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婚姻法一夫多妻
A. 現在哪個國家一夫多妻是合法的
現今的非洲大陸和西亞地區,許多國家都實行一夫多妻制。如塞內加爾、烏干達、利比亞、史瓦濟蘭、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葉門、阿聯酋、卡達、巴林、約旦、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摩洛哥、索馬里、南非、喀麥隆等。這些國家主要信仰都是伊斯蘭教。
「一夫多妻制度」,是指一個男人同時和2個或2個以上女人進行結婚和生育。它的產生,是在父系制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結果,是由對偶婚向一夫一妻制過渡的產物,且一直保留到階級社會,但並不普遍。由一夫多妻制婚姻形式組成的家庭,叫「一夫多妻制度」家庭。通常只是富貴人物的特權。
例如:南非總統祖瑪就有好多老婆。因為他們是當地的土著,國家法律明確規定是可以一夫多妻的。
(1)俄羅斯婚姻法一夫多妻擴展閱讀
中國的「一夫多妻」
在古代的中國,女人沒有社會地位,夫為妻綱,婦女的一切只能服從和依賴於丈夫,即使丈夫死了也不準改嫁,從一而終。而男子卻可以三妻四妾,皇帝有三宮六院,一般的達官貴人亦都妻妾成群。一個男人能夠和多少女人進行結婚,沒有受到法律的限制。
1912年,即中華民國的元年,《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明文規定實行一夫一妻制,但是因為各種歷史原因,直至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國才真正徹底廢除一夫多妻制。
古代中國不是一夫一妻制度。中國直到1950年才開始實行一夫一妻制度。
古代的中國是「一夫多妻制度」。因為小妾和情婦違反了「一夫一妻制度」,所以古代中國也不是「一夫一妻制度」。
雖然古代的中國有正房、偏房的區別,但是中國屬於一夫多妻制。雖然古代中國有妻子和小妾的區別,但是中國屬於一夫多妻制。
中國人給妻室們配以不同的頭銜,顯示的是一種等級制度。比如古代有「三妻四妾」的說法,所謂「三妻四妾」,就是「一發妻二平妻四偏妾」。發妻持家,平妻在旁輔佐,偏妾則要盡心伺候夫君與三房夫人。
B. 烏克蘭婚姻法是一夫多妻制嗎
不是,一夫一妻制。
C. 哪些國家可以一夫多妻制度
實行一夫多妻制的國家有很多,如:
1、伊斯蘭
伊斯蘭教國家如塞內加爾、烏干達、利比亞、史瓦濟蘭、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葉門、阿聯酋、卡達、巴林、約旦、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摩洛哥、索馬里、肯亞等。 而在一些法律明文規定「一夫一妻制」的國家,也同樣存在「一夫多妻」現象。
比如印度、美國、泰國、印度尼西亞。大多集中在西亞和非洲,主要信仰都是伊斯蘭教。
2、利比亞
2011年10月23日,利比亞過渡政府「全國過渡委員會」在班加西舉行慶典,正式宣布利比亞全國解放。舉例說,「以離婚的法律為例,這個法律是違背伊斯蘭教規的,所以它將是被禁止的。」也就是說,在卡扎菲統治下,「一夫多妻制」是被禁止的,但在如今全新的利比亞,「一夫多妻制」又將合法化。
3、肯亞
2014年4月30日,肯亞總統肯亞塔29日簽署了一項極具爭議的法案,將一夫多妻制婚姻合法化,以配合一些地方的傳統。
5、韓國
韓國亦有一夫多妻制,在李氏朝鮮時代,等級森嚴,兩班貴族不能與中人、平民或賤民結為夫妻。等級高的男性只能納等級低的女性為妾,她們所生的子女亦承襲母親的階級,對親生父親及父親正室所生的兄弟姊妹要視為主人侍奉。妾生之女多數亦會嫁給官員為妾。
D. 俄羅斯實行一夫多妻制嗎
俄聯邦車臣共和國總理卡德羅夫曾發表言論公開提倡「一夫多妻」,引起強烈反響。而事實上,俄羅斯一夫多妻正在漸成風氣。據7月29日《共青團真理報》報道,「一夫多妻」現象正在俄羅斯迅速擴散。
有政要支持「一夫多妻」
目前的俄羅斯,眾多的政界要人、社會學者和文化界人士紛紛表示支持「一夫多妻」,各大政黨甚至准備舉行「圓桌會議」商討此事。
而事實上,很多政要名流早已「率先垂範」,身體力行推動「一夫多妻」制。就拿「右翼力量聯盟」領導人、曾經擔任過政府第一副總理的鮑里斯·涅姆佐夫為例。他名媒正娶的妻子是艾哈邁托娃,在兩人仍然保持著夫妻關系的前提下,他還先後與兩位年輕貌美的女人有了婚姻之實。值得一提的是,涅姆佐夫與三位「妻子」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
