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口頭合同怎麼審查

合同法口頭合同怎麼審查

發布時間: 2021-03-14 22:37:21

⑴ 口頭合同舉證方式,口頭合同糾紛怎麼舉證

馬穎秋律師解答:您好,很高興回答您口頭合同的舉證方式的問題。合同訂立的形式有書面和口頭和其他形式。合同訂立過程中一般建議採用書面協議,這樣日後產生合同糾紛也有書面合同來證明雙方的權利義務,但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因為各種原因,比如合同雙方當事人是熟人,或者嫌麻煩,而採取了口頭商定的策略。口頭協議的訂立不利於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內容,另一方該怎辦呢?雖然口頭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必須要有證據來證明口頭協議的存在。1、如果口頭協議約定時,有其他第三方證人在場或者有錄音的話,對方不履行口頭協議,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讓第三方證人出場或者

合同法口頭合同是否有效

口頭合同也是合同的一種,是有效力的。不足之處是如果有一方對合同的內容不認可,或者出現歧義、雙方有爭議時,難以舉證證明合同的內容。

⑶ 口頭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我國現行法律中對口頭合同的規定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六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因此,可以認為口頭協議也是合同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雙方都認可的口頭協議,在法律上認定為有效,但如果一方違約,主張一方的舉證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口頭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
國家法律規定的應當採取書面合同的,當事雙方卻僅進行口頭約定,主張方能舉證證明自己已經履行了協議,可以視為有效。
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頭合同。
口頭合同比起書面合同簡便易行,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一定要訂立書面合同,而口頭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也同樣是有效的。

⑷ 口頭合同法條有哪些,哪些法律法規規定了口頭合同

馬穎秋律師解答: 您好,非常高興回答您提出的口頭合同的問題。我國現行法律中對口頭合同的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六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因此,可以認為口頭協議也是合同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雙方都認可的口頭協議,在法律上認定為有效,但如果一方違約,主張一方的舉證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口頭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 國家法律規定的應當採取書面合同的,當事雙方卻僅進行口頭約定,主張方能舉證證明自己已經履行了協議,可以視為有效。 法律規定,訂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書面的方式,也可以是口頭合同。 口頭合同比起書面合同簡便易行,只要法律沒有規定一定要訂立書面合同,而口頭合同只要是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也同樣是有效的。

⑸ 合同內容合法性如何審查,審查合同要注意哪些

合同的形式應當符合要求。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例如《合同法》、《擔保法》規定: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技術開發合同和技術轉讓合同及借款合同(自然人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保證合同、抵押合同、質押合同等,定金應以書面形式約定。如果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也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但如果法律、法規規定或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當事人未採取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同樣,採用合同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有些情況,同一個合同採用不同的形式,其法律後果是不一樣的。如,對於一般的贈與合同,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但是對於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隨意撤銷贈與。
對於企業來說,合同一般都是比較重大、復雜的,一般也不是即時清結的,所以應該盡量採用書面形式。

⑹ 口頭合同糾紛法院怎麼判決

口頭協議是協議的一種,只要當事雙方協商一致,意思表示真實,這種協議一般是有法律效應的,但這種協議有變更性強、穩定性差、取證難、證據保存難等缺點。如果雙方都認可的口頭協議,在法律上認定為有效,人民法院應予以採納;但如果一方違約對口頭協議不予認可,主張一方的舉證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口頭協議很難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法律依據:
(一)《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二)《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1)當事人的陳述;
(2)書證;
(3)物證;
(4)視聽資料;
(5)電子數據;
(6)證人證言;
(7)鑒定意見;
(8)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綜上所敘,果雙方都認可的口頭合同,在法律上認定為有效,人民法院應予以採納;但如果一方違約對口頭合同不予認可,主張一方的舉證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口頭合同很難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熱點內容
江西法院疫情報道 發布:2025-09-15 23:05:57 瀏覽:358
趙海峰律師 發布:2025-09-15 23:05:53 瀏覽:55
最高人民法院領導班子 發布:2025-09-15 23:05:13 瀏覽:60
桂林市秀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5 22:59:06 瀏覽:993
二級建造師考試法規試題 發布:2025-09-15 22:59:05 瀏覽:326
勞動法關於鼓勵先進獎勵的條款 發布:2025-09-15 22:56:52 瀏覽:125
高速公路建設法規 發布:2025-09-15 22:51:01 瀏覽:13
北京最好律師 發布:2025-09-15 22:48:12 瀏覽:825
佳木斯市向陽法院 發布:2025-09-15 22:48:03 瀏覽:734
民事訴訟法試行第條 發布:2025-09-15 22:27:46 瀏覽: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