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十七條
㈠ 新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的解釋
一月一日前簽訂的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合同內約定的條款繼續履行。一月一日以後違反一月一日前簽訂的合同條款需要按其約定支付違約金。除非以前約定的是無效條款。
㈡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章第十七條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的是勞動合同必備的條款。
《勞動合同法》第三章規定的是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㈢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回的名稱答、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㈣ 勞動法第一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七條: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變更專及其效力】訂屬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條文注釋】
本條所指的「法律、行政法規」,既包括現行的法律、行政法規,也包括以後頒布實施的法律、行政法規;既包括勞動法律、法規,也包括民事、經濟方面的法律、法規。勞動合同的訂立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主要是指訂立勞動合同的主體和勞動合同的內容都必須合法。
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若訂立時某一條款依據的法律、法規在此後國家新頒布的法律、法規中作了修改,導致該部分內容與新出台的新法律、法規不一致時,該條款的內容並不違法,但是,要根據新的法律、法規作出相應的變更。
㈤ 關於勞動合同法 第九十七條 「履行」的問題
是指,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就是存續的合同依然有約束力,但是這個勞動法,是從2008年1月1日開始,
㈥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17條的規定,以下哪些內容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版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權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㈦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是什麼
第七抄條 勞動關系的建立:用人單襲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勞動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㈧ 怎麼理解《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最好有詳盡的解釋.
㈨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解讀
這樣的仲裁結論還是比較片面的。你們應該查一下你們當地在2008年1月1日前關於經濟回補償的相答關規定,如果有相關規定,那麼,從1996年至2008年1月1日這個時間段也是要有相關的補償的。你可以參考以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最後一句。 第九十七條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本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規定連續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次數,自本法施行後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計算。 本法施行前已建立勞動關系,尚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