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我國施行的婚姻法全文
① 我國的婚姻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的及具體的發展歷程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是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全文分為8章,包括原則、結婚、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
父母子女間的關系、離婚、離婚後子女的撫養和教育、離婚後的財產和生活及附則,共27條。內容以調整婚姻關系為主,同時涉及家庭關系方
面的各種重要問題。「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實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保護婦
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制度」,就是該法在原則問題上所作的重要規定。為了肅清封建婚姻制度的殘余,該法還明確規定禁止重
婚、納妾、收童養媳、干涉寡婦婚姻自由、借婚姻關系索取財物等。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新的《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原婚姻法自新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② 我國現在的婚姻法是幾幾年實行的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修正。
第五十一條 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施行日期是1981年1月1日,修正日期是2001年4月28日,請不要混淆!
③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頒布了幾部婚姻法
兩部婚姻法,一部是1950年的,第二部是1980年的,2001年的是修改的。
建國後的1950年頒布第一部婚姻法。主要特徵:廢除包辦強迫、男尊女卑、漠視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和兒童權益的新民主主義婚姻家庭制度。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正。
(3)1977年我國施行的婚姻法全文擴展閱讀:
節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④ 我國新婚姻法開始實行
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截至2018年仍然有效。
⑤ 我國新婚姻法是幾年幾月開始實行的
中華人民共復和國制婚姻法[失效] 1950.04.13發布/1950.04.13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980) 已被修訂/1980.09.10發布/1981.01.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修正) 現行有效/2001.04.28發布/1981.01.01實施
⑥ 我國中國《婚姻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我國婚姻法主要內容涉及有: 1 修訂 2 內容 ? 第一章總則 ? 第二章結婚 ? 第三章 家庭關系 ? 第四章離婚 ? 第五章附則
⑦ 我國實行什麼樣的婚姻法制度
如果實行什麼樣的婚姻法制度,我國學運是的,符合老百姓的婚姻法的意思
⑧ 我國的《婚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全文) 全文如下: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結婚 第三章家庭關系 第四章離婚 第五章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 睦、 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二章 結婚 第五條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 登記, 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 家庭的 成員。 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重婚的; 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 脅迫的一 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 撤銷婚姻的, 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十二條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 的財產,由 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 姻無效的財產 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 規定。 第三章家庭關系 第十三條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 或干涉。 第十六條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工資、獎金; 生產、經營的收益; 知識產權的收益; 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方的婚前財產; 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 部分各自 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 條、 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 人知道該約 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二十條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 造成損害時, 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 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 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 定。 第二十八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 孫子女、外孫 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 的祖父母、外 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 扶養的義務。由 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 養的義務。 第三十條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 贍養義務,不因 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四章 離婚 第三十一條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 機關查明雙方 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第三十三條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 方提出離婚的, 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 養,仍是父母雙 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 題發生爭執不 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 負擔費用的多少 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 或判決原定數額 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 失後,應當恢復 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 具體情況,照顧子 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 人、協助另一方 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 或財產歸各自所 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 辦法由雙方協議; 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 以及所在單位 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 安機關應當予 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 規定予以行政 處罰。 第四十四條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 應當予以勸阻、 調解。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 的判決。 第四十五條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 任。受害人可以 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 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重婚的;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實施家庭暴力的; 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 方財產的, 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 分或不分。 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條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 決或裁定的, 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四十九條其他法律對有關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六章 附則 第五十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 定。自治州、 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 區制定的變 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完)
⑨ 1977年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令是多少
中國大陸法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中國港台法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18歲,女不得早於16歲。
中國1950年婚姻法規定的法定婚齡為男二十歲,女十八歲。因此規定「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這次修訂婚姻法,有的同志建議將男女的結婚年齡統一為一個標准,或均為二十二周歲,或均為二十周歲。
中國婚姻法關於婚齡的規定,不是必婚年齡,也不是最佳婚齡,而是結婚的最低年齡,是劃分違法婚姻與合法婚姻的年齡界限,只有達到了法定婚齡才能結婚,否則就是違法。法定婚齡不妨礙男女在自願基礎上,根據本人情況推遲結婚時間,為貫徹我國計劃生育國策,婚姻法也鼓勵晚婚晚育。一些單位以享受優惠政策的婚齡代替法定婚齡,不達到這一結婚年齡,不批准男女雙方結婚,這樣做是不妥的。法律是倡導晚婚,而不是強制晚婚,不是說結婚越晚越好。為保障在婚齡問題上嚴格執法,《婚姻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申請結婚的當事人,因受單位或他人干涉不能獲得所需證明時,婚姻登記機關查明確實符合婚姻法和本辦法規定的,也應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
⑩ 我國出台的與婚姻法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與婚姻法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婚姻登記、婚姻法及最高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釋、家庭方面的收養、繼承等,具體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條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2、《婚姻登記條例》第一條 為了規范婚姻登記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實施,保護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制定本條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一條 為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維護收養關系當事人的權利,制定本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
(10)1977年我國施行的婚姻法全文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根據《婚姻登記條例》:
第二條 內地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則確定農村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具體機關。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內地居民同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香港居民)、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澳門居民)、台灣地區居民(以下簡稱台灣居民)、華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確定的機關。
第三條婚姻登記機關的婚姻登記員應當接受婚姻登記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從事婚姻登記工作。
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婚姻登記,除按收費標准向當事人收取工本費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或者附加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