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寫冬天
1. 紫去冬來,萬事如意 是什麼意思
紫氣東來 ( zǐ qì dōng lái )
解 釋 傳說老子過函谷關前,關尹喜見有紫氣從東而來,知道將有聖人過關。果然老子騎著青牛而來。比喻吉祥的徵兆。
出 處 漢·劉向《列仙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用 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清·洪升《長生殿·舞盤》:「~,瑤池西望,翩翩青鳥庭前降。」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 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司馬貞索隱引漢劉向《列仙傳》:「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後遂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
尹喜,字公文,相傳是西周王朝中的一位賢大夫。他自幼究覽古籍,精通歷法,善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周昭王二十三年,眼見天下將亂,他便辭去大夫之職,請任函谷關令,以藏身下僚,寄跡微職,靜心修道。尹喜上任後,在關旁結草為樓,稱之為樓觀,每天在這里觀察天象。有一天夜裡,尹喜在樓觀上凝視,忽見東方紫雲聚集,長達三萬里,形狀猶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十分驚喜,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里,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駕車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知有大聖人將從此經過,他便立刻召見守關兵卒孫景說:「傳令下去,九十天內將有大聖人路經此關,汝等要時刻留意,如有形容奇特、車服異常者從東而來,要求度關,切勿放行,立即稟報,不得有誤。」同時,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尹喜自己也天天沐浴,日日齋戒,凈身等待。
七月十二日午後,日已偏西,光華東射,關卒孫景不敢懈怠,仍在關上守望,忽見行人中有一青牛之車,其牛大而車小,車板薄而載人重。車上坐著一位白發老翁,紅顏大耳,雙眉垂鬢,胡須拂膝,身著素袍,道骨仙貌,非同凡人。孫景飛奔下關稟報。尹喜聞報大喜,迎接在牛車數丈前,跪拜道:「關令尹喜叩見聖人!」老子有意試其神智,故意說道:「吾乃一介貧賤老翁,如此非常之禮,不知有何見教?」尹喜道:「請大聖人暫留神駕,到關中小住,指點修行之道。」老子說:「老夫家居關東,田在關西,今往田中取點柴禾,怎麼會是聖人呢?」尹喜道:「尹喜早得神明示象,已掃路焚香、沐浴凈身,在此恭候多日,誠望聖人賜教。」老子笑道:「你說的聖人是古先生,此人善修施教,有綿綿永存之術,老夫正欲西去求教,還望大人放行。」尹喜再拜道:「今視聖人真姿超絕,望聖人略為尹喜指路,尹喜感恩不盡。」老子道:「汝何以知道老夫是神仙?」尹喜道:「尹喜好觀天文,略知變化。今月之初,和風立至,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紫氣浩盪,滾滾如龍,長達三萬里,知來者至聖至尊絕非一般之神;而紫氣之首有白雲繚繞,聖人當為白發,是老翁之狀;紫氣之前有青牛之星相牽,聖人必乘青牛之車來也。」數試尹喜之後,見其態度誠懇,所言真切,確是可度之才,便怡然含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知汝,當得度汝也。」尹喜聞言大喜,叩頭問道:「敢問大聖人姓名?」老子道:「吾姓字渺渺,無世不出,本人現在姓李,字伯陽,號老聃。」尹喜焚香叩首,行拜師大禮,做了老子的入室弟子。
老子在函谷關住下後,見尹喜心慈人善,氣質純清,於是融靜修、服葯、畫符之效為一體,取其精華而為尹喜著書,名為《道德經》。《道德經》寫成後,老子對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經》,分上下兩篇,上篇為《道經》,言宇宙根本,含天地變化之機,蘊神鬼應驗之秘;下篇為《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研習不止,苦修不懈,終有所成!」言罷,老子飄然而去。
老子去後,尹喜辭去關令之職,終日在樓觀之上修習,初時不甚明了,誦之口熟,漸漸品出其中妙蘊。後終於悟出真諦,修成大道,成為文始先生無上真人。
尹喜在升天之前,來到老子故里,並把自己的軀體留在這里,讓自己的忠魂永遠守護恩師的家門,以報答五千至言教誨之恩。
-------------------------------------------------------
崇山峻嶺,綿延起伏,象一條巨龍盤踞在西北大地,這就是「萬里終南山」。在這鬱郁蔥蔥,綿延不斷的崇山之中,在周至縣的一處山麓修著一區草樓別墅,這就是周大夫關令尹喜「隱德修行」之所。
尹喜字公文,自幼聰穎好學,善觀天象,遇事沉著,長於思考。瘦削的面孔上嵌著一對深邃明亮的眼睛。他喜愛凝神沉思,能把一切世事看穿,度大量寬,以德化人,故而下人對他無不五體投地。遇有疑難之事,都要去請教於他。
一天,尹喜正在草常和夫人弈棋,忽聽門外吵吵嚷嚷,接著便有下人神色慌亂地路進門來,語不成句地說:「大夫……大……夫,大事不好 !」
喜將手中舉著的棋子穩穩地落在棋盤上,扭過臉來不慌不忙地問道:「什麼事,如此慌張,這樣大驚小怪 ?」
下人說:「東方天空突然湧出一股紫色雲霞,形狀奇異的很,活似龍蛇遨遊太空,滾滾西來,勢不可當。小人們想,如今戰亂四起,這股紫色雲霞,不知主何吉凶 ?請大夫上樓觀望!」
尹喜聽說有這等事情,便站了起來,隨同下人外出,登上草樓,舉目遙望。果然見一股紫氣如蛟龍騰舞,自東西邁。喜觀後,掩不住心頭的興奮,連聲贊道: 「妙哉,妙哉!此乃祥瑞之氣,真人將至矣!」
尹喜本善於天文秘緯,仰觀俯察,莫不洞徹。他自言自語地說: 「夫陽氣盡九,星宿值合,歲月並王,復九十日之外,法應有聖人經過京邑,吾當於函谷關遮迎之」。於是便上書朝廷願為函谷關令,遂蒙恩准。到關,敕門吏曰:「若有老翁從東來,乘青牛,勿聽過關,當稟我知。」
關令尹喜計算時日將至,便令下人全部齋戒,恭侯迎接。至期,果見一老者,天庭飽滿,鶴發童顏,兩耳垂肩,眉長三寸,目光炯炯射人。青牛嘀嗒嘀嗒,邁著有節奏的步伐,老者坐在牛背上,逍遙自在,悠然自得。喜見之,趕緊迎上前去.再三稽首參拜: 「聖人來矣,有請!」
原來,這騎青牛的老者,便是太上老君。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陽,系東周守藏室史。因周室內亂,去官,准備西行,路過函谷關。他見面前這位官員,清奇不俗,氣度非凡,躬身迎迓,便問道: 「你是何人?為何得知老夫將至?」尹喜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乃函谷關令尹喜,去年冬天,我看見天理星西行,今春又見紫氣東來狀如龍蛇,知真人將西行,故於此迎之。」老君曰:「吾亦知子之奇」。遂相與入關。
關令尹喜在老君前執弟子禮甚恭,不時請問道要。一日長跪請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棄卻關令,同回草樓,老君為之「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其他問請之精義,喜另行整理成為,名《關尹子》。
現在樓觀台的青牛柏,即是老君到草樓觀系他青牛的柏樹。
因老君還要西行,告喜曰:「你好好修道『予行道千日後,於成都青羊肆尋吾』。」
尹喜將此話牢牢地記在心中,千日後果於青羊之肆再會老君。
這就是「紫氣東來」的故事。後人因之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