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經濟法問題
㈠ 共享單車面臨的法律風險有哪些
《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具有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以及社會性。從共享單車的預付押金規則來看,這種方式極容易形成巨大資金池。而司法實踐中,公安機關在辦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案件時,一個重要考量因素就是看行為是否會形成資金池。以目前佔有共享單車市場相當份額的某單車運營者為例,據統計其在全國投放量為400萬輛,每輛押金為99元,每輛車可以鎖定8人,由此估算該公司的資金沉澱將達到30多億元,而這種吸收資金的行為並不需要經過任何部門的批准。同時,共享單車的押金模式還可通過互聯網面向所有社會公眾適用,具有公開性。雖然這種模式並不類同於傳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慣用的還本付息形式,但其暗含的「持續服務」「便捷服務」也可解釋為另一種「利誘性」,這也符合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特點。
其次,有構成集資詐騙罪之嫌。如上所述,共享單車的押金模式會形成巨大的資金池,但目前對該資金的具體監管方式、監管主體卻處於空白狀態。一旦共享單車企業捲款跑路,將會直接對共享單車用戶造成經濟損失,此時有可能涉嫌集資詐騙罪。這種情況與P2P網貸平台捲款跑路具有相似性。目前,現實中已出現用戶退還押金滯後、維權無果的情況。這也說明,共享單車押金形成的資金池極有可能存在被挪用的風險。
㈡ 共享單車造成了哪些社會問題
共享單車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了。許多人喜歡共享單車就是因為它方便環保,不會造成大氣污染。但是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引人深思。許多人騎完共享單車後隨意停放,導致城市看起來十分混亂。有些貪小便宜的人佔用公共資源,將共享單車變成自己的私家車,種種亂象讓一些城市先後叫停共享單車。接下來一起來看一下共享單車存在著哪些問題吧!
其實共享單車的本意是為了讓人們能夠過上環保的生活,不料卻是這樣的結局。希望我們自覺起來,用完共享單車及時放置好。商家們也要清楚市場需求,不能一味投放不顧市場,否則就會造成大量的浪費以及環境污染。
㈢ 共享單車都造成了哪些社會問題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共享單車是一種新型共享經濟。目前,共享單車已經大規模推行了近一年,成了TMT領域最瘋狂的資本盛宴,數十家共享單車品牌紛紛殺入,已經從最初的行業模式驗證階段,進行到了搶占市場的正面PK階段,硝煙四起。興起的同時也造成了很多的社會問題。
合理規模的使用共享單車,是城市交通的良葯,但如果超出了一定限度,則會變成城市交通的毒葯。
共享單車改變了不少人的出行方式,它的環保、方便、便宜給很多人帶來了很大的便捷,存在即合理。從網約車到單車,我們相信在群狼環伺的中國市場,必然引發無數後來者前赴後繼,未來出行還有更多無限的可能性。
㈣ 用經濟法原理分析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的出現肯定是對市民有好處的,但是如何管理是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未至科技的百花分市民信用評價體系可根據預設模型自動計算市民個人信用得分,形成個人信用報告,同時支持人工評價功能。百花分到達一定的分數,可免除共享單車的使用押金,次一級的可獲得押金優惠。共享單車公司也可以對使用單車民眾的信用進行打分,作為對個人信用分的補充。將共享單車與政府的個人信用體系連接,也減小了共享單車公司的運營風險,借用單車的民眾在政府系統有信用記錄,相當於有了政府的擔保,一旦車輛丟失、損毀也更容易獲得保險賠付。共享單車+個人信用分,約束了對共享資源動歪腦筋的使用者,也一定程度上為發起公司減小了風險。只有完善了管理辦法才能讓共享單車走的更遠。
㈤ 共享單車的出現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
開啟了一種新的經濟模式,以後會有更多的共享產品!
