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楚雄州少數民族婚姻法

楚雄州少數民族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1-12-09 04:34:06

㈠ 56個少數民族的婚姻法規

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聚集區形成了自治區、自治版州、自治縣等。民族自治地權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
法律依據:
婚姻法》第五十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㈡ 少數民族結婚年齡2021年新規定

㈢ 少數民族彝族離婚有什麼條件

從下面的論述和法律鏈接希望能給你啟示。

《民族自治地方婚姻家庭法的實施》
第一節 民族婚姻家庭關系及其立法
一、民族婚姻家庭的特徵
民族婚姻家庭,是指少數民族在民族內、少數民族之間、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婚姻和各種不同類型的家庭關系。包括結婚、離婚、復婚、扶養、監護、收養等。
民族婚姻家庭通常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徵:(1)在民族婚姻家庭的主體中,雙方或一方為少數民族。(2)民族婚姻家庭關系的內容具有明顯的民族特色。我國目前共有56個民族。各少數民族都有不同的生產條件、傳統文化、生活方式、宗教和風俗習慣。這些獨特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社會生活決定了其婚姻家庭生活內容的較大差異。(3)民族婚姻家庭各方面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我國少數民族分布在全國各地,具有散居多、聚居少的特點,主要是在邊疆地區較為集中。由於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社會環境和地理區域不同,民族婚姻家庭往往表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在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之間、居住在不同區域的同一少數民族間,婚姻家庭的生活內容和形式也不盡相。(4)民旆婚姻家庭具有強烈的傳統習俗特色。民族婚姻家庭從內容到形式,各方面特別受制於各自民族特有的婚姻家庭的傳統習俗和倫理道德。二、國家對處理民族婚姻家庭問題的一般要求根據國家民族政策,我國處理民族婚姻家庭法律問題應從總體上把握以下三個方面:
(一)不同民族間的通婚應遵循的一般原則
我國各少數民族對不同民族通婚的態度不盡相同。各民族之間有的有通婚的習慣,有的是宗教教規不允許與外族通婚,有的則因民族間的隔閡而不許與某種民族通婚。我國法律並不限制不同民族通婚。根據《憲法》和《婚姻法》規定的精神,對不同民族間的通婚問題,應以尊重民族習慣、維護民族團結為基本原則。
凡本地區民族自治地方變通或補充《婚姻法》的規定中允許不同民族間通婚的,就應按照補充規定執行。對於補充規定中未規定允許不同民族通婚,而當地的民族習慣或宗教教規又不允許與外族通婚的,則應盡可能說服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尊重民族習慣,不要結婚,以免引起群眾反感和民族糾紛。
若經過做工作,雙方當事人仍堅持結婚的,則應向有關人員宣傳婚姻法,使他們能依法辦事,尊重男女雙方婚姻自由的權利,准予他們結婚。但是,如果該民族習慣要求與本族結婚者須加入該民族或尊重少數民族習俗要求的,原則上應予以遵守。
(二)民族婚姻家庭糾紛的處理原則
對家庭內部成員之間不尊重對方習俗而引起的糾紛,應勸導漢族一方為了家庭和睦相處,遵守對方的習俗。對於其他不同民族間的婚姻家庭糾紛,應從民族團結的原則出發,既要依照婚姻法以及民族自治地方變通或補充規定辦事,又要尊重和照顧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妥善處理。對故意利用婚姻家庭糾紛,影響民族團結的,應予以批評教育。
(三)異族通婚所生子女或收養子女的民族從屬問題
依照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公安部有關部委制定的《關於中國公民確定民族成分的規定》,個人的民族成分,只能依據父或母的民族成分確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結婚所生子女或收養其他民族的幼兒(經公證部門公證確認的),其民族成分在年滿18周歲以前由父母或養父母商定,滿18周歲者由本人確定,年滿20周歲者不再更改民族成分。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間發生的收養關系、婚姻關系不改變各自的民族成分。更改民族成分由戶籍部門進行。
三、民族自治地方對《婚姻法》的變通或補充性立法
我國《婚姻法》雖然是適用於全國各民族的法律,但是它的主要內容是針對漢族婚姻家庭的情況制定的。由於少數民族婚姻的特殊性,1980年《婚姻法》第36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可以依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的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這某些變通的或補充的規定。修改後的《婚姻法》第50條更具體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洲、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常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這種變通或補充規定的立法原則有二:一是必須符合《婚姻法》的基本原則,二是必須適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實際情況,以滿足調整民族婚姻家庭關系的需要。
在立法程序了,根據《憲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及《婚姻法》的規定,民族自治地方需要對《婚姻法》作出變通或補充規定的,應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或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自治州、自治縣制定變通或補充規定,須報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自治區制定的變通或補充規定,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從立法狀況看,自1980年我國《婚姻法》頒布以來,許多民族自治地方先後制定頒布了貫徹執行《婚姻法》的變

㈣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結婚年齡 男方20歲 女方21歲能結婚嗎

不能,少數民族也要遵守我國的《婚姻法》,即男方滿22周歲,女方滿20周歲

㈤ 楚雄彝族自治州婚姻法,是不是少數民族男的20歲可以結婚,女的少數民族18歲可以結婚。請各位指教謝謝了...

