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行為能力

經濟法行為能力

發布時間: 2021-12-18 19:02:53

經濟法主體必須具備經濟法上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這句話參考書上認為是對的,但是經濟法主體也包括自然

如果是無民事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在民法上肯定還是可回以主張權利承擔義務的。答
但是在經濟領域,也就是經商做買賣,如果行為能力有欠缺,肯定是不能正常經營的。即使是普通的買賣行為,也會因為行為能力欠缺,導致民事行為無效或效力待定。所以行為能力欠缺的自然人很難成為經濟法主體。

㈡ 行為能力是指經濟法主體能夠通過自己的

能力行為就是經濟主體的個人行為,就是通過個人的行為!

㈢ 求解一道經濟法關於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案例

玉器商店應該退還那塊玉。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民事合同行為,父母不追認,則合同不生效。所以,玉器商店,佔有玉器沒有依據,屬於不當得利返還。至於,mp3和文具盒。要看情況。一般而言,14歲的孩子可以獨立進行這些小額交易,所以商場不返還。

㈣ 注會,經濟法,c選項是不是錯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以實施純獲益的民事行為啊。謝謝大家。

純獲利益的行為贈與或者是其他方式而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實施民事行為!這道題是對的,而且經濟法中可以看到此規定!

㈤ 經濟法規定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是多少8周歲以上還是10周歲以上

我國的經濟法並沒有規定行為能力人的規定,行為能力人的相關規定是在民法總則里有明確的規定,8歲以上為限制行為能力人,8歲以下為無行為能力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5)經濟法行為能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四條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㈥ 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關系與區別

兩者的關系如下:

民事權利能力是民事行為能力的前提,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權利能力實現的條件。權利能力表明了作為民事主體的資格,行為能力則表明了民事主體能以自己的行為為民事行為的資格。

兩者的區別如下:

1、兩者的定義不同

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是指法律賦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是基於享有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方面。民事行為能力是指能夠以自己的行為依法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從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資格。

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即「有沒有」和「能不能」的區別。前者是說有沒有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後者是說能不能行使權利並承擔義務。

2、兩者的產生時間不同

民事權利能力始於自然人出生,民事行為能力則是與自然人的年齡、心智發展相關,但自然人自出生始的純獲利益行為與其民事行為能力的等級無關。

3、兩者的終止時間不同

民事權利能力直至死亡才消滅,民事行為能力則可能由於喪失辨認能力而喪失,如精神病患者就沒有民事行為能力。

㈦ 經濟法上完全行為能力人的最低年齡是多少

最低是16 前提是有自己的獨立經濟來源

熱點內容
電視片法治中國 發布:2025-08-27 12:56:59 瀏覽:431
法學復合班 發布:2025-08-27 12:56:24 瀏覽:503
合同法關於男士護理假 發布:2025-08-27 12:56:22 瀏覽:889
勞動法疑似職業病不續簽賠償 發布:2025-08-27 12:45:24 瀏覽:621
洛陽律師代理 發布:2025-08-27 12:36:35 瀏覽:855
法院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信息 發布:2025-08-27 12:34:14 瀏覽:481
合同法釋義第117 發布:2025-08-27 12:34:10 瀏覽:926
吉林省司法鑒定 發布:2025-08-27 12:33:37 瀏覽:60
勞動法中關於高溫補貼 發布:2025-08-27 12:33:22 瀏覽:990
民法徽章 發布:2025-08-27 12:32:47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