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壹』 合同法有什麼作用
要寫論文阿?自己去好好研究一下不就行了?
合同法,是為了保障合同雙方、或幾方版的合法利益,明確通過合權同這種書面約定建立起來的民事關系方是平等的民事主體,各方應該是自願建立起合同關系的,這個關系應該是公平、互利、自願的,且不得損害第三方以及社會、國家利益。
『貳』 合同法存在的意義與對生活的影響
合同,作為雙抄方權利義務的證明書,對於雙方合理行使權力履行義務起明示的作用。也是對雙方的約束。合同法是保證權利義務得以實現的法律保障,是執行的依據。與我們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滿意請採納!(華豫法律援助)
『叄』 合同法的作用是什麼
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肆』 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對經濟發展帶來什麼影響
、《勞動合同法》的影響
1、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我市個私經濟發達、中小企業眾多,現階段存在著諸多用工不規范、與《勞動合同法》相抵觸的現象,《勞動合同法》的頒布施行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時期內將對我市中小企業帶來沖擊,放緩我市經濟發展增速,還有可能會出現一個勞動爭議的高峰。
2、對企業的影響。目前我市企業月平均工資在1200-1500元左右,如果企業完全按《勞動合同法》各項規定用工,企業的人力成本將增加至少20%以上(人均增加300元左右),這對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無疑是致命的打擊。當然,從長遠來看,《勞動合同法》的施行,將給企業營造一個更加公平規范的用工環境和競爭環境。
3、對勞動者的影響。《勞動合同法》的頒布施行,對工資工時、休息休假、安全防護、保障福利等勞動者合法權益作了全方位規定,勞資雙方地位不平衡、勞動者權益受到侵害等現象將有望得剄根本性的轉變,勞動者的地位高了、話語權多了,權益更有保障了。
『伍』 中國合同法發展狀況如何
與歷史上西方國家合同立法的發展相比,古代東方國家的立法就暗淡了許多。
在我國,因為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在法制上具有「重刑輕民」特點,雖然在西周時期已經出現了「質劑」、「傅別」等契約制度,但與商品經濟低水平發展的社會狀況相適應,合同法在我國的發展處於比較緩慢的狀態。
新中國成立以來,合同法的發展雖然經歷了一些曲折的過程,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實行,為合同法的健康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合同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
從 1950至1956 年,在這個歷史階段中黨的方針政策是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方針。 1950年9月,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頒布了我國第一個合同規章 ---- 《機關、國營企業、合作社簽訂合同契約暫行辦法》,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 1957至1966 年,我國合同法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1958至1960 年,取消了合同制度, 1961 年黨的八屆九中全會正式批准八字方針以後開始,加強了對合同的行政管理。從 1966 年 5 月至1976 年 10 月,合同法再次被廢棄了。1976 年粉碎 「四人幫」以後,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1981 年 12 月由五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是我國合同法的重大成果,標志著我國合同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1985 年 3 月,六屆人大十次常委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 1987 年 6 月六屆人大二十一次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至此我國合同法體系呈現出以民法通則為基本法,經濟合同法,涉外經濟合同法,技術合同法三足鼎立的局面。
1999年3月九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廢除了「三法」鼎立的局面。合同法統一的原因: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現代經建設的不斷發展,這三部有關合同的法律在實施中暴露出一些問題:第一,國內經濟合同,涉外經濟合同,技術合同分別適用不同的合同法律,有些共性問題不統一,某些規定較為原則,有的規定不盡一致,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發展的要求,有必要制定一部統一的合同法。第二,近年來,在市場交易中利用合同形式搞欺詐,損害國家,社會和他人利益的情況較為突出。在防範合同欺詐,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方面,需作出補充的規定。第三,調整的范圍已不能完全適應,同時近年來,也出現了融資租賃等新的合同種類,委託、行紀合同也日益增多,客觀也需要作也相應規定。
縱觀新中國合同法的歷史發展,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凡是在我國承認並發展商品經濟的時期,合同立法就發達,反之,合同立法就停滯,甚至被取消。
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迎來了合同法的春天,與此同時,合同法為市場經濟和微觀管理提供了基本遵循,必將更加有力地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陸』 合同法在你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
《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間合同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主要規范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終止、保全,以及違反合同的責任等問題。其立法目的包括:
①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合同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在於取得民事權益。合同當事人在訂立和履行合同中所享有的權利和利益,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任何侵害合同當事人合法利益的行為,當事人都可以依法予以追究。
②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穩定的經濟秩序是一個社會經濟高效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合同法作為調整交易關系的基本法律,整個規則的設計均以維護經濟秩序、維護交易安全為核心。
