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中算頭不算尾
⑴ 會計中什麼時候『算頭不算尾』什麼時候『算尾不算頭』通俗點解釋
算頭不算尾』『算尾不算頭』是用在貼息票據時計算貼息時用的.計算貼息時你只能用以上兩種方法的一種.要麼算頭不算尾』,要麼就『算尾不算頭』.不能連頭連尾一起算,這樣會我算一天利息的.所以算貼息時,只能二選一,用一種方法
在日期計算中「算頭不算尾」和「算尾不算頭」是指以日為單位,按照實際天數計算到期日。從事件當天開始算的,幾年後的同一天就不能計算在內,這叫算頭不算尾;相反,如果從事件次日開始算的,就是幾年的同一天,可叫做算尾不算頭。一般用在票據到期日的確定上。
算頭不算尾:應收票據貼現。貼現是指企業將未到期的票據讓給銀行,銀行在扣除按貼現利率計算的貼現利息後,將其差額支付給貼現企業的行為。
貼現利息=票面金額×年貼現率×貼現數÷360 貼現日數是指從貼現日到至票據日期的天數,在實際計算中可按月計算,也可按日計算。如:4月1日將6月1日到期的票據到銀行辦理貼現,則貼現日數為2個月。又如4月1日將6月15日到期的票據到銀行辦理貼現,則貼現日數為44天(即4月30天,6月份票據到期前一日14天,共計44天)
⑵ 什麼叫計算借款利息時天數算頭不算尾
算頭不算尾是銀行計算利息的規則,即計算利息時存入的當天計算在內,到期當天不計算 ,在日期計算中「算頭不算尾」是指以日為單位,按照實際天數計算到期日。從事件當天開始算的,幾個月或幾年後的同一天就不能計算在內,這叫算頭不算尾。
儲蓄存款利率是由國家統一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掛牌公告。利率也稱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一般分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種。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萬分比表示。
如年息九分寫為
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寫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寫為
1.5‱,即每萬元存款每日利息1元5角,目前我國儲蓄存款用月利率掛牌。為了計息方便,三種利率之間可以換算,其換算公式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
拓展資料:
利息計算規則:
1、算頭不算尾,計算利息時,存款天數一律算頭不算尾,即從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
2、不論閏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0天計算;
3、對年、對月、對日計算,各種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對年、對月、對日為准。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為一對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為對月;
4、定期儲蓄到期日,比如遇法定假期不辦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視同到期計算利息,手續同提前支取辦理。
利息的計算公式:本金×年利率(百分數)×存期
如果收利息稅再×(1-5%)
本息合計=本金+利息
應計利息的計算公式是: 應計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應計利息精確到小數點後2位,已計息天數按實際持有天數計算。存期要與利率相對應,不一定是年利率,也可能是日利率還有月利率。
⑶ 《經濟法》基礎知識點歸納
《經濟法基礎》
1.貼現利息的計算:
貼現利息=票面金額×年貼現率×貼現期÷全年天數
【提示】貼現期:貼現日至匯票到期前1日(算頭不算尾),承兌人在異地的,貼現的期限應另加3天的劃款日期。
2.增值稅進項稅額計算抵扣歷年試題
(1)購進農產品: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提示】後續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9%稅率貨物或者6%稅率的服務的農產品:按照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後續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2)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①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
②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鐵路車票:
鐵路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9%)×9%
③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3%)×3%
3.生產銷售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比例稅率
(2)實行從量定額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定額稅率
(3)實行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復合方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銷售額×比例稅率+銷售數量×定額稅率
4.自產自用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自產自用數量×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自產自用數量×定額稅率
5.委託加工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委託加工數量×定額稅率)÷(1-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委託加工數量×定額稅率
