,一次成畫。
左點,向上提筆。寫法基本同右點,但行筆方嚮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筆時要頓筆。
寫點關鍵:要有行筆過程,萬不可筆尖一著紙就收筆。
4.豎勾
下筆寫豎,到起鉤處,稍停向左上鉤出,出尖收筆,鉤的尖角約為45度,出鉤的部分要短一些。
要領:前段部分同豎畫寫法,後面收筆要稍微停頓一下,再向左45度方向勾出。
5.橫折
下筆從左到右寫橫,到折處稍頓筆再折筆向下寫豎。豎是短豎,向左傾斜45度角。
注意橫要平,豎要直,折要一筆寫成,中間不可間斷。折處不能寫成「尖角」,也不能頓筆過大,形成「兩個角」。
6.橫折鉤
下筆寫短橫,略頓筆後折向下,有時稍稍向左傾斜一點,到起鉤處略頓筆後向左上方鉤出,一筆寫成。
要點:注意轉折位置,需要略頓,然後豎彎勾出。
首先是這幾個基本筆畫,要反復的練習,至熟練為止。每個筆畫至少寫三百遍,在腦海里加深記憶。
只要每天堅持練習1小時,大約5天左右,可以掌握筆畫的書寫了。
第四步,練好筆畫後,知道橫豎撇捺怎麼寫了,就要開始練字了,也就是練字的間架結構。
這時就可以找一本字帖來練習,描紅連寫。建議選一本楷書字帖和行書字帖結合來寫。楷書有利於字的間架結構的掌握,行書字帖有利於字的運筆流暢性,容易找感覺。畢竟,行書從欣賞的角度更美觀。
我們選好一本字帖後,應該如何使用?
現在就告訴大家,如果你是零基礎,那就一定要先描紅,照著字帖描。描,也有很多種。
第一種,最常見的是描摹本,就是在原本上加一層透明的紙。
第二種,直接在淺色的字跡上寫,覆蓋的寫。
第三種,在凹槽里根據字的筆跡來寫。
強力推薦第二種,直接在淺色的字跡上寫,易於辨識,統一把握。
前期在練過筆畫後,有了一定的基礎了,這一步就更容易上手了。 這種直接在淺色自己上描寫,非常容易上手 大概需要10天的時間,每天堅持一個小時。
第五步 臨摹
在描寫之後一定要臨摹,這是奠定基礎很關鍵的一部,這關乎你在書法的道路上能走多遠,能走多久。
臨摹這個過程也相對最難,需要多觀察,理解體會。如果身邊的老師指導就更好了,比自己領悟要快得多。
這里,推薦一本字帖,王羲之的《靈飛經》本來是毛筆書法的高古法帖,由於其字體的結構規整、俊美,秀氣,靈動,所以非常適合硬筆字的練習,適合練基本功。
臨摹大概也需要5-10天的時間,具體成效,就要看你的悟性了,臨摹的過程中也可以創作出作品。
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應該包含正文、題款、印章。
總的來講,大家按照這些步驟來,一步一步的加強練習,一個月左右,作為零基礎的你也能把字練好。
⑥ 談談你對學習書法的認識
書法是中國的國粹,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中國的文字是方塊文字,每一個字在造字之初都是一幅圖畫或者一個故事。引導孩子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漢字幾經演化,到了今天的地步,簡化到今天,我們只知道它現在的意思,它的本意都不得而知了。通過學習書法,不僅能讓孩子把字寫好,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也了解了一些文字學的知識,比如部分繁體字(因為古人的字帖都是繁體的)。
書法是從臨習古人優秀的碑帖開始的,學習書法有這樣一些功用:
首先,書法是兩條腿走路的,那就是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問題。
先說實用性,所謂實用性就是孩子通過學習書法,那把字寫得很好。作為中國人,能把自己的漢字寫得漂亮,那是一件很光榮的事。一個人有一手漂亮的字,那是跟隨他一生的,是一筆無形的財富,無論是用於日常的交流,還是在將來學習就業,都有別人無法相比的優勢。
再談藝術性,通過學習書法,孩子的審美能力提高了,眼界高了,知道什麼樣的書法是好作品,懂得了欣賞藝術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其次,通過學習書法,對孩子的人格和性格是一個完善。我們經常說現在很多青年人很浮躁,做什麼事情都虎頭蛇尾的,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責任感。通過學習書法,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沉靜下來,達到一種性格上的完善。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通過學習書法,能夠漸漸地沉靜下來,使得性格更加完美。一個沉靜的孩子,通過學習書法,進一步培養了藝術氣質,使得他會更有學識和修養。
再次,通過書法能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學習書法是通過臨帖來實現的。古人優秀的法帖經過千百年來的沉澱淘汰,大浪淘沙,流傳到今天的可以說都是藝術的精華,愈加顯示出其藝術的光芒。通過眼睛觀察字帖,然後用腦分析,再通過手來表現出來,最後達到一種相對完美的地步,這其中對各種能力的培養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積累起來就是一筆財富。試想一個人有很強的觀察能力,縝密的思考能力,很強的動手能力,他做什麼事情不會成功呢?
