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宏觀調控法知識總結

經濟法宏觀調控法知識總結

發布時間: 2021-02-09 06:18:24

Ⅰ 簡述宏觀調控法的特點

國家機關,主要是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宏觀而不是微觀,間接而不是直接。
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分為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包括財政政策和計劃,經濟手段有時是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法律手段有時是政府制定的經濟法規;行政手段則是政府發布的經濟命令。

宏觀調控經濟手段
這是指政府在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藉助於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經濟杠桿是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價值形式和價值工具,主要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等。
經濟手段中的政策:稅收政策、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產品購銷政策、價格政策、扶貧政策、產業政策等。如:國家恢復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宏觀調控法律手段
這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過經濟立法司法,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以達到宏觀調控目標的一種手段。通過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護公有財產、個人財產,維護各種所有制經濟、各個經濟組織和社會成員個人的合法權益;調整各種經濟組織之間橫向和縱向的關系,以保證經濟運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的內容包括經濟司法和經濟立法兩個方面。經濟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機關制定各種經濟法規,保護市場主體權益;經濟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機關按照法律規定的制度、程序,對經濟案件進行檢察和審理的活動,維護市場秩序,懲罰和制裁經濟犯罪。
如: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在2000年春節熱銷商品中查獲假冒偽劣「五糧液」「劍南春」酒,承德「露露」「大白兔」奶糖等假冒偽劣商品,價值200多萬元。

宏觀調控行政手段
這是依靠行政機構,採取強制性的命令、指示、規定等行政方式來調節經濟活動,以達到宏觀調控目標的一種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權威性、縱向性、無償性及速效性等特點。社會主義宏觀經濟調控還不能放棄必要的行政手段。因為計劃手段、經濟手段的調節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計劃手段有相對穩定性,不能靈活地調節經濟活動;經濟手段具有短期性、滯後性和調節後果的不確定性。當計劃、經濟手段的調節都無效時,就只能採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尤其當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失調或社會經濟某一領域失控時,運用行政手段調節將能更迅速地扭轉失控,更快地恢復正常的經濟秩序。當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規的手段,不可濫用,必須在尊重客觀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加以運用。如政府下令關閉污染嚴重的小煤窯、小油田等.
國家宏觀調控,應該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觀的宏觀調控體系,充分發揮宏觀調控手段的總體功能。

