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杜鵬程
①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麼成語 杜鵬程 (
鵬程萬里péngchéngwànlǐ
[釋義] 鵬:指傳說中的大鳥;能飛行萬里;程:里程。大鳥飛行的路程萬里之遙。比喻前程遠大。
[語出] 《莊子·逍遙游》:「鵬之徒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辨形] 鵬;不能寫作「朋」;程;不能寫作「呈」。
[近義] 前程萬里 前程似錦
[反義] 走投無路 日暮窮途
[用法] 用為褒義。多用來形容事業非常順利。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長輩人給後人題詞時經常用「~\"一類詞語。
[英譯] mostpromisingfuture
② 杜鵬程,陳殘雲,王任重,丁慧中,焦若愚各取自什麼成語
杜鵬程——鵬程萬里,
陳殘雲——風卷殘雲,
王任重——任重道遠,
丁版慧中—權—秀外慧中,
焦若愚——大智若愚。
鵬程萬里
péng chéng wàn lǐ
【解釋】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出處】《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為褒義。多用來形容事業非常順利。一般作謂語、賓語。
【辨形】鵬;不能寫作「朋」;程;不能寫作「呈」。
【近義詞】前程萬里、前程似錦
【反義詞】走投無路、日暮途窮
【例句】長輩人給後人題詞時經常用「~"一類詞語。
③ 杜鵬程的保衛延安
1947年初,杜鵬程被調到陝甘寧邊區《群眾文藝》社工作,半年後又奔赴前線,深入到王震指揮的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獨立第四旅第十團二營六連,做了一名隨軍戰地記者。
當時,胡宗南指揮的國民黨精銳部隊20多萬人,在數十架飛機的配合下,聲言三天之內攻取延安,而西北野戰軍以裝備很差的2萬餘人,與相差懸殊的敵軍在陝北周旋、拼殺,展開了一場保衛延安的殊死搏鬥。形勢異常險峻,杜鵬程到達部隊才幾個月,西北野戰軍二縱即減員過半,他所在的六連竟由原來的90多人銳減為十多人。
這些感人的英雄事跡激勵著杜鵬程,他含淚在日記中記下那一個個難忘的戰斗場面,有時將裝日記的包袱放在膝蓋上寫,有時宿營以後趴在老鄉的鍋台上寫,即使在硝煙彌漫、子彈橫飛的陣地上,他也照寫不誤。
一次,旅政委楊秀山發現杜鵬程寫作的「武器」竟是一根將筆尖捆紮在樹枝上的東西,需要不停地蘸墨水。就關切地對他說:「筆對你來說,和槍桿子一樣重要,」於是當即批條子給供給部,指示為杜鵬程配發一支好筆,很快,一支「金星牌」鋼筆便到了團里,團政委將這支筆轉交給杜鵬程時,鄭重地在他的筆記本上寫了一句話:「一支筆,抵得上一支勁旅。」
在行軍途中和群眾、部隊聚會上,杜鵬程不止一次見過彭德懷,而且聽到過有關這位「彭大將軍」的許多戰斗故事。這些在部隊中廣為流傳的故事令隨軍記者杜鵬程心馳神往,很想近距離接觸這位神話般的人物。
1948年秋,這樣的機會來了,在黃龍山的一個窯洞里,彭總召集全體前線記者談話,說了三四個鍾頭,彭德懷談到延安保衛戰的重大意義和新聞工作者的責任,也談到了他自己:「我這個人沒有什麼,要說有一點長處的話,那就是不忘本。」當時,杜鵬程親耳聽到那響如洪鍾般的話,激動不已。采訪中,彭總質朴謙和,平易親切,他說甘願當「掃帚」供人民使用,覺得他自己就是比群眾和戰士多吃一口野菜,也是深為慚愧的!杜鵬程深深感受到:彭總忠心耿耿,時時把人民群眾和戰士們放在心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他的真實寫照,「這一切,在我心裡產生的不是抽象的意念,而是激動人心的巨大形象。偉大的中國革命,造就了許多光輝燦爛的巨人——我是帶著廣大指戰員強烈的崇敬心情來描繪彭德懷將軍的形象的,他來自現實斗爭生活,也是來自廣大指戰員的心裡。」
1949年他開始構思一部長篇作品,不禁萌生了要將西北戰場這一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訴諸筆端、昭示後人的強烈沖動,他說:「難道這些積壓在我心裡的東西,不說出來,我能過得去嗎?……也許寫不出無愧於這偉大時代的作品,但是,我一定要把那忠誠質朴、視死如歸的人民戰士的令人永生難忘的精神傳達出來,使同時代的和後來者永遠懷念他們,把他們當做自己作人的楷模,這不僅是創作的需要,也是我內心波濤洶涌般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1949年底,杜鵬程到達新疆喀什葛爾城後,著手創作《保衛延安》了,他整理了戰場日記,仔細回憶西北戰場,構思著他的小說。他看了《戰爭與和平》、《鐵流》、《日日夜夜》等描寫戰爭的長篇小說,認為這些作品寫得很好,特別是把小部隊寫得很細,他覺得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應該寫一部氣魄大、范圍廣、大兵團指揮的長篇來。在新疆,他寫了100萬字報道文學稿子,裝了兩麻袋,用毛驢馱著回到內地。一位商人說:「你在新疆發財了吧,馱的是金錢吧?」一位大娘說:「你給老娘馱回兩麻袋糧食吧?」杜鵬程搖頭說:「不是,不是,是兩麻袋書稿!」
