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標法社會公益性
1. 請分別回答《招標投標法》、建設部第89號令、七部委12號令何時頒布,何時執行
《招標投標法》於1999年8月30日發布,2000年1月1日起施行;建設部第89號令於2001年5月31日發布,發布之日起施行;七部委12號令於2001年7月5日起發布,發布之日起施行。
2. 《招標投標法》中,對投標人作了哪些禁止性規定
《招標投標法》第三章投標
第二十五條投標人是響應招標、參加投標競爭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依法招標的科研項目允許個人參加投標的,投標的個人適用本法有關投標人的規
定。
第二十六條投標人應當具備承擔招標項目的能力;國家有關規定對投標人資格條
件或者招標文件對投標人資格條件有規定的,投標人應當具備規定的資格條件。
第二十七條投標人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編制投標文件。投標文件應當對招標
文件提出的實質性要求和條件作出響應。
招標項目屬於建設施工的,投標文件的內容應當包括擬派出的項目負責人與主要
技術人員的簡歷、業績和擬用於完成招標項目的機械設備等。
第二十八條投標人應當在招標文件要求提交投標文件的截止時間前,將投標文件
送達投標地點。招標人收到投標文件後,應當簽收保存,不得開啟。投標人少於三個
的,招標人應當依照本法重新招標。
在招標文件要求提交投標文件的截止時間後送達的投標文件,招標人應當拒收。
第二十九條投標人在招標文件要求提交投標文件的截止時間前,可以補充、修改
或者撤回已提交的投標文件,並書面通知招標人。補充、修改的內容為投標文件的組
成部分。
第三十條投標人根據招標文件載明的項目實際情況,擬在中標後將中標項目的部
分非主體、非關鍵性工作進行分包的,應當在投標文件中載明。
第三十一條兩個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組成一個聯合體,以一個投標人的身
份共同投標。
聯合體各方均應當具備承擔招標項目的相應能力;國家有關規定或者招標文件對
投標人資格條件有規定的,聯合體各方均應當具備規定的相應資格條件。由同一專業
的單位組成的聯合體,按照資質等級較低的單位確定資質等級。
聯合體各方應當簽訂共同投標協議,明確約定各方擬承擔的工作和責任,並將共
同投標協議連同投標文件一並提交招標人。聯合體中標的,聯合體各方應當共同與招
標人簽訂合同,就中標項目向招標人承擔連帶責任。
招標人不得強制投標人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不得限制投標人之間的競爭。
第三十二條投標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標報價,不得排擠其他投標人的公平競爭,損
害招標人或者其他投標人的合法權益。
投標人不得與招標人串通投標,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權
益。
禁止投標人以向招標人或者評標委員會成員行賄的手段謀取中標。
第三十三條投標人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報價競標,也不得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
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
3. 如何理解《招標投標法》的適用范圍
《招標投標法》中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招標投標活動,適用本法。」這表明該法適用范圍的普遍性,即作為我國最高權力機關的常設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其效力及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部領域(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除外)。
凡在我國境內進行的招標投標活動,不論是屬於該法第三條規定的法定強制招標項目,還是屬於由當事人自願採用招標方式進行采購的項目,其招標投標活動均適用該法。當然,根據強制招標項目和非強制招標項目的不同情況,招標投標法有關條文做了有所區別的規定。有關招標投標的規則和程序的強制性規定及法律責任中有關行政處罰的規定,主要適用於法定強制招標的項目。
對於哪些項目屬於依法必須進行招標采購的項目,即法定強制招標的項目。
《招標投標法》第三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下列工程建設項目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必須進行招標:(一)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項目;(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三)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貸款、援助資金的項目。」
按照本條規定,(1)對於大型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不論其建設資金來源如何,都必須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招標投標。至於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項目的劃分標准,根據本條第二款由國務院發展計劃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准。
(2)全部或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或國家融資的項目。包括使用各級政府的財政撥款建設項目,使用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各種政府性基金(如鐵路建設基金、公路建設基金、三峽工程建設基金、電力建設基金、水利建設基金等)建設的項目,使用各級政府及政府部門的預算外資金建設的項目,使用國家政策性銀行貸款建設的項目,以及利用國家通過發行國債等方式融資取得的資金建設的項目等。
(3)使用國際組織或外國政府貸款、援助資金的項目,例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的貸款。一些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的貸款,通常是由我國政府有關部門作為對外借款的「窗口」單位,由國家實行統借統一還,或者由國家財政承擔還款擔保責任。
4. 《招標投標法》明確規定,投標人應當按照( )的要求編制投標文件。
正確答案:C
解析:《招標投標法》第27、第30條對投標文件規定,投標人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編制投標文件。
5. 關於招標投標法第二十六條的解釋
「第二十六條 投標人應當具備承擔招標項目的能力;國家有關規定對投標人資格條件或者招標文件對投標人資格條件有規定的,投標人應當具備規定的資格條件。」是:投標人參與某招標項目的基本條件,不具備者不能投標或直接導致廢標。這些條件是投標人承擔招標項目合同執行的最低要求,所有的開標、評標、定標和簽約均以此為基礎。
