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會學期末考試
⑴ 哪裡可以找到法社會學的期末答案
塗爾干、韋伯等人強調法律的社會化,反對將法視為國家的唯一產物,認為應當專從組織化社會屬,或社會本身,或人們社會行為中去探尋法的真諦。
龐德的法哲學的核心的社會利益說,認為社會利益高於個人利益。他明確反對純粹邏輯推理的僵化的概念主義或形式主義法學,認為法哲學要從單純歷史的和實證主義的思維方式中徹底解放出來。龐德的社會法理論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 理論,他提出了法律社會學的基本綱領,啟示人們關注社會制度和法律學說的實際效果,關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實際內容,並且注重法律與社會利益之間的聯系。龐德認為,法律是發達政治組織化社會里高度專門化的社會控制形式,即通過有系統有秩序地運用這種社會的暴力而達到的社會控制。在這一意義上,法律是一種「社會功能」或「社會控制」,是協調利益沖突的手段;法律的作用就是承認、確定、實現和保障各種利益,尤其是社會利益;提出法的功能性概念來取代邏輯性概念,主張「有用即是真理」。
法社會學的結構沒有統一的安排,因為法律與社會的關系實在是一個大框架,幾乎所有與法律有關的社會問題都可以放在其中,究竟構建一個什麼樣的框架比較合適,完全取決於研究者的學術興趣和注意中心。
⑵ 大一法學緒論期末考試復習點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
第一節,法律的起源
1,法律產生的社會根源及決定性專因素:
法律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屬段,伴隨生產資料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
它的決定性因素:第一:是商品交換和私有制的出現。第二:是奴隸制的出現。
2,法律產生的一般規律:
第一:法律同國家同時產生。
第二:由習慣到習慣法,再由習慣法到制定法。
第三:不斷的從個別調整上升為一般調整。
第四:從權利,義務的合一到權利,義務的嚴格區分。
第五:從法律與宗教,道德的渾然一體到法律取得相對獨立的地位。
3,原始社會的組織和社會規范:原始社會最典型最重要的社會組織是氏族。
原始社會的社會規范主要是習慣。
第二節,法律的歷史類型
1,法律歷史類型的概念:法律的歷史類型是從縱向的歷史發展上對法律進行的最基本的本質性的分類。凡是經濟基礎及體現的階級意志相同的法律,就屬於同一歷史類型的法律。
2,奴隸製法律,封建製法律和資產階級法律的共同特點:第一,經濟基礎相同:生產資料私有制。第二,體現的利益相同:剝削階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