㈥ 共享單車使用現狀都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網路新聞,有很多問題,比如說地區出現私鎖舉報抓到直接最高拘留十五天,還有各種因為亂停放出現的交通事故,國家會出現相關規定的
㈦ 共享單車被毀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共享單車屬於公共管理的吧,所以涉及到公共管理。
昨日,針對2月26日在三聖鄉發生的共享單車被燒毀事件,幾家單車運營公司企業均向本報記者表示,將會積極配合警方調查,同時會保留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法律追究的權利。「我們已經了解到目前此事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成都市政府開明大氣,極具效率,這也給了共享單車企業極大信心,摩拜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摩拜單車方面表示,相信在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成都共享單車企業會更加規范健康發展。同時,摩拜、永安行等幾家單車公司呼籲:文明城市要靠每一位市民共同創建,請大家保護共享單車這一新興事物,共同參與文明用車綠色出行。
部門表態——
市交委:
《成都市關於鼓勵共享單車發展的試行意見》
近期出台
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共享單車有利於解決市民短距離出行和公共交通系統接駁換乘的需求,有利於引導市民養成綠色出行、健康出行、低碳環保的出行習慣,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歡。我市高度重視並積極鼓勵支持共享單車發展,體現了我市鼓勵共享經濟發展以及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彰顯了我市對共享經濟這一新生事物包容開放的城市底蘊,符合我市城市精神。
「共享單車進入我市運行3個多月來,市民的總體素質較好,大多數市民都能遵章守紀、文明用車,蓄意破壞單車等只是極少數的個別現象和行為。」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共享單車落地成都後,主管部門便一直在關注,共享單車有著靈活、便捷的優點,因此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
為鼓勵和規范共享單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市交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牽頭起草了《成都市關於鼓勵共享單車發展的試行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已完成了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等工作,近期將正式出台。同時也鼓勵共享單車企業通過制訂安全騎行規范停放守則、文明用車獎懲制度及個人信用評價體系等手段,加大對使用者的監督管理力度。
據了解,意見將堅持以人為本。把方便市民出行作為首要原則,企業依法規范經營,使用者依法使用、文明騎行,構建安全、便捷、舒適的共享單車出行服務系統。同時,堅持市場配置。共享單車屬於自行車分時租賃的企業經營活動,是市場行為,企業是共享單車投放和經營管理的主體,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應承擔共享單車運營管理的主體責任,政府承擔監督責任,更好地發揮服務和監管職能,依法進行規范引導。
最後,還要堅持技術創新。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應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在車輛設施設備和服務管理上技術創新,提升共享單車服務和管理水平。
㈧ 請談談共享單車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共享單車的發展現狀,遠比我們想像的復雜。究其原因,一方面,共享單車投放量大且密度較高,停放點較為分散,管理和服務往往跟不上,加之其「隨借隨還」的租借方式,某種程度上使得這些市場化的共享單車管理失控。另一方面,現在的交通環境也給共享單車發展造成障礙,多數城市沒有設定專用的自行車道,在人員密集、出行集中的地方沒有留出自行車的停放之地。這其中,還有市民的素養問題。那麼,如何讓共享單車擺脫「成長的煩惱」?如何讓共享單車跑在法律的軌道上?從國際經驗看,自行車王國丹麥擁有1.2萬公里的自行車專用車道,占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平均每10個人中,只有一人沒有自行車。在國內,很多地方或相關部門已經在行動,出台監管措施對共享單車進行規范管理。如2016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公布了《關於鼓勵規范互聯網自行車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1月9日,成都出台了《成都市關於鼓勵共享單車發展的試行意見(徵求意見稿)》等。說到底,一種新事物的出現,離不開現實的需求,離不開市場的配置,與時俱進地管理和規范才是關鍵,共享單車的發展尤為如此,更需要、和用戶三方聯手共同促進。對於管理部門而言,需要出台管理細則,在充分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合理設置停車位,規范單車停放范圍、對破壞單車者加大處罰力度。同時,要結合市民綠色出行需求,考慮拓寬綠道,在路網編織上加大密度。對於而言,要建立信用積分系統、設置信用制度來激勵用戶規范騎行並舉報違規行為,還要進行產品升級、後期維護、故障處理、優化管理、正確運營等。對於用戶而言,要認真反省自己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和行為是否確實不妥,是否有失公民的身份,自覺做一個良好守紀律的好公民。不難發現,共享單車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在為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成長的煩惱」在所難免,如何從自己做起,盡量解決這些問題,維護共享單車的健康良性發展,讓這種便捷、經濟、環保可以一直持續下去,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㈨ 共享單車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共享單車重視共享經濟、環保、便捷