杜鵬程在列寫作提綱時,前後反復四次,其間還到隨軍采訪的原獨四旅幾個團進行深入調查。二軍政委、喀什軍區政委兼南疆區黨委第一書記王恩茂得知情況後,給予杜鵬程極大的支持和關懷,當面勉勵他說「不管有多大困難,也要把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保衛延安、保衛陝甘寧邊區這部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書寫出來,讓它安慰死者,鼓勵活者,教育後者。」 自1950年動筆,杜鵬程經常通宵達旦,與昏暗的小煤油燈相伴150多個日日夜夜,終於完成一部上百萬字的長篇報告文學初稿。
「寫著,寫著,有多少次,遇到難以跨越的困難,便不斷反悔著,埋怨自己不自量力。可是想起了中國人民苦難的過去,想起了那些死去和活著的戰友,撫摸烈士遺物,便從他們身上汲取了力量,又鼓起勇氣來……鋼筆把手指磨起硬繭,眼珠上布滿血絲,餓了啃一口冷饅頭,累了頭上敷上塊濕毛巾。寫到那些激動人心的場景時,筆跟不上手,手跟不上心,熱血沖擊胸膛,眼淚滴在稿紙上……」杜鵬程這樣回憶當時艱苦創作的情景。以至草稿完成的當天,他倒頭便睡,直至兩天兩夜後,才從睡夢中驚醒,由於幾天沒吃東西,他飢餓之極,便拉上幾個記者一同上街吃羊肉包子,他的食量和狼吞虎咽的樣子令同事們大驚失色,過後有位記者告訴杜鵬程妻子張文彬說:「你這老杜可不得了,一下子吃了那麼多包子,這哪兒是吃,簡直在喝油。」
四年間,這部作品先後歷經9次修改,由最初的上百萬字的報告文學,修改為60萬字的長篇小說,繼之又壓縮為17萬字,最後又變成30多萬字,前後被杜鵬程塗改過的稿紙足可以拉一大馬車。杜鵬程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凝聚他心血的手稿,「夜不成眠,食不甘味,時序交錯,似乎和我無關,調我到大城市學習,我就把稿子帶到大城市;讓我到草原上工作,我就把稿子馱到馬背上……」
當初,這本書從初稿、定稿、審查、出版都是由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負責的,1953年春,總政文化部設法將杜鵬程從新華社新疆分社借調出來,到北京住了一年,集中精力反復修改,確定以小說形式反映1947年3月至7月延安保衛戰的歷史進程,其間還將書稿送給國防部長彭德懷徵求意見。當年底書稿就完全定下來了,列為「解放軍文藝叢書」之一,《解放軍文藝》1954年第1、2期分別選發了「蟠龍鎮」和「沙家店』兩章,後由總政文化部交給了人民文學出版社。杜鵬程對自己的書稿牽掛如子女,希望它能夠得到重視,所以,又將一份列印稿寄給了素不相識的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馮雪峰,並寫了信,馮連回兩封信,約他到自己家裡一談,杜鵬程知道,馮雪峰不僅是一位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革命,而且又是一位著名的文藝理論家,在文壇上地位頗高。
當得知杜鵬程只有32歲時,馮雪峰感嘆地說:「還是個青年,不過,像這樣年紀就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尤其是能寫出描繪彭德懷將軍形象的文章,真是不容易,要我寫我也不一定能寫出來,」馮從總體上對這部作品做了估價,說:「這是一部史詩,雖然在藝術上還比不上《鐵流》、《水滸》及《戰爭與和平》那樣的輝煌,可以說這是一部史詩的初稿,將來還可以不斷修改……你自然有能力把它搞成和古典傑作爭輝的作品。」當晚他們談到凌晨三點。第二天馮雪峰又打電話給杜鵬程,約他再談一次,並說他已經向《人民文學》編輯部做過推薦,希望他們先刊發該書的部分章節,還說,他已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幾位負責同志商量過了,希望作者用兩周時間,將一些地方做點修改,在1954年元月十日左右交出版社,然後加快印刷,爭取在三月份能與讀者見面,這使杜鵬程「心裡掀起巨大的感情波濤」。
1954年6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了長篇小說《保衛延安》,初版印數達到近百萬冊,這部作品出版後引起強烈反響。出現了爭購爭讀的可喜景象,有評論說,作者以澎湃的激情。高昂的筆調,刻畫了一批豐滿而生動的解放軍指戰員的人物群像,展現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高瞻遠矚,其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鋼鐵般的意志,成為鼓舞和教育中華兒女的楷模,為這部小說付出心血的著名文藝理論家馮雪峰,撰寫了兩萬字的長文《論(保衛延安)的地位和重要性》,發表在當年《文藝報》第14、15期上,該文指出:「這本書的很大的成就,我覺得是無疑的。它描寫了一幅真正動人的人民革命戰爭的圖畫,成功地寫出了人民如何戰勝敵人的生動的歷史中的一頁。對於這樣的作品,它的鼓舞力量就完全可以說明作品的實質、精神和成就……它的英雄史詩的基礎已經確定的了。」還說「作者以戰斗的精神,寫出了這樣的革命戰爭,於是作品就具有迫人的鼓舞力量。」文化部長茅盾先生也評論說:「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好像是用巨斧砍削出來的,粗獷而雄壯;他把人物放在矛盾的尖端,構成了緊張熱烈的氣氛,筆力頗為挺拔。」 《保衛延安》是當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大規模正面描寫解放戰爭的優秀長篇,被譽為「英雄史詩」。首先,它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以宏大的規模、磅礴的氣勢,出色地反映了解放戰爭中著名的延安保衛戰,描繪出一幅真實、壯麗的人民戰爭的歷史畫卷。
