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的現代化

經濟法的現代化

發布時間: 2021-12-25 04:42:56

① 現代意義的經濟法產生、發展的階段

現代意義的經濟法是在市場經濟從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到壟斷階段以後才產生的。如美國1890年通版過的規范托拉斯行為權的《謝爾曼法》、德國1896年通過的規范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等,都是經濟法產生初期的重要立法。此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產生的一些「戰時統製法」,如德國1919年的《煤炭經濟法》等,以及在1929年大蕭條以後所產生的「危機對策法」,如美國1933年的《證券法》等,都體現了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的干預、協調,它們都是經濟法領域的重要立法。

② 如何理解經濟法的現代性特徵

經濟法同各類傳統部門法相比,具有突出的現代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在精神追求上的現代性 ①伴隨著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巨大變遷,新興的經濟法與傳統部門法在精神追求方面的差異日顯,並尤其體現在經濟法的價值取向或宗旨等方面。 ②經濟法既不同於更側重於保護私人利益的傳統私法,也不同於更側重於保護國家利益的傳統公法,它更追求一種「和諧」或稱「協調」,這是經濟法不同於傳統部門法的一種基本精神。 ③經濟法的價值取向不同於傳統的部門法,經濟法本質上是社會本位法,以社會最大多數人的利益之維護為目標。 (2)在背景依賴上的現代性 ①經濟法賴以產生的經濟基礎不同於傳統的部門法,經濟法產生於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積極的調控與規制,這就使得經濟法產生的經濟基礎為現代的市場經濟。 ②經濟法賴以產生的社會基礎不同於傳統部門法,經濟法產生於高度社會化的時代,社會分工的細化,社會的多元化和抽象化都使得經濟法的價值目標為社會本位。 ③上述的經濟與社會基礎,是經濟法賴以產生的重要背景,而這一背景與傳統部門法是不同的。 (3)在制度建構上的現代性 ①制度形成上的現代性。經濟法制度的形成,與經濟政策的聯系十分密切,具有很強的「政策性」,這是以往的傳統部門法所不具有的。 ②制度構成上的現代性。從制度構成上看,經濟法不僅包含了大量的實體法規范,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程序法規范不斷滲入。這是經濟法所要解決的日益復雜的現代問題對程序性的要求,同時也是對效率價值的追求。 ③制度運作上的現代性。經濟法的制度運作主要是體現在行政領域,而不是司法領域,這與傳統部門法的案件大量有司法機關來審理是有很大不同的

③ 經濟法對現實經濟生活有什麼意義

jingjifa它實際上是調整在國家協調本國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而且其調整對回象同其他部門答法的調整對象是可以分開的。包括四個方面:企業設立與組織管理;宏觀調控(比方說財政);市場管理;社會保障。對前三項調整較多。
它如同一張無形的大手,我們很難察覺到它對日常生活的調整。但套用文學上的話說,你看不見他他卻無處不在。 你比方說房地產市場,國家財政稅收,商家之間的不正當競爭都受到他的規范。最明顯的就是消費者權益保護!這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是較可觸摸到的。

④ 實質意義經濟法與現代意義經濟法的關系

這個題目很邪惡啊,李琦老師的期末考試題吧哈哈

⑤ 以下哪一點是現代經濟法階段經濟法的特點

以下哪一點是現代經濟法階段經濟法的特點(D)

A.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應對戰後的蕭條。

B. 為擺脫經濟危機實現戰後重建而保證國家對經濟生活的深入干預。

C. 根據凱恩斯的國家干預經濟理論來管理經濟。

D. 從單純的對市場主體的意志和行為的干預和管制轉為盡可能創造充分、適度、公平的競爭制
度。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⑥ 結合現實,談談經濟法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經濟法已被確認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首先,我國頒布和施行了大量的重要的經濟法法律。這些法律是適應國家經濟調節的需要而頒行的,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部位,關繫到社會經濟的總體結構和運行,而且同其他部門法性質的法律規范相分離,獨立組合為性質較純一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其次,我國已確立了經濟法基本法律制度。如國家介入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國家干預、調節的總的法律原則,被國家立法所確立;建立了經濟法體系構成中的重要的具體經濟法法律制度;已頒行的各種具體經濟法規范及已建立的各種具體經濟法制度,相互協調、配合,貫徹著共同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共同執行規范和保障國家經濟調節的使命。

經濟法是一個重要的法律部門
我國經濟法之所以是一個重要的法律部門,是因為它在保障和促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發展。根據《憲法》規定的原則,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這些經濟法律、法規的頒布、施行,極大的促進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2)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一是從法律上保證經濟體制改革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二是為經濟體制改革措施的貫徹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證;三是以法律手段保護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
3)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為了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我國先後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涉外稅收、涉外金融、涉外經濟合同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
4)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恰如其分地估價經濟法的地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現實意義。由於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諸多經濟關系日益復雜,這些經濟關系在總體上需要各類法律的綜合調整,因此僅靠任何一個部門法都不足以實現法律體系的調整目標,必須有經濟法同其他相關的部門法配合,才能共同實現法律體系的輸出功能。

⑦ 一般認為,現代意義上的經濟法產生於

謝爾曼法.

