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退貨
⑴ 合同法規定退貨條款有哪些
合同法中無具體退貨條款,購買貨物屬於消費者和銷售者之間建立起了購買合同,合同法中有解除合同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對其發生和後果不能避免並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條件,包括自然災害、戰爭、社會異常事件等。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主要債務即次要債務的對稱,是指根據合同的約定,當事人應當承擔債務的大部分或者對債權人權利有重要或根本性影響的部分。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同期限內仍未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滿,仍未履行合同債務;或對於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後仍未履行的。
4、當事人一方遲延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如果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或者其他合同條款對當事人權利義務至關重要,一方有違約行為將嚴重影響到當事人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時,當事人可以不經過催告程序而直接單方解除合同。
比如季節性、時效性強的標的物遲延交貨,則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
5、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3)喪失商業信譽。
(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可以終止履行。終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終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5)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1)合同法中退貨擴展閱讀:
《新消費法》中關於退貨的規定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
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⑵ 關於合同法中質量不合格商品的退貨問題
這里有幾個問題:
一、買主購買時你處承諾的品質標準是什麼?質量責任的保證期是多久?
二、乙與甲購買輪胎時的品質標準是什麼?質量責任期是多久?
這兩類問題搞清楚了,你就好解決問題了。
對於消費者的問題,生產商與零售商是負連帶責任的,不能相互推委的,零售商應按照承諾的相關條件給消費者處理相關的質量問題。處理完畢完後按照與供應商簽訂的合同,向供應商進行索賠、品質扣款、罰款等。
⑶ 請問關於合同法中關於退貨的規定
一、如果按常規客戶這種機器是用合金鋼,那麼是你們的錯,因為你們在接回這個任務的時候應當知答道。
二、如果這種機器可以用合金鋼也可以用普通碳鋼,那麼訂貨是沒說就是雙方約定不明,雙方可以協商解除。
三、如果你們不退,可能你們的風險會比較大。因為機器最後無法使用,擴大的損失肯定要你們承擔。
四。但是如果現在你們同意退,可以同時要求他們賠償損失。
⑷ 退貨退款法律規定有哪些條款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 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專、更換屬、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⑸ 中國合同法買完的貨可退貨嗎以
除非貨有問題,或者賣家願意退貨,否則很難退貨,七天無理由退貨指的是網購規則
⑹ 新消法退貨規定什麼叫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對其發生和後果不能避免並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條件,包括自然災害、戰爭、社會異常事件等。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主要債務即次要債務的對稱,是指根據合同的約定,當事人應當承擔債務的大部分或者對債權人權利有重要或根本性影響的部分。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同期限內仍未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無正當理由,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滿,仍未履行合同債務;或對於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債務人在債權人提出履行的催告後仍未履行的。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的。如果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或者其他合同條款對當事人權利義務至關重要,一方有違約行為將嚴重影響到當事人訂立合同所期望的經濟利益時,當事人可以不經過催告程序而直接單方解除合同。比如季節性、時效性強的標的物遲延交貨,則另一方當事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
(五)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3.喪失商業信譽;
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可以終止履行。終止履行後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並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終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1.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貸款人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解除合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03條規定)。
2.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貨物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24條規定)。
⑺ 合同上退還和退換的區別
1、訂金來與定金是二個不同概念,法律後自果也完全不同.
2、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為了確保合同的履行,依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雙方的約定,由當事人一方在合同訂立時或者訂立後履行前,按照合同標的額的一定比例(不超過20%),預先給付對方當事人的金錢或其替代物。定金合同是從屬於主合同的從合同,其成立的前提是主合同已經成立生效。
3、訂金:只是預付款性質的一種支付,不具有定金的性質。預購訂金不是定金,定金罰則也就當然不能適用。訂金與定金的最基本的區別就是定金適用定金罰則,一方違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或無權要求返還定金,而訂金不適用這樣的罰則,只會存在返還或沖抵價款的作用。
4、合同里說了不退還訂金,打起官司來,根據他的實際損失,估計會退還你一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