作品圍繞西北戰場我軍正規部隊與千倍於我軍的敵人的浴血奮戰,以我軍主力縱隊的一個連所參加的青化砭、蟠龍鎮、榆林、沙家店等戰役為主線,藝術地概括了我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的歷史性進程,作品所描寫的人民戰爭的場面,規模宏大,頭緒紛繁,從高級將領的重大決策到基層連隊的戰斗生活,大大小小戰斗的組織和進行,以及根據地人民和游擊隊的斗爭,都有真實、正面的描寫。作品不諱飾當時嚴峻的斗爭形勢,不迴避敵強我弱形勢下戰爭的空前殘酷和激烈,每次戰斗都有無數英雄戰士壯烈犧牲,「一片土地一片血」,勝利的得來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
作品還深刻地揭示了這場戰爭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黨中央、毛主席對整個戰局的正確分析和英明決策,彭德懷司令員的正確部署和指揮,我軍將士從高級指揮員到普通戰士為誓死保衛黨中央而浴血奮戰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這一切在作品中都有著充分而精彩的描繪;陝甘寧邊區群眾和全國人民對戰爭的支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現。作品始終洋溢著熾熱的戰斗激情,使人感受到人民戰爭具有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巨大威力。其次,以高昂的筆調,遒勁的筆力,刻畫了一批豐滿而生動的人物形象。 《保衛延安》在藝術風格上有自己鮮明的特色:澎湃的激情、濃郁的詩意和深刻的哲理的高度結合;在嚴酷的典型環境中刻畫英雄人物的藝術形象;氣勢恢宏,筆調豪放、粗獷;語言明白曉暢,朴實生動,既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群眾風格,又富於激情的力量。但就「史詩」作品反映一個時代的全貌的要求而言,《保衛延安》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面還不夠廣闊,對敵人的刻畫顯得單薄,英雄人物內心世界的開掘也不夠豐富多彩,節奏上略嫌單調。作品的這些不足,帶有一定時代在認識和理論上的局限,然而,這只是白璧微瑕,《保衛延安》在長篇小說創作中達到了50年代初期的最高水平,不愧為我國當代文學寶庫中的一件瑰寶。
1978年12月,隨著彭德懷冤案的平反,1979年這部書第4次重新出版,並被譯成多種外文,杜鵬程將馮雪峰的2萬字長文《論(保衛延安)》放在小說卷首,以表達對這位文學前輩的深切懷念。《保衛延安》的聲譽一路飆升:「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懷的藝術形象」、「建國初期第一部謳歌人民解放戰爭的名著」、「我國描寫現代戰爭的長篇小說的里程碑」。
④ 杜鵬程,劉海粟,王任重,焦若愚,這些人的人名均取自成語,是哪些成語
鵬程萬里,滄海一粟,任重道遠,大智若愚
鵬程萬里:【基本解釋】: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拼音讀法】:péng chéng wàn lǐ
【使用舉例】:俺也曾蠹簡三冬依雪聚,怕不的~信風扶。(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
【近義片語】:前程萬里、前程似錦
【反義片語】:走投無路、日暮途窮
【使用方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莊子·逍遙游》:「鵬之徒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⑤ 杜鵬程什麼(成語)
鵬程萬里péng chéng wàn lǐ
【解釋】: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出自】:《回莊子·逍遙答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示例】:俺也曾蠹簡三冬依雪聚,怕不的~信風扶。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
【近義詞】:前程萬里、前程似錦
【反義詞】:走投無路、日暮途窮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皓月千里hào yuè qiān lǐ
【解釋】:范圍極為廣闊的千山萬水都處於皎潔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潔,天氣暗和。
【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璧。」
