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中票據的案例分析題
㈠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急!!!
1.趙李之間的合同效力待定,但經過錢孫兩人的默認,該合同轉為有效合同。因為專趙為屬無權處分,需經過錢孫兩人的追認,錢孫收錢可視為默認,因此有效
2.有效,所有權自周某付清餘款時轉移
3.吳某可取的該畫所有權,原因是善意取得
4.甲可以行使留置權,但行使方式不妥,至少需要有2個月的寬限期,30天不符合規定
5.可以抵押,但是應該告知該畫已經賣給周某及所有權保留的事宜。
鄭不可以行使優先受償權,因為留置權優於抵押權。其所受的損失由李某賠償
㈡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
1、甲乙丙丁的主張均不成立。本法規定,(1)退夥人對基於其退夥前發生的合夥企業版債務權,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故,甲仍需承擔無限連帶責任;(2)合夥企業的合夥人對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是基本特點,因此盡管合夥人之間約定了比例,因此,乙要承擔連帶責任;本法沒有對勞務出資做特別規定,因此丙仍需按照一般規定承擔連帶責任;(4)新合夥人對入伙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故,丁的主張不成立,也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2、企業解散時,三人分配企業財產不合法。合夥企業財產在支付清算費用和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以及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債務後,剩餘的財產再依法進行分配。
3、合夥企業財產在支付清算費用和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以及繳納所欠稅款後,再清償銀行貸款。銀行可以向甲乙丙丁中的任何一個人請求全部償還,也可以向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合夥人請求部分償還。
4、銀行貸款清償後,甲乙丙丁內部之間平均分擔,清償數額超過應該承擔的虧損分擔比例的,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㈢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1、丁某負有償還借款的責任。
【依據】《擔保法》第18條:
當事人在保證專合同中約定保屬證人與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為連帶責任保證。
連帶責任保證的債務人在主合同規定的債務履行期屆滿沒有履行債務的,債權人可以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也可以要求保證人在其保證范圍內承擔保證責任。
《擔保法》第19條:
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
2、丁某應償還2萬元。
【依據】《擔保法解釋》第30條:保證期間,債權人與債務人對主合同數量、價款、幣種、利率等內容作了變動,未經保證人同意的,如果減輕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仍應當對變更後的合同承擔保證責任;如果加重債務人的債務的,保證人對加重的部分不承擔保證責任。
3、丁某可以向王某追償。
【依據】《擔保法》第31條: 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後,有權向債務人追償。
㈣ 經濟法中的產品質量法的案例分析題怎麼答啊
案例分析題講究三步法,即理論---方法----結合案例論證。因此,經濟法中的產品質量法案例也可以遵循這三步來解答。下面給你說點具體的:
首先,拿到有關產品質量法中的題後,你要想到這道題具體的涉及到質量法中的哪幾個知識點,也就是法律條款,並且明確題目中的事件是遵循了質量法還是違背了質量法。其次,結合理論知識和法條進行闡述。案例分析題一定要分析准確,特別是在陳述法條時,注意不要出現原則性的錯誤。接著就順應上述條款,談談質量法要求生產者或者消費者如何去做,承上啟下,輕松過渡到案例中來。最後,擺明觀點,分析案例中的事件觸犯了質量法還是遵循了質量法,做一總結性的陳述。
補注:如果案例中事件有陳述到某產品因質量問題對消費者造成傷害的,還需要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加入質量法中有關賠償損失的知識點。
以上是我的一些見解,希望對你答題有一定的幫助!
