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工人懲罰
❶ 有關新的《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原先的職工獎懲條例還能用嗎
剛剛查證了一下,你列的這兩個文件,都已經廢止了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是根據中華人版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權516號《國務院關於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廢止的
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是2001年10月6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廢止2000年底以前發布的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廢止的
❷ 勞動法對企業對員工的處罰有什麼規定
新勞動法怎樣規定對做錯事的員工罰款。〈勞動合同法〉對做錯事的員工,沒有明確約定處罰條款的,按現行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對員工進行處罰的,沒有法律依據,不過如果員工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❸ 勞動法怎麼規定對工人的罰款金額的
根據新頒布的勞動合來同法,沒有直接規自定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處罰力度,這個是由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來規定的,用人單位處罰勞動者要根據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來執行,而不是由某個人任意決定實施處罰或決定處罰金額,並且,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其它規定!!!
❹ 勞動合同法第幾條規定不可體罰員工
勞動法
第九十六條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由公安機關對責任人員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罰款或者警告;構成犯罪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勞動者的。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
(四)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❺ 新勞動法怎樣規定對做錯事的員工罰款
新勞動來法怎樣規定對做錯源事的員工罰款。
《勞動合同法》對做錯事的員工,沒有明確約定處罰條款的,按現行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對員工進行處罰的,沒有法律依據,不過如果員工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的。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5)合同法工人懲罰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有關用人單位違規罰款及賠償規定如下:
第九十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第九十一條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❻ 合同法,用人單位有權對工人罰款嗎
用人單位沒有權對工人罰款
但是可以減少績效啥的
❼ 關於新勞動法對企業員工崗位違規處罰規定
經濟來處罰,就是在勞動者違紀的情況自下,在物質上對其予以一定的懲罰。根據國務院頒布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11條至25條之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對違紀勞動者區分不同情況處以行政處分或經濟處罰(該條例僅適用於國營或集體企業)。即,員工有違紀行為,經批評教育無效,可以進行經濟處罰!但一般不能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處罰條件:首先由違紀事實存在!其次,有公司規章制度規定,且是合法制定並公示。再次,違紀行為應經過批評教育仍然無效的~
顯然,你們公司的的做法是不對的!
❽ 《勞動合同法》中的懲罰性賠償條款的理解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是對處罰性賠償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該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兩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但如果勞動者在該單位的工作年限不滿一年的應按一年計算;如果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六倍的數額支付。通過提高用人單位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行為,同時這也是對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侵犯勞動者權益的一種懲罰性賠償,體現了對勞動者權益的有力保障。但是,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同意繼續履行的,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因為,本條規定賠償金的目的是對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一種懲罰,也是對勞動者的一種賠償,如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同意繼續履行,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則可以鼓勵用人單位糾正違法行為,繼續履行合同,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❾ 勞動法里有沒有對工人的罰款條例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沒有其他罰款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