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關於合同變更期限
1. 合同法關於合同變更的規定有哪些
合同法變更合同相關法律有合同法第77條、民法典第543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民法典第544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民法典第533條:情勢變更等。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條
合同成立後,合同的基礎條件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的,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可以與對方重新協商;在合理期限內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公平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2. 勞動合同期限變更了,是否算續簽合同嗎
應該算變更合同,合同到期了,繼續簽訂勞動合同,才是續簽合同。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你這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對原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合同期限,進行變更。
3. 法定合同變更的訴訟時效問題
一般的合同糾紛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訴訟時效為二年
幾類特殊的爭議,如租內賃合同中延容付或拒付租金的爭議,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丟失或損毀的爭議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由於合同的復雜性、地域性,因此,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
其他法律規定了特別時效的,依照其規定,如海商法規定的貨運賠償請求權的時效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當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4. 合同法規定變更合同的具體內容有哪些
我國現行《民法典》中合同編關於變更合同的相關法律為民法典第543條。內容即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民法典第544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的內容約定不明確的,推定為未變更。民法典第533條:情勢變更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條合同成立後,合同的基礎條件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當事人一方明顯不公平的,受不利影響的當事人可以與對方重新協商;在合理期限內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根據公平原則變更或者解除合同。
5. 合同法一方要變更或終止合同應提前多少天
具體得看合同如何約定的。
6. 求助合同法中的合同日期變更問題
變更後的合同生效日期是:5月20日。理由:該日當事人雙方就變更條款達成合意。
希望能幫到你
7. 合同法如何規定起止日期
合同法如何規定起止日期詳見《合同法》第條、第45條、第46條:
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十五條: 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第四十六條: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至時生效。附終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屆滿時失效。
(7)合同法關於合同變更期限擴展閱讀:
要約
為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訂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在要約里,要約人除表示欲簽訂合同的願望外,還必須明確提出足以決定合同內容的基本條款。要約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要約人可以規定要約承諾期限,即要約的有效期限。
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受其要約的約束,即有與接受要約者訂立合同的義務;出賣特定物的要約人,不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樣的要約或訂立同樣的合同。要約沒有規定承諾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時間確定。對於超過承諾期限或已被撤銷的要約,要約人則不受其拘束。
承諾
為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提出的要約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約的一方稱要約受領人,或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對要約表示承諾,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約人就要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對要約內容的擴張、限制或變更的承諾,一般可視為拒絕要約而為新的要約,對方承諾新要約,合同即成立。
8. 關於合同的變更:在續簽合同是,《合同法》有沒有規定要多久前簽定
合同變更要約提出後,雙方協商一致同意變更15天內都可以用書面形式固定下來,逾期不可以,在約定的法定的期限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