㈤ 《票據法學》作業 案例分析題
1.答:(1)天易公司的出票、農行的承兌、浙江某服裝廠向建行浙江某分行的貼現,構成了本案中的匯票的出票人、收款人、承兌人、背書人及被背書人之間的一系列的票據債權債務關系,即本案的票據關系。
(2)在本案中存在以下幾種非票據關系:①票據原因關系。將套取的資金用於非法借貸是本案中一系列出票、承兌等票據行為的真正原因,它們在本案中是以各種合同關系體現出來的。
②票據資金關系,該關系以天易公司同農行某縣支行簽訂的《委託承兌商業匯票協議》體現出來。
(3)農行和交行的理由均不能成立。因為付款人一旦承兌,其即成為確定的付款人,承擔保證到期支付票款的責任,不得以資金關系抗辯善意的持票人。交行是票據基礎關系的當事人,同樣不得以他人的票據關系系非法來作為借貸擔保關系的抗辯理由。本案中,天易公司與華茂發展公司的借貸關系顯然是無效的,交行應依法就其過錯承擔賠償責任。
2.答:(1)該空白支票出票時雖欠缺必要記載事項,但後來經補記,已經具備有效票據的外觀,故應當屬於有效支票。其中,補記權被濫用,但不影響票據的效力。
(2)本案中的空白支票,實際上在票據法學上可以稱為「未完成票據」,而劉某則是公司以普通方式授權補記(最後完成簽署)之人。但劉某故意簽發空頭支票,騙取資金,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葉某作為同犯應一並追究其刑事責任。另外,他們對某進出口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3)銀行有權對某進出口公司處以空頭支票的罰款。票據法明確規定禁止簽發空頭支票。《支付結算方法》規定對空頭支票的處罰並未區分故意還是過失。
㈥ 有關經濟法的案例分析題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
某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出資的甲國有獨資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擬將60%的國有產權轉讓給乙上市公司(以下簡稱"乙公司")。雙方擬訂的有關協議部分要點如下:
(1)甲公司的產權轉讓應當經董事會審議,並報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甲公司的職工安置方案應當報職工代表大會備案。
(2)國有產權轉讓事項經審批後,由甲企業組織清產核資,並根據清產核資結果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資產移交清冊,並委託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全面審計,包括對甲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離任審計。
(3)在清產核資和審計的基礎上,委託丙資產評估事務所進行資產評估,評估報告經核准或者備案後,按照評估結果的85%確定實際交易價格。
(4)乙公司採取分期付款方式,首期付款不得低於總價款的20%,並在合同生效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支付;其餘款項應當按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向甲公司支付延期付款期間利息,付款期限不得超過3年。
(5)甲公司的產權轉讓收入,應當首先安置本公司職工並償還銀行債務,其餘部分由財政部門組織解繳本級人民政府國庫,用以彌補財政赤字。
(6)本次產權轉讓完成後,甲公司應當首先向原產權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動產權登記,然後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
要求:(1)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規定,指出本題要點(1)中不符合規定之處,並說明理由。
(2)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規定,指出本題要點(2)中不符合規定之處,並說明理由。
(3)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規定,指出本題要點(3)中不符合規定之處,並說明理由。
(4)如果丙資產評估事務所與委託人串通作弊,故意出具虛假的資產評估報告,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規定,丙資產評估事務所應當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5)根據本題要點(4)的內容,指出乙公司分期付款的支付期限是否符合規定?並說明理由。
(6)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規定,指出本題要點(5)中不符合規定之處,並說明理由。
(7)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規定,如果甲、乙公司串通,低價轉讓國有產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8)根據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規定,指出本題要點(6)中不符合規定之處,並說明理由。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答案」
(1)首先,甲公司的國有產權轉讓報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不符合規定。根據規定,轉讓企業國有產權致使國家不再擁有控股地位的,應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其次,甲公司的職工安置方案報職工代表大會備案不符合規定。根據規定,職工安置事項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P80)。
(2)由甲公司組織清產核資不符合規定。根據規定,轉讓國有產權導致轉讓方不再擁有控股地位的,由同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組織清產核資(P80)。
(3)按照評估結果的85%確定實際交易價格不符合規定。根據規定,在產權交易過程中,當交易價格低於評估結果的90%時,應當暫停交易,在獲得相關產權轉讓批准機構同意後方可繼續進行(P80)。
(4)資產評估機構與委託人串通作弊,故意出具虛假的資產評估報告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5倍的罰款,並予以暫停執業;給利害關系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者產生惡劣社會影響的,吊銷資產評估資格證書(P74)。
(5)乙公司分期付款的支付期限不符合規定。根據規定,採取分期付款方式的,受讓方首期付款不得低於總價款的30%(而非20%),並在合同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支付(而非10日);其餘款項應當提供合法的擔保,並應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而非存款利率)向轉讓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間的利息,付款期限不得超過1年(而非3年)。(P81)
(6)甲公司的產權轉讓收入用以彌補財政赤字不符合規定。根據規定,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凈收益,應當首先安置本企業職工並償還銀行債務,其餘部分由財政部門組織解繳本級人民政府國庫,列入專門賬戶,專項用於支持結構調整或者補充需要扶持的國有企業資本金,不得用於經營性支出、彌補財政赤字、發放工資獎金(該考點超出教材范圍,僅供參考)。
