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的地

道德經的地

發布時間: 2021-01-19 08:08:34

❶ 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意思

古代文言文表達的含義非常豐富,很簡短的幾個字就包含有大量的理解信息,一念之差也能造成理解上的差異。所以許多人對老子的道德經也有各種討論說法,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此講一下個人看法,僅供大家娛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道,個人認為包括了天道、人道和修煉之道。

修煉之道

老子所說的修煉之道,其實就是道教弟子修煉的方法,這種方法在道教中就被稱為“道”,也叫“修道”;這種修煉之道如果放到佛學裡面來表達,就會被稱為“法”,有時候也被稱作“佛法”,即“修佛的方法”。自古以來便有“道法自然”一說,意思就是不管是道教所修的道,還是佛教所修的佛法,都必須遵循自然法則才會有所成就。

❷ 道德經所講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四句話,不僅是做人做事的法則,版而且是修真證道的法權則,這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語,是老子思想精華之所在。所謂「法」,可作為動詞,是效法、學習的意思。如何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從古至今,有多少人都作過闡述和解釋,但所站角度各有不同,理解也可有所說,但真正從人體生命科學研究和修真實踐學方面來說,還沒有人對它進行解析過。從修真的角度去理解,玄靈修真理法學認為,這四句話所闡述的真義,是修煉的四大復返先天的過程和階段,直接言明了人如何回歸自然,如何天人合一,以高度的概括和精闢的語言,深刻地揭示了後天復返先天自然大道的修證法則。這個先天大法理論體系可貫通為:「我法母,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這五大階段。如果從功內解析,也可以把它稱為:「我法於母,人法於地,神法於天,仙法於道,聖法於自然。」這就更詳細、更准確地說明了修煉的層次和等級的差異,更完整地描述了由後天返先天、由低層向高層的人天合一境界邁進的過程。

❸ 道德經·天地不仁的原文

所謂「芻狗」,就是用稻草紮成的狗,它有著特殊功用:古代用於祭祀。祭祀是一件很嚴肅莊重的事情,在這種場合,它被賦予了特殊的象徵意義,已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稻草紮成的小狗。然而一旦祭祀過後,稻草恢復了它本真的意義,不再被人頂禮膜拜,它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被人遺棄,甚至踐踏,最後被當成普通的稻草焚燒了。稻草之所以會落下如此的命運,並不是人們對其存在好惡心理,而是為了祭祀的需要。
天地本身沒有情誼可言,它是毫無意志的純粹的自然物,它沒有偏好和任何選擇。然而它的力量是巨大的,無法抗拒和控制。它所表現的一切:地球的形成、人類的產生、物種的滅絕以及若干年後人類的消亡,都是一種很偶然的現象。絕不是天地的意志,它不存在憐愛和刻意踐踏的情感取向,萬物的生成和消亡都是依照自身的規律發展的結果,它賦予了萬物自由,因而它才能在自在無為中達到無所不為。客觀存在對萬物沒有施加恩惠,也沒有強加干涉,所以萬物才能按照自身的發展軌跡共同發展,正因為如此,萬物才能真正地感受到它的恩澤。
聖人(統治者)治理國家管理子民也是如此,古代的帝王稱天子,是天地的兒子,也可以看成是天地的化身,他效法天地管理天下百姓,不對百姓施加仁愛,把百姓當成祭祀用的芻狗,這不是不愛惜百姓,相反這是真正的珍惜。怎樣理解呢?聖人對百姓不施加仁愛馳不橫加干涉,給予一定的自由,這樣百姓才能感受到真正恩賜。教導百姓按照自然規律行事,就不會破壞大自然之道的無為之治。因而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天下才會太平,天下太平,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才能繁榮昌盛。與此相反,如果統治者沒能按照大道的無為而治的原則,而是施與仁愛,自然會對百姓枉加干涉,就會使百姓脫離正確的行為軌道,導致天下大亂。統治者為了安定民心,平息這種混亂的局面,就會很自然地強加自己的意志,比如制定各種刑罰,這樣一來,民心不但沒有被安定反而更加騷動不安,農民起義勢在必然,結果是民不聊生,統治階級的地位岌岌可危。所以這種貌似仁愛的統治策略,不但害已而且害民。
橐龠就是風箱,它是一種冶金鼓風用的工具,中間是空洞的虛無的,充滿了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天地之間是空虛的,恰似一個大風箱,充滿了元氣的流動。
正因為天地的空虛,才會有元氣流動其間,而且元氣無窮無盡,用之不竭,這元氣就是主宰萬物的靈氣,它看不到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越用越靈。
我們應該像天地聖人一般,像個大風箱,心裡空無一物,而又能包容一切。所謂空無一物也就是不置一物於心中,而應包容萬物,做到心中坦盪,不偏執一物,才能海納百川。心裡的容量像一個大風箱,無窮無盡,這樣我們才能放眼宇宙,心無掛礙;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才不會為外物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對別人的對錯是非才不會品頭論足,枉下斷論。別人的是非和自己有什麼關系?為什麼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我們是人,是情感十分豐富的動物,我們有喜怒哀樂,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要無所為,也就是真正的無所不為了。
老子認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不僅適用於治理國家,為統治者的制勝法寶,而且適用於我們一個一個的個體,將自己與大道緊密相連,甚至融為一體,我們才能獲得自由和幸福。就是大道的完善境界。

