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獨立法人
㈠ 有獨立法人資格和無獨立法人資格有什麼區別
1、獨立法人資格和無獨立法人資格享有的民事權利不同: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簡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主體資格的社會組織,不限於經濟組織!
2、獨立法人資格和無獨立法人資格的人身權利不同:
法人與自然人的區別在於法人不具備自然人所享有的如人格權等一系列專屬於人身的權利。
3、獨立法人資格和無獨立法人資格承擔民事責任不同:
民法通則第三十七條規定: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的法人主要有四種:機關法人、事業法人、企業法人和社團法人。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企業法人子公司是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的;但如果只是家分公司,則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
(1)事業單位獨立法人擴展閱讀:
獨立法人的單位可以包括:
國家機關
國家機關法人依據《[1]》規定的機構設置程序經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批准產生,履行職能時,不需證書類法人憑證;
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法人依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經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登記或備案,完成獲取法人資格的法定程序,開展活動時,需有《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作為法人身份的合法憑證;
社團法人
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經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登記,完成獲取法人資格的法定程序,開展活動時,需有《社會團體法人證書》作為法人身份的合法憑證;
企業法人
依據《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和《公司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完成獲取法人資格的法定程序,開展活動時,需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作為法人身份的合法憑證。
相比較而言,我國的事業單位法人難以等同於國外法人中的哪一種,若從法人舉辦目的、舉辦主體、活動范圍等方面分析,事業單位法人類似於國外的公法人或公益社團法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獨立法人
㈡ 什麼叫獨立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的劃分管理是我國特有的模式。
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獨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它的特點是自收自支,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盈虧配比,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企業單位的登記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企業單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企業單位進行勞動仲裁。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拔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㈢ 事業單位是不是獨立法人
獨立法人與是否事業單位無關,獨立法人資格主要看登記情況。事業單位一回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答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根據國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事業單位不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而分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目前還新興了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和社會資本舉辦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3)事業單位獨立法人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具有公益性質,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組織,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和企業績效工資最主要不同點在於經費來源和保障。企業績效工資完全取決於企業盈利情況,根據企業的薪酬戰略及績效考核結果進行發放;
而事業單位則不同,事業單位根據單位不同類別,其績效工資的經費來源和保障有所不同,義務教育中小學績效工資經費來源主要由縣級財政保障,省級財政統籌,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及東部部分財力薄弱地區給予適當補助。
㈣ 什麼叫獨立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一復般是國家設置的制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的劃分管理是我國特有的模式。
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獨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它的特點是自收自支,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盈虧配比,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企業單位的登記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企業單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企業單位進行勞動仲裁。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拔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㈤ 事業單位旗下獨立法人企業屬什麼性質
事業單位可以作為出資人,注冊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或其他機構),但該公司不可以作為該事業單位的「下屬」。
因為,下屬的法律含義更接近於分支機構,那就不是獨立法人了。
㈥ 獨立法人和事業單位法人有啥區別
1、法人是相對公民而言,是獨立的民事主體,它是社會組織,而非個人。 2、法人版都是依法設立,也就是權說只有符合法人條件的企業或其他社會組織,通過登記認可後才取得法人資格。獨立法人是相對「受限法人」而言,比如說一個軍事組織可以是法人,但其是受限的,其享受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都要其上級批准。 3、不具備法人條件的事業單位就不是事業單位法人。肯定有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
㈦ 獨立法人和事業單位法人有啥區別
1、存在的主要條件不同。企業法人以贏利為主要目的,事業單位法人以社會公益回為主要目的,兼顧經答濟效益。
2、登記管理的依據和機關不同。企業法人登記的依據是國務院頒布的《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公司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等。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依據是國務院頒布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登記管理機關是機構編制管理機關。
獨立法人是相對於民法上「自然人」的概念提出的,是法律所創設的主體。相比較而言,我國的事業單位法人難以等同於國外法人中的哪一種,若從法人舉辦目的、舉辦主體、活動范圍等方面分析,事業單位法人類似於國外的公法人或公益社團法人。
(7)事業單位獨立法人擴展閱讀:
法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我國的法人主要有四種:機關法人、事業法人、企業法人和社團法人。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設立,具備法人條件,經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核准登記成立的面向社會直接為國民經濟和社會提供服務,以社會公益為主要目的的社會組織。
㈧ 獨立法人和事業單位法人有啥區別求解答
獨立法人能夠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 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事業單位法人
事業單位法人是指依法設立,具備法人條件的,從事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科學技術等公益事業的社會組織。如學校、醫院、科學院、文藝團體等。 強調獨立法人地位,並非否定其事業單位法人,而是強調其具有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三十三條 事業單位開辦資金是事業單位被核准登記時可用於承擔民事責任的全部財產的貨幣體現。事業單位開辦資金包括舉辦單位或者出資人授予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支配的財產和事業單位法人的自有財產。
事業單位開辦資金不包括下列資產:
(一)代為管理的公共基礎設施和資源性資產;
(二)關系國家秘密、公共安全、公共保障,不能進入流通領域的資產;
(三)借貸款、合同預收款、合同應付款;
(四)職工福利費、保險金、住房公積金等專用基金;
(五)規定了使用方向,不能用於民事賠償的他人資助的資產;
(六)按照法律、法規規定不能用於民事賠償的其他資產。
事業單位開辦資金應當以人民幣表示。
強調獨立法人地位,這就說明醫葯的資產醫院有獨立的使用權、管理權和處置權,同時這些資產作為醫院享受享有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 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財產保障。概括地說強調獨立法人地位就是強調了其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