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基礎概述
1. 經濟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經濟法的內容包括總論(經濟法主體、經濟法的基本原則、經濟法的價值、經濟法的理念等)、市場規製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國有資產管理法、固定資產投資法、宏觀調控法、財政法、稅法、金融法等內容。
所謂經濟法就是調整現代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1、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2、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3、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經濟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不能簡單地認為經濟法就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民商法也調整經濟關系。
(1)經濟法基礎概述擴展閱讀:
經濟法具有自己獨立的調整對象。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指經濟法所干預、管理和調控的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國家規范經濟組織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規范組織的法律,是為了防止壟斷組織的出現,從組織上保證市場經濟順利發展。這方面的法律有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投資法等。
2、國家干預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進行干預是經濟法的重要調整方式,這方面的法律有證券法、票據法、破產法、金融法、保險法、房地產法、環境法、自然資源法等。
3、國家管理、規范經濟秩序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日本學者丹宗昭信認為::經濟法是國家規制市場支配的法,現代經濟法的核心是壟斷禁止法。這方面的法律有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產品質量法。
4、國家在經濟調控中發生的經濟關系。
此種經濟關系的特點是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實行宏觀調控,使經濟各部門運行協調,使整個國家經濟運行平穩。這方面的法律有財政法、稅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價格法、會計法和審計法等。
2. 經濟法基礎知識的介紹
《經濟法基礎知識》是2009年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編著。
3. 經濟法基礎的內容簡介
2007年國家頒布了《物復權法制》、《企業所得稅法》等法律、法規,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2008版會計資格考試大綱。根據以上變化,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組織有關專家,依據考試大綱對相應科目的考試輔導教材進行了修訂後出版發行,以幫助考生和相關人員學習理解考試大綱內容。本書為「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系列之一,系統地介紹了經濟法的基礎知識。內容包括:經濟法概論,會計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概述,流轉稅法律制度,所得稅法律制度,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等。
4. 經濟法基礎
選C,應繳納印花稅750元。
對同一應稅憑證有不同項目的,應分別適用對應稅率,項目或金額不能分清的,從高適用稅率徵收印花稅。顯然,貨運合同和倉儲保管合同稅率高的是後者,因為合同兩項金額不能分清,所以適用高項目的稅率。
(1)第一份合同應繳納印花稅稅額=500000×1‰=500(元)
(2)第二份合同應繳納印花稅稅額=300000×0.5‰+100000×1‰=250(元)
合計應繳納印花稅=500+250=750元
5. 初級經濟法基礎的內容簡介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具有「點多、面廣、題量人、分值小」的特點,憑藉以往押專題、扣題式的復習屬方法很難通過考試。而此類考試的考生大多學習時間零散,難以集中精力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
掌握一種好的學習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書嚴格按照《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的要求編寫,對初級經濟法基礎的考試大綱、復習指導用書和歷年真題進行分類解析,精心萃取,把考點和易混淆點進一步提煉組合成一個個「采分點」,直擊考試要害,並實現了對考試所涉及知識的前後貫通,以幫助考生提高記憶效率;同時本書還提供了數套全真模擬試題,並附有參考答案和詳細解析,能夠幫助考生查漏補缺,檢驗、鞏固復習效果,掌握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從而提高應試能力。
本書將考試大綱、復習指導用書、歷年考試真題和模擬測試融為一爐,為各位考生提供了一種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好復習效果的學習方法,是一本高效的復習參考用書。
6. 經濟法基礎理論的內容簡介
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部門法的形成及經濟法學科的出現,是20世紀各回國立法和法學領答域中發生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引起了法的體系和法律學科體系的變化,對國家法制、社會經濟生活和法學研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受到社會各界普遍重視。
本書從深入分析社會經濟關系入手,並從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的聯系和區別上,論述了經濟法產生和獨立的歷史必然性,它的本質、功能和任務,它的調整對象、調整原則與調整方法,它的內容與體系,它的立法與實施等各種基本理論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獨自的見解,建立了本書特有的經濟法理論體系。在對經濟法理論問題論述過程中,涉及屬於法學基礎理論的許多概念和原理,本書也重新作了論證,提出了新的看法。作者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給讀者以有益的啟迪,希望收中的基本觀點及體現於其中的某此研究方法,能夠引導讀者在學習、研究經濟法方面保持基本正確的方面,而不致誤入歧途。然而,奇則易謬。
7. 經濟法基礎的內容簡介
《經濟法基礎》立足於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和學生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專力和實踐能屬力的培養,並根據經濟法課程的特點,結合經濟法課程的教學需要,積極創新。針對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學習需要,《經濟法基礎》介紹了公司法律制度、企業法律制度、合同法、經濟競爭法律制度、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票據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證券法律制度、勞動法律制度、對外貿易法律制度以及經濟糾紛的仲裁與訴訟等方面的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