相對擁擠的公交和地鐵而言,共享單車簡單便捷,既解決了出行時空受限的問題,也起到了強身健體、放鬆身心的作用。
(二)共享單車不僅可以緩解交通擁堵現象,而且低碳環保,符合綠色出行、低碳出行理念
隨著汽車保有量及機動車駕駛人數量的增長,人們對於汽車的需求日益提高,隨之而來的交通壓力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大問題。共享單車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新選擇。因此,在交通擁堵或者路程較短時,人們更傾向於選擇共享單車作為出行方式,這不僅為人們出行提供便利,而且緩解了交通擁堵狀況;同時,共享單車低碳環保,不會造成尾氣排放,因此不會污染空氣,符合綠色環保理念。
(三)共享單車收費低廉
共享單車通常是按時計費,費用相對較低。相較於公交車、計程車和網約車而言,這種收費方式更為普通百姓所接受,這不僅節約了乘坐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的費用,而且擴大了共享單車的消費人群。除此之外,對於偶爾有騎車需求的人而言,共享單車的出現讓這類人在合理使用自行車的同時,不必花費數千元去購買自行車,更不用在購買後僅使用區區數次便將其束之高閣、不再使用,這既幫助人們節省金錢,也避免了資源浪費。
(四)共享單車解決了人們易丟車、修車難、停車難的問題
如今,隨著機動車的普遍使用,非機動車的路權地位受到動搖。很多機動車在非機動車道亂停亂駛;人們不斷拓寬道路、修建立交橋供機動車行駛,卻忽視了非機動車道的使用問題,這給非機動車的正常行駛造成了一定安全隱患和困難;此外,人們過分重視停車場建設,忽略了自行車停放問題的解決,供自行車停放的位置寥寥無幾,而機動車停車位始終供不應求,因此,自行車停放成為一大難題。
㈩ 共享單車目前有哪些法律問題
「共享」模式和車輛提供方式都有各自的優點,也都存在不成熟之處,目前正處於探索和完善之中,只不過受制於復雜的城市環境、道路通行條件、政府監管、用戶素質等問題,在實際運營中產生了較多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從其運營和引發的問題看,單車公司、平台、消費者之間主要是以下幾種法律關系:
租賃關系
單車提供方與消費者之間的租賃關系。無論是ofo還是摩拜共享模式,消費者只要同意相關的租賃條款並掃碼租賃單車後,就與單車提供方形成了租賃關系。
作為出租共享單車的公司或平台一方,其所提供的單車必須符合國家的產品質量規范,並滿足基本的安全使用需求。在管理上,應提供配套的還車、管理和維護保養服務。如果因管理上的原因,導致使用人無法歸還單車而引發糾紛的,則應根據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
除此以外,還應履行明確的告知義務,在消費者租賃之前,對租賃期限、價格、保管義務、糾紛解決方式等涉及租賃雙方重要的權利義務應作出明確的說明,並通過app平台等渠道預先告知消費者等等。
作為使用共享單車的消費者,有自由使用共享單車的權利,也有遵守雙方的權利義務約定,按時繳納租車費用,並保證租賃期間車輛的完好無損的義務。如果因人為原因造成車輛受損的,則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此外,還應遵守相關管理規定,以指定或約定的方式歸還車輛等等。
侵權、違約責任
因單車自身質量問題引發的侵權或違約責任。如果單車公司提供的車輛不符合國家安全標准或者雖然符合,但在使用中因保養維護不力等原因導致車輛達不到安全使用的狀態,如電剎車系統失靈造成消費者人身受到損害的,則公司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在維權時,消費者也可通過租賃合同關系來要求單車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行政、刑事責任
因故意損毀引發的行政或刑事責任。自從單車投入使用以來,有單車輪子被拆掉的、車把手不翼而飛的、腳蹬被卸載的。更有甚者,一些「聰明」者,直接將車扛到自己小區樓下甚至自己樓道門口,還有一些使用者索性將車輛用額外的密碼鎖鎖死,實現了共享向獨享的轉化。由於部分單車的成本高達6000元左右,一旦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人為損毀單車,情節較輕的,可以給予行政處分,如治安拘留等;如果單車使用完之後不予歸還,有可能觸犯刑法關於侵佔罪的規定;如果沒有使用,只是在路邊看到單車就把鎖撬開帶回家,則可能涉嫌盜竊犯罪。
另外,對於損害、隨意破壞的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涉嫌構成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的犯罪等。如近期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就對一起共享單車失竊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韓某因將共享單車搬回家,構成盜竊罪,被法院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
因違規停放引發的行政責任。有的在使用完單車後,隨意違規、佔道停放,導致單車被城管等部門暫扣的,此時,行為人既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又要承擔對單車公司、平台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