Ⅱ 宏觀調控的總結

宏觀調控是政府實施的政策措施以調節市場經濟的運行。在市場經濟中,商品和服務的供應及需求是受價格規律及自由市場機制所影響。市場經濟帶來經濟增長,但會引發通貨膨脹,而高潮後所跟隨的衰退卻使經濟停滯甚至倒退,這種周期波動對社會資源及生產力都構成嚴重影響。所以宏觀調控是著重以整體社會的經濟運作,透過人為調節供應與需求,來達至經濟計劃之目標。宏觀調控的目標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包含四個方面,即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總水平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1、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增長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一個客觀過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存在著一個可觀的、合理的或潛在的經濟增長速度。宏觀經濟調控就是要使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既要努力提高速度,又要防止增長過快,更要避免大幅度波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起大落。因此,促進經濟增長的目標就是要在結構優化、效益提高的基礎上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的增長。2、增加就業,保持合理的就業率我國正處在從二元經濟向現代經濟結構轉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很不完善,再加上我國人口基數很大,所以就業問題比較嚴重。政府把擴大就業作為重要的調控目標。3、穩定價格總水平既要防止通貨膨脹,即價格總水平的持續上漲,也要避免通貨緊縮,即價格總水平的持續下降。4、平衡國際收支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國際收支狀況對我國的經濟運行的影響日益重要,如何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避免國際收支長期失衡是我國最近一個時期面臨的重要挑戰。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原則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四大原則包括:宏觀間接調控原則、計劃指導原則、集中和重點性原則、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綜合配套調控原則。宏觀調控機構「宏觀調控」此詞是漢語界啟發的術語。由於發達國家的政府結構不同,宏觀調控所指的綜合政策一般被分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在發達國家一般受國家立法部門或行政部門管理,而貨幣政策一般受中央銀行管理。因為立法部門和中央銀行的政策目標通常不搭配,宏觀調控綜合政策在發達國家一般不存在。比如,歐盟的歐元區貨幣政策由統一的歐洲中央銀行管理,但是歐元區的財政政策是由各國的國家政府管理。歐元發行後,歐洲中央銀行政策和各國政府政策有過多次沖突,造成一些國家像義大利希望退出歐元制。美國政策的分離也如此。美國的貨幣政策是由聯邦儲備管理,聯邦儲備的目標是減低通貨膨脹。美國財政政策大多是由美國國會管理,國會的財政政策由當時的財政需求和執政黨目標而改變。中國的宏觀調控中國政府在2005年前共進行了3次宏觀調控:首次在1993年鄧小平南巡以後推行;第二次在1996年亞洲金融危機前;第三次的宏觀調控於2004年年初開始。宏觀調控的手段我國進入市場經濟以來,政府強化宏觀管理職能,有效管理和調控經濟的發展和運行,其手段包括,一是發揮國家發展戰略、規劃、計劃、產業政策和經濟運行調節的導向作用,在經濟運行出現問題和偏離軌道時,政府充分發揮經濟信息和經濟發展預測的技術優勢,發布發展戰略規劃、計劃,出台產業政策,對問題和矛盾及時調整政策導向和調節經濟運行模式,維護經濟運行良好環境。二是運用財政稅收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調控作用,配合國家宏觀戰略措施和產業政策,有效宏觀調控。三是綜合運用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通過技術、環境、能源消耗標准及科技創新手段規范市場准入。在宏觀經濟調控常用的「三種組合」中,手段組合為首,即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既遏制了經濟增長過快、過熱,又防止了經濟過熱、大起的調控後的大落。發揮質監職能質監工作是政府與企業相互連接的有效契合點。質監部門一頭連接政府,一頭連接企業和市場,通過質監部門政府可以將重大決策、方針政策落實到市場和企業。同時,企業的相關信息、訴求、情況等通過質監部門及時反饋到政府,為政府及時決策提供信息和資源的幫助。質監連接宏觀與微觀,是信息流、業務流、科技流的融合點。質監部門將政府宏觀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具體轉化為企業微觀管理,是以宏觀經濟調控內容為核心的政府管理制度落實到微觀領域的一條暢通途徑。同時,社會微觀領域日常運轉過程和內容的集成,通過質監部門在工作中科學的匯總,將信息、情況、問題集中反饋到政府,政府依據相關情況,及時出台、調整和改進政策、方針。政府宏觀經濟調控部分措施的落實由質監職能加以輔助,是國家產業政策發揮作用的一個關鍵點。政府在市場經濟運行出現偏差和問題時,要針對問題和現象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大量的法律、技術層面的措施和法,要通過相關部門逐步落實。質監業務和職能,決定了其在法律措施、技術管理能力等方面全面啟動和落實部分相關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能力。介入宏觀調控的途徑和方法質監部門在政府宏觀經濟調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既是政府工作、管理的需要,也是質監部門在有為、有威、有位的工作效能基礎上,鞏固自身地位、拓展工作領域、把握發展機遇、創造輝煌業績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強化監督監管職能的發揮,突出「打假」主力軍的地位和作用。以打假治劣為突破口,限制違反國家產業政策的小煉鋼、小加工的存在,禁止其生產銷售。杜絕「小」字型大小產業投資的存續,支持國家產業政策的落實。杜絕資源和能源浪費,避免重復建設現象發生,嚴格質量標准,對生產低質偽劣產品企業嚴肅查處禁止其生產和銷售。通過扶持名優企業發展,不斷壯大產業主流帶動和導向優勢。加大對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的支持力度,深入開展扶優扶強;從扶持企業名牌爭創、相關認證、現代管理體系建立等入手,鞏固企業基礎管理手段;從打假保名優入手,維護合法企業的根本利益和基本權利,推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一方面要保證行業發展的健康、有效和導向作用的趨同,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出現問題時,通過主流企業的引導和作用,能夠更好實現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注重市場准入制度的適度把握和目標責任制的落實。政府加大抑制部分行業投資增長過猛及產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深化投資體制改革,設置嚴格的市場准入門檻,控制這些行業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擴張。依據職責,質監部門要嚴格按照相關政策、文件、制度要求,把好市場准入關,保證調控措施落實到位。把握技術標准水平,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技術支撐。在政府宏觀經濟調控手段中,通過技術、環境、能耗標准及科技創新等手段規范市場准入,提高宏觀經濟調控水平。為此,質監部門要發揮技術和標準的優勢,深入開展標准化活動及其他相關技術把關工作,設立水平越來越高的技術、質量、環保、安全、衛生等標准和市場准入門檻,促進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不斷加大廣泛介入領域和工作層面的探討和工作參與力度。就各個階段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總結規律,引領質監工作方向。不斷收集和整理企業、市場信息和運行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Ⅲ 宏觀調控總結