謝爾曼法1890年制訂,德國的煤炭經濟法1919年制訂.但德國的煤炭經濟法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經濟法命名的法規.

謝爾曼法
1890年,美國國會制定的第一部反托拉斯法,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授權聯邦政府控制、干預經濟的法案。
該法規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訂立契約、實行合並或陰謀限制貿易的行為,均屬違法,旨在壟斷州際商業和貿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壟斷或試圖壟斷、聯合或共謀犯罪。違反該法的個人或組織,將受到民事的或刑事的制裁。
該法奠定了反壟斷法的堅實基礎,至今仍然是美國反壟斷的基本准則。但是,該法對什麼是壟斷行為、什麼是限制貿易活動沒做出明確解釋,為司法解釋留下了廣泛的空間,而且這種司法解釋要受到經濟背景的深刻影響。
現代經濟法的概念 形成於20世紀初期。1906年,德國學者在《世界經濟年鑒》中使用了經濟法這一名詞,用來說明與世界經濟有關的各種法規,但並不具有嚴格的學術意義。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德國政府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加強對重要物資的控制,頒布了大量的法規。1914年8月帝國議會通過了14項戰爭經濟法規,其中最重要的是《授權法》,授權參政院在戰爭期間准予"發布對於防止經濟損害所必要的措施",繼之又頒布了《關於限制契約最高價格的通知》(1915)、《確保戰時國民糧食措施令》(1916)等。戰敗後的德國,為了擺脫經濟上的困境,制定了一些重要的產業統治法和卡特爾法,如《煤炭經濟法》(1919世界上第一個以經濟法命名的法規)、《防止濫用經濟權力法令》(1923)等。這些法規,表現為行使國家權力直接干預和操縱經濟,試圖把實施社會化政策同保護私有財產制度、契約自由原則結合起來。這些法律的出現,引起了法學界的重視。一些學者認為這些法律即是經濟法;研究經濟法應是法學中的一門新的學科。

⑧ 現代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趨勢

呵呵,這個問題問得真大!
現代國際經濟法的發展趨勢是規則的日益統一\區域化內和全球化容進程加快\規則化\各種爭端頻繁發生,促進了爭端解決方式的不斷發展\經濟主權的發展\領域不斷擴大\對國際環境法等等起到了促進.........

這是隨便想想到的,我覺得問題問得太大了,而且問題本身就有點問題.你問的是一個學科,一個法律部門還是什麼?

⑨ 學習經濟法的意義(論文題目)

一、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經濟法已被確認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首先,我國頒布和施行了大量的重要的經濟法法律。這些法律是適應國家經濟調節的需要而頒行的,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部位,關繫到社會經濟的總體結構和運行,而且同其他部門法性質的法律規范相分離,獨立組合為性質較純一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其次,我國已確立了經濟法基本法律制度。如國家介入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國家干預、調節的總的法律原則,被國家立法所確立;建立了經濟法體系構成中的重要的具體經濟法法律制度;已頒行的各種具體經濟法規范及已建立的各種具體經濟法制度,相互協調、配合,貫徹著共同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共同執行規范和保障國家經濟調節的使命。
二、經濟法是一個重要的法律部門
我國經濟法之所以是一個重要的法律部門,是因為它在保障和促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發展。根據《憲法》規定的原則,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經濟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這些經濟法律、法規的頒布、施行,極大的促進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的共同發展,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2)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一是從法律上保證經濟體制改革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二是為經濟體制改革措施的貫徹提供可靠的法律保證;三是以法律手段保護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
3)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為了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和合作,我國先後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涉外稅收、涉外金融、涉外經濟合同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
4)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恰如其分地估價經濟法的地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具有現實意義。由於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諸多經濟關系日益復雜,這些經濟關系在總體上需要各類法律的綜合調整,因此僅靠任何一個部門法都不足以實現法律體系的調整目標,必須有經濟法同其他相關的部門法配合,才能共同實現法律體系的輸出功能。
綜上所述,學習經濟法有助於我們了解和認識國家干預經濟生活、調節市場的法律原則和理論基礎;經濟法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同法律有機聯系、整合統一的紐帶,學習經濟法更有助於我們運用法律武器規避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風險,從而確保國家經濟健康穩步快速發展。

熱點內容
民法典沒有彩禮 發布:2025-08-25 00:43:38 瀏覽:336
公司法廢止 發布:2025-08-25 00:38:56 瀏覽:742
有關超出門店經營法規 發布:2025-08-25 00:11:27 瀏覽:12
道德經反觀 發布:2025-08-25 00:03:55 瀏覽:750
勞動法多項選擇題 發布:2025-08-24 23:46:56 瀏覽:540
英國司法部 發布:2025-08-24 23:42:40 瀏覽:77
勞動法年假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8-24 23:33:48 瀏覽:624
以下法律責任屬於行政處罰 發布:2025-08-24 23:27:33 瀏覽:898
全國法院工作 發布:2025-08-24 23:27:28 瀏覽:365
有關勞動法的詳細案例 發布:2025-08-24 23:18:31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