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十四章解讀
1. 新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項解讀
第十四抄條
......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
連續二次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如第一次: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第二次:201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這就是連續簽訂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續簽勞動合同的日期可能提前幾天,也可能延後幾天,主要看勞動合同的起始日期是否連接。前一勞動合同截止為2009年12月31日,續簽下一勞動合同就應從2010年1月1日起,簽訂勞動合同的日期可能是2009年12月的某日;也可能是2010年1月的某日都可以,只要在勞動合同的起始日連接就可以了。
2. 《合同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十四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合同法(第二版)》這門課程第十四章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融資租賃合同概述、融資租賃合同的訂立和生效、融資租賃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融資租賃合同的解除、參考資源。
3. 合同法解釋二第14條規定在合同效力方面有何考慮
根據《合同法》復立法精神制,在合同效力方面,司法解釋嚴格適用合同無效的法定條件,堅持從寬認定有效的態度,即合同一般為有效,特殊為無效,不能僅僅以某一兩個條款存在問題而認定整個合同為無效。
第一,對合同的必備條款從寬認定。第二,對合同的形式除法律有特別規定以外不作限制一概承認。第三,對因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而無效作了限縮性解釋,即強制性規定解釋為效力性強制規定,排除了管理性規定。第四,對格式條款區分可撤銷條款和無效條款,認定無效的,僅僅根據《合同法》第39條還不夠,還要根據第40條從嚴掌握。第五,多重買賣合同不僅僅因為「一女兩嫁」而無效,無效按照無效的條款認定,有效則依法支持在合同成立生效後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取得買賣財產所有權的買受人追究出賣人違約責任的事訴訟請求。第六,對能夠導致合同無效的「強制性規定」作出縮小解釋。
在審判實踐中,人民法院在合同效力問題上採取從寬認定態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實現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積極促成合同的有效,支持合同的履行,緩解交易鏈條的斷裂,促進經濟的活躍,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這也是一項重要的應對措施。
4. 《合同法》第14、15條是
第十四條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回 符合下列規定: (一)答內容具體確定; (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第十五條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 價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 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要約。
5. 解讀《勞動合同法》第14章6行
《勞動合同法》有8個章節,沒有你說的第14章。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三章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第四章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五章特別規定
第一節集體合同
第二節勞務派遣
第三節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章監督檢查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章附則
6. 關於勞動合同法第14條
你的想法基本上沒什麼希望的
1、回單位上班
雖然《勞動合同法》第48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但在實際操作中極少有這么乾的人,就算裁定恢復,單位也會找出種種理由證明原有的合同無法履行了,要是讓你再回來,你讓領導們情何以堪?
2、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是2008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法不溯及既往,對於2008年之前的事項,當時沒有規定的,而後《勞動合同法》有新規定的,不可以溯及2008年之前部分。 例如,2008年之前關於單位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並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勞動合同法》規定,單位與勞動者終止合同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計算該類補償金年限時會以2008年1月1日為分界線。
所以,只補你幾個月的工資人家是有法律依據的
3、退休
兩位老人都未滿法定退休年齡,是不可能辦理退休手續的
4、現在辦法
如果原單位給他們交養老保險了,就算了,不夠的15年的自己慢慢交,然後一邊打工一邊等退休吧
如果沒交,可以考慮通過投訴、舉報等各種方式,要求原單位為你補齊養老保險
別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你把場景換成一企業你就明白了,企業員工開除掉最多也就是賠點錢補上保險就打發了,還能再要求什麼呢?
7. 勞動合同法 第十四條
不是!
十四條指的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從未簽訂勞動合同內的情形。你與單位簽容訂了一年期勞動合同的,現在是應當續簽合同沒有續簽的問題,而你並不符合法定的續簽合同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 )第十六條規定,你這種情況屬於用人單位和你雙方同意繼續按照原合同條件繼續履行勞動合同。
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1〕14號 )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期滿後,勞動者仍在原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表示異議的,視為雙方同意以原條件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一方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根據《勞動法》第二十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未簽訂的,人民法院可以視為雙方之間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並以原勞動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8. 《合同法解釋(二)》第14條的意義及得失是什麼
本條抄是在《合同法解釋襲(一)》基礎上,遵循《合同法》基本精神,進一步對《合同法》第52條第(5)項作出的限縮性解釋。既完善了合同無效制度,對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嚴格適用合同無效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創新同樣意義重大。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四條: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強制性規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定
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十四條中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是指在認定合同是否有效時,如果合同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該合同無效;如果雖然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但不屬於法律、行政法規所明確規定的無效情形的,則不能認定合同無效,合同仍然有效。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