❹ 道德經在國際上的地位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文化名著總銷量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

在西方《道德經》的銷量已經超越了《聖經》,躍居所有經典之上,現已榮登世界書籍排行榜榜首之位。在中國,《論語》比《道德經》影響大;在國外,《道德經》比《論語》影響大;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各國經典名著中,《道德經》是被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發行量最大的傳世經典。

《道德經》的外文譯本總數近500種,《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多達82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也高達700多種。

老子是2500年中國歷代君王的導師,影響中國2500年的歷史。德國電視台的一項調查表明,老子還是德國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國人」,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道德經》。

當代管理巨著《第五項修煉》風靡全球,他的作者「學習型組織」的創始人彼得•聖吉最推崇老子的管理思想。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最推崇老子的管理哲學。在松下公司花園里有一尊老子的銅像,下面石座上刻著中文:道可道,非常道。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任時,曾在電視講話中呼籲,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道德經》,可幫助人們解決思想上的困惑。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2008國際論壇說:「俄羅斯應該用中國老子的智慧走出經濟危機。」

美國總統里根把《道德經》奉為寶典,在第二次總統就職演說中,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來闡釋他的治國理念。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最初正是根據伏羲黃老的陰陽學說提出了二進制思想。

黑格爾師承康德,把老子學說看成是真正的哲學,將老子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其哲學邏輯合理,充滿生氣,理論新奇,論述動人。黑格爾研究每一個命題,都完全按照太極圖的正(陽)反(陰)合(中)的三維形式,創立了三段式解讀法。

哲學家海德格爾更把老子的「道」視為人們思維得以推進的淵源。海德格爾認為老子與自己的思想很吻合,他將老子「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的字句掛於牆,懸於壁,是老子忠實信徒。

尼采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

日本學者湯川秀樹說:「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

美國學者卡普拉驚奇地發現了道家哲理與高能物理現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學之道》中說:「中國的哲學思想,提供了能夠適應現代物理學新理論的一個哲學框架,中國哲學思想的『道』暗示著『場』的概念,『氣』的概念與量子『場』的概念也有驚人的類似。」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欣賞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了當時他最喜愛的格言。

道祖老子在短短的五千言中,以其精煉的語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發生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真諦。

參考鏈接搜狐客戶端:http://www.sohu.com/a/114862265_488530

參考鏈接騰訊:http://news.qq.com/a/20070510/001383.htm

參考鏈接中國網—國際道德經論壇: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gjddjlt/node_7017047.htm

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是道德經第幾章說的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道經第二十五章內》)容
【譯文】老子說:「人們依據於大地而生活勞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據於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萬物;上天依據於大「道」而運行變化,排列時序;大「道」則依據自然之性,順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❻ 《道德經》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怎麼理解

