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146條案例分析

合同法146條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3-16 08:10:51

⑴ 有關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正確答案]
(1)汽車買賣合同有效。因為雙方主體資格有效,訂立合同的程序、標的物均合法。
(2)卡車受損應由工廠承擔責任,因為根據《合同法》142條的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本題卡
車尚未交付,受損的風險應由工廠承擔。
(3)甲不能請求雙倍賠償。因為甲與工廠之間的汽車買賣合同關系不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
(4)甲有權要求退車,因為根據《合同法》111條的規定,受害人有權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減少價款等違約責任。
(5)甲不能既請求工廠支付違約金,同時要求雙倍返還定金,因為根據《合同法》116條的規定,不能同時選擇兩種罰則。
(6)甲可以請求工廠賠償經營損失。因為根據《合同法》113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
償額應相當於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7)甲可以同時請求工廠支付6000元的違約金和支付每天50元的遲延履行違約金。因為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這兩種違約金分別
適用於不同的情形,對應於兩種不同的違約行為。

[考點集成]
合同的生效要件:主體合法;意思表示真實;合同內容不違法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合同標的確定可能;訂立程序合法。合同的生效時間: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合同生效;(2)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合同,合同生效時間為辦理完畢批准、登記手
續的時間。(3)附條件的合同,合同生效的時間為條件成就時間;(4)附生效期限的合同 ,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
限屆滿時失效。
違約責任應注意兩個原則:一是過失責任,即當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只有其有過失,他才承擔賠償他人損失的責任。
二是填平原則,即經過救濟之後,沒有違約一方所得到的結果相當於合同已履行的結果,也即沒有違約一方當事人不能因為對方違約所獲得
的賠償超過合同實際履行可能給帶來的利益。

⑵ 合同法的案例分析

1、周某、萬某對卡車是按份共有的關系。《物權法》第一百零三條規定: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等外,視為按份共有。第一百零四條規定:按份共有人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享有的份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出資額確定;不能確定出資額的,視為等額享有。
2、周某、呂某的汽車買賣合同有效。周某雖然對共有的汽車只有部分處分權,但是,周某以完全所有人的名義簽訂合同並通過登記部門過戶,說明從管理機關公示的檔案中看,買方呂某完全相信周某有處分權,即使沒有共有人的授權,法律為了保障交易的安全,確認這種表見代理有效。《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而且,事後周某告知了共有人萬某,萬某沒有異議,且要求分得一半款項,說明認可了周某的行為。
3、呂某、章某約定買賣合同簽訂時,卡車即歸章某所有,該約定有效。《物權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動產物權轉讓時,雙方又約定由出讓人繼續佔有該動產的,物權自該約定生效時發生效力。只不過,根據物權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但是案例中,不但有買賣合同,而且辦理了過戶登記。
4、呂某與銀行的抵押合同無效。首先呂某已經不是產權人,而且已進行了過戶登記,產權登記在章某的名下。銀行沒有查看產權證書,即與非產權人簽訂合同,有過錯,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5、呂某買回卡車的主張不能到支持。首先他不能與產權人達成買賣協議;其次作為承租人,不願意出與別人相同的錢,所以也不能主張優先購買權。
6、截止糾紛發生時,該卡車所有權仍歸章某享有。章某雖然把車已經出賣給錢某,但尚未交付,根據《物權法》第二十三條規定: 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自交付時發生效力。

⑶ 合同法 案例分析

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內失的擴大;沒有採取容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因此,飼料公司須對養魚場損失的2500斤魚承擔賠償責任,賠償飼料場1萬元的損失.而養魚場在發現情況後沒有採取適當措施堵住與臨近魚塘的通水道口,造成臨近魚塘損失了1200斤魚,須對此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受損害方4800元損失.

