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與法情傷

社會與法情傷

發布時間: 2021-11-30 10:01:02

1. 受了情傷怎麼辦

真正的愛,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問,不是質問。

真正的愛,要道謝也要道歉;要體貼,也要體諒;要認錯,也好改錯。

真正的愛,不是彼此凝視,而是共同沿著同一方向望去。

也許,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要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一個不完美的人。

牽了手,就不要,隨便說分手。

或許,愛就是心甘情願的付出,甘苦與共的分享。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可貴;不要等到傷害了才來乞求原諒;有些東西失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

如果一個人向你表白,無論如何請珍惜他/她對你的愛,即使只能做普通朋友;或許一個人純真的表白不會再有第二次。

因為善良,所以可愛;因為可愛,所以美麗;因為美麗,所以嚮往;因為嚮往,所以相愛。

不是因為孤獨才相愛,而是要讓相愛的不感到孤獨。

是愛,而不是時間,能夠治癒所有的創傷。

人的一生,總會有大段的平淡,打斷不盡如人意的遭遇,是愛,讓我們想到美好,仍然有希望。

有愛,你就不會感到艱難是一種負擔。

珍惜現在擁有的,遠遠比追求還沒有的更重要

2.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聽海插曲

劉惜君的《南海姑娘》
和張惠妹的《聽海》
寫信告訴我今天
海是什麼內顏色
夜夜陪著你的海心情又容如何
灰色是不想說
藍色是憂郁
而漂泊的你 狂浪的心
停在哪裡
寫信告訴我今夜
你想要夢什麼
夢里外的我是否
都讓你無從選擇
我揪著一顆心
整夜都閉不了眼睛
為何你明明動了情
卻又不靠近
聽 海哭的聲音
嘆惜著誰又被傷了心
卻還不清醒
一定不是我
至少我很冷靜
可是淚水
就連淚水 也都不相信
聽 海哭的聲音
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
悲泣到天明
寫封信給我
就當最後約定
說你在離開我的時候
是怎樣的心情
寫信告訴我今夜
你想要夢什麼
夢里外的我是否
都讓你無從選擇
我揪著一顆心
整夜都閉不了眼睛
為何你明明動了情
卻又不靠近
聽 海哭的聲音
嘆惜著誰又被傷了心
卻還不清醒
一定不是我
至少我很冷靜
可是淚水
就連淚水也都不相信
聽 海哭的聲音
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
悲泣到天明
寫封信給我
就當最後約定
說你在離開我的時候
是怎樣的心情

3.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情毒第一集在酒吧唱的歌叫什麼

是《愛的來箴言》
我將真心付源給了你
將悲傷留給我自己
我將青春付給了你
將歲月留給我自己
我將生命付給了你
將孤獨留給我自己
我將春天付給了你
將冬天留給我自己
愛是沒有人能了解的東西
愛是永恆的旋律
愛是歡笑淚珠飄落的過程
愛曾經是我也是你
我將春天付給了你
將冬天留給我自己
我將你的背影留給我自己
卻將自己給了你
愛是沒有人能了解的東西
愛是永恆的旋律
愛是歡笑淚珠飄落的過程
愛曾經是我也是你
我將春天付給了你
將冬天留給我自己
我將你的背影留給我自己
卻將自己給了你

4. 中央電視台12頻道《道德與法》或《社會與法》節目的聯系方式

你好,我是新疆烏市火車西站西琳一巷三十一號婦女,三年前謀殺事件,為處理,讓一個女人從死亡邊緣回來後,每天生活在恐嚇聲中,監控,控制,用孩子威脅婦女,跟蹤,謀殺犯在車里放恐嚇聲,給公安機關報警了,還在不停的恐嚇,少有,社區都知道這事,還有樓上安排個小伙,在那裡用控制人的,不停的恐嚇,謀殺犯居然能買通幾個領導,讓他不停的恐嚇,和威脅,僱傭罪犯分子嚴重傷害婦女,請問,謀殺犯都能猖狂惡毒的作案,能讓一個女人從死亡邊緣回來後,用一年半時間恢復過來,開始上社會與法欄目,北京的公安都知道的,我要每天這樣看著罪犯為非作歹的作案到什麼時候,報警了,還是有嚴重傷害大腦,也給市長打電話了,讓公安機關保證人生安全,樓上的小伙在那不停的耍流氓,和用作案工具做案,都要像誰舉報

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里的全部歌曲

1
曾經的約定
By2
2
因為愛
韋禮安
3
夢醒時分
陳淑樺
4
月兒彎彎
蕭蕭
5
把悲傷留給自己
孫露

6. 社會與法頻道講述的一個個悲慘的故事是真實的嗎

部分是真實的,也有部分根據一些事情推演出來。通過運用真實再現、情景專劇、系列劇屬等手法,在和全國各部門充分合作的前提下廣泛搜集素材,進行二度創作。因為要保護一些人的權益,所以都用到假名字什麼的,這就很難讓我們找到真實的事件中的人物,也給節目錄制組編造的機會了。悲慘的事情肯定天天都會發生,希望你通過社會與法頻道知道法,學會用法。