不能,我國婚姻法規定的變通規定是專門針對少數民族地區的,也就是說必須首先是少數民族,然後必須在少數民族地區居住,如果你住在北京或者其他非少數民族聚居區,你們是不允許領結婚證的,就象在新疆的漢族不能按變通規定領結婚證一樣。你可以再等一年。

㈥ 少數名族 婚姻法 少數名族 婚姻法

你是河北人的話,只適用《婚姻法》。男年滿22周歲,女年滿20周歲。
有關少數民族的相關政策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釋義》(上)」
婚姻法規定的婚齡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法律也允許對婚齡作出例外規定。比如考慮我國多民族的特點,婚姻法第五十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目前,我國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機關對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齡作了變通規定。比如新疆、內蒙古、西藏等自治區和一些自治州、自治縣,均以男二十周歲,女十八周歲作為本地區的最低婚齡。但這些變通規定僅適用於少數民族,不適用生活在該地區的漢族。
應該明白了吧

㈦ 婚姻法漢族與少數民族

政權概念上的「中國」是由華夏族建立,中國文化的主體締造者為漢族專。承認漢族在中國的主屬體性與所謂的「大漢族主義」並不一樣,因為漢族人是中國的主要民族,其前身建立了中國,創造了中國文化的主體是不爭的客觀事實。根據對現代人以及各個時期的古代人類遺骨的DNA驗證推算,華夏族(即漢族的前身)對漢族的血統貢獻約佔70%。漢族有大約20%的古代百越·三苗民族的血統,而百越·三苗人與華夏族有天然的血緣關系,同源共祖。漢族人有不到10%的游牧·漁獵民族血統,主要來自南北朝時期的鮮卑人,另外漢族人還有極少量的突厥、蒙古、通古斯血統。漢族血統夠純正的了。

㈧ 婚姻法 第五十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

那是給少數民族的習慣法,人家老祖宗的習慣法,不能因為你漢人專一句話,就廢除。屬具體需要看看你是那個少數民族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依據當地的風俗習慣對婚姻法作了變通規定,將回族男女的結婚年齡規定為,男不得早於二十周歲,女不得早於十八周歲,畢竟人少。

㈨ 昆明少數民族彝族女的18歲可以領結婚證嗎我男朋友是楚雄那邊的傣族23歲我們可以領結婚證嗎

昆明少數民族彝族女的18歲可以領結婚證!男朋友是楚雄那邊的傣族23歲我們可以領結婚證!

你們是少數民族,根據婚姻法的相關規定,應該可以領結婚證!

具體如何辦理,請咨詢你們當地的民政局,婚姻登記機關!



《婚姻法》第6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為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現行《婚姻法》規定,民族自治區可以根據本民族實際情況,對法定婚齡作變通規定。 婚姻法規定的婚齡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法律也允許對婚齡作出例外規定。比如考慮我國多民族的特點,婚姻法第五十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目前,我國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機關對婚姻法中的法定婚齡作了變通規定。比如新疆、內蒙古、西藏等自治區和一些自治州、自治縣,均以男二十周歲,女十八周歲作為本地區的最低婚齡。但這些變通規定僅適用於少數民族,不適用生活在該地區的漢族。


西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地址:馬街中路

安寧市婚姻登記服務中心

地址:金方路57


晉寧縣婚姻登記處

地址:鄭和路511
電話:(0871)67807194

富民縣婚姻登記處

地址:昆明市富民縣

呈貢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呈貢縣

嵩明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地址:秀嵩街160

嵩明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黃龍街)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嵩明縣

㈩ 少數民族男女多少歲可以領結婚證

我國是一個大民族的國家,包括了有55個規格小小的民族。我們統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領結婚證的時間也是在男子不早於20歲,女子不早於18周歲。但是各個民族也都定了補充規定,都是要求提倡晚婚晚育。
我國法定結婚年齡是根據我國婚姻法第六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法定婚齡是指法律上規定的男女結婚的最低年齡,雙方或一方低於法定婚齡是不得結婚。達到或者高於法定婚齡後才允許結婚,這樣規定是有充分科學根據的。是完全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它的基本精神是限制早婚。鼓勵晚婚晚育。

熱點內容
行政法設定權 發布:2025-09-10 04:03:00 瀏覽:685
審計職業道德與法律責任的關系 發布:2025-09-10 03:59:51 瀏覽:941
月餅廠車間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0 03:49:42 瀏覽:18
公司聘請法律顧問會議紀要 發布:2025-09-10 03:34:00 瀏覽:449
中國最早的行政法典是 發布:2025-09-10 03:06:30 瀏覽:968
勞動法中關於計件工資的規定 發布:2025-09-10 03:06:22 瀏覽:870
拘留通知書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9-10 02:59:58 瀏覽:425
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校 發布:2025-09-10 02:49:42 瀏覽:645
民法紀要九 發布:2025-09-10 02:44:13 瀏覽:699
民事訴訟法什麼時間生效 發布:2025-09-10 02:44:12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