6. 如何理解《招標投標法》第四十六條
――中標通知書發出後,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變更尺度與適用 軌道公司法律顧問—唐浩律師(雲南治國律師事務所) 《招標投標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招標人和中標人不得再行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 招標文件要求中標人提交履約保證金的,中標人應當提交。」 本期與大家探討的內容即為該條款。 筆者以為,我們可以從《招標投標法》的作用與目的、《招標投標法》與《合同法》的關系等角度來衡量和把握這個問題。 《招標投標法》與《合同法》都是我國在1999年頒布的重要法律,對於社會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行與民事法律活動的保駕護航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合同的訂立、成立通常經歷以下幾個階段:要約邀請-要約-承諾。而《招標投標法》的作用與目的即針對某些關繫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建設項目及其相關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設備和材料的采購與安裝等環節在「要約邀請-要約-承諾」等階段的強制性、程序性操作,即《招標投標法》通過規范化、透明化、競爭性的法律設計與操作,使得項目合同內容、項目合同相對方的確定方法與方式等合同訂立階段的重要內容與環節從暗箱操作、地下隱秘狀態變為了陽光、透明、可監督的良好態勢。 業主擬實施項目的內容、細節與要求;合同價款的構成與支付方法;希望合同交易對手所具備的資質與能力;評價與確定合同交易對手的方式、方法等均通過透明、開放的平台進行發布。 而所有潛在交易對手均可針對業主發布的信息表達自己對於該項目的理解與響應。 最終交易對手的確定,則在公開、透明的狀態下,對所有投標人的理解與響應以業主事前發布的「評價與確定合同交易對手的方式、方法」進行評判,使得合同的確定公平、公開、公正。 可以說《招標投標法》是一部「合同訂立法」,是《合同法》在合同訂立階段的「特別法」。 而《合同法》的目的在於通過保護交易自由、誠實信用及交易秩序、公序良俗來確保民事主體的合同目的得以實現和保障。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目的,是《合同法》的核心與基本價值要素。 而當事人雙方往往通過合同主體、合同標的、合同價款、標的的數量與質量、標的的完成與交付時間、違約責任、爭議解決等核心條款的約定與安排,來實現和達到合同目的。 因此,筆者認為,中標通知書發出後,只要更加符合、確保合同目的實現的變更且該變更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也不違反業主事前發布的「評價與確定合同交易對手的方式、方法」,即可認定為「沒有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 業主發布招標公告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提交投標文件的投標人是非常多的,至少超過三家。如何在眾多投標人中選定中標人,就是通過業主事前在招標公告中發布的「評價與確定合同交易對手的方式、方法」來評價和衡量眾多投標人的投標,究竟哪一個最能符合業主的要求,其資質、擬實施合同的方式、方法與合同報價等對於業主合同目的的實現是最佳的。 由於業主的招標公告是事前發布且透明的,對於所有投標人均一致;而所有投標人的投標又是根據該事前訂立的規則來進行統一、公開(往往開標、唱標、評標的過程是全程錄像,可事後回播)評判的。因此,通過該規則依法選定的投標人,就是對於業主合同目的實現的最佳響應方。 招標人與中標人在中標通知後進行的變更,只要更加符合、確保合同目的的實現且該變更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也不違反業主事前發布的「評價與確定合同交易對手的方式、方法」,該種變更就「沒有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 舉例來說,在某市政公用工程中,業主發布了設備采購與安裝、調適的總包合同招標公告。在該公告中,業主對於關鍵設備的生產、製造標准和設備的功能與作用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在發出中標通知書確定中標人後的合同訂立過程中,經雙方協商一致,對於其中關鍵設備的生產、製造標准進行了變更,在不增加合同價款、不推遲交付、驗收日期的條件下選擇了更加嚴格的技術標准。 由於該變更並未增加合同價款也未推遲交付、驗收日期,且採用了與招標技術標准相比更加嚴格的技術標准,在更加有利於業主合同目的實現的同時,並未破壞招標投標的公正性。 因此,該變更「沒有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
7. 非盈利性公益社會組織的大宗采購行為,需要公開招標嗎有相關法律規定嗎
根據《復中華人民共和國招制投標法》第一章第三條之規定: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下列工程建設項目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必須進行招標:
(一)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項目;
(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
(三)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貸款、援助資金的項目。
前款所列項目的具體范圍和規模標准,由國務院發展計劃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准。法律或者國務院對必須進行招標的其他項目的范圍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8. 《招標投標法》規定的必須進行招標的范圍和必須進行招標的限額標准相互矛盾嗎
實際上並不矛盾。根據相關規定的「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總投資額」和「必回須進行招標的限額標准答」只要滿足其中之一者,都必須進行招標。
9. 招標投標法的適用范圍有哪些
《招標投標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招標投標活動,適用本法。」《招標投標法》以招標投標活動中的關系為調整對象,凡在我國境內進行的招標投標活動,不論是屬於法定強制招標項目,還是屬於由當事人自願採用招標方式進行采購的項目,其招標投標活動均適用本法。當然,根據強制招標項目和非強制招標項目的不同情況,招標投標法有關條文作了有所區別的規定,有關招標投標的規則和程序的強制性規定及法律責任中有關行政處罰的規定,主要適用於法定強制招標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