7. 求法律與人情相悖的典型案例

裁判要旨

調整同一對象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規范,因規定不同的法律後果而產生沖突,應當按照我國立法法規定的上位法優於下位法、後法優於前法以及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等法律適用規則,判斷和選擇所應適用的法律規范。

案情

原告汪新華系第三人寧昌公司的職工,從事塑料塗覆工作。2002年3月23日,汪新華和同事徐勛和在車間上中班,徐勛和在換網時發現汪新華突然躺倒在地上,寧昌公司立即將汪新華送到海螺集團公司總醫院搶救,該醫院診斷為腦出血。後經南京腦科醫院診斷為煙霧病。汪新華多次向被告寧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寧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汪新華申請工傷認定超過1年的受理時效為由,於2005年8月8日作出《關於對汪新華要求工傷認定申請答復的函》,對汪新華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未予受理。汪新華不服該答復函,於2005年9月1日向寧國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該案經寧國市人民法院審理,作出[2005]寧行初字第22號行政判決,對寧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的該答復函予以撤銷,同時判令寧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依法受理汪新華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並在法定期限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宣判後,寧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不服該判決,向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經該院審理,判決駁回其上訴並維持原判。上述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被告寧國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於2006年6月1日作出編號為「寧國認定004020060040」的工傷認定決定書,對原告汪新華工作期間突發腦出血未予認定為工傷。原告汪新華不服該工傷認定結論,於2006年6月7日再次向寧國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被告作出的工傷認定決定書,致本案行政糾紛產生。

裁判

寧國市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據此,當事人對工傷認定結論不服的,應先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是提起行政訴訟的必經程序。而工傷認定辦法第十九條規定:「職工或者直系親屬、用人單位對不予受理決定不服或者工傷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該條的規定與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的規定相抵觸。由於工傷認定辦法屬於部門規章,其效力低於作為行政法規的工傷保險條例,故本案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執行。原告未先行申請復議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不符合法律規定。寧國市人民法院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七)項和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裁定:駁回原告汪新華的起訴。

汪新華不服一審判決,向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本案各方當事人對不服工傷認定結論,依法可資權利救濟的法律程序和途徑應適用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均無異議。本案爭議的焦點問題是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規定的具體含義應如何理解、該條規定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工傷認定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是否沖突?以及上述法律規范如因規定不同的法律救濟途徑而產生沖突,人民法院如何選擇應適用的法律規范?

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針對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職工所在單位不服工傷認定結論的情形,設定了專門的救濟程序,該條與之相關的文字表述內容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本案中,上訴人和被上訴人對上述條款的規定內容在理解上產生歧義。上訴人汪新華認為不服工傷認定結論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不以申請行政復議為必經程序。對當事人爭執的該焦點問題,法院認為,人民法院在裁判案件中對於具體法律規范的應用解釋,是人民法院適用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法院對於所適用的法律規范,一般按照其通常語義進行解釋;有專業上的特殊含義的,該含義優先;語義不清楚或者有歧義的,可以根據上下文和立法宗旨、目的和原則等確定其含義。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不服工傷認定結論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從該條「有關單位和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規定內容以及該條上下文的整體結構和表述內容來看,一審法院確定行政復議程序是當事人不服工傷認定結論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前置程序,符合該條規定的內涵和要義。因而,上訴人汪新華稱其依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規定,既可以向有關單位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與該條規定的內容相悖,依法應不予採納。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和立法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法律依據,並可以參照規章。在參照規章時,人民法院應當對規章的規定是否合法有效進行判斷,對於合法有效的規章,人民法院應當作為行政案件的審判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工傷認定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工傷認定決定「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賦予了當事人不同法律救濟途徑的選擇權,與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規定內含的復議程序前置的內容明顯抵觸。上訴人稱兩者之間的規定內容不存在「相抵觸」,顯然不能成立。鑒於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和工傷認定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內容相沖突,兩處法律規范的層級和門類各不相同,分屬於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且本案中不存在依據立法法規定的程序逐級送請有權機關裁決法律規范沖突如何適用法律的情形,因此,一審法院按照我國立法法規定的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法律適用規則,認定工傷認定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的效力低於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審查、判斷、選擇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三條作為本案應適用的法律規范,並由此認定上訴人的起訴未經由行政復議的前置程序,不符合我國行政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確定的起訴條件,對上訴人的起訴從程序上裁定予以駁回,對本案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未進行實體審查,並無不當。上訴人汪新華關於工傷認定辦法第十九條未經法定程序被廢除或修改,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即應當適用的上訴意見,與我國行政訴訟法賦予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徑行審查規章的規定是否合法有效並決定是否參照適用規章的規定內容不相符,故其上述意見和理由,二審法院不予採信。

