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定金和違約金的關系

合同法中定金和違約金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1-01 01:23:24

合同法的三金(定金、違約金、賠償金)適用規則

在合同糾紛中,定金、違約金和賠償金(以下簡稱「三金」)的糾紛較為常見。為最大限度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筆者擬參照、及其司法解釋,談談「三金」在合同中的適用。 所謂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為確保合同的履行,依據法律和合同的規定,由一方按合同標的額的一定比例預先給付對方金錢或其他代替物。我國《合同法》第115條規定,當事人為保證合同順利履行,一方可以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擔保,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這里的「雙倍返還定金」即為合同法上所稱的「定金罰則」。 違約金,是指由當事人通過協商預先確定的在違約發生後作出的獨立於履行行為以外的給付。違約金的約定雖然由當事人自由約定,但這種自由不是絕對的,而是受限制的。我國《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由於違約金是在訂立合同時事先約定的,因此,它與違約發生後所造成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一致,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或過低,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減少或增加,以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賠償金,是指一方當事人因對方違約而造成損害,從而要求違約方賠償與損害結果相當的金錢或財物。事實上,定金和違約金都具有賠償金的性質,只不過定金和違約金都是當事人事先約定的,而賠償金則要以實際發生的損失為前提。在賠償金中,非違約方對損害後果證據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非違約方在違約發生後不能證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損害,則不能適用賠償金。因此,當事人在選擇適用「三金」時,最好是事先根據情況約定違約金或定金,這樣就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三金」的關系中,除定金和違約金不能同時並用外,定金和賠償金、違約金和賠償金是能夠並用的。我國《合同法》第116條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由此可見,定金與違約金雖然都具有制裁違約的性質,但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兩種責任是不能同時並用的。由於定金責任是一種獨立的責任形式,其適用不以實際發生的損害為前提,所以,定金不能替代賠償金,也就是說既不能將定金作為賠償金的最高限額,也不能在計算賠償金時將定金列入其中,定金和賠償金是可以並用的。違約金也不以實際損害為前提(即不管是否發生了損害,只要違約違約方都應當支付違約金),但由於違約金本身可以視為約定的賠償金,因此,一般情況下,在同一合同中適用違約金後就不能再適用賠償金。當然,如果違約金的支付不足以彌補實際損失,受害人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定金和違約金雖然不能同時並用,但在合同同時約定定金和違約金的情況下,是選擇適用定金還是選擇適用違約金其結果卻大不相同。 適用「三金」後合同是否還應繼續履行呢?那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在適用違約金的情況下,由於違約金的支付是獨立於合同履行之外的,因此違約金的支付並沒有給予債務人一種違約的權利,債務人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繼續履行合同。在約定定金的情況下,如果雙方約定的是違約定金(指當交付定金一方不履行合同約定的,另一方可以沒收定金;反之,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則違約方承擔定金責任後,還應繼續履行合同;如果當事人特別約定定金是解約定金(以定金作為保留合同解除權的條件,即交付定金的人可以拋棄定金來解除合同,收受定金的人也可以雙倍返還定金來解除合同),則當事人可以在拋棄定金或雙倍返還定金以後解除合同,不再履行合同。支付賠償金後合同是否應繼續履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可由當事人協商而定。

② 定金 違約金 損害賠償金的區別及適用原則

定金來、違約金、賠償金的區別及適用自原則,比較如下:

一、違約金與定金

1、《合同法》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2、出現違約情況,不能同時適用,由非違約方選擇最有利的一個。

二、定金與損害賠償金

1、功能互補,一個是懲罰性的,一個是補償性的,因此可以並用。

2、《買賣合同解釋》第二十八條:定金和損失賠償的數額總和不應高於因違約造成的損失。

三、違約金與賠償金

1、原則上不能同時用,都具有補償性。

2、違約金小於損失的,可要求增加;違約金過分高於損失的,可要求適當減少;違約金高於損失但不過分,適用違約金不再調整。

(2)合同法中定金和違約金的關系擴展閱讀:

1、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的適用規則如下。首先,定金與違約金的適用關系。由於我國的定金在性質上屬違約定金,具有預付違約金的性質,因此它與違約金在目的、性質、功能等方面相同,兩者是不可並罰的。

2、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了當合同既約定定金,又約定違約金的,可以且也只能由非違約方選擇一種對其最有利的責任形式。應當注意:這條規定是針對同一違約行為同時存在違約金和定金責任的情形。

③ 合同法中違約金和定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總結

定金:定金是先期交付的貨幣保證 。一方違反合同 導致合同不能執行的 如果是交 定金方違反 收定金的就不用退還了。反之 收定金方要雙倍返還定金(即你交100定金 他給你200,注意不是100+200)而違約金僅僅是約定合同違反方賠償的一個金額,不用先期交付。任何一方違反合同時 另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收取違反方的違約金。違約金金額不能極大超過合同金額的正常范圍。另外 既收了定金 又約定違約金的 由遵守合同的一方向違約方提出其中任意一種方式的賠償而不能兩種方式一起賠償。

④ 如何理解《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違約金和定金,能否同時適用。

根據現行相關法律規定,違約金和定金,不能同時適用。因《合同法》第118條已明確規定:「當事人既主張約定違約金,又主張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定金條款。」

⑤ 合同法中 定金 違約金 賠償金 的關系 緊急 謝謝~

定金和違約金是較為嚴格的合同法概念。

定金是一種擔保形式,交付一定數回量的定金答,交付定金的人違約,對方可以無償取得定金,收到定金的人違約,要返還兩倍的定金。

違約金,顧名思義,就是合同一方在違約的情況下要承擔的不利於己方的後果,一般也就是給對方一定數量的錢。

再簡單點,違約金是一種對違約者的懲罰,而定金則是對合同順利履行地一種擔保。兩者的確是不能並用的。

賠償金,則不是一個嚴格的法律概念,屬於日常用語,跟前兩者不是同階概念,完全可以從字面上理解,一方由於一定先行行為導致對方一定損失,而後續用於彌補對方損失的一定數量金錢。

⑥ 定金和違約金可以在同一合同中適用嗎

我國《合同法》第116條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內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容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由此可見,同一合同中定金條款和違約金條款是不可以同時適用的,當事人可以根據對自己有利的原則選擇適用違約金條款或者定金條款。

熱點內容
台州市司法網 發布:2025-08-23 12:57:52 瀏覽:35
行政法的溯及效力 發布:2025-08-23 12:28:36 瀏覽:204
民事訴訟法的具體研究方法 發布:2025-08-23 12:27:49 瀏覽:649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開課 發布:2025-08-23 12:13:27 瀏覽:556
法律碩士交換生 發布:2025-08-23 12:02:44 瀏覽:543
產前診斷技術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3 12:02:35 瀏覽:833
稅收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發布:2025-08-23 11:51:54 瀏覽:535
法院告女兒 發布:2025-08-23 11:51:14 瀏覽:200
永州司法局局長 發布:2025-08-23 11:51:02 瀏覽:114
貴州省員額法官 發布:2025-08-23 11:50:07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