(7)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應當要求轉讓方終止產權轉讓活動,必要時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認轉讓行為無效。對直接責任人員,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給予紀律處分;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應當負賠償責任(P82)。
(8)甲公司申請變更登記的順序不符合規定。根據規定,甲公司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變更登記前,向原產權登記機關辦理變動產權登記(P77)。
㈦ 幾個經濟法案例分析題(1)
一、風險轉移以「抄交付」為襲准,本安彩電交付,所以損失就由乙承擔。
二、ACD
三、合法,他違反了同業競業規定。收入應歸「哈娃娃」礦泉水公司。
四、1、可將二者同時作為被告,民事責任由華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承擔;
2、該合同有效。
3、對內有效,對外無效。
五、公司分立時,不成將債務全部約定由一方承擔,除非債權人同意,否則可以要求分立後的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㈧ 經濟法中的案例分析題
1.(1)如果丙是國家公務員,則不能成為該合夥企業的合夥人。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國家公務員、人民警察、法官、檢察官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的人,不得成為合夥企業的合夥人。
(2)該條款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各合夥人均應依法承擔無限責任,不允許有承擔有限責任的合夥人。
(3)各合夥人的出資方式均符合法律規定。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經全體合夥人協商一致,合夥人也可以用勞務出資。
(4)丁、戊的理由不成立。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退夥人對其退夥前已發生的合夥企業債務,與其他合夥人承擔連帶責任。入伙的新合夥人對入伙前合夥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5)甲聘任B擔任合夥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及為C提供擔保的行為不合法。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合夥企業委託一名或數名合夥人執行合夥企業事務時,以下事項必須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①處分合夥企業的不動產;②改變合夥企業的名稱;③轉讓或者處分合夥企業的知識產權和其他財產權利;④向企業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手續;⑤以合夥企業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⑥聘任合夥人以外的人擔任合夥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⑦依照合夥協議約定的其他事項。
(6)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合夥企業對其債務40萬元,應先以其全部財產25萬元進行清償。合夥企業財產不足清償的15萬元,由各合夥人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的比例,用其在合夥企業出資以外的財產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
(7)甲以合夥企業名義與A公司所簽的代銷合同有效。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合夥企業對合夥人執行合夥企業事務以及對外代表合夥企業權利的限制,不得對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2.答:①公司的注冊資本額不符合法律規定。《公司法》規定,以生產經營為主的有限責任公司,其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人民幣50萬元。
②陳某的出資比例不符合法律規定。《公司法》規定,以非高新技術成果的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20%
③公司組織機構設置不符合法律規定。普通有限責任公司應設股東會,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
④分公司性質及責任不符合法律規定。公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共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㈨ 經濟法案例分析題,三道題,謝謝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對經濟實行宏觀調控和對經濟活動進行協調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他們訂立了合同所以是經濟法調整范圍
具體講,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也就是調整對象)包括
1.企業組織關系。在市場主體體系中,企業是最主要的主體。國家為了協調經濟運行,必須對企業進行規范。對企業的設立、變更、終止,企業內部機構的設置,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等,進行必要的干預。由此產生的企業組織關系就是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2.市場管理關系。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充分發揮競爭機制的作用,為市場主體提供一個良好的競爭平台。為此,國家必須制止各種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如不正當競爭,壟斷等等,由此形成的市場管理關系也是經濟法調整對象。
3.宏觀經濟調控關系。我們搞市場經濟,有了市場調節,為什麼還要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呢?市場調節是一種自發調節,有些事情靠市場調節是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的。別說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的確定,就拿2003年發生的非典,使我國部分行業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旅遊業、運輸業等,有的到了難以生存的地步。這時,國家通過金融、稅收、財政等手段對受非典沖擊較大的行業進行調控,如減免稅收、提供貸款優惠等等,使企業度過難關。宏觀調控是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式產生是企業的經濟行為,終止是事件不可抗力
主體向客體提供專門為其研發設計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