[2005]寧行初字第22號行政判決解決的行政爭議的性質為不服被上訴人作出的不予受理決定,而本案糾紛的性質為不服被上訴人作出的工傷認定結論。該兩種不同性質的行政爭議,我國行政訴訟法和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賦予了當事人不同的法律救濟程序和途徑,對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作出的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的決定,當事人不以行政復議程序為提起訴訟的必要條件,既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因此,前案一審法院立案受理並作出實體判決並不能當然成為上訴人據以認為本案一審法院裁定違法的合法根據,上訴人稱一審法院同種類型的案件未作出同一處理的意見,沒有事實依據。

綜上,宣城中院認為一審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七條、第六十三條第一款第(十五)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的規定,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本案案號為[2006]宣中行終字第30號)

安徽省宣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司含江

8. 怎樣看待情與法

情與法應具有三個層次的關系,即寓情於法,力求取得執法的最佳效果,情指的是執法為民的真情;法不容情,捍衛法律的神聖與尊嚴,情指的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法外情;正義之情,錘煉執法如山的司法品性,情指的是具有廉潔從檢的職業操守和品格。

1、育法內之情,達到執法的最佳境界

先哲們曾作出這樣精闢的闡述:「法律之情理乃法律之靈魂。」這句關於法律之靈魂的論斷,顯而易見是建立在情理基礎之上的,是法與情的最完美闡釋與結合。法則代表人民之福祉、國家之福祉,而情是法得以合法正確實施的重要載體和手段。

法是有情的,在特定情況下從輕、減輕或免於處罰、運用「自由裁量權」和「無罪推定」等原則,無疑是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的合理體現。只有將真情融於檢察工作實踐中,堅持人性化執法,切實體現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情法相融,才能達到執法的最佳效果。

2、棄法外之情,維護公平與正義

英國思想家培根在《論司法》中說,「一次不公的執法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猶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執法則把水源破壞了。」這一思想對於今人來說不乏啟迪。法的首要的和最高的價值目標是公平正義,這是法的理想。通過法律可以實現公平,伸張正義。

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很多情況下,法律的公平正義沒有得到實現,或沒有得到完全和徹底的實現。首先,是由於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法律還需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

其次,司法公正作為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還存在著薄弱環節,司法的不公正現象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甚至成為了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嚴重障礙。說情風、行賄受賄風、拜金主義、官僚主義等一些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權情交易、權錢交易現象出現,直接影響著社會民眾對法律的信仰,影響著依法治國的進程。

曾有過失足的執法者抱怨:「沒辦法,礙於情面,不得不這么做。」誠然,中國經歷了漫長的「人治」時代,重人情輕道理的觀念根深蒂固。但是,作為一名執法者,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的檢察機關,應當以維護公平正義為己任,這是檢察工作的本質要求,司法現實的緊迫需要,人民群眾的熱切期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有情有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在法律面前,我們既要遵循法內之情的客觀要求,更要自覺化解情法沖突的矛盾現象,堅決杜絕和抵制有悖於法律的情感,不褻瀆法律,就不會玷污檢察官的崇高形象和高尚人格。

3、樹正義之情,錘煉執法如山的司法品格

古希臘先賢有過「正義勝似法律」的論述。也就是說,正義是法律的基礎,離開了正義,法律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由此可見,司法公正和社會正義是人類社會文明的結晶,更是現代社會人們追求的理想。因此,牢固樹立正義之情,錘煉執法如山的司法品格尤為重要。


樹立正確的法制統一觀

自覺克服重實體輕程序思想,樹立實體法與程序法並重的觀念。首先要求檢察幹警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去辦案。凡是程序法有規定的,要堅決不折不扣地遵照執行;其次,要有尊重人權的意識,在辦案中體現人性化。

辦案公開、公正,通過公開操作,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檢察機關執法的公正性。嚴格按照法定時限辦案,堅決杜絕超期羈押、變相超期羈押等現象發生。應履行訴訟權利告知義務,讓犯罪嫌疑人享有法律給予的權利。

提高辦案效率,「遲到的公正是非公正」,司法效率是公正的保障和要求,從立案、偵查、批捕、起訴等各個訴訟環節都要求在法定時限內完成,保證司法公正;完善監督機制,進一步全面鋪開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工作。對具體案件堅持不引導、不幹預、不施加影響。

9.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的意義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的演出形式新穎,老百姓要想用法律維權,首先要知法懂法。在現代社會,人民對法律知識的渴求越來越強烈,而這類節目通過不同的形式創新人民認識法律、了解法律的途徑,是法律延伸方式法一個突破,可以擴大法律的受眾群體。