6.進口環節應納消費稅的計算
(1)從價定率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消費稅比例稅率
(2)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征消費稅的,其計算公式為: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進口數量×定額稅率)÷(1-消費稅比例稅率)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比例稅率+進口數量×定額稅率
⑷ 會計記利息怎麼理解「算頭不算尾」,「算頭又算尾」,「不算頭算尾」,這怎麼理解,最好每個都舉一個例子
綜述如下:
1、算頭不算尾,典型的就是無形資產攤銷,從投入第一個月就開始攤銷,算頭,報廢的那個月不再攤銷,不算尾。
2、不算頭算尾,典型的就是固定資產資產折舊,投入第一個月不提折舊,不算頭,報廢的那個月需要計提折舊,算尾。
3、至於算頭又算尾,理解那兩個,這個就好理解了。
會計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kuài jì。(英文名稱為Accounting)會計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會計工作,二是指會計工作人員,會計工作是根據《會計法》、《預演算法》、《統計法》、各種稅收法規為法律依據來核對記賬憑證、財務賬簿、財務報表,從事經濟核算和監督的過程,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行為解釋
所謂會計,就是把企業有用的各種經濟業務統一成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等一系列程序來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機關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
⑸ 初級怎麼學啊,經濟法完全沒看過
一.經濟法確實考點比較碎,不像實務,就那幾個大的考點。經濟法的考試方向已經轉向了對稅法的考核,若你之前學過稅法,那麼你復習起來就會輕松很多。但如果你對稅法沒有大體上的學習,建議你把初級教材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的研讀兩遍,然後可以根據配套復習資料上總結的考試重點有目的,有所側重的復習,這樣效率會高很多。如果你的稅法底子很好,建議直接根據復習資料上總結的重點去復習。二.個人感覺會計實務法可能稍簡單易懂一些。因為:《會計初級實務》是會計從業資格證會計基礎的深化,如果基礎扎實,這門課程非常簡單,而會計實務從整體上把握課本內容,尤其是資產這一章,我們可以看到它分為七個小節,分別為:貨幣資金,應收及預付款項,交易性金融資金,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及投資性房地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明確這一章所學的內容可以幫助我們從整體上把握這一章的脈絡,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至於迷茫。二、要明確定義,許多知識點和考點都是從定義出發的。比如資產的定義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貨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控制,預期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三、熟練掌握會計准則的內容。雖然會計准則中規定的內容很多,但是都十分重要,考試也會經常涉及到,所以我們在學習過程應要重視。四、熟記會計方法及公式。1.確定應收款項減值的方法;直接轉銷法備抵法當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當期按應收款項計算應提壞賬准備金額—(或+)「壞賬准備」科目的貸方(或借方)余額2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按實際成本核算;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按計劃成本核算;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3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年限平均法: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2\預計使用壽命年數總和法: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初級會計實務這門課只有基礎知識扎實,考試時才能游刃有餘。
⑹ 銀行會計中什麼叫「算頭不算尾啊」,通俗一點的,謝謝
算著不算尾就是1月1日算一天。這樣來計算天數比如說你1月1日借的錢,1月3日還,以後一直到3日,但1月3日那天不算
⑺ 什麼是 算頭不算尾和算頭又算尾 急求!要詳細些
一般它指的是一周的計算方法,你先雙擊打開電腦右下角的系統時間,對應看就行。比如212年6月,我拿1號也就是星期五做比較,下個星期五就是8號,你只要對著看就行,算頭不算尾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把1號這天算進去,則8號這天就不算,那就是7天。如果是算頭又算尾,則是1號到8號都算,那就是8天。
⑻ 銀行會計中算頭不算尾,對於結息日那天怎麼辦呢把結息日那天也算在內嗎
結息日那天是不能算在上一年中的,算的話就會多一天,只能從下年再增加天數。結息日那天算在下一年的開始,如此循環。
⑼ 跪求貼現天數的計算方法,算頭不算尾沒理解,怎麼算的求大神詳細解釋
4月1日到6月1日(把4.1當頭,6.1當尾,如果4.1日算了1天,那麼6.1就不能算1天,反之亦然。
可以這么理解
4.1-4.30=30天(已經包含4.1日當天)
5.1-5.31=31天
6.1日不能計算1天,因已經算了頭,不能算尾:30+3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