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假勞動法
㈠ 大學生暑假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法律分析:看是否有簽訂的勞動合同,是否屬於勞動關系。如果不是按照僱傭關系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㈡ 新勞動法中有規定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可以正常時間下班,不用加班嗎
新勞動法中有沒有明確規定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可以正常時間下班,不用加班,但是對上班的時間和加班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在《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對實習工資和實習工作時間是有規定的,按照規定大學生實習工資不得低於本職位工資的80%,且不得安排學生加班和夜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第十六條除相關專業和實習崗位有特殊要求,並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的實習安排外,學生跟崗和頂崗實習期間,實習單位應遵守國家關於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並不得有以下情形:
(一)安排學生從事高空、井下、放射性、有毒、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具有較高安全風險的實習;
(二)安排學生在法定節假日實習;
(三)安排學生加班和夜班。
(2)大學生暑假勞動法擴展閱讀: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第十七條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的實習單位,應參考本單位相同崗位的報酬標准和頂崗實習學生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工作時間等因素,合理確定頂崗實習報酬,原則上不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並按照實習協議約定,以貨幣形式及時、足額支付給學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㈢ 在校大學生是否屬於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
法律分析:在讀大學生無法成為《勞動法》中的勞動者。勞動者是勞動力的所有者和支出者,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通常又被稱為職工、雇員等。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只有在滿足了年齡、健康、智力、行為自由等方面的要求後才能成為勞動法主體,即勞動者。
在我國,最低就業年齡規定為十六周歲,除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經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為文藝工作者;
運動員和藝徒外,任何單位都不得與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發生勞動關系。
同時,法律明確規定,不得招用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對於在讀大學生而言,一般觀點認為,在校學生在行為自由方面受限,一般不得成為招工對象,僅在寒、暑假期間可被招為兼職工作人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