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是否是公法

經濟法是否是公法

發布時間: 2021-12-09 03:31:13

經濟法是公法,私法還是社會法

社會法這個詞,好像在書本上不怎麼見過!經濟法是個大概念,涉及公私內容,需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做好法學研究。不過如果是課本和考試的答案,還是根據標准答案回答為好。

Ⅱ 經濟法的性質到底是屬於公法還是公私兼並

經濟法並不是一個獨立的概念。 既有宏觀方面。 也有日常生活方面

Ⅲ 我國公法有哪些,私法又有哪些經濟法屬於公法還是私法

公法比如憲法、刑法行政法;私法比如民商法。經濟法屬於公法。

Ⅳ 關於經濟法與商法的關系,下列表述 正確的有()。(2 分) 口A. 經濟法屬於公法,

ABCD都是對的

Ⅳ 請論述經濟法屬於公法的原因。

二者追求的利益目標不同:民法追求民事主體的個體利益、微觀利益,經濟法追求的是社會整回體經答濟利益,是宏觀的經濟利益,民法是通過具體分配過程來實現利益的平等而不是將不平等的評價納入自己的評價體系,因此民法注重個體利益、微觀利益的平等、公正,而經濟法更兼顧社會意義的合理;經濟法認為某些經濟行為即使不造成特定的損害後果,卻對整體社會經濟存在一種泛化損害時,該行為就是不公平的。這時就需要國家的力量介入去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公平,經濟法總是以個體經濟活動與社會總體經濟的對比效果為參照來評價公平的實現,因此經濟法總是以對社會公平的維護為其公平價值的核心。所以經濟法不能被劃分為私法。

Ⅵ 經濟法是公法,私法,還是社會法

對於公法與私法的化分,主要是依據調整對象、調整方式、法的本位、價值目標等方面的不同為標准,來將法律劃分為公法與私法。從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具有私法的因素(調整人與人之間私權利、公民與法人及社會組織的法律),但從法律特徵與法律地位看,經濟法體系(利用國家權力,宏觀調整社會財富分配,調整國家與公民的關系的法律)更具有公法的特徵。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經濟調整的基本原則:包括社會本位原則、實質公平原則、經濟效率原則和可持續發展原則。
經濟法的特徵: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新興的法律部門,與傳統的相鄰法律部門相比,其主要特徵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Ⅶ 公法包括哪些

公法是調整不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具體包括刑法、反壟斷法、行政法、反內不正當競爭法、容行政處罰法等;私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侵權法等。

大陸法系國家普遍認為,公法調整國家或公共利益,它的一方主體應當是國家,與另一方主體一般是不平等的隸屬或服從關系,公法否定私法自治,多以強制性規范為主。而私法則是強調私人利益關系的法律規范,多以任意性規范居多,弘揚私法自治,以自治為其最高原則和精髓所在。

公法與私法依據調整對象、調整方式、法的本位、價值目標等方面的不同為標准,可以將法劃公為公法與私法。

拓展資料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來的:「公法是關於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於個人利益的法律。」依照此標准,私法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確立財產所有權,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公法是利用國家權力,宏觀調整社會財富分配,調整國家與公民的關系的法律,如行政法、刑法、訴訟法

Ⅷ 經濟法是公法、私法、還是社會法

公法是配置和調整公權力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公法以研究公權力、公權力配置、公法關系和公法責任為主要內容。私法相對於公法,一般而言指的是規范私權關系、保護私人利益的法律,如民法、商法等。也可以理解成私家所定的法規。社會法是我國近年來在完善市場經濟法律體系,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大潮中應運而生的新興法律門類和法律學科。經濟法屬於公法。因為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熱點內容
濟南市農業局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10 04:05:11 瀏覽:512
行政法設定權 發布:2025-09-10 04:03:00 瀏覽:685
審計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的關系 發布:2025-09-10 03:59:51 瀏覽:941
月餅廠車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0 03:49:42 瀏覽:18
公司聘請法律顧問會議紀要 發布:2025-09-10 03:34:00 瀏覽:449
中國最早的行政法典是 發布:2025-09-10 03:06:30 瀏覽:968
勞動法中關於計件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9-10 03:06:22 瀏覽:870
拘留通知書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9-10 02:59:58 瀏覽:425
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校 發布:2025-09-10 02:49:42 瀏覽:645
民法紀要九 發布:2025-09-10 02:44:13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