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法與合同法沖突時
A. 有關電力法律法規的問題!!!
我國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規范性文件在內的,由七個法律部門、三個層次法律規范構成的法律體系。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我們走出了一條不同尋常的中國特色之路。
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之路
民事法律行為嚴格稱謂是「法律行為」,中國民法稱民事法律行為。公民或法人(民事主體)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起具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非依法或取得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
民事法律行為特徵:
(1) 民事法律行為是人為的法律事實
(2) 民事法律行為是一種表意行為
(3)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述為要素
(4)民事法律行為包括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
(1)單方法律行為,雙方法律行為和多方法律行為
(2)有償法律行為與無償法律行為
(3)諾成性法律行為與實踐性法律行為
(4)要式法律行為與不要式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
1、口頭形式。2、書面形式。3、視聽資料形式。4、默示形式。
民事法律行為為一獨立的概念,並且其實質為合法行為,但在實際中,民事行為不必然合法,因此,我國民法創制了上一位階的概念--民事行為。
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
(其中,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為的純獲利民事行為有效,其他民事行為要經過其代理人的追認,因此可視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雙務民事行為需要經過其法定、指定代理人的追認,在未追認期間效力待定);
(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其中,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損害國家、集體利益的行為確定無效,損害個人利益的行為為可變更或者撤銷的民事行為)
(四)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下列民事行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一)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
(二)顯失公平的。
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另外,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期限,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在所附期限屆滿時生效。
B. 採取負控預付費方式有法律依據么
沒有的,如何付費,完全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採取負控預付費方式,當然是允許的。但原則上,不能強制推行。強制推行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當前之所以大力推廣預付費裝置,在電力系統,其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部分用戶拖欠電費的問題,但從更深層看,實際上是由於供電企業內部考核與電力法規的沖突採取的一種無奈之舉。
供電部門要求結清當月電費,而電力法規規定只有跨月欠費才能停止供電。採用預付費裝置繞過了法律紅線,但是規避法律風險同時時卻增加了公司管理上的風險,也增加用戶的經濟負擔。
(2)電力法與合同法沖突時擴展閱讀:
常見預存方法
預存方法有兩種,一種為代碼式,一種為寫卡式。
代碼式原理為:管理系統將用戶信息和購電信息結合起來生成一組加密代碼,並交給用戶自己輸入到電表中,電表經過正確解密後得到預存電量或金額並保存。
寫卡式:將預購電量或金額寫入專用電子卡(存儲器)中,交給用戶持電子卡到對應電表上進行通訊,預購值自動送入電表中。
電子卡或稱IC卡,也稱購電卡,都是由專用的IC晶元經過特殊封裝後而成,常見購電卡按通訊方式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
接觸式的有:卡片卡、鑰匙卡,非接觸式的有:射頻卡、遙控卡。
工作原理
電能表由兩個主要功能組成:
一是電能計量部分,採用專用的集成電能計量晶元將電壓和電流的采樣信號進行計算,產生代表電能的計量脈沖直接用於電能誤差校驗,並同時給MCU 的功能處理部分進行電能計數。
二是微處理器MCU 控制部分,根據計量部分的電能脈沖進行電能計算,並通過射頻卡介面進行數據交換,同時採用寬溫度范圍的LCD進行顯示,並按設定參數控制磁保持的繼電器對用戶用電進行控制。
C. 電力行業法律法規有哪些
《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供電營業規則》等等,看你需要哪方面的了。
D. 電力法、合同法、民法典哪個大
電力法,合同法只是民法典中分類條款的一部分,所以說民法典大。
E. 供電局有權要求與企業簽訂供用電合同嗎,不簽會怎麼樣
這個不全是說的那麼不好,雖說有些條款有待商議,但簽供電合同時為了雙方把損失降到最低。簽訂合同供電局也要更好的確保供電質量。當供電局需要停電時可以及時通知客戶做好准備,避免客戶損失,或者因不可避免災害停電供電局就不需要承擔責任了。這是雙向的吧。
F. 電力法與森林法發生沖突時該如何解決
收藏推薦 某些供電企業在電力設施的新建、改建和維護中,由於對《電力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規的了解、重視不夠,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影響了工程進度。為此,筆者建議電力部門在今後的工作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新建、改建電力設施需砍伐林木,應當依法申請採伐許可證《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內種植的或自然生長的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樹木、竹子,電力企業應依法予以修剪或砍伐。」顯然,電力法規並未授權電力部門有不經批准強行修剪或砍伐樹木、竹子的權力。《森林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樹木除外。」對此,筆者認為,電力部門在新建、改建電力設施過程中應當做到兩點:一是依法劃定電力設施保護區;二是要求收益單位或個人依法辦理採伐許可證,採伐林木後再進行施工。在未取得林木採伐許可證前,電力部門不能強行砍伐林木。
