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第十六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第十六

發布時間: 2021-12-13 19:23:13

❶ 關於新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有哪些

新勞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內容包括: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為糾正原仲裁裁決錯誤重新作出裁決,當事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作出的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反悔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其他。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三條
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❷ 高法關於勞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

最高法院關於勞動合同法現在一共有四個司法解釋,分別如下: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專議案件適屬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5次會議通過法釋〔2001〕14號)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法釋〔2006〕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已於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9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二OO六年八月十四日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89次會議通過)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勞動法司法解釋共有幾部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共有幾部

最高法院關於勞動爭議的司法解釋,目前出台了3個。

勞動合同法,沒有專門的司法解釋。我網路空間與QQ日誌有這3個司法解釋。

❹ 《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的詳細解釋.

本條是關於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勞動合同屆滿後,是否續訂由當事人雙方自己專決定,不續訂就終止,二者必居其一屬。

在08年1月份之前,合同到期不再續簽,無論何種情況用人單位無須支付經濟補償;

但新法實施後,在合同待遇維持或提高福利待遇的情況下,勞動者不簽訂合同,用人單位無須支付經濟補償。

適用本條規定應作如下理解:

(1)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且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比如工資標準保持不變、加薪或者升職,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則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

(2)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但降低勞動合同約定條件,比如降薪,如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則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3)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則無論勞動者是否同意續訂,勞動合同都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4)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第十六擴展閱讀:

經濟補償是勞動合同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一種引導用人單位的有效手段,是一類與勞動者密切相關的重大經濟利益。

在制定勞動合同法過程中,圍繞著經濟補償各種觀點激烈交鋒。

最後勞動合同法根據常委會委員和各方面意見,對經濟補償作了明確規定。

❺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

最高法院關於勞動合同法現在一共有四個司法解釋,分別如下: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內審理勞動爭議案容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3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65次會議通過法釋〔2001〕14號)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法釋〔2006〕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已於2006年7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9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二OO六年八月十四日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89次會議通過)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❻ 勞動合同法實施細則36條的司法解釋

意思是你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應當受理,《勞動監察條例》是他們執法的法律依據。

❼ 最高法關於勞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是什麼

最高院關於勞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有許多種,其中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第一條中規定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下列糾紛,屬於《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下列糾紛,屬於《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後發生的糾紛;
(三)勞動者退休後,與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而發生的糾紛。

❽ 勞動合同法 第36條 司法解釋和實施細則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簡單明了,沒有司法解釋和實施細則。無非就是單位先與勞動者回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答的請求,雙方再協商補償事宜,如果勞動者同意的,那麼單位就可以依法解除,如果勞動者不同意的就不能解除。如果雙方協商一致,最好是能簽訂一份解除勞動合同協議。約定單位的補償方案,支付方式和期限,勞動者的離職時間等必要事項。

❾ 勞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都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的內容主要關於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糾紛時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之規定作出的解決與處理,以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
【法律依據】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的下列糾紛,屬於《勞動法》第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系後發生的糾紛;
(三)勞動者退休後,與尚未參加社會保險統籌的原用人單位因追索養老金、醫療費、工傷保險待遇和其他社會保險費而發生的糾紛。

❿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是關於勞動合同期內滿後繼續用工的情況下容,雙方權利義務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期滿後,勞動者仍在原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表示異議的,視為雙方同意以原條件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一方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根據《勞動法》第二十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未簽訂的,人民法院可以視為雙方之間存在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關系,並以原勞動合同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熱點內容
冒充公安辦案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9 14:30:22 瀏覽:357
刑法方向論文題目 發布:2025-08-29 14:26:38 瀏覽:64
一個月放1天假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8-29 14:21:37 瀏覽:841
法官又提成嗎 發布:2025-08-29 14:08:22 瀏覽:486
勞動法關於泄密的規定 發布:2025-08-29 13:53:32 瀏覽:286
山西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8-29 13:43:24 瀏覽:977
代簽會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9 13:43:17 瀏覽:276
勞動合同法餐補 發布:2025-08-29 13:39:57 瀏覽:726
民法典民事法律行為爭議 發布:2025-08-29 13:25:10 瀏覽:900
住建幹部談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29 13:25:07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