⑥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麼成語.杜鵬程陳殘雲王任重劉海粟丁慧中甘如飴
來杜鵬程——鵬程萬里
陳源殘雲——風卷殘雲
王任重——任重道遠
劉海粟——滄海一粟
丁慧中——秀外慧中
甘如飴——甘之如飴
甘之如飴
gān zhī rú yí
【解釋】甘:甜;飴:麥芽糖漿。感到象糖那樣甜。指為了從事某種工作,甘願承受艱難、痛苦。
【出處】《詩經·大雅·綿》:「堇茶如飴。」鄭玄箋:「其所生菜,雖有性苦者,甘如飴也。」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來比喻對某種事物極其喜愛;也可比喻心甘情願地從事某種辛苦的工作。一般作謂語、賓語。
【辨形】之;不能寫作「知」。
【近義詞】甘心情願、何樂不為
【反義詞】欲罷不能
【例句】我要努力堅持自己所認識到的思想與生活態度;雖有刀鋸斧鑕;~;願以此報生平知己。
⑦ 求《經濟法》(第2版)杜鵬程 陸明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 的課後習題答案
ewrrwe
⑧ 杜鵬程是關於什麼成語的
鵬程萬里
【拼音】: péng chéng wàn lǐ
【解釋】: 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專比喻前程遠屬大。
【出處】: 《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舉例造句】: 俺也曾蠹簡三冬依雪聚,怕不的鵬程萬里信風扶。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一折
【拼音代碼】: pcwl
【近義詞】:前程萬里、前程似錦
【反義詞】:走投無路、日暮途窮
【燈謎】: 最大的前程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前程遠大
【英文】: have a bright future
【故事】: 戰國時期道家代表莊周在《莊子·逍遙游》中記載:北方大海里有種很大的魚叫「鯤」,時間長了就變成很大的鳥叫「鵬」,它的翅膀像天上的雲彩那麼大,一飛起來就是九萬里高,後來飛到南海里去了。
⑨ 杜鵬程劉海栗王任重焦若愚各代表什麼成語
杜鵬程——鵬程萬里
劉海栗——滄海一粟
王任重——任重道遠
焦若愚—內—大智若愚
鵬程萬里容
péng chéng wàn lǐ
【解釋】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出處】《莊子·逍遙游》:「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為褒義。多用來形容事業非常順利。一般作謂語、賓語。
【辨形】鵬;不能寫作「朋」;程;不能寫作「呈」。
【近義詞】前程萬里、前程似錦
【反義詞】走投無路、日暮途窮
【例句】長輩人給後人題詞時經常用「~"一類詞語。
⑩ 高一語文競賽試題答案 其中有一道題 杜鵬程( )陳殘雲( ) 要整套題答案,謝謝
高二語文知識競賽參考答案
一 選擇題(每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B B C C B C D C C
題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B C B D B B B D A D
題號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B A A C C B C B C B
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 √ √ √ × × √ √
三、填空題
1、Rén Qiú ōu Piáo Huà
2、蒲松齡 辛棄疾 杜甫 岳飛 諸葛亮
3、趙武靈王 霍去病 杜宇
4、李白 白居易 李清照
5、《牛郎織女》 《孟姜女》 《梁山伯與祝英台》 《白蛇傳》
6、冬 秋 夏 春
7、鵬程萬里 席捲殘雲 大海一粟 秀外慧中 甘之如飴 大智若愚
8、李白 杜甫 李商隱 杜牧
9、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軾 蘇洵 蘇轍 曾鞏 王安石
10、楊貴妃 西施 王昭君
11、《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12、伊斯蘭教 基督教
13、莫里哀 果戈里《儒林外史》
14、法國凡爾賽宮和羅浮宮 英國白金漢宮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15、聚精會神 丟三落四 得寸進尺
16、不惑 知天命 花甲 古稀
17、心服口服 以訛傳訛 神乎其神 精益求精 痛定思痛 欺人自欺
18、遺臭萬年 點石成金 粗製濫造 錦上添花
19、略
20、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1、庚寅年 虎
22、略。
四、1、山中山路轉山崖,山客山僧山裡來,山客看,山好景好,山杏山桃滿山開。
2. an zhao guo qu fangfa hezuo gongzuo
(按照過去方法合作工作)
3. 一龍二虎望三山,五湖四海會八仙,萬國九州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