10. 社會與法觀後感

社會與法 觀後感

開始看的時候,以為又是哪個小孩失足掉馬桶里了,實際上根本不是的,這小主人公今年才2歲,而殺害他的是一個年僅18歲的小姑娘……

那個小姑娘是青海人,學習成績非常優異,常常被評為三好生,可是,她卻沒有一個完整的家,父母長期在北京打工,小姑娘已經10年沒有看見她的爸爸媽媽了,後來,她的父母在北京開了家水果鋪,好不容易有了些積蓄,隨後就接小姑娘來北京,准備給他報個重點高中,讓她繼續上學,將來考上名牌大學……

可是接到北京來後,不知是什麼原因讓原本學習成績異常優秀的她不願意上學,硬是不肯上,起初她怕別人問她什麼的就不敢出門,後來開始在小區里散步,有一天……

那天,她在小區里碰見了豆豆(被殺的小孩),2歲的活潑可的豆豆立刻讓那個小姑娘喜歡的不得了,於是小區里就可以經常看到她在小區里帶豆豆玩~後來,豆豆的爸爸媽媽也覺的這個小姑娘不錯,於是就讓她到他們家開的發廊里去照顧客人,給客人洗洗頭啦什麼的,工資也從不拖欠……直到有一天,她在給一位客人洗頭時,由於不小心弄濕了客人的衣服,惹惱了客人,隨後豆豆媽媽罵了她幾句,對客人說:「她是農民工,鄉下小孩,笨手笨腳的,您大人不記小人過。」使勁的給客人陪不是,叫小姑娘帶豆豆出去玩去……那個老闆娘根本不知道,其實小姑娘對那幾句話特別在意,臉上已經流露出了強烈的不滿……帶豆豆到廁所後,豆豆洗手總是以沒洗干凈為由玩水,弄的小姑娘一身都是,小姑娘想拖他走,豆豆大叫起來:「農民工,離我遠一點,我不用你管!」,當時小姑娘就在想:「我在學校被人欺負,在發廊里被你的爸媽欺負,如今你個小P孩也欺負我!」她想著想著,抓住豆豆的頭,打開水龍頭,使勁的按了下去,邊按邊說:「我讓你洗,我讓你洗!」豆豆拚命掙扎,不一會就沒了動靜,小姑娘這才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情急之下把豆豆塞到了抽水馬桶里,並把廁所反鎖上,想把豆豆從抽水馬桶里抽下去,可是,怎麼沖都沖不下去,她把蓋子放下,坐在了馬桶上面。

豆豆的爸爸媽媽早就已經察覺到不對勁,平時小姑娘總是帶豆豆在門口玩玩的,今天怎麼離開了這么長時間還不回來,於是他們趕緊四處尋找打聽他們的下落,打聽到小女孩帶著豆豆去公用廁所了,他們來到廁所門口,看到門鎖住了,頓時就慌了,立刻叫來了保安,砸開了廁所門,看到小姑娘坐在馬桶上,豆豆爸爸一把把小姑娘推開,打開了馬桶蓋,豆豆媽媽看到自己的心肝寶貝在馬桶里時,立刻尖聲大叫,他的爸爸把豆豆從馬桶里拎了出來,此時豆豆早已死亡一個多小時,可是他們的爸爸媽媽仍然在那大喊,快叫救護車……

豆豆一家的傷害是無比巨大的,因為豆豆的爸爸媽媽長期無子,好不容易有了這個心肝寶貝,而且豆豆媽媽因為生豆豆的時候難產已經拿掉了子宮,也就是說他們以後不可能再有孩子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事情,豆豆媽媽整天以淚洗面,盡管如此,他們偉大的一面就是,在法庭上,豆豆的爸爸媽媽卻向法官求情:「我們已經失去了孩子,我們不能讓另一個家庭也失去孩子,所以請法官對她從輕處罰!」

最後,那個小姑娘以故意殺人罪被判無期徒刑……

看完之後,我們都驚呆了,要是社會上多一些對農民工的關愛和照顧,我相信,很多很多的悲劇其實可以避免的!

熱點內容
法官檢察官警察哪個職業好 發布:2025-09-12 18:07:07 瀏覽:166
道德經前提 發布:2025-09-12 17:49:39 瀏覽:657
分手後前女友懷孕了負法律責任么 發布:2025-09-12 17:45:38 瀏覽:723
公司代打卡三個月負責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2 17:38:13 瀏覽:819
劉家凱法院 發布:2025-09-12 17:24:19 瀏覽:584
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 發布:2025-09-12 17:19:01 瀏覽:475
本協議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2 16:59:02 瀏覽:995
道德相關的作文 發布:2025-09-12 16:39:38 瀏覽:266
道德3階 發布:2025-09-12 16:27:04 瀏覽:393
國際經濟法概論串講 發布:2025-09-12 16:12:46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