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第50條和代理

合同法第50條和代理

發布時間: 2021-12-02 20:28:43

① 如何評價合同法第50條和民法通則第65條

《民法通則》第來58條是對源所有民事行為效力的規定,《合同法》第52條是對合同效力的規定。所以《民法通則》第58條相對《合同法》第52條的范圍更廣。現在對於合同效力認定,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特殊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應適用《合同法》。
立法法》第九十二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② 對合同法第50條規定的理解

怎麼學的,當然不是A,是指的賣紅茶的賣方。
這里是許可權代理的問題,意思很簡單,就是賣紅茶的人(相對人)知道B本來應該是買綠茶的,就能再以善意進行抗辯了。

③ 合同法第48、49、50條怎麼理解

以上三種情況,都是無權代理。
如果相對人是善意的,可以構成表見代理,合同就是有效的。
要是不是善意的,就是無效的。

④ 合同法第50條和擔保法解釋第4條有沖突,適用哪條

應該適用擔保法解釋,合同法50條是一般規定,擔保法解釋是特殊法。

⑤ 合同法第50條中的規定,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這里相對人指的是誰

相對人指的是對方當事人。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否超越許可權,不以其主觀是否知道作為判定越權的標准,而是看其行為客觀上是否超越許可權。
舉例來說,比如負責人被授權去采購綠茶,但是他到了當地發現紅茶質量不錯,市場前景廣闊,就又在綠茶之外,擅自決定采購了一批紅茶。
但是他的這一行為並不是當然有效,還要看公司是否對其行為進行追認。所以,並不代表他的權利很大。

⑥ 《合同法》第50條

你說的這個屬於表見代理,第三人與該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簽訂合內同,除知道或應當知容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代錶行為有效,該合同成立,否則就是屬於欺詐。該合同由公司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是表見代理,除公司承認有效外,可向該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追償。

⑦ 合同法50條怎麼樣算應當知道

這個叫做表見代理,應當知道也就是推定知道,也就是出現某些情形相對人應當知道,比如曾經想其釋明過或者公司向其出具的委託明顯超越了委託許可權等。

⑧ 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專合同時出屬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本條是關於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雙方義務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結束後,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結束,但是原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仍應履行有關法定義務。

在勞動合同法制定過程中,有的意見反映,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有的用人單位刁難勞動者,不開具有關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扣押勞動者檔案,對社會保險問題含糊其辭等。

有的意見提出,實踐中有的勞動者不辭而別,有的則不辦理工作交接手續,導致用人單位有關工作陷人混亂,影響正常的生產活動。

有的意見認為,在很多勞動爭議案件中,由於勞動合同文本的缺失,導致了勞動關系難以確認,勞動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很難證明,案件難以處理,建議做出相應規定。本條主要是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而規定的。

⑨ 合同法第五十條是表見代理還是表見代表

《合同法》第五十條 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該代錶行為有效。」
本條是對因代錶行為訂立的合同效力的規定。在日常的經濟活動中,法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都是經過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進行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進行談判、簽訂合同等。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負責人的許可權不是無限制的,他們必須在法律的規定或者法人的章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職責。但是在現實經濟活動中,卻大量存在著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許可權訂立合同的情形,如何對待此類合同的效力?我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規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的組織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可見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是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職權的。一般說來,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本身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組成部分,法定代表人的行為或者其他組織負責人的行為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因此,他們執行職務的行為所產生的一切後果都應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
《合同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行為有效。」 這一條是關於表見代理所訂立的合同是否有效力的問題。
《合同法》第五十條是關於表見代表的規定,第四十九條才是關於表見代理的規定。

⑩ 哪個例子運用到了合同法第50條

你說的這個屬於表見代理,第三人與該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簽訂合同,除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許可權的以外,代錶行為有效,該合同成立,否則就是屬於欺詐。
該合同由公司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是表見代理,除公司承認有效外,可向該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追償。

熱點內容
農村法律知識竟猜題 發布:2025-09-12 01:29:18 瀏覽:793
文化產業政策與法規著作權法 發布:2025-09-12 01:27:06 瀏覽:691
合同法起訴地選擇 發布:2025-09-12 01:24:44 瀏覽:857
合同法第七十八條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5-09-12 01:23:14 瀏覽:503
下列關於我國行政法制 發布:2025-09-12 01:12:20 瀏覽:557
知識就是道德 發布:2025-09-12 01:10:41 瀏覽:199
拖鞋扔法官 發布:2025-09-12 01:03:28 瀏覽:830
人民法院審理報告 發布:2025-09-12 00:46:08 瀏覽:295
勞動法調整的主體范圍包括那些 發布:2025-09-12 00:42:13 瀏覽:581
勞動法勞動者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發布:2025-09-12 00:26:18 瀏覽: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