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第一章知識樹

經濟法第一章知識樹

發布時間: 2021-11-30 07:25:08

A. 《經濟法》這門課程第二章的知識點有哪些

《經濟法》這門課程第二章的知識點包含單元導引、經濟法的含義、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經濟法的本質及基本原則。

B. 《經濟法》基礎知識點歸納

《經濟法基礎》

1.貼現利息的計算:

貼現利息=票面金額×年貼現率×貼現期÷全年天數

【提示】貼現期:貼現日至匯票到期前1日(算頭不算尾),承兌人在異地的,貼現的期限應另加3天的劃款日期。

2.增值稅進項稅額計算抵扣歷年試題

(1)購進農產品: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提示】後續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9%稅率貨物或者6%稅率的服務的農產品:按照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後續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2)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①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

②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鐵路車票:

鐵路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9%)×9%

③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3%)×3%

3.生產銷售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比例稅率

(2)實行從量定額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定額稅率

(3)實行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復合方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比例稅率+銷售數量×定額稅率

4.自產自用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自產自用數量×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自產自用數量×定額稅率

5.委託加工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委託加工數量×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委託加工數量×定額稅率

6.進口環節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從價定率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消費稅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進口數量×定額稅率)÷(1-消費稅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進口數量×定額稅率

C. 經濟法知識點有哪些

1.企業收入總額,是指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

2.企業取得收入的貨幣形式,包括現金、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准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以及債務的豁免等。

3.企業取得的非貨幣形式收入,應當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額。

一般概念

所謂經濟法就是調整現代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和市場規制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資本主義概念

經濟法最早產生於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學家關於經濟法的概念,主要見於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中。英美法系國家盡管存在我們看來屬於經濟法的法律規范,但它們不注重法律部門的區分,沒有民法的概念,更沒有經濟法這一概念。因此,要說明大陸法系國家,尤其是德日學界對經濟法的解說。

D. 初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第一章知識點:法的形式和分類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知識點:法的形式和分類
(一)法的形式
法的形式是指法是由何種國家機關,依照什麼方式或程序創制出來,並表現為何種形式、具有何種效力等級的法律文件。
我國法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憲法。憲法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是國家的根本**,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另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還有權就有關問題作出規范性決議或決定,它們與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3)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由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不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根據本地區情況制定、發布規范性文件即地方性法規。
(5)自治區法規。
(6)特別行政區的法。
(7)行政規章。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也稱部委規章)和政府規章(也稱地方規章)兩種。
政府規章除不得與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還不得與上級和同級地方性法規相抵觸。行政規章在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僅起參照作用。
(8)國際條約。
(二)法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對法作不同的分類。
1.根據法的創制方式和發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習慣法)
2.根據法的內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憲法)和普通法
3.根據法的內容:實體法和程序法
4.根據法的空間效力、時間效力或者對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別法
5.根據法的主體、調整對象和淵源:國際法和國內法
6.公法和私法

熱點內容
法官檢察官警察哪個職業好 發布:2025-09-12 18:07:07 瀏覽:166
道德經前提 發布:2025-09-12 17:49:39 瀏覽:657
分手後前女友懷孕了負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9-12 17:45:38 瀏覽:723
公司代打卡三個月負責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2 17:38:13 瀏覽:819
劉家凱法院 發布:2025-09-12 17:24:19 瀏覽:584
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 發布:2025-09-12 17:19:01 瀏覽:475
本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6:59:02 瀏覽:995
道德相關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16:39:38 瀏覽:266
道德3階 發布:2025-09-12 16:27:04 瀏覽:393
國際經濟法概論串講 發布:2025-09-12 16:12:46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