(一)政府的經濟職能和宏觀調控的作用 1.政府的經濟職能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經濟職能主要有四項: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界定市場機制和政府經濟作用的一般原則:在市場機制能夠充分發揮作用的地方,就應當讓市場機制發揮調節經濟運行的作用;在市場機制不能發揮作用或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地方,才需要發揮政府的經濟作用 2.宏觀調控的方式和手段
兩種方式:直接調控和間接調控。
直接調控實質上是一種限制微觀經濟主體的自主性和市場機制自發作用的調控方式,並具有強制性特點;間接調控是以承認微觀經濟主體自主經營和市場機製作用為前提的,也是以存在完善的市場體系為條件的,是運用經濟手段和市場參數調節經濟運行的調控方式。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應採取直接調控與間接調控相結合,以間接調控為主的方式。
4種主要調控手段:國家計劃、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國家計劃
具有宏觀性、戰略性和政策性,計劃指標大都是預期性或預測性的。 運用國家計劃進行宏觀調控,首先要制定全局性的經濟發展戰略,然後編制符合發展戰略的經濟發展計劃,保證社會總的供需平衡和經濟結構的合理化。 經濟手段
含義:用來調控經濟運行的經濟政策的總稱。
經濟政策主要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價格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外貿政策。
調節對象:市場體系或總體市場,實際上是一種利益誘導。 特點:彈性調節而非剛性調節,不具有強制性。 法律手段
內容:經濟立法和經濟司法
體現:對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直接調節;為市場機制的有序運行提供法律保障;用法律手段規范和保證其他調控手段。 特點:普遍的約束性、嚴格的強制性和相對穩定性。 行政手段
特點:直接性、強制性和速效性 例題:單選
政府對經濟運行進行宏觀調控有直接調控和間接調控兩種方式,直接調控實質上是一種 ( )的調控方式。

A. 限制微觀經濟主體的自主性和市場機制自發作用 B.承認微觀經濟主體自主經營和市場機製作用 C.運用經濟手段和市場參數調節經濟運行 D. 運用行政手段對經濟進行參數調節 答案:A
(二) 宏觀調控的目標和手段
宏觀調控最終目標和基本目標:1)提高經濟效率2)實現社會公平 宏觀調控最終目標具體表現經濟政策目標:經濟持續均衡增長;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平衡國際收支。實現經濟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是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前提。
失業類型:季節性 摩擦性 結構性 周期性
價格指數:用基期平均物價水平的百分比來衡量某一時期的物價水平。(消費物價、批發物價國民生產總值折算)
平衡國際收支:不發生逆差也不發生較大幅度順差。
經濟增長與就業之間的高度相關關系用奧肯定律。揭示由於增長與就業之間的存在互補關系。
經濟增長、充分就業與價格穩定之間的矛盾關系或替換關系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線表示。
為了實現國際收支平衡消除或減少逆差,採取貶值本國貨幣方法刺激出口,會影響國內價格水平的穩定。
政府選擇宏觀調控目標原則:不能追求單一目標。遵循適度原則。把握時機。 1. 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
四個方面: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1)促進經濟增長
宏觀經濟調控要使經濟增長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上,防止大起大落。 目標是要在結構優化、效益提高的基礎上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地增長。 (2)增加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4種類型的失業:季節性失業;摩擦性失業,由市場信息不完全和工作變換而引起;結構性失業,特點是經濟中既有失業人口又有職位空缺,但而者不匹配;周期性失業,經濟處於衰退或蕭條階段而引起的失業。
充分就業:勞動力市場處於均衡狀態時的就業狀況,並不排除諸如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的存在,但此時的失業率為自然失業率,一般認為是4%--6%。 我國:目前就業問題嚴重,政府要把擴大就業作為最重要的調控目標。 (3)穩定物價
保持價格總水平的穩定,既要避免通貨膨脹,也要避免通貨緊縮。價格總水平通常用價格指數來表示。 (4)平衡國際收支