⑷ 合同法案例分析

經典老題,答案是我轉帖的,好好琢磨吧!對你學習法律很有幫助的一道題。
本題第一問涉及買賣合同中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承擔問題。依我國《合同法》第142條規定,除非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本題中,乙雖然未取得牛1的所有權,但牛1已交付乙佔有,故應由乙承擔牛1死亡的風險。
本題第二問涉及買賣合同中標的物所產生天然孳息的歸屬問題。依《合同法》第163條規定,標的物在交付之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之後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本題中,牛2已經交付買受人乙佔有,故所生天然孳息小牛自應歸其所有。
本題第三問涉及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時的責任承擔問題。依《民法通則》第127條規定,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動物的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責任。本題中,踢傷丙的牛3已轉由乙佔有和管理,乙應負牛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
本題第四問涉及因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的效力問題。在牛款付清之前,牛4的所有權屬於出賣人甲,因此,買受人乙對牛4並無處分權。其與丁訂立的轉讓牛4的合同為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依《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因此,在乙向丁交付牛4之前,其所訂立的合同為效力未定的合同。
本題第五問涉及動產的善意取得制度問題。若乙已經將牛4交付給丁,而丁對甲保留牛的所有權並不知情,並已經支付了牛的對價,則丁可依善意取得制度而取得牛4的所有權。
本題第六問涉及出租他人之物所訂立合同的效力及法定孳息的歸屬問題。在牛款付清之前,牛5的所有權歸出賣人所有,但買受人乙依買賣合同佔有牛,依法享有對牛的使用收益的權利,故其與戊訂立的租賃合同合法有效。因租賃合同所取得的租金為牛5的法定孳息,依《合同法》第163條規定,應歸屬買受人乙所有。
本題第七問涉及定金問題。依我國《擔保法》第91條規定,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本題中,主合同標的額為1萬元,而約定的定金為3000元,超過了百分之二十的限制,故超過部分不具有定金的效力。超過部分可視為預付款。

⑸ 合同法:案例分析

1、雙方產品、價格復、交貨期限等協商一制致了,合同成立!
2、至於包裝規格協商,甲方沒有回復,說明「不贊成」,但也不等於推翻合同。
3、合同的主要條款(含產品規格、價格、交貨時間、交貨方式等)無異議的話,合同就可成立!
4、本案,甲方違約(不含包裝規格變更與否)。
5、電報業務在我國已經取消好多年了,出題者時光倒流!

⑹ 合同法的幾個簡單案例分析

(1)汽車買賣合同有效。因為雙方主體資格有效,訂立合同的程序、標的物均專合法。

(2)卡車受損應由工廠屬承擔責任,因為根據《合同法》142條的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本題卡車尚未交付,受損的風險應由工廠承擔。

(3)甲有權要求退車,因為根據《合同法》111條的規定,受害人有權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減少價款等違約責任。

(4)甲不能既請求工廠支付違約金,同時要求雙倍返還定金,因為根據《合同法》116條的規定,不能同時選擇兩種罰則。

(5)甲可以同時請求工廠支付6000元的違約金和支付每天50元的遲延履行違約金。因為根據《合同法》第114條的規定,這兩種違約金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情形,對應於兩種不同的違約行為。

⑺ 合同法案例分析(詳細點哦!)

1、射幸合同
2、如果在獎券上有標注競獎期限,無權獲得
未標注及在報紙上也未說明,則有權。
3、追加的效力待定的行為。

⑻ 《合同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
1、甲公司和乙工廠之間的合同沒有成立。雙方採用合同書的形式訂立合同,按照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的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時合同成立。而甲公司並未在合同上蓋章,因此合同尚未成立。
2、甲公司承擔的是締約過失責任。由於甲公司的行為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導致合同未能訂立,造成了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害,因此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3、乙工廠可以要求甲公司賠償1000萬元的損失。甲公司提出,乙工廠須先徵用土地培訓工人後甲公司方能在合同上蓋章,因此乙工廠出資1000萬徵用土地培訓工人所花費的費用就屬於訂立合同的費用,屬於因相信合同有效成立而遭受的損失,屬於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有權要求甲公司賠償。
案例二
1、商店與張某的合同屬於可撤銷的合同。合同法規定,在訂立時顯失公平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撤銷。商店將相機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價格賣給了張某,已經構成了顯失公平,屬於可撤銷的合同。
2、商店的訴訟請求可以成立。合同法規定,對於可撤銷的合同,當事人一方可以向法院請求變更或者撤銷。因此商店可以提出請求,如果是撤銷合同的話,雙方就應該返還原物和價款,也就是退貨;如果是變更的話,就是按照正常價格購買,要補足應付的價款。

⑼ 合同法案例分析..

一 沒明白 甲公司解除合同的理由按照案例中應該是資金周轉困難
當事人一方回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答不履行合同義務的 對方可以再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二 應該是乙公司起訴甲公司吧 按照約定 由合同履行地管轄
三 乙
因為沒有交付 不可抗力當然由乙公司負責
四 能 定金和違約金可以同時使用
空調損失是由於不可抗力 並非乙公司過錯 所以丙公司應該繼續履行合同 不能拒絕付款
五 有效 沒有證明無效或者待定的事由
個人意見 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婚姻法期貨 發布:2025-09-15 15:56:13 瀏覽:229
保健產品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15 15:37:06 瀏覽:955
共和國民法典內容 發布:2025-09-15 15:18:00 瀏覽:704
吳江法院法官電話 發布:2025-09-15 15:10:40 瀏覽:872
人民法院審理一案件 發布:2025-09-15 13:58:08 瀏覽:302
耿寶建律師 發布:2025-09-15 13:51:45 瀏覽: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