在沒有進入「人法地」階段之前,必須有一個「我法於母」的過程。人體是由父母精血而成的後天之軀,從父母身上獲得先天真一之炁,全息性地繼承了父母系中隱顯生理組織結構遺傳的基因信息,經過母親十月懷胎,降生落地,來到人世間。得到母乳的哺育,完成了由嬰兒、孩童、少年至青年的發育成長過程。可以說人身的一切都是父母所給,由父母之情所生,由父母養育而成長。正如空凈師所雲:「父母一念人成形,菩提原是覺有情。悟徹人根證大道,宏志方能登雲城。」人降生之後,已由先天轉為後天,塵世的繁勞,欲心妄念的損耗,使嬰幼時期的先天狀況逐漸消失。中年之後,先天真炁已變得殘缺不全。人體生命要復還先天,只有通過修煉,奪取先天真一之炁,使生命質量逐漸復返到娘未生前的嬰兒先天狀態。
修煉「我法於母」,要在修心養性、攝身養生等方面,效法母性的仁善慈愛之心。母愛是偉大的善德,要像母***護子女一樣去愛護天下眾生,愛一切萬物,做一個真正的善人、仁人、有益於人民的人。修煉者本應繼承父母仁善之心,不斷克服人心之私,完成後天主觀意識的改造,在三元回歸和三源再造領域,完成「法於母」的過程。同時在命體方面,經過修爻補漏,逐步完成生命再造,達到在母腹中的先天乾健狀態。
「人法地」,是修真的第二步工程。人如何效法地母呢?大地馱載萬物,替我們承擔了一切,提供了一切,人體生命的生存,全賴大地來維持。吃的是大地長的,穿的是大地生的,衣食住行所需,無不是得之於大地母親。可是人類回報給大地的是什麼?只不過是污水糞便之類的東西,死後又把又臟又臭的腐爛了的膿血和敗壞了的朽骨,埋在它的身上,破壞污染她的軀體。人如此對待大地,而大地毫無怨言,不但生生不息地長養萬物,而且還承擔了一切萬物的罪過。人難道不應該效法大地這種大公無私,無所不包的偉大精神嗎?
人法於地」是一個科學的修煉層次。比如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這與地球情況完全相符。地球以水養育著群生和萬物,水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體內的體液就是一種水的特性,是人體生命的重要質元物資。由此可知,修煉「人法地」的科學性是非常完整的。如何法於地?首先要修「十二經絡」,其次要修「八脈道」,這樣就可以從生理組織結構上,完成「人法地」這個層次的先天變化過程。

❼ 老子《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那麼我們怎麼法地呢老子給出過方法嗎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是以地的法則運行,地是以天的法則運行,回天答是以道的法則運行,道是以自然為法則運行。
人在陸地生存,要效仿大地承載萬物的厚實和博大,適應地理環境而生存。但完整來看,道生天地,而道法自然,老子最終是要我們法自然,回歸原來的狀態,才是終極的目標。
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❽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法自然 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

最初的道演化為一,由一演化為二,由二演化為三,由三演化為萬物.
人依從於地,地依從於天,天依從於道,道依從於自然.

熱點內容
法學系學習 發布:2025-05-22 16:50:07 瀏覽:90
在職法律碩士雙證2017 發布:2025-05-22 16:49:57 瀏覽:791
刑事訴訟法51 發布:2025-05-22 16:41:42 瀏覽:928
經濟法主體之市場主體 發布:2025-05-22 16:36:33 瀏覽:543
經濟法00043試題大題 發布:2025-05-22 16:19:44 瀏覽:578
公安行政法學 發布:2025-05-22 16:14:01 瀏覽:838
借條法律效力期間 發布:2025-05-22 16:07:19 瀏覽:631
黃旗堡法院 發布:2025-05-22 16:07:12 瀏覽:362
勞動法中非因工傷有關條例 發布:2025-05-22 15:57:30 瀏覽:249
勞動法中對自行脫崗的規定 發布:2025-05-22 15:41:16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