平衡國際收支,是指既不發生較大幅度的逆差,又不發生較大幅度的順差。 2.宏觀經濟的目標沖突及政策目標選擇
宏觀政策目標之間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沖突。例如:經濟增長目標與增加就業目標之間的互補關系;經濟增長、增加就業與價格穩定目標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等目標與國際收支平衡目標之間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政府在選擇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時,首先要考慮本國經濟運行周期的階段特徵和社會所面臨的緊迫任務;其次,要考慮世界經濟形勢對本國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 3.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
西方國家:基本手段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我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國家計劃或規劃。 (1)國家計劃或規劃
作用:提出明確的宏觀調控目標和總體要求,為制定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提供依據。
(2)財政政策
包括:財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稅收政策)和財政支出政策。 類型:緊縮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財政政策。
緊縮時:在收入方面增稅,在支出方面緊縮財政支出; 擴張時:在收入方面減稅,在支出方面擴大財政支出。 (3)貨幣政策
功能:保持幣值穩定和總量平衡。
主要工具:法定存款准備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以及窗口指導。 緊縮型貨幣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備率和再貼現率,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政府債券;
擴張型貨幣政策:降低法定存款准備率和再貼現率,在公開市場上買入政府債券。
(4)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的協調
四種搭配方式:雙松、雙緊、一松一緊和均為中性。

Ⅳ 宏觀調控法包括哪些內容

宏觀調控是政府運用 政策、法規、計劃等手段對經濟運 行狀態和經濟關系進行調節和干預 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 調、健康發展。
在市場經濟中,商 品和服務的供應及需求是受價格規 律及自由市場機制所影響。
總體來說宏觀調控的目的主要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加強國家宏觀調控的措施有很多,具體的政策措施會隨著形勢變化而有所改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宏觀調控主要有三種手段。
第一是經濟手段。包括經濟政策和經濟規劃。經濟政策主要是指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國家通過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政策,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利率、信貸等,可以影響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這分為緊縮性的和擴張性的政策。在通貨緊縮(有跡象也可),經濟不景氣時,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二者必須要同步。比如增加財政支出(如四萬億投資)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應,提高信貸額度等等。經濟規劃對經濟活動參與者進行指導,以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如即將要公布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第二是法律手段。包括經濟立法和經濟司法。前者用來規范經濟活動者的行為,調整社會經濟關系,如《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物權法》《合同法》等等;後者保證各項經濟政策的執行』經濟合同的履行,打擊各種經濟違法犯罪行為。這有國家的司法部門和公安等部門負責。
第三是行政手段。這是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通常而言,在計劃經濟時代這是主要的手段,工廠公司的頭就是政府,這樣容易導致政企不分。
三種手段,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他們共同構成了國家宏觀調控的體系。
這是提供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思路,你可以依據這個思路時常關注一下時事新聞報道的各項措施。具體的繁雜的各項措施會因時因地而有所區別,但在一定條件下要注意保持其連續性和穩定性。

Ⅳ 宏觀調控法的調控方法

1、以宏觀經濟政策襲業務范圍為基礎確立的調整方法:
(1)財政政策調控方法
(2)貨幣政策調控方法
(3)產業政策調控方法
(4)價格政策調控方法
(5)對外經濟政策調控方法
2、以對經濟行為影響的力度與方式為基礎確立的調整方法:
(1)利益誘導方法:指採用法律確認的經濟利益誘導方式,對宏觀經濟關系施加有影響力和法律後果的方法。
(2)計劃指導方法:指通過直接作用於經濟活動的經濟計劃指標或長遠規劃來影響宏觀調控關系的方法,其影響力要比經濟參數作用直接得多
(3)強制控制方法:指政府依法對經濟行為進行的某種限制或禁止,從而對宏觀調控關系施加強制影響力的方法。

熱點內容
檔案工作職業道德 發布:2025-09-17 11:38:30 瀏覽:951
2014年4月自學商法二答案 發布:2025-09-17 11:31:02 瀏覽:236
法院刑事卷宗目錄 發布:2025-09-17 11:29:29 瀏覽:36
2014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發布:2025-09-17 11:23:07 瀏覽:237
溫州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9-17 10:58:09 瀏覽:660
法院問被告 發布:2025-09-17 10:53:00 瀏覽:294
民事訴訟法內容怎麼寫 發布:2025-09-17 10:52:07 瀏覽:216
經濟法基礎2018分數分布 發布:2025-09-17 10:24:20 瀏覽:837
刑事技術與依法治國 發布:2025-09-17 10:20:02 瀏覽:508
律師學論文 發布:2025-09-17 10:19:58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