在接受《共青團真理報》記者采訪時,涅姆佐夫直截了當地指出:「我們是否准備讓事實存在的東西合法化?」他對外來人口不斷增加表示極大擔憂,強調要麼實行「一夫多妻」制,要麼50年後俄羅斯成為移民的天下。
部分地區曾經合法化
今年年初,時任車臣代總理的卡德羅夫曾經號召在車臣推廣「一夫多妻」制。他說:「只要能養活得起,每個車臣男子都可以擁有4個妻子。」
而早在1999年7月,印古什共和國總統魯斯蘭·奧舍夫頒布一項法律,規定該共和國男子可以娶4個老婆。法律的出台立即受到各方關注,並在共和國乃至全俄范圍內引起了熱烈討論。盡管這項法律很快就被共和國最高法院廢除,但還是有部分當地男人「先吃螃蟹」娶了第二、三房妻子。
卡爾梅克共和國總統基爾桑·伊柳姆日諾夫在談到該共和國是否會實施這種制度時說:我妻子對這種情況的看法很幽默,她說,如果我突然決定再取幾個妻子,她就會按照排行成為老大了。
人口負增長形成嚴重危機
從1993年開始,俄羅斯人口出生率負增長已持續了10多個年頭,加之人口老齡化嚴重、兒童死亡率上升,俄羅斯的人口不斷減少。
據官方的統計,俄羅斯人口總數1992年年初為1.487億,但是到了2003年時,這個數字已減少到1.445億。根據美國移民局最保守的預測,在21世紀的前25年中,俄羅斯人口也要減少1000萬,而聯合國人口署適中的估算則為高達2100萬。
如果按照聯合國機構的預測發展,俄羅斯全國15~24歲年齡段的人口數量到2025年將不會超過600萬。對於俄羅斯這樣一個原本就地廣人稀的國家來說,這實際上意味著一場嚴重的社會危機和民族災難。俄羅斯人口學家將其稱為第四次人口危機。也許正因為如此,才會讓眾多俄羅斯政治家對「一夫多妻」制說「是」。
E. 俄羅斯族婚姻法是一夫多妻制嗎
中國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如果多取一個並辦證就犯了重婚罪!實行一夫一妻制是社會的進步,文明的體現,也是對女性的尊重。
F. 俄羅斯婚姻法規定撫養權
俄羅斯人婚後對於撫養權分配義務:在俄羅斯對於婚後撫養權沒有明確的規定撫養權是內按照什麼規定,一般撫養容權是按婚前倆人制定的協議走,沒有的話夫妻共同承擔撫養義務。根據《俄羅斯聯邦家庭法典》對於離婚後夫妻雙方的財產分配規定與其他國家不盡相同,突顯出共享、平均的原則。規定中稱,如果夫妻雙方間沒有約定,分割共同財產或權利義務是雙方均等,但為未成年子女的利益或為夫妻一方值得考慮的利益,特別是如果另一方無正當理由未獲得收入或者損害家庭里一直陪夫妻共同財產的,法院有權不執行均等的原則判處。同時,對於夫妻一方的債務只能以該方的財產償還。
離婚是指夫妻雙方通過協議或訴訟的方式解除婚姻關系,終止夫妻間權利和義務的法律行為。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是判決離婚的法定條件。解除婚姻關系。後專指通過法律手續解除夫妻關系。
G. 俄羅斯是一夫多妻制嗎
俄羅斯族實行婚姻自由、戀愛自由,但結婚須徵得父母同意。俄羅斯族與其他民族皆可通婚。俄羅斯族的傳統婚禮十分隆重,程序和儀式也十分繁瑣、復雜。舉行婚禮要事先通知親朋好友,如果接到邀請不來,則被認為是一種失禮行為,會引起主人的不悅。婚禮先在女方家舉行,來客用餐、唱歌、跳舞,熱鬧一陣,結束後,由男方親友及新郎組成迎親隊伍到女方家去迎親。迎親隊伍快到新娘家門口時,女方的親友把大門關上,並派一群小孩向新郎要開門錢,給錢後新郎才能進女方家的門。按照傳統習俗,新郎新娘還要到教堂去舉行證婚儀式,新娘身穿白色禮服,頭戴桂冠,與新郎一起站在神像前,由神父詢問男女雙方是否同意結為夫妻,在雙方肯定答復之後,雙方要交換定情的信物,然後由神父誦念規定的祈禱經文,並對新婚夫婦祝福。儀式完畢,由男方家宴請親友和賓客,接著舉行舞會。晚上還要仿照漢族人的習慣,鬧一鬧新房。
俄羅斯族人的家庭實行一夫一妻制,父親是家長,掌管家庭經濟。子女長大結婚以後,另立門戶,獨立生活。父母死亡,遺產由兒女共分。東正教是禁止離婚的,俄羅斯族人受東正教的影響,一般很少離婚。
H. 允許一夫多妻的國家
目前資料來看,明確實行「一夫多妻制」的國家仍然有:塞內加爾、烏干達、史瓦濟蘭、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葉門、阿聯酋、卡達、巴林、約旦、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摩洛哥、索馬里、喀麥隆等。
這些國家主要集中在西亞和非洲。這些國家主要信仰都是伊斯蘭教。
在伊斯蘭教國家,「一夫多妻制」一直被認為是「古老傳統」而得以保留。比如2000年塞內加爾總統瓦德在通過新憲法之前,雖然提出過許多有關婦女解放的條款,卻拒絕取消「一夫多妻制」。