③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要求建立、健全市場體系,而合同是市場的「紐帶」,是市場主體進入市場的「橋梁」。市場主體依法建立的合同關系,受到合同法的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進行非法干涉和侵犯。這必然促進市場主體進行商品交換和市場競爭,有利地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因此,《合同法》對於及時解決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合同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規范市場交易的基本法律,它涉及到生產、生活領域的方方面面,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合同法是最具代表性的私法制度之一,也是現代社會之契約規則的主體部分,它在社會經濟尤其商事交易中發揮著重要而基礎的作用。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合法原則。
『柒』 合同法對當今社會的作用
合同法的制定是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內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這容對於及時解決經濟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合同法是民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規范市場交易的基本法律,它涉及到生產、生活領域的方方面面,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合同法是最具代表性的私法制度之一,也是現代社會之契約規則的主體部分,它在社會經濟尤其商事交易中發揮著重要而基礎的作用。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平等原則、自願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合法原則和鼓勵交易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於1999年3月1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捌』 試論合同法的作用
一、合同法反映了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實現了交易規則的統一和完善
★舊合同法在此方面的缺陷:
(一)原來三部合同法內容上不統一
1、三個合同法調整的社會關系不一樣
1) 經濟合同法是規定國內的合同,還不是國內全部的合同,是國內所謂的經濟合同。
2) 技術合同法是專門規定國內的技術合同。是以技術關系,諸如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這類特殊的合同關系規范對象的;
3) 涉外經濟合同法規定涉外經濟合同關系。
2、法律主體不統一
1) 經濟合同法中的合同主體只限於法人、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個體工商戶,不包括自然人;
2) 技術合同法的合同主體既包括法人也包括自然人;
3) 涉外經濟合同法的合同主體包括中國的企業和其它經濟組織與外國的企業、其它經濟組織和外國的個人,在這部合同法中,外國的個人是可以的,中國的個人不可以,並且涉外經濟合同法中的主體叫企業,不叫法人。
3、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不統一。
1) 經濟合同法規定的是過錯責任,因過錯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強調的是過錯。
2) 技術合同法和涉外經濟合同法關於違約責任,法律條文說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約定的條件,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根本不提過錯的問題,也就是無過錯責任。
4、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表述上不一致。
1) 經濟合同法將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表述為平等互利、協商一致;
2) 技術合同法則表述為自願平等互利有償。
5、合同形式不一致。
1) 經濟合同法承認口頭合同,即時清結的合同可以採取口頭形式,不是即時清結的採取書面形式;
2) 技術合同法和涉外經濟合同法嚴格要求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6、結構風格不一致。
1) 經濟合同法是總則加分則,規定了十種典型合同;
2) 技術合同法也是總則加分則,規定了合同分則;
3) 涉外經濟合同法全是總則,根本沒有規定分則。(英美法系風格)
(二)現時生活中發生的很多合同關系三部合同法都未作規定經濟秩序的維持造成困難。
1、中介合同關系
2、融資租賃合同關系
3、儲蓄合同、結算合同關系
★新合同法的在此方面的優點:
(一)將三部合同統一到一部合同法當中,統一了合同法內容和交易規則
(二)對新合同法仍然沒有規定的合同類型適用合同法總則以及比照類似合同類推適用,將各種合同納入了合同法調整范圍。
如
二、合同法剔除了反映計劃經濟體制的內容,盡可能符合市場經濟的本質
(一)原來的合同法將合同稱之為"經濟合同",這個概念本身就是計劃經濟體制的反映。
(二)原經濟合同法,強調主體的特殊性,都必須是社會主義組織,已經不符合
社會實際生活了。
*合同主體已經多元化:國有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合作企業、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個體企業、個體工商戶、公民個人等
(三)合同的監督管理機關工商行政部門的監管限制了合同自由
(四)技術合同的管理過於廣泛
新合同法將技術合同法納入了統一合同法當中。
三、新合同法中創設了許多新的制度(與舊法相比)
(一)合同法第42條規定了前合同義務;第60條規定了附隨義務;第92條規定了後合同義務。
1、合同義務 向前面擴張了,合同沒有成立就有義務,即前合同義務;
2、向後擴張了,合同關系已經消滅還有義務,即後合同義務;
3、在合同關系存在期間還有當事人沒有約定的義務,即附隨義務。
(二)對格式合同的規制
1、規定格式條款的使用人在決定合同內容的時候應該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 遵
循公平的原則。
2、規定了格式條款使用人的提示義務。
3、直接規定某些條款無效
4 、最後還有一個管制的辦法,就是對格式合同某個條款的理解有爭議時,通常
採納不利於格式條款使用人的那樣一個含義為標准裁判案件。
(三)無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的確立
四、合同法的創造性(我國獨創)
代位權制度、撤銷權制度、表見代理制度等是我們參考和借鑒其他國家合同法設立的。我們的創制:
(一)法定代表人越權行為的效力認定。
(二)後合同義務,等
『玖』 勞動合同法是不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作為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因素
絕對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我認為是,第一我們的國家能夠良好地管控和運行,第二我們有龐大的勞動力和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