一個優秀的人才身上所具有的優秀品質,通過學習書法都可以培養起來。多年的書法教學實踐證明,一個能把書法學好的孩子,在學習上肯定是優秀的。
最後我要說的是,學習書法能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姿勢,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比如脊柱的正直,視力的完好,這里就不一一說了。
⑦ 學習書法的步驟
「讀、摹、臨、背、意、用」六字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
1、「讀」即讀帖。讀字的用筆方法、結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讀帖要抓住帖的特徵.字的形象特點。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讀帖要經常讀,沒事閑暇時要經常拿出來翻看。
關於學習硬筆書法的幾種情況。
(一)、忌見異思遷,宜目標專一。
見異思遷、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學習硬筆書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學者學習書法,今天喜歡「二王」,明天又臨顏真卿,過幾天又學習米芾、蘇東坡……見異思遷,目標不專一這是學書之大忌,也是很多習書者為什麼經常臨帖,遲遲不能進步,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學到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們必須選准一本自己喜歡的一家一帖後,老老實實臨寫,等學到八九分,再臨臨其它帖也是無妨的。
(二)、忌「一曝十寒」,貴堅持。
書法大師魏開學告訴有些初學書法的朋友.練字象犯冷熱病,興趣誄時就練一陣子,有時十天半月就不動筆,如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練字肯定是練不好的。貴在每天堅持練上一兩個小時不間斷,如果有時出差在外,也可以帶上帖進行讀。
(三)、正確認識「高原現象」。
所謂高原現象就是開始練字感得有進步,練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沒有進步了,反而覺得比以前退步的現象。有些人遇到這種現象悲觀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時乾脆換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練。
要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賞水平提高了,常言說「眼高手低」,這不是退步而是進步,是手底下的進度沒有眼睛的進度快,遇到這種情況,只有繼續加緊臨帖練習,使手上的功夫達到眼上欣賞的水平。
⑧ 如何自學書法
您好,如果您是書法初學者,建議您從楷書入手,這是學習書法的基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初學者首先您需要准備好筆墨紙硯,另附一本字帖。
一、筆:筆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狼毫羊毫的兼容(兼毫),長度適中即可。
(8)書法學習知擴展閱讀: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和英文書法等。其「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文字元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等。
資料來源:書法-網路
⑨ 書法入門應該怎麼去學習
我認為書法入門主要應該注意以下三方面,第一、訓練好扎實的基本功;第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書法風格;第三、不要養成固定的書法模式。
最後要說的不是書法學習內容,而是書法入門學習中一定要注意的問題,那就是不要養成固定習慣。很多人在書法入門的時候都容易犯一個錯誤,那就是過度臨摹,臨摹到最後變成徹底的“模仿秀”了,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別人的風格,這也是學習書法時要格外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