在祖魯人為數眾多的南非德班,盡管大多數祖魯人已融入現代城市生活,但他們依然保持「一夫多妻制」。南非現任總統祖馬就是祖魯人,盡管外界對他頗多爭議,但他擁有多個老婆仍是事實,並還在繼續物色新妻子。
「一夫多妻」在非洲酋長國也是普遍現象。葉布阿酋長87歲時已有12個妻子,其中最大的70歲,最小的只有18歲,與他的孫女同歲。他共有65個兒女,死亡的孩子還未包括在內。
在一些法律明文規定「一夫一妻制」的國家,也同樣存在「一夫多妻」現象。比如印度、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乃至中國的香港、澳門,甚至是美國。
美國有個摩門教的教徒,不僅可以「一夫多妻」,甚至可以「一妻多夫」。現在該教分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雖然已於1890年正式宣布結束多妻制度,並從1904年開始,將實行多妻制度的會友開除教籍,或禁止他們加入教會,但教會的標准經文中,關於多妻制度的《教義和聖約》第132章仍然保留著。該教另一分支「基本教義派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則至今仍維持多妻制度,會員主要分布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的科羅拉多市和猶他州的希爾戴爾邊界地帶。
在中國,也還存在「一夫多妻」家庭。雖然1950年實行的《婚姻法》規定:一夫多妻不合法;1997年又修訂了《刑法》,規定了重婚罪;但由於法律的不可追溯性,在此《婚姻法》實行之前成立的舊式多妻家庭,一夫多妻仍可共同生活。
中國香港、澳門之前一直沿用《大清律例》訂立的妾侍規定,直到1971年頒布的《婚姻法》才杜絕香港男性納妾及休妻,但在1971年前,在《大清律例》允許下所納妾侍若仍然在世,她們與她們的子女以及後代,仍然享有承繼權(但承繼權分攤比例少於妻子)。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澳門賭王何鴻燊。他原有一妻一妾,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又公開了二位姨太太,按照當地規定,只要前兩位妻子不去起訴,法院就不會管他的「家務事」。
I. 哪個國家的婚姻法規定可以一夫多妻啊
西亞、次撒哈拉非洲以及其它一些伊斯蘭國家,當然,多數都是小國。伊斯蘭教的國家和印度教國家允許如此
如:土耳其,阿聯酋、烏干達、越南、馬爾地夫、沙特、卡達、塞內加爾、科威特、泰國等。
塞內加爾、烏干達、利比亞、史瓦濟蘭、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葉門、阿聯酋、卡達、巴林、約旦、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摩洛哥、索馬里。
現今的非洲大陸,許多國家都實行一夫多妻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夫多妻制越來越成為有爭議的話題,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也有之。象突尼西亞這樣的非洲阿拉伯國家很早就從法律上取消了一夫多妻制,貝南這樣的黑非洲國家前不久也宣布取消了這一落後的制度。
塞內加爾是一個被西方看作民主實行較好的國家,但卻是個一夫多妻制比較頑固的國家。塞內加爾總統瓦德2000年在通過新憲法之前雖然提出了許多有關婦女解放的條款,但拒絕取消一夫多妻制,並認為它是「不能禁止」的「古老傳統」。更有甚之,在非洲,還有公開為一夫多妻制辯護的國家元首。比如,當聯合國2003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史瓦濟蘭愛滋病毒攜帶者太多的原因之一是一夫多妻制時,該國的國王姆斯瓦蒂三世竟然公開在電視台出來唱反調。原來,一夫多妻制在這個國家是完全合法的,男人娶幾個老婆都可以。這位今年才37歲的姆斯瓦蒂三世國王從18歲第一次結婚至今,已經有了9個老婆和兩個「未婚妻」。而他的父親老國王索忽扎,根據他正式的自傳,在1921年至1982年統治期間,一共娶了120個妻子。由於史瓦濟蘭百姓中的愛滋病攜帶者接近人口的40%,是非洲最高的,因此該國國王的講話讓國內外一片震驚。據非洲網了解,在現在的非洲許多國家的政府中,實行一夫多妻制的部長不少,甚至個別國家的總統也是一夫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