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任合同是否適用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專關屬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也就是說,合同的范圍是很廣泛的,也不受文件題目的限制,即使是「某某協議」只要內容是雙方之間達成的合意訂立的文件,就是《合同法》中的合同。合作協議是雙方通過協商達成一致訂立的,當然也是一種合同。
Ⅱ 醫院的聘用制合同(即事業編)是否適用於勞動合同法中的違約責任。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這是勞動合同法明文規定了,有違約的話肯定適用於勞動合同法!不過,一般的情況會讓你失去工作!
Ⅲ 事業單位聘用協議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產生糾紛的地方,優先適用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其次事業單位聘用制文件、以上都沒有規定的適用勞動合同法。
Ⅳ 聘任書是否具有勞動合同的效力
聘書並不屬於書面勞動合同:一方面,本案聘書只是一個要約。勞動合同的成立需經過要約、承諾、簽約三個步驟。聘書屬於公司經過面試後,希望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單方意思表示,即要約。勞動者對此可以接受或要求修改相關內容,甚至也可以拒絕接受。接受則意味著承諾,雙方應當據此簽訂勞動合同。本案所缺少的恰恰是最後一步。另一方面,本案聘書不具有勞動合同的效力。《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現實中,如果聘書的內容具備了上述必備條款,勞動者也已經直接簽字認可,表明雙方對勞動關系的權利義務協商一致,聘書因而轉化成勞動合同,具備勞動合同的效力;反之,要是未經勞動者直接簽字認可,則意味著尚未具有勞動合同的效力。本案中,公司對仲某所發聘書只對其工作崗位、工作報酬、聘期進行了說明,且只有公司單方蓋章,並沒有包含其他必備條款,也未經仲某簽字認可,故不能視為勞動合同。公司仍需向仲某支付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
Ⅳ 聘用合同是否合法
1、《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辦理社保,單位不給你辦理是違法的。
2、勞動合同條款只要沒有違法都是有效的,不一定是固定的版本。對於合同沒有約定的事項(如女同志懷孕應該怎麼休假)可以直接按照法律規定執行。
Ⅵ 與事業單位簽訂聘用合同的勞動者是否受到勞動合同法和勞動法保護
受勞動抄法和勞動合同法的保護。
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Ⅶ 聘用合同屬於什麼合同類型
聘用是公司為主動方,聘請某某人來公司擔任某項工作。也是屬於勞動合同類型的。
Ⅷ 聘用協議受勞動法保護么
勞動合同法第復二條規定製: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所以說:事業單位不適用勞動法,是合同法和民法所調整,勞動合同法是調解糾紛的參考和補充.
Ⅸ 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適用《勞動合同法》規定嗎
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專勞動合同屬,適用《勞動合同法》規定。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第九十六條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
Ⅹ 聘用協議是否等同於勞動合同 根據
聘用協議不等於勞動合同。
聘用協議一般適用於招聘有技術業務專長的特定勞動者。例如,企業、事業組織聘請專家、技術顧問、法律顧問等。
而勞動合同除了可以包括聘用協議所適用的勞動者外,還包括其他一切能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人。
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勞動合同是一種廣義的,用工機構和就業人員之間按勞動法要求簽署的、強制性的法律文書,以明確用人機構和就業人員之間的用人關系,和維護雙方的合法權益。
而單位聘用協議則是用人單位和應聘人員之間通過雙方協商,就勞務崗位、薪金、福利待遇、聘任期限等等內容達成一致後簽署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