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是獨立法嗎

婚姻法是獨立法嗎

發布時間: 2021-12-25 07:10:12

⑴ 刑事法和婚姻法是一種嗎

你說的應該是刑法,不是刑事法。刑法和婚姻法不是一種。現在沒有婚姻法了,只有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講通俗一些,就是刑法是涉及犯罪坐牢的比如喝醉酒開車,盜竊,殺人等等。民法典針對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比如欠債還錢,結婚離婚,房屋買賣等等。日常生活中有行為太過分已經是犯罪了,那就屬於刑法管了。或者刑事案件中,涉及賠償的部分,就屬於民法典管。兩者既相互獨立,又相互有關聯。

⑵ 婚姻法屬於民法一類的嗎、

婚姻法的調整對象僅限於婚姻關系,主要包括關於婚姻的成立和解除,婚姻的效力,特別是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等。從調整對象的性質看,婚姻法既包括因婚姻而引起的人身關系,又包括由此而產生的夫妻財產關系。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故婚姻法應該是獨立法,應該不屬於民法!

⑶ 婚姻法屬於法律體系中哪個層次

婚姻法是屬於民法。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婚姻法不正是如此嗎?民法屬於基本法,婚姻法是特別法,可以算是基本法的子法。
至於法律體系四層次,請問你是從哪本書上看到的?是否是《法律層次論》?

⑷ 婚姻家庭法是獨立的法律部門嗎

當前《民法典》來草案建源議稿將婚姻法定位為民法親屬法篇,拋棄傳統的婚姻家庭法獨立部門法傳統已成定局。
但傳統一直有獨立論和回歸論2種流派。
獨立論普遍以馬克思等經典作家關於婚姻家庭關系的倫理性論斷為依據,認為把婚姻法視為民法的一部分是資產階級的婚姻財產化的體現,應予以摒棄。強調家事關系與一般民事關系的根本差異,依據家事關系所具有的情感性與公益性,主張家事案件不適於非黑即白的當事人主義對抗訴訟模式,婚姻法「回歸民法」會成為離婚、結婚等家事領域自由泛濫的制度原因,誤導司法實踐與社會輿論,尤其與婚姻家庭法保護家庭穩定的制度功能直接相悖;貌似平等的權利制度,實則剝奪或削弱了法律對家庭弱者的保護,加劇了當事人地位的不平等,與婚姻家庭法保護家庭弱者利益的宗旨相悖。
回歸論認為婚姻法必須「回歸民法」,依據是,婚姻家庭關系的本質屬性,也即倫理實體下的倫理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已經發生了根本轉變,成為平等主體之間的契約關系,故應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理論和制度,還婚姻法「私」的面目,應「回歸民法」。

⑸ 婚姻法的概念

婚姻法是指一定來國家中調整婚姻自家庭關系的全部法律規范的總和.

1、狹義婚姻法
專指規定婚姻的成立、終止以及婚姻的效力即夫妻之間權利義務的法律,其內容不涉及婚姻關系以外的其他家庭事項。

2、廣義婚姻法
是指既調整婚姻關系又調整基於婚姻關系而產生的家庭關系的法律。

婚姻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其特點是:

1、普遍性。婚姻是適用范圍及廣泛的法律,是適用於一切公民的普通法。

2、倫理性。婚姻關系是男女兩性關系;家庭關系是血親關系。它不僅由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而且還要受政治、道德、文化、風俗、習慣等因素影響,具有強烈的倫理性。婚姻法所規定的當事人之間的權力義務,就是以這個社會中的倫理道德為基礎的。

3、強制性。婚姻法作為法律具有強制性,而且大部分規范是強制性的。

⑹ 婚姻法是不是獨立法人

不是,婚姻法是法律。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並獨立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社會組織,如有限公司,企業等。

⑺ 婚姻法與婚姻家庭法是兩部法律嗎

你好,因為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包括:結婚、專離婚、孩子撫養、夫妻共同屬財產、個人財產的認定等內容,與婚姻家庭息息相關,所以有人就把婚姻法稱為婚姻家庭法。
我國的婚姻家庭法是規定婚姻家庭關系的發生和終止,以及婚姻家庭主體之間,其他近親屬之間的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婚姻法就是婚姻家庭法的內容之一,此外還有繼承法等。

謝謝採納,有疑惑可以追問。

⑻ 婚姻法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為什麼

我們老師也是這樣…和書講的不一樣

⑼ 憲法,包括婚姻法嗎

我是受個憲法教育,我男人不懂憲法,家庭有暴力。大男子主義,以他為中心,胡亂搞離有離不了,過也過不好,請問有沒有憲法?

⑽ 新婚姻法是怎麼樣規定的

「新婚姻法」,是國家頒布的一部司法解釋。新婚姻法催生新擇偶觀「潛力股」成女人新寵。
針對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8月12日公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知名網路交友網站世紀佳緣發布的《2010-2011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粉皮書》,其理性剖析婚姻的種種新觀念引發市民熱議。不少市民認為,時下流行的「裸婚」、「全職太太」已經不再靠譜,女人挑對象的首要因素也不再是錢和房子,「潛力股」將成女人擇偶新寵。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25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當事人以婚姻法第十條規定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當事人以結婚登記程序存在瑕疵為由提起民事訴訟,主張撤銷結婚登記的,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條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當事人一方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並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一方的主張成立。
第三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父母雙方或者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有下列重大理由且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除外:
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
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第五條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六條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後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九條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人民法院經調解無效,應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五)項的規定處理。
第十條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第十一條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第十三條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後以夫妻共同財產繳付養老保險費,離婚時一方主張將養老金賬戶中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實際繳付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四條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並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第十五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起訴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在繼承人之間實際分割遺產後另行起訴。
第十六條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應視為雙方約定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離婚時可按照借款協議的約定處理。
第十七條夫妻雙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過錯情形,一方或者雙方向對方提出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八條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的,經審查該財產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第十九條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本解釋自2011年8月13日起施行。

熱點內容
民法典沒有彩禮 發布:2025-08-25 00:43:38 瀏覽:336
公司法廢止 發布:2025-08-25 00:38:56 瀏覽:742
有關超出門店經營法規 發布:2025-08-25 00:11:27 瀏覽:12
道德經反觀 發布:2025-08-25 00:03:55 瀏覽:750
勞動法多項選擇題 發布:2025-08-24 23:46:56 瀏覽:540
英國司法部 發布:2025-08-24 23:42:40 瀏覽:77
勞動法年假怎麼規定的 發布:2025-08-24 23:33:48 瀏覽:624
以下法律責任屬於行政處罰 發布:2025-08-24 23:27:33 瀏覽:898
全國法院工作 發布:2025-08-24 23:27:28 瀏覽:365
有關勞動法的詳細案例 發布:2025-08-24 23:18:31 瀏覽: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