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中志向

道德經中志向

發布時間: 2021-01-18 14:30:18

⑴ 樹木沒有根就不能生長,人沒有志向就不能有大的作為,這和什麼意思相同

被扣住的木頭生於淺灘;一座九層的高塔,從地上升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被扣住的粗木頭的長度像針一樣細,這座九層樓的高塔是用一籃子土做成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資料來源:《春秋李二》《老子》第六十四章。

從「大小」的角度,老子闡述了事物的發展變化的法律,折疊「木」,「台灣九層」,「旅行」的東西。

從「相信」,「累從土」,「始於足下」為開端,生動地證明了大的東西是由微小的事情。與此同時,還告誡大家,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堅強的意志,從小事做起,才有可能成就偉業。

人要成就大事,必須從基礎做起,要成長為大樹,要從一棵小樹做起;要做一個塔,從小塊土開始;要走一千英里,就要一步一個腳印地走。

2018年是新時代的開局之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今後30年多的發展規劃了藍圖。要把藍圖變成現實,我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累土」是我們一步一步做的,「九層平台」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1)道德經中志向擴展閱讀:

《道德經》的主題是「道德本性」。

「道法性」是《道德經》老子思想的精髓。「道」是《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創造的動力源泉。「德」是「道」在倫理學領域的發展和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和常識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又與西方自然法有所不同。法應仿效自然之道,發揮其辯證的反轉化作用。

在哲學上,「道」是萬物始發之母,陰陽的對立統一是萬物的本質,萬物發展的規律是物極而反。在倫理上,老子提倡簡朴、無私、安靜、謙遜、溫柔、軟弱、淡泊自然的美德。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不幹涉內政,不擾民,與外界和平共處,反對戰爭和暴力。這三個層次構成《道德經》的主題。

使《道德進步的結構邏輯的「物理、哲學、倫理和政治」,從自然的道德美德,最後的想法最終理想的政治和治理的方法。即從自然秩序中找到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道路。

⑵ 你從《道德經》里學到了什麼

5000多個字,老子表達了自己的思想,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包羅萬象。難在遵循與實踐,有這內份豪情豪膽容的人也不多。現代來講,世人紛雜,物慾橫流,因此現代懂道的人寥寥無幾更在及少數。我認為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無為,清凈不私,以此為核心修煉道德經。

⑶ 樹沒有根就不能生長,人沒有志向就不會成功。根據意思寫名句。答案

名句: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譯文: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築起來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

出處:春秋 李耳《老子》第64章

從「大生於小」的觀點出發,老子闡述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說明「合抱之木」、「九層之台」、「千里之行」的遠大事情,都是從「生於毫末」、「起於累土」、「始於足下」為開端的,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展而來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

人要做成大事,就必須從基礎做起,要長成一棵大樹,要從一顆小樹苗做起;要堆成一個高台,要從一點一點的土開始;要走出一千里路,要從一步一步邁出做起。2018年是新時代的開局之年,十九大描繪了未來30多年的美好藍圖,要把美好藍圖變成現實,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那就是「九層之台,起於累土」。「累土」就是我們現在一步一步的工作,「九層之台」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

(3)道德經中志向擴展閱讀: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⑷ 看了下道德經,不知我這樣理解老子的道對不,老子說道是水,利萬物不利己,百折不撓的志向,沒有任何險阻

老子所說的「道」,不是指具體的哪一樣東西,所謂「大道無形」。「道」其版實是宇宙萬物的權發展規律,是自然存在的,但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同時又是自然界所有事物所必須遵從的。「道可道,非常道。」——能夠形容的出來,講得出來的道,並非是真正的道。就是這個意思。

熱點內容
現實社會的精神勝利法 發布:2025-05-21 13:53:33 瀏覽:656
居民小區單元樓各種規章公約 發布:2025-05-21 13:53:19 瀏覽:531
放棄繳納社保聲明是有法律效力的嗎 發布:2025-05-21 13:48:09 瀏覽:773
勞動法陪產假北京 發布:2025-05-21 13:43:00 瀏覽:895
河南英搏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1 13:41:02 瀏覽:66
重慶大學在職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21 13:32:29 瀏覽:59
法院6穩6保 發布:2025-05-21 13:31:21 瀏覽:527
行政法的強制措施 發布:2025-05-21 13:27:35 瀏覽:980
中華人民共和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是什麼 發布:2025-05-21 13:21:31 瀏覽:284
社會連帶法學 發布:2025-05-21 13:18:00 瀏覽: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