G. 電力合同法
該法已經明確適用范圍包括你講的這個行業,不依法辦事,你申請勞動仲裁來解決問題即可。
H. 電力法有哪些規定
《電力法》的第十一、十九、二十四、三十四、五十二、 五十三、五十四條對安全用電作出如下規定:(1)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佔用變電設施用地、輸電 線路走廊和電纜通道。(2) 電力企業應當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 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3) 國家對電力供應和使用,實行安全用電、節約用電、 計劃用電的管理原則。(4) 供電企業和用戶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採取有效 措施,做好安全用電、節約用電和計劃用電工作。(5)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危害發電設施、變電設施和電 力線路設施及其有關輔助設施。
在電力設施周圍進行爆破及其他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 的作業的,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電力設施保護的規定,經批 准並採取確保電力設施安全的措施後』方可進行作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 內修建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建築物、構築物,不得種植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植物,不得堆放可能危及電力設施 安全的物品。
在依法劃定電力設施保護區前已經種植的植物妨礙電力 設施安全的,應當修剪或者砍伐。(1) 任何單位和個人需要在依法劃定的電力設施保護區 內進行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作業時,應當經電力管理部 門批准並採取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作業。
I. 合同法第176條內容和179條內容是什麼
一、《合同法》第176條: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內電費的合同。
二、《合同法》第容179條:供電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供電質量標准和約定安全供電。供電人未按照國家規定的供電質量標准和約定安全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J. 合同法的頒布機構是全國人大,而電力法的頒布機構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那是不是合同法是上位法,電力法
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效力,高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你的理解正確。
一、合同法是上位法,電力法是下位法;依據:制定機關的不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2、《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二、《立法法》的相關規定:
1、第七條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其他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2、第九十七條規定: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許可權是: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上位法優於下位法」適用規則的例外: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司法適用是有一定條件的,即當下位法與上位法相抵觸,且下位法無效。但是,如果下位法的制定根據上位法的授權或下位法是對上位法的實施性規定並且沒有違反上位法的規定,則會出現「上位法優於下位法」適用規則的例外: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一) 變通規定的「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立法法》第81條規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作變通規定的,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的規定。」
(二) 實施性規定的「下位法」優先適用:
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下位法對上位法作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實施性規定不僅必要而且重要,尤其是地方性法規更是如此。因此,法律、行政法規的有些規定往往只能比較概括,以適用各地方的不同情況,這就為地方性法規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下位法「實施性規定」這種特殊地位決定了妥善處理其與上位法的適用關系的重要性。
四、在處理電力領域的問題時,要注意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
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是面與點的關系,一般來說,特別法優於普通法適用,特別法沒有規定的,適用普通法。但適用這一規則的前提是:普通法與特別法之分只能在同一法律部門內部,並且規定的事項為同類的情況下才能做出區分。而上位法與下位法則不囿於同一部門法。因此,合同法雖是普通法,卻是全國人大制定的;電力法是特別法 ,卻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顯然,應當先適用: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原則。
當然,在現實中,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復雜的,對於普通法與特別法,其主體可一樣,可不一樣。當其主體一樣時,其與上位法與下位法的區別很清楚。關鍵是當制定主體不同時,與上位法與下位法如何區別。這種區別對法律的運用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原則是,要看有無法律的授權。若權力位階較高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有明確授權規定,即為普通法與